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渡金属氧化物对硅橡胶阻燃性能和热稳定性及燃烧性能的影响
1
作者 王鹏举 商珂 +1 位作者 杨进军 王俊胜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7-122,共6页
采用氧指数仪、垂直燃烧仪、同步热分析仪、锥形量热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系统研究了ZnO、CuO、CeO_(2)、La_(2)O_(3)、ZrO_(2)、Fe_(2)O_(3)、Al_(2)O_(3)等7种过渡金属氧化物(MOs)及其含量对硅橡胶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 采用氧指数仪、垂直燃烧仪、同步热分析仪、锥形量热仪和电子万能试验机,系统研究了ZnO、CuO、CeO_(2)、La_(2)O_(3)、ZrO_(2)、Fe_(2)O_(3)、Al_(2)O_(3)等7种过渡金属氧化物(MOs)及其含量对硅橡胶复合材料阻燃性能、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Os能提升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极限氧指数(LOI),其中以ZnO的效果最为显著,添加5份后硅橡胶复合材料的LOI数值由24.4提高至27.2;添加MOs后硅橡胶复合材料的垂直燃烧等级仍为无级,MOs在改善垂直燃烧性能方面作用不明显;CuO和La_(2)O_(3)会降低硅橡胶复合材料的最大热分解温度,而ZnO能提高复合材料的初始热分解温度、最大热分解温度和高温下的残炭等热稳定性相关参数,其中添加5份ZnO的复合材料的初始热分解温度、800℃下残炭分别达到了446.9℃、646.7℃和31.8%;MOs对硅橡胶复合材料的火安全性提升较为明显,添加5份ZnO的复合材料热释放速率峰值(PHRR)、总产烟量(TSP)分别降低了35.8%和23.4%;除添加5份La_(2)O_(3)降低了SR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之外,ZnO、CuO的添加均提升了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橡胶 过渡金属氧化物 阻燃性能 热稳定性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氧化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2
作者 袁诗祥 白阳 +2 位作者 段开姣 郭俊明 向明武 《化工新型材料》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52,共6页
锂硫电池因具有2600Wh/kg的高理论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但硫正极的低导电性以及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制约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采用碳基材料提高硫正极的导电性被认为是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是非极性的碳材料不能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 锂硫电池因具有2600Wh/kg的高理论能量密度而备受关注,但硫正极的低导电性以及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制约了锂硫电池的商业化应用。采用碳基材料提高硫正极的导电性被认为是简单有效的方法,但是非极性的碳材料不能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近年来,各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已被证实能有效抑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和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因为过渡金属氧化物可以通过路易斯酸碱作用对多硫化物形成稳定的化学吸附以及协同转化功能。综述了近10年来过渡金属氧化物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进展,分析总结了钛系、锰系、钒系及其他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和影响规律,指出了目前过渡金属氧化物面临的挑战并展望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硫电池 过渡金属氧化物 穿梭效应 协同吸附与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金属氧化物载流子选择性传输层的硅异质结太阳电池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胡梦琪 苏炬 +3 位作者 王光红 刁宏伟 赵雷 王文静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42-347,共6页
晶硅异质结(HJT)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已达到26.81%,然而其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掺杂的传输层存在不可避免的寄生吸收损失,阻止了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宽带隙非掺杂的钝化接触太阳电池受到极大关注。该文对载流子选择性传输原理、非掺... 晶硅异质结(HJT)太阳电池的转换效率已达到26.81%,然而其使用有毒有害气体掺杂的传输层存在不可避免的寄生吸收损失,阻止了器件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因此,宽带隙非掺杂的钝化接触太阳电池受到极大关注。该文对载流子选择性传输原理、非掺杂钝化接触材料及其主要沉积方法、非掺杂空穴/电子选择性材料的研究现状及器件稳定性改善方式进行概述,并对钝化接触型非掺杂晶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存在的问题和前景进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流子传输 过渡金属氧化物 硅太阳电池 载流子选择性接触 异质结太阳电池 非掺杂 异质结太阳电池 非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尖晶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阵列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4
作者 蒋志强 刘芳 +1 位作者 王兴军 侯云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079-7090,7104,共13页
尖晶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纳米阵列相对其纳米线和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能源存储、催化、磁性和光电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概述了水/溶剂热法制备尖晶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阵列的过程中影响其结构形貌的多种因素(基底... 尖晶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纳米阵列相对其纳米线和纳米颗粒具有独特的优势,在能源存储、催化、磁性和光电等诸多领域具有重要的应用。概述了水/溶剂热法制备尖晶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阵列的过程中影响其结构形貌的多种因素(基底、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和原料等),探讨了纳米阵列的结构形貌与性能之间的关联性,简介了尖晶石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分级结构纳米阵列的相关研究,希望能为设计开发多功能或功能集成化的纳米阵列并拓宽其应用范围起到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结构 过渡金属氧化物 纳米阵列 水/溶剂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钠离子电池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5
作者 高士元 张树祥 +7 位作者 薛胜凡 张波 董捷 王金梅 蔡运功 韩婷婷 钱门祥 杜飞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92-805,共14页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SIBs)由于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逐渐成为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钠离子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和较慢的动力学速率,成为制约储钠材料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发展高性能的嵌钠正极材料是提高钠离子电池比能量和推进其... 近年来,钠离子电池(SIBs)由于资源丰富、价格低廉等特点,逐渐成为储能领域的研究热点。然而,钠离子具有较大的离子半径和较慢的动力学速率,成为制约储钠材料发展的主要因素,而发展高性能的嵌钠正极材料是提高钠离子电池比能量和推进其应用的关键。围绕近几年氧化物类嵌钠正极材料体系方面的研究工作,综述了SIBs中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近十年的研究进展,并探讨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的结构和提高电化学性能的关系,分析了提高正极材料可逆容量、电压、结构稳定性的可能途径,为SIBs电极材料的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离子活化地下水厂泥饼除氨效能及机理
6
作者 刘晓丹 殷芳青 +4 位作者 程亚 黄廷林 熊子康 文刚 丁正华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272-1281,共10页
因地下水厂泥饼含锰氧化物能够回收作为催化氧化去除水中氨的潜力材料,而过渡金属元素能使锰氧化物提高催化活性,故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5种过渡金属离子(Mn^(2+)、Fe^(2+)、Cu^(2+)、Co^(2+)、Ni^(2+))对泥饼催化氧化除氨活性形成(活... 因地下水厂泥饼含锰氧化物能够回收作为催化氧化去除水中氨的潜力材料,而过渡金属元素能使锰氧化物提高催化活性,故本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究了5种过渡金属离子(Mn^(2+)、Fe^(2+)、Cu^(2+)、Co^(2+)、Ni^(2+))对泥饼催化氧化除氨活性形成(活化)的影响,并将活化效果最佳的泥饼负载石英砂滤料,考察其实际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同时投加2种不同的过渡金属离子及单独投加Cu^(2+)、Co^(2+)、Ni^(2+)时会抑制泥饼形成除氨活性,而单独投加Mn^(2+)或Fe^(2+)时会促进其形成良好除氨活性。其中每克泥饼投加0.5 mg Fe^(2+)能够使泥饼形成最好活性,在该条件下泥饼催化氧化除氨的能力提高近30%,氨去除速率可达0.234 mg/(g·h)。将该活化条件下泥饼负载滤料后,可使滤柱启动时间缩短近10 d,连续运行13 d后氨去除率稳定达到96.7%,且滤料在实际地下水和地表水环境下均适用。通过表征分析,泥饼经过Fe^(2+)活化后生成更多以Fe_(2)O_(3)和FeOOH形态为主的铁物相,其中FeOOH中的氧原子活性位点活跃,利于与反应体系中的氨反应;Mn(Ⅲ)、金属—O及金属—OH的含量上升,增强了泥饼催化氧化活性。活化后泥饼及其反应后溶液中均不含有致病微生物,重金属元素未超标,将其负载滤料应用后出水水质良好。该技术为高效利用废物资源及提高水厂除氨效率提供新思路,具备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厂泥饼 过渡金属离子 催化氧化 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催化AP热分解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杨毅 刘宏英 +2 位作者 李凤生 张秀艳 刘建勋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2-96,共5页
为研究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分别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Fe2O3,CuO和Co2O3)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CeO2,Nd2O3和Y2O3),并进行相互组合。采用多种手段分析表征,发现不同的纳米... 为研究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对高氯酸铵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分别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Fe2O3,CuO和Co2O3)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CeO2,Nd2O3和Y2O3),并进行相互组合。采用多种手段分析表征,发现不同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及其组合物有不同的催化活性,以纳米Co2O3和Y2O3对AP热分解的催化效果最好。其催化机理认为是纳米催化剂与AP的离解产物形成不同形式络合物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材料 稀土金属氧化物 过渡金属化合物 催化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氧化物修饰石墨毡阴极及电催化氧化性能测试 被引量:12
8
作者 刘勇 崔乐乐 +1 位作者 王嘉诚 景文珩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552-1558,共7页
采用H2O2化学预处理石墨毡,并将过渡金属氧化物Ce O2负载到石墨毡上,制备出复合石墨毡阴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H2O2处理可增加石墨毡的含氧官能团,改善表面亲水性,进而提高Ce O2的负载量,XRD分析表明石墨毡表面负载的Ce O2为萤石结构。... 采用H2O2化学预处理石墨毡,并将过渡金属氧化物Ce O2负载到石墨毡上,制备出复合石墨毡阴极材料。研究结果表明H2O2处理可增加石墨毡的含氧官能团,改善表面亲水性,进而提高Ce O2的负载量,XRD分析表明石墨毡表面负载的Ce O2为萤石结构。电化学阻抗谱(EIS)和循环伏安曲线(CV)分析表明修饰后的石墨毡电荷传输阻力变小,氧化还原电流强度显著增强,活性表面积增大8倍,线性扫描(LSV)实验表明改性石墨毡在氧还原过程中具有较大的电流密度,是未改性前的8.5倍。采用改性石墨毡作为阴极,进行电芬顿催化降解甲基橙测试,20 min脱色率达到96.8%,与未改性石墨毡相比,去除率提高133.2%,显著提高了其电催化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毡 修饰 过渡金属氧化物 电芬顿 阴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级过渡金属氧化物对高氯酸铵催化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罗元香 陆路德 +2 位作者 汪信 杨绪杰 刘孝恒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148-152,共5页
用热分析法考察了纳米级过渡金属氧化物对含能材料高氯酸铵(AP)的催化分解作用。结果表明,对于一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CuO的催化效果最明显,其催化活性与其制备方法和微结构有关。其中分散性较好的球形纳米CuO,催化活性最强,使AP的高... 用热分析法考察了纳米级过渡金属氧化物对含能材料高氯酸铵(AP)的催化分解作用。结果表明,对于一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CuO的催化效果最明显,其催化活性与其制备方法和微结构有关。其中分散性较好的球形纳米CuO,催化活性最强,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前移93.19℃,分解放热量由590.12J·g-1增至1420J·g-1。掺杂5%Cu2+的纳米Fe2O3对AP分解的催化活性大大增强,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由原来前移约35℃增至约78℃,进一步前移43℃之多。分解放热量也由掺杂前的980.50J·g-1增至1230J·g-1。同一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相比,某些多元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活性更高。特别是化合物1,使AP的高温分解峰温下降了110℃之多,分解放热量增至1470J·g-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级 过渡金属氧化物 高氯酸铵 催化性能 掺杂 推进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甲烷催化燃烧的研究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鑫 陈耀强 +2 位作者 史忠华 李丽娜 龚茂初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2-354,共3页
Catalysts for methane combustion were prepared by iron,cobalt and manganese oxides as active components.The catalysts showed high activity,good thermal stability and similar character to noble metal catalysts.The high... Catalysts for methane combustion were prepared by iron,cobalt and manganese oxides as active components.The catalysts showed high activity,good thermal stability and similar character to noble metal catalysts.The high activity was kept after aging at 1000℃ for 5h.Preparation methods thus ensued had great effect on catalytic activity and thermal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剂 甲烷 催化燃烧 过渡金属氧化物 催化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电子组态与表面光伏响应的关系(Ⅰ)──M(Ⅱ)铁酸盐(M=Cu,Co,Ni)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李葵英 王德军 +3 位作者 于剑锋 吴通好 孙家鍾 李铁津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28-931,共4页
利用表面光电压谱及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研究了部分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电子组态与其光伏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渡金属M(M=Cu,Co,Ni)铁酸盐系列样品中,开壳层的Cu(Ⅱ)(铁酸盐)和CO(Ⅱ)(铁酸盐)的电荷转移跃迁(CT)... 利用表面光电压谱及场诱导表面光电压谱研究了部分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电子组态与其光伏响应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过渡金属M(M=Cu,Co,Ni)铁酸盐系列样品中,开壳层的Cu(Ⅱ)(铁酸盐)和CO(Ⅱ)(铁酸盐)的电荷转移跃迁(CT)具有双激发态的成分,其中含有较强的低能电子跃迁;与它们相比,闭壳层的Ni(Ⅱ)铁酸盐的CT跃迁则需要较大的能量.三者的FISPS证实了它们具有不同的CT跃迁性质,为其催化反应机理研究提供了微观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 复合氧化物 电子组态 光伏响应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氧化物对阻燃剂聚磷酸铵热分解的影响机制 被引量:19
12
作者 周友 郝建薇 +1 位作者 刘国胜 杜建新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115-1122,共8页
过渡金属氧化物(MO)可以显著影响聚磷酸铵(APP)的热分解过程,进而改善APP复配膨胀阻燃聚合物材料的阻燃效率。将ZnO、Fe2O3、TiO2掺入到APP中,采用热失重分析(TG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考察了3种MO对APP热分解... 过渡金属氧化物(MO)可以显著影响聚磷酸铵(APP)的热分解过程,进而改善APP复配膨胀阻燃聚合物材料的阻燃效率。将ZnO、Fe2O3、TiO2掺入到APP中,采用热失重分析(TGA)、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X射线衍射分析(XRD),考察了3种MO对APP热分解行为的影响,分析了相互作用过程中金属原子和磷原子化学结合状态的变化以及高温热分解产物的物相结构。TGA和XPS图谱分析结果表明,MO可降低APP的起始热分解温度,并催化APP释放NH3和H2O,而在热分解后期由于金属磷酸盐的形成可显著增加APP的高温残留量。3种MO催化APP热分解脱NH3和H2O的活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ZnO>Fe2O3>TiO2,而对APP凝聚相热分解P-O产物的交联能力从大到小的顺序为:Fe2O3>ZnO>TiO2。XRD结果显示,ZnO在高温下与APP反应生成了Zn(PO3)2晶体,而Fe2O3和TiO2与APP反应分别生成了Fe4(P2O7)3和TiP2O7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 聚磷酸铵 热分解行为 X射线光电子能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稀土掺杂过渡金属氧化物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杨毅 刘宏英 +2 位作者 李凤生 张秀艳 刘建勋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76-79,共4页
为了解不同种类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分别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F e2O3,CuO和Co2O3)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C eO2,N d2O3和Y2O3),并进行相互掺杂混合。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 为了解不同种类的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对AP热分解的催化作用,分别制备了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F e2O3,CuO和Co2O3)和稀土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C eO2,N d2O3和Y2O3),并进行相互掺杂混合。采用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比表面分析仪、纳米粒度分析仪等表征手段,表明几种样品均为粒径纳米级、比表面积较大的纳米金属氧化物粒子。通过对纳米金属氧化物与AP复合样品进行热分析,发现不同的纳米金属氧化物具有不同的催化性能,但过渡金属氧化物与稀土氧化物在催化性能上无明显可比性;而混合掺杂的物质也具有不同的催化协同作用。纳米Co2O3和Y2O3在研究的过渡金属和稀土金属中表现出了对AP最好的催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析化学 纳米材料 稀土金属氧化物 过渡金属氧化物 催化作用 热分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氧化物体系红外辐射陶瓷的研制 被引量:27
14
作者 徐庆 陈文 +1 位作者 郑锦霞 袁润章 《陶瓷学报》 CAS 2000年第1期18-32,共15页
采用常规固相烧结法制备了Fe2 O3-MnO2 -Co2 O3-CuO系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及其分别与堇青石和高岭土组成的复合体系陶瓷 ,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其在 8~ 14μm波段的常温红外辐射率。研究结果表明 ,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的常温红外辐射率达到... 采用常规固相烧结法制备了Fe2 O3-MnO2 -Co2 O3-CuO系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及其分别与堇青石和高岭土组成的复合体系陶瓷 ,研究了材料的结构及其在 8~ 14μm波段的常温红外辐射率。研究结果表明 ,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的常温红外辐射率达到 0 .930 ,反尖晶石及混合尖晶石结构的形成是过渡金属氧化物陶瓷中产生高的红外辐射率的内在原因。在复合体系陶瓷中获得了 0 .910~ 0 .930的常温红外辐射率 ,其中过渡金属氧化物对复合体系陶瓷的红外辐射性能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在本文实验条件下 ,烧结温度对复合体系陶瓷的常温红外辐射率未产生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辐射陶瓷 过渡金属氧化物 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O_(2-)B纳米管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的电化学嵌锂性能 被引量:6
15
作者 安丽平 李国然 +2 位作者 胡涛 高学平 申泮文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931-936,共6页
采用碱性条件下的水热法合成了质子钛酸盐纳米管,在此基础上采用化学沉淀方法制备了负载过渡金属(Co,Ni和Cu)氢氧化物的纳米管材料,然后在300℃氩气氛下烧结后得到负载过渡金属(Co,Ni和Cu)氧化物TiO2-B纳米管。采用XRD和TEM等对其结构... 采用碱性条件下的水热法合成了质子钛酸盐纳米管,在此基础上采用化学沉淀方法制备了负载过渡金属(Co,Ni和Cu)氢氧化物的纳米管材料,然后在300℃氩气氛下烧结后得到负载过渡金属(Co,Ni和Cu)氧化物TiO2-B纳米管。采用XRD和TEM等对其结构与形态进行了表征,采用恒电流充放电、循环伏安以及交流阻抗测试研究了其电化学嵌/脱锂性能。结果表明,TiO2-B纳米管通过负载过渡金属(Co,Ni和Cu)氧化物纳米颗粒之后,改善了TiO2-B纳米管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其中,负载NiO和CuO的TiO2-B纳米管的高倍率放电性能和循环稳定性较为突出。研究还表明,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颗粒后,有助于保持TiO2-B纳米管在动态反应条件下的拟电容反应控制特征,并不同程度地减小了TiO2-B纳米管的表面电荷转移电阻,这是TiO2-B纳米管的电化学性能改善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纳米管 过渡金属氧化物 电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种过渡金属氧化物对生物质微波快速催化热解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8
16
作者 曹巍巍 杨忠连 +2 位作者 陈明强 刘少敏 张文涛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703-708,共6页
以3种过渡金属氧化物Fe2O3,Co3O4,NiO为催化剂,HZSM-5为载体,在微波反应器中对3种典型生物质原料松木、水曲柳和玉米芯快速催化热解。对气、液、固3相热解产物的产率计算结果表明,松木和水曲柳的热解液相产率均比玉米芯高8%左右,Co3O4/H... 以3种过渡金属氧化物Fe2O3,Co3O4,NiO为催化剂,HZSM-5为载体,在微波反应器中对3种典型生物质原料松木、水曲柳和玉米芯快速催化热解。对气、液、固3相热解产物的产率计算结果表明,松木和水曲柳的热解液相产率均比玉米芯高8%左右,Co3O4/HZSM-5有利于液相产率提高,最高可达45.4%(水曲柳)。对液相成分的GC-MS分析表明,所用催化剂均对生物质原料具有良好的脱氧效果,可降低液相产物中酸、醛、酮含量。各催化剂均能大幅提高芳香族化合物产率,其中Co3O4/HZSM-5作用最为明显,最高可达49.61%(松木);且均能促进G型酚与S型酚生成结构更稳定的H型酚,NiO/HZSM-5作用尤为明显,最高产率可达31.64%(玉米芯),有利于产物的富集;Fe2O3/HZSM-5可促进定向热解,对糠醛产率具有较为明显的提高作用,其中玉米芯糠醛产率高达13.6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催化热解 快速热解 过渡金属氧化物 生物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过渡金属氧化物对CH_4、CO_2和O_2制合成气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傅利勇 吕绍洁 +1 位作者 谢卫国 邱发礼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2期900-903,共4页
在CH4、CO2 和O2 制合成气反应中 ,通过添加过渡金属氧化物 (助剂 ) ,改善了Ni/CaO -Al2 O3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 ,添加助剂提高了催化剂的低温活性 ,但高温活性只有添加CuO时才有所提高。试验还测得催化剂的抗积炭顺序 :Ni-CuO/CaO -... 在CH4、CO2 和O2 制合成气反应中 ,通过添加过渡金属氧化物 (助剂 ) ,改善了Ni/CaO -Al2 O3催化剂的性能。结果表明 ,添加助剂提高了催化剂的低温活性 ,但高温活性只有添加CuO时才有所提高。试验还测得催化剂的抗积炭顺序 :Ni-CuO/CaO -Al2 O3>Ni-MnO2 /CaO -Al2 O3>Ni-Cr2 O3/CaO -Al2 O3>Ni-V2 O5 /CaO -Al2 O3>Ni/CaO-Al2 O3。采用晶格氧活动性、TPR、XPS方法发现 ,助剂的添加提高了Ni的电子云密度 ,减弱了CH4深度裂解的可能性 ;提高晶格氧的活动性 ,使在催化剂表面上的积炭能被及时气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 催化剂 性能 合成气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O_2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对CO+NO(O_2)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18
作者 王月娟 周仁贤 +1 位作者 俞铁铭 郑小明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432-436,共5页
本文运用固定床微反技术考察了Cu,Fe,Mn,Cr,Co和Ni负载(ZrO_2载体)氧化物对CO+NO(O_2)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NO和CO在不同比例时,催化剂对N_2O和N_2生成的响.结果表明,在NO+CO反应中,NO和CO的比例对催化剂活性和N_2O,N_2生成均有明显的... 本文运用固定床微反技术考察了Cu,Fe,Mn,Cr,Co和Ni负载(ZrO_2载体)氧化物对CO+NO(O_2)反应的催化活性.研究了NO和CO在不同比例时,催化剂对N_2O和N_2生成的响.结果表明,在NO+CO反应中,NO和CO的比例对催化剂活性和N_2O,N_2生成均有明显的影响.CuO_x/ZrO_2催化剂的活性最高N_2O是NO+CO反应的中间产物,低温或NO过量时有利于生成N_2O,高温或NO不足时有利于生成N_2.在CO+O_2反应中,催化剂的氧化活性顺序为:CuO_x>CoO_x>MnO_x>FeO_x>NiO_x>CrO_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金属氧化物 氧化 氧化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SO_2的还原 被引量:11
19
作者 胡大为 秦永宁 +2 位作者 马智 齐晓周 张黎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9-503,共5页
研究了γ Al2 O3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CO还原SO2 的反应 ,考察了系列过渡金属对该反应的催化活性 ,发现Fe系催化剂的性能最好。同时对还原反应的条件进行了选择 ,发现在较低温度下 ,大空速不利于SO2 的还原 ,而在较高温度下 ,气... 研究了γ Al2 O3负载过渡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CO还原SO2 的反应 ,考察了系列过渡金属对该反应的催化活性 ,发现Fe系催化剂的性能最好。同时对还原反应的条件进行了选择 ,发现在较低温度下 ,大空速不利于SO2 的还原 ,而在较高温度下 ,气体空速对反应影响不大 ,不同的物料配比对反应结果有很大影响 ,当CO∶SO2 =2时 ,最有利于单质硫生成。研究证明 ,金属硫化物是催化SO2 还原反应的活性相 ,该活性相的形成与催化剂的氧化还原能力有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 催化还原 过渡金属氧化物 Γ-氧化 负载型催化剂 烟气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金属氧化物对木粉/PVC复合材料燃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20
作者 白晓艳 王清文 +1 位作者 房轶群 张志军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03-108,共6页
用锥形量热仪(CONE)和热重分析法(TGA)研究金属氧化物CuO、La2O3和TiO2对木粉/PVC复合材料(WF-PVC)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加入对WF-PVC均有阻燃作用。其中,CuO使热释放速率(HRR)和总热释放量(THR)降低较多,阻... 用锥形量热仪(CONE)和热重分析法(TGA)研究金属氧化物CuO、La2O3和TiO2对木粉/PVC复合材料(WF-PVC)燃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这3种过渡金属氧化物的加入对WF-PVC均有阻燃作用。其中,CuO使热释放速率(HRR)和总热释放量(THR)降低较多,阻燃效果明显;加入金属氧化物使WF-PVC的烟释放速率(SPR)和总烟释放量(TSP)都有所降低,其中,CuO在有焰燃烧阶段烟释放量最低,抑烟效果最好。这3种氧化物都能增加成炭量。结合热重分析的结果,3种金属氧化物对WF-PVC的热降解影响是不同的。PVC和木粉之间存在相互作用,PVC显著促进了木粉的热降解,木粉的加入推迟了PVC的降解,明显提高了PVC体系的成炭量;WF-PVC的热降解行为,具有更多的PVC降解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形量热仪 木粉/PVC复合材料 过渡金属氧化物 阻燃 抑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