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毫米波折叠波导行波管输入输出过渡波导设计 被引量:4
1
作者 唐涛 巩华荣 +1 位作者 宫玉彬 王文祥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03-1106,共4页
折叠波导以其宽频带、加工方便而成为一类重要的毫米波与太赫兹波段行波管慢波线。针对折叠波导慢波系统与标准波导的匹配过渡连接,通过等效电路分析与电磁计算软件模拟,设计出了直渐变波导、双曲圆弧渐变波导、切比雪夫阶梯渐变波导3... 折叠波导以其宽频带、加工方便而成为一类重要的毫米波与太赫兹波段行波管慢波线。针对折叠波导慢波系统与标准波导的匹配过渡连接,通过等效电路分析与电磁计算软件模拟,设计出了直渐变波导、双曲圆弧渐变波导、切比雪夫阶梯渐变波导3种输入输出过渡波导结构,分析了各种过渡波导的优缺点及结构尺寸对性能的影响。计算表明,经过合理优化的设计,3种过渡结构均可以使反射系数在28-40 GHz波段小于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波管 过渡波导 折叠波导 慢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分析过渡波导损耗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志宏 何对燕 贺磊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93-96,共4页
为了减小弯曲过渡波导和斜坡过渡波导的功耗,设计研究了几种过渡波导形状函数,并用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过渡波导形状的选取与坡度和曲折角存在一定的条件关系,经总结给出了该条件关系表达式;并且,在分析计算不同形状... 为了减小弯曲过渡波导和斜坡过渡波导的功耗,设计研究了几种过渡波导形状函数,并用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过渡波导形状的选取与坡度和曲折角存在一定的条件关系,经总结给出了该条件关系表达式;并且,在分析计算不同形状过渡波导损耗的过程中,凸现出了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在光波导器件及其单元器件模拟分析中的直观性与方便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限差分光束传输法 波导器件 集成光波导 过渡波导 损耗 光纤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折叠矩形槽波导行波管输入输出过渡波导 被引量:2
3
作者 田艳艳 岳玲娜 +4 位作者 徐进 王文祥 许雄 魏彦玉 宫玉彬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2693-2697,共5页
为了将槽波导端与标准矩形波导相连接,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折叠槽波导结构行波管的输入输出过渡波导,可将其视为槽宽渐变的双槽加载矩形波导。利用电磁仿真软件CST微波工作室对该结构进行仿真计算,讨论了各个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对比... 为了将槽波导端与标准矩形波导相连接,设计了一种适用于折叠槽波导结构行波管的输入输出过渡波导,可将其视为槽宽渐变的双槽加载矩形波导。利用电磁仿真软件CST微波工作室对该结构进行仿真计算,讨论了各个结构参数对其性能的影响。对比了直线渐变、抛物线渐变和指数渐变3种槽宽渐变规律在W波段对其传输特性及损耗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指数渐变结构的驻波系数小于1.15的带宽比其他两种结构都要宽,且在90~99GHz、驻波系数小于1.25时,该结构的整体长度也远小于另外两种结构,能够实现良好的过渡效果;而直线渐变结构的损耗在90~97GHz为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折叠矩形槽波导 行波管 过渡波导 驻波系数 损耗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的过渡波导功耗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潘卫清 何对燕 +1 位作者 李志宏 董勤 《光通信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62-65,共4页
为了在既定尺寸下减小斜坡波导和弯曲波导的功耗,设计了4种过渡波导形状函数,用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FD BPM)进行了模拟分析,发现过渡波导形状的选取与坡度和曲折角存在条件关系,并给出了条件表达式和详细说明.
关键词 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 过渡波导 集成光学 曲折角 坡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镍人工表面等离子激元的W波段波导终端
5
作者 张博 张勇 朱华利 《太赫兹科学与电子信息学报》 2025年第1期6-11,共6页
对镍波导在亚毫米波频段的电磁损耗进行测量,并设计一款基于镍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SPPs)的波导终端,用于多端口波导器件测量和功分器端口隔离。该波导采用简单紧凑的反对称矩形探针结构将电磁能量从波导高效耦合至微带,随后传输至梳状的S... 对镍波导在亚毫米波频段的电磁损耗进行测量,并设计一款基于镍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SPPs)的波导终端,用于多端口波导器件测量和功分器端口隔离。该波导采用简单紧凑的反对称矩形探针结构将电磁能量从波导高效耦合至微带,随后传输至梳状的SSPPs终端。其中,微带电路和SSPPs电路制作在一个石英衬底上,金属电路为电镀的金属镍。利用SSPPs的带阻和金属镍的高频高损耗特性,实现了电磁能量的衰减和吸收。在W波段(75~110GHz)对所提出的镍SSPPs波导终端进行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在整个W波段,该波导终端的回波损耗超过15 dB,对应的电磁吸收率超过96.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吸收 匹配负载 波导终端 波导过渡 人工表面等离激元(SSP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带有锥形多模过渡区的Y分支光波导 被引量:4
6
作者 武继江 高金霞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176,共4页
为减小Y分支波导的分支损耗,提出在输入波导和两输出波导间引入锥形多模过渡波导。与已被用于减小Y分支波导分支损耗的矩形多模过渡波导相比,所引入的锥形多模过渡波导,不仅可以减小过渡波导的长度,还可进一步减小分支损耗。利用三维有... 为减小Y分支波导的分支损耗,提出在输入波导和两输出波导间引入锥形多模过渡波导。与已被用于减小Y分支波导分支损耗的矩形多模过渡波导相比,所引入的锥形多模过渡波导,不仅可以减小过渡波导的长度,还可进一步减小分支损耗。利用三维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对具有锥形过渡波导的退火质子交换铌酸锂Y分支光波导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结果为该类Y分支光波导的设计和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光学 Y分支波导 锥形过渡波导 有限差分光束传播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波段微带-波导过渡设计 被引量:2
7
作者 张运传 刘志红 《中国电子科学研究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03-205,共3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汽车防撞雷达收发前端测量的V波段微带-波导过渡设计。利用高频仿真软件HFSS对过渡结构进行了仿真优化并进行了实物制作。对过渡进行了测试并和仿真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过渡可以满足实际测试需求。
关键词 V波段 微带-波导过渡 防撞雷达 仿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Quasi-Yagi天线结构的波导-微带背靠背过渡
8
作者 胡皓全 曹纪纲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163,共3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波导-微带线的背靠背过渡结构,利用Quasi-Yagi天线结构在波导E面与波导形成电场耦合,通过采用高介电常数基片和增加Yagi天线引向器阶数的方法,改善天线与波导的电场耦合效果,以达到在通频带内平稳过渡,较传统的波导微...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波导-微带线的背靠背过渡结构,利用Quasi-Yagi天线结构在波导E面与波导形成电场耦合,通过采用高介电常数基片和增加Yagi天线引向器阶数的方法,改善天线与波导的电场耦合效果,以达到在通频带内平稳过渡,较传统的波导微带过渡结构有着更宽的带宽(将近68%)。通过电磁仿真软件CST在整个X波段对其进行了全波分析,得到了较好的S21(S21<0.7 dB)。对这种过渡结构进行了容差分析,在10%的误差范围内S21仍能保持较好的一致性和相对低的插入损耗,能满足加工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背靠背结构 宽带 Quasi-Yagi天线 波导过渡 X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波段对脊鳍线波导微带过渡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2
9
作者 荀民 赵宇博 《火控雷达技术》 2018年第4期67-69,78,共4页
波导到微带过渡经常被应用于微波毫米波电路当中,分析常见几种波导到微带电路的优缺点,仿真并制作了一款80GHz-100GHz的对脊鳍线波导到微带过渡,实现了80GHz-100GHz范围内,S21小于0. 4dB,驻波小于1. 5dB超宽带对脊鳍线波导到微带过渡,... 波导到微带过渡经常被应用于微波毫米波电路当中,分析常见几种波导到微带电路的优缺点,仿真并制作了一款80GHz-100GHz的对脊鳍线波导到微带过渡,实现了80GHz-100GHz范围内,S21小于0. 4dB,驻波小于1. 5dB超宽带对脊鳍线波导到微带过渡,对比并分析了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的不同,具有较强的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波段 波导-微带过渡 对脊鳍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于新型自组装微带-波导过渡的D波段通信发射机模块(英文) 被引量:3
10
作者 杨宋源 于伟华 +4 位作者 安思宁 Ahmed Hassona Herbert Zirath 吕昕 何仲夏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296-302,共7页
展示了一种基于新型自组装微带波导过渡的D波段(110~170GHz)发射机模块.过渡结构的仿真平均插入损耗为 0.6 dB 回波损耗于带内基本优于 10 dB.基于该过渡结构以及阻性混频器和倍频器芯片设计了一种D波段发射机模块.该发射机模块工作于11... 展示了一种基于新型自组装微带波导过渡的D波段(110~170GHz)发射机模块.过渡结构的仿真平均插入损耗为 0.6 dB 回波损耗于带内基本优于 10 dB.基于该过渡结构以及阻性混频器和倍频器芯片设计了一种D波段发射机模块.该发射机模块工作于110~153GHz 峰值输出功率于150GHz可达-4.6dBm 3dB带宽为145.8~159.3GHz.使用该模块进行了64 QAM高阶无线通信测试测试传输速率为3Gb/s 验证了模块封装方案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射机模块 波导过渡 低成本封装 D 波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带线到共面波导的LTCC宽带耦合互连过渡 被引量:1
11
作者 卿晨 夏雷 徐锐敏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2期340-343,共4页
在LTCC多层电路结构中,不同形式的信号传输线之间往往采用垂直通孔互连,但由于互连通孔在高频时会带来电感效应,且加工后会因变形而引入许多寄生参量,因此可选择耦合形式的互连过渡来实现不同传输线之间的互连。本文针对微带线到共面波... 在LTCC多层电路结构中,不同形式的信号传输线之间往往采用垂直通孔互连,但由于互连通孔在高频时会带来电感效应,且加工后会因变形而引入许多寄生参量,因此可选择耦合形式的互连过渡来实现不同传输线之间的互连。本文针对微带线到共面波导,设计了一种可应用于LTCC工艺的宽带耦合互连过渡结构,着重研究了耦合金属面的宽度和耦合金属面侧边对地间隔对过渡结构频率特性的影响,并优化这些尺寸,得到了理想仿真结果:4.3GHz到12.7GHz的频带内,回波损耗大于10dB,插入损耗最小到0.346dB,辐射损耗系数在小于12GHz时,小于8.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 电磁耦合 微带-共面波导过渡 LTCC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波导-微带对脊鳍线过渡设计 被引量:7
12
作者 赵阳阳 江兆平 向培胜 《电讯技术》 2008年第7期46-49,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宽带波导-微带对脊鳍线过渡设计。它利用对脊鳍线自身结构的调整,就可以对频带内谐振频率产生抑制作用,不需外加任何谐振抑制结构或金属孤岛,减少了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这种紧凑的过渡模型不仅结构简单、尺寸短小,而...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宽带波导-微带对脊鳍线过渡设计。它利用对脊鳍线自身结构的调整,就可以对频带内谐振频率产生抑制作用,不需外加任何谐振抑制结构或金属孤岛,减少了设计和制造的复杂性。这种紧凑的过渡模型不仅结构简单、尺寸短小,而且可以在宽频带范围内实现较低的插入损耗和回波损耗,方便工程上的应用。对实验样品的测试表明,在Ka全频段内其插入损耗小于0.8 d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片射频集成电路 波导-微带过渡 对脊鳍线 谐振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频段波导微带过渡设计及容差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吕鑫 刘亚威 +2 位作者 王慧玲 祝大龙 刘德喜 《遥测遥控》 2018年第6期19-25,共7页
设计一种全频段低损耗的矩形波导-微带探针过渡结构,通过优化微带匹配电路同时引入腔体阻抗匹配设计,实现过渡结构在75GHz~110GHz内的良好性能,其仿真插入损耗小于0.34dB,回波损耗大于17.5dB。针对W频段宽带毫米波组件对装配工艺精度... 设计一种全频段低损耗的矩形波导-微带探针过渡结构,通过优化微带匹配电路同时引入腔体阻抗匹配设计,实现过渡结构在75GHz~110GHz内的良好性能,其仿真插入损耗小于0.34dB,回波损耗大于17.5dB。针对W频段宽带毫米波组件对装配工艺精度要求高的特点,利用HFSS分别对盒体装配误差、印制板装配误差以及金丝拱高误差进行容差分析。仿真结果表明,结构在合理的装配误差控制范围内具有良好的宽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频段 宽带 波导微带过渡 容差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器的仿真设计
14
作者 武欢欢 《电视技术》 2020年第7期60-61,共2页
在直接型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器研究的基础上,将基片集成波导的两排通孔延伸至微带线部分,通过调节延伸出的通孔表面的覆铜宽度改变两种传输线间的阻抗匹配情况。为了验证设计思路的正确性,设计了12~20 GHz的基片集成波导-微带的过渡... 在直接型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器研究的基础上,将基片集成波导的两排通孔延伸至微带线部分,通过调节延伸出的通孔表面的覆铜宽度改变两种传输线间的阻抗匹配情况。为了验证设计思路的正确性,设计了12~20 GHz的基片集成波导-微带的过渡器。仿真结果显示:在12.4~20.5 GHz频带范围内各端口均回波损耗均小于-20 dB,实现了良好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 阻抗匹配 回波损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器的仿真设计
15
作者 武欢欢 《通信电源技术》 2020年第10期67-69,共3页
基片集成波导是一种新型传输线,具有高Q值、易于集成、高功率容量等优点.在研究基片集成波导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器件间的互连,设计了一种基片集成波导-微带的过渡器.为了验证设计思路的正确性,设计了12~18 GHz的基片集成波导-微... 基片集成波导是一种新型传输线,具有高Q值、易于集成、高功率容量等优点.在研究基片集成波导基本理论的基础上,为了便于器件间的互连,设计了一种基片集成波导-微带的过渡器.为了验证设计思路的正确性,设计了12~18 GHz的基片集成波导-微带的过渡器.仿真结果显示:在12~18 GHz范围内,各端口均回波损耗均小于-20 dB,实现了良好的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片集成波导-微带过渡 新型传输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aN芯片的宽带170 GHz~260 GHz放大器模块
16
作者 刘广儒 张勇 +1 位作者 朱华利 延波 《微波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6-50,共5页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氮化镓芯片的170 GHz~260 GHz固态放大器模块。该模块采用波导-共面波导过渡结构,通过在标准矩形波导中插入楔形波导膜片来实现高紧凑的低损耗过渡。仿真结果表明,该过渡在整个波导频带内回波损耗优于20 dB,插入损耗... 本文设计了一款基于氮化镓芯片的170 GHz~260 GHz固态放大器模块。该模块采用波导-共面波导过渡结构,通过在标准矩形波导中插入楔形波导膜片来实现高紧凑的低损耗过渡。仿真结果表明,该过渡在整个波导频带内回波损耗优于20 dB,插入损耗小于0.12 dB。此外还在输入输出法兰处引入扼流槽结构,以实现对模块级联可能存在的信号泄露进行抑制。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该放大器模块在170 GHz~260 GHz频率范围内的小信号增益超过7.6 dB,输出功率均大于4 mW,并且该模块在213 GHz处实现了最大12.8 mW的功率输出,PAE为8.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化镓 放大器模块 波导-共面波导过渡 宽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毫米波波导设计分析
17
作者 曹微微 吕国强 +1 位作者 杨军 范立善 《现代电子技术》 2008年第3期114-116,共3页
在行波管整管性能中,波导与慢波结构的阻抗匹配具有关键作用。已知慢波结构,设计了输入/输出过渡波导,过渡波导结构的S参数满足设计要求。采用两节腔慢波结构加载波导,模拟分析了无电子注作用时高频波的传输特性,分析得到引起衰减的主... 在行波管整管性能中,波导与慢波结构的阻抗匹配具有关键作用。已知慢波结构,设计了输入/输出过渡波导,过渡波导结构的S参数满足设计要求。采用两节腔慢波结构加载波导,模拟分析了无电子注作用时高频波的传输特性,分析得到引起衰减的主要因素并判定输入/输出波导与慢波结构的阻抗匹配状态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渡波导 阻抗匹配 传输特性 慢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18GHz脊波导宽带功率合成放大器 被引量:5
18
作者 党章 朱海帆 黄建 《微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21-25,41,共6页
提出一种不通过波导脊背与微带导带接触来实现脊波导-微带射频信号过渡的新型电路,具有工作频带宽、插入损耗小、电性能稳定等优点,非常适合工程应用。通过对该非接触式脊波导-微带过渡与Lange电桥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提出了一种可... 提出一种不通过波导脊背与微带导带接触来实现脊波导-微带射频信号过渡的新型电路,具有工作频带宽、插入损耗小、电性能稳定等优点,非常适合工程应用。通过对该非接触式脊波导-微带过渡与Lange电桥进行理论分析与仿真计算,提出了一种可覆盖C/X/Ku频段的宽带功率合成方法,并按照该方案在6~18 GHz频段内设计了一种以脊波导为射频端口的高效率2路功率合成放大器。实测结果表明,6~18 GHz频率范围内的无源合成效率高于87%。采用该电路将典型输出功率12 W的2只MMIC的输出功率合成,在6~18 GHz频率范围内得到了高于20 W的饱和功率输出,附加效率最高可达28.9%。该宽带功率合成放大器以脊波导为接口,不但功率容量大,且便于采用脊波导功率合成器进行高效率二次合成,为6~18 GHz更大输出功率的固态功放研制提供了解决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接触式脊波导-微带过渡 Lange电桥 宽带 高效率 功率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改进型毫米波开槽波导空间功率分配合成网络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荣江 李思敏 周海京 《电子技术应用》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02-105,共4页
研究了一种改进型毫米波开槽波导空间功率分配合成网络。该功率分配/合成结构具有合成效率高且合成效率基本不受合成路数的限制、尺寸小、设计过程灵活和容易散热等特点。在详细阐述了其原理及设计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38... 研究了一种改进型毫米波开槽波导空间功率分配合成网络。该功率分配/合成结构具有合成效率高且合成效率基本不受合成路数的限制、尺寸小、设计过程灵活和容易散热等特点。在详细阐述了其原理及设计过程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中心频率为38GHz的Ka频段末端的功率合成器。仿真结果显示此种结构回波损耗小于-12dB的带宽达2.3GHz,相对中心频率带宽约为6%,且插入损耗小于0.3dB,可见具有极低的插入损耗和较低的回波损耗,从而验证了此种结构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毫米波 开槽波导 空间功率合成 波导-微带过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导合成高效高功率密度Ku波段功放 被引量:7
20
作者 樊锡元 张瑞 沈项东 《雷达科学与技术》 2014年第2期223-228,共6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BB180波导电桥合成器与波导微带双探针相结合的Ku波段高效空间合成方案,波导合成实现了高效率,波导微带双探针结构实现功率模块的叠层安装,在Ku波段通过二者的结合实现了高功率密度。首先利用HFSS软件分析波导合成器和波... 提出了一种基于BB180波导电桥合成器与波导微带双探针相结合的Ku波段高效空间合成方案,波导合成实现了高效率,波导微带双探针结构实现功率模块的叠层安装,在Ku波段通过二者的结合实现了高功率密度。首先利用HFSS软件分析波导合成器和波导微带双探针模型,给出了仿真结果。在工程设计中采用GaN功率芯片构成放大器小模块单元,输出峰值功率25W。功放采用8个模块单元合成,在Ku波段合成饱和输出180W峰值功率(19%占空比),合成效率超过85%,附加效率高于25%,功率密度达到0.135W/cm3,实现了Ku波段微波高效合成与高功率密度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导合成器 波导-微带双探针过渡 空间功率合成 高功率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