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化学反应速率的过渡态理论
1
作者 邓从豪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3期369-374,共6页
由海森堡运动方程证明了过渡态几率稳定定理.假设化学反应均经过过渡态,由此定理推导了化学反应的微观速率常数.再假设反应的始志处于热平衡,由微观速率常数推导了宏观速率常数.
关键词 化学反应速率 过渡态理论 速率常数 海森堡 运动方程 热平衡 定理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子在ITQ-3分子筛窄孔道内扩散的过渡态理论模型 被引量:8
2
作者 霍瑞霞 刘俊 +2 位作者 杨晓峰 秦张峰 王建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431-1435,共5页
建立了一个基于过渡态理论的分子在ITQ-3窄孔道方向扩散的模型.该模型中,由于分子从空腔中的一个吸附位越过势垒到相邻的另一个空腔中的吸附位需要克服很大的势垒能,因而分子在势垒处可以简化处理为只存在排斥势,可得到扩散系数依赖温度... 建立了一个基于过渡态理论的分子在ITQ-3窄孔道方向扩散的模型.该模型中,由于分子从空腔中的一个吸附位越过势垒到相邻的另一个空腔中的吸附位需要克服很大的势垒能,因而分子在势垒处可以简化处理为只存在排斥势,可得到扩散系数依赖温度和Lennard-Jones作用参数的解析关系.用分子动力学方法对CF4在ITQ-3上扩散进行了模拟并验证了解析关系的合理性.分子动力学模拟计算得到的扩散活化能、势垒能和吸附位势能与实际值相吻合.模拟结果也显示了扩散系数依赖于附载量,表现为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模式.扩散活化能的计算证实了这一变化机理,即当附载量增加时,由于处于空腔中的分子彼此抬高了势能,降低了扩散活化能,使得扩散系数随附载量的增加而增大,之后由于堵塞效应,扩散系数随附载量的增加而逐步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动力学 ITQ-3分子筛 扩散系数 过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过渡态理论及密度泛函理论的SF6主要分解产物生成路径的反应速率常数计算 被引量:4
3
作者 邵先军 袁旭初 +5 位作者 陈孝信 钱平 何彦良 何毅帆 孙安邦 张冠军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9414-9420,共7页
基于分解组分分析的SF6绝缘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不受电磁干扰,得到了广泛应用。前人建立了许多SF6分解模型以探究SF6分解的内部机理,但现有模型采用的反应速率常数为300 K温度下测量所得,并不适用于SF6的过热及电弧分解。对SF6分解过程中... 基于分解组分分析的SF6绝缘设备故障诊断方法不受电磁干扰,得到了广泛应用。前人建立了许多SF6分解模型以探究SF6分解的内部机理,但现有模型采用的反应速率常数为300 K温度下测量所得,并不适用于SF6的过热及电弧分解。对SF6分解过程中主要稳定分解产物SOF2、SO2F2、SO2的生成机理进行研究,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结合B3LYP/6-311G*方法分析了主气室内SOF2、SO2F2、SO2的主要生成路径:SF4水解生成SOF2、SOF4水解生成SO2F2、SOF2水解生成SO2,得到了所涉及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及过渡态结构;并采用高精度耦合簇[coupled-cluster with single and double and perturbative triple excitations,CCSD(T)]方法结合aug-cc-pVTZ基组得到了各反应的势垒;再根据过渡态理论(transition state theory, TST)从理论上计算了上述反应的反应速率常数。该反应速率常数考虑了温度变化的影响,适用范围更广,为研究SF6过热及电弧分解的内部机理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6 分解组分分析 分解机理 化学反应速率常数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渡态理论的碰撞分析
4
作者 胡旭光 蔡宇民 《西安石油学院学报》 1991年第2期45-50,共6页
本文从量子反应碰撞理论的观点出发,探讨了过渡态理论的量子力学基础。通过在势能面的鞍点处对Hamiltonian作分离近似,可得到通常的Eyring公式,并给出了穿透系数k的具体表达式。
关键词 过渡态理论 速率常数 穿透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中磷解吸动力学特征及过渡态理论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明 吕家珑 +2 位作者 张一平 马志刚 苏仕平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3期98-102,共5页
在2℃、12 ℃、22 ℃、32 ℃和42℃5 个温度条件下,应用动力学和过渡态理论研究了陕西省具代表性的4 种土壤对所吸附磷的解吸反应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磷解吸的一级反应速度常数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其磷解吸活化能(Ed... 在2℃、12 ℃、22 ℃、32 ℃和42℃5 个温度条件下,应用动力学和过渡态理论研究了陕西省具代表性的4 种土壤对所吸附磷的解吸反应特征。结果表明,土壤磷解吸的一级反应速度常数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大,其磷解吸活化能(Ed) 与磷解吸活化焓( △H+ +d ) 为黄褐土> 黄绵土> 黑垆土> 土娄土,而磷解吸自由能( △G+ +d ) 和活化熵( △S+ +d ) 则刚好相反。所以,土壤中磷解吸是吸热反应,4 种土壤中的磷解吸难易程度,即其克服反应势垒需要的热能为黄褐土> 黄绵土> 黑垆土> 土娄土,而反应满足条件后进行速度顺序为黄褐土> 土娄土> 黑垆土> 黄绵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特征 磷解吸动力学 过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元反应O(~1D)+CS(~1∑^+)→CO(~1∑^+)+S(~1D)的变分过渡态理论研究
6
作者 俞雪珍 张锡钧 +1 位作者 王学水 张怿慈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2708-2715,共8页
本文利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及改进的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研究了激发态氧原子O(~1D)与CS(~1∑^+)分子反应(O(~1D)+CS(~1∑^+)→CO(~1∑^+)S(~1S))的速率常数,在经典变分过渡态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量子修正,从而计算了这类用实验不易测量... 本文利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及改进的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研究了激发态氧原子O(~1D)与CS(~1∑^+)分子反应(O(~1D)+CS(~1∑^+)→CO(~1∑^+)S(~1S))的速率常数,在经典变分过渡态理论的基础上进行了量子修正,从而计算了这类用实验不易测量其反应速率的速率常数,所得结果与经典轨线理论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元反应 过渡态理论 变分 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分过渡态理论对O(~3p)+HI→OH+I反应速率常数的研究
7
作者 俞雪珍 张锡钧 王耐冬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2575-2582,共8页
本文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及改进的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了O(~3P)+HI→OH+I反应的速率常数。考虑了反应路径上的量子效应(即隧道贯穿及非经典反射效应)以及垂直于反应路径的振动非谐性,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准经典轨线理论的结... 本文用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及改进的正则变分过渡态理论,计算了O(~3P)+HI→OH+I反应的速率常数。考虑了反应路径上的量子效应(即隧道贯穿及非经典反射效应)以及垂直于反应路径的振动非谐性,对结果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与准经典轨线理论的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速度常数 过渡态理论 量子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AC生长机制下的蒽转化苯并芘机理研究
8
作者 张韦 马珍珠 +3 位作者 陈朝辉 李泽宏 宁硕 毕克刚 《内燃机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9-87,共9页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和过渡态理论(TST),利用苯基加成环化(PAC)机制,对内燃机缸内的苯并芘生成历程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蒽自由边和锯齿边与苯基的入口反应均表现出无能垒、高放热和速率快的特点.分析各路径限速步速率可知,蒽自由边C1...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和过渡态理论(TST),利用苯基加成环化(PAC)机制,对内燃机缸内的苯并芘生成历程进行探索.结果表明:蒽自由边和锯齿边与苯基的入口反应均表现出无能垒、高放热和速率快的特点.分析各路径限速步速率可知,蒽自由边C1位点比锯齿边C2位更易生成苯并芘,最优反应路径限速步能垒仅为176.2 kJ/mol,反应速率为3.7×10^(9) s^(-1).锯齿边C2位的两条主路径限速步为五元环转化成六元环的异构化反应,能垒分别高达417.2 kJ/mol和421.7 kJ/mol,反应速率分别为8.7×10^(4) s^(-1)和5.8×10^(4) s^(-1).此外,芳香环上H迁移反应的难度高于脂肪链上H迁移.该研究提供了苯并芘的PAC生成机理,这为构建苯并芘的化学动力学模型提供理论依据,对预测内燃机缸内的苯并芘生成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苯基加成环化 苯并芘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脑油催化裂解制烯烃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建模
9
作者 李泽 张鑫阳 +6 位作者 杨满军 鲁家荣 张东培 闫昊 刘熠斌 陈小博 杨朝合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91-1006,共16页
为深度解析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建立石脑油催化裂解工艺的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过渡态理论探索烃类分子的差异化裂解机理,制定31条反应规则用于描述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通过模型计算不同工艺条件... 为深度解析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基于结构导向集总方法建立石脑油催化裂解工艺的分子水平反应动力学模型,结合过渡态理论探索烃类分子的差异化裂解机理,制定31条反应规则用于描述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通过模型计算不同工艺条件下的低碳烯烃分布,解析产品收率沿反应器高度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通过模型计算证实反应器初段的乙烯和丙烯收率占总收率的60%以上;通过反应条件敏感度曲线确定最优反应条件为温度680℃、停留时间2 s;反应路径竞争比例计算结果证实,反应温度高于675℃时热裂解机理占主导作用,催化裂解反应比例降低和缩聚反应比例增加是限制丙烯收率的主要因素。基于该模型成功实现了石脑油催化裂解反应网络的可视化开发与反应路径深度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导向集总 石脑油催化裂解 过渡态理论 差异化裂解机理 反应网络 反应机理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个水分子对HO_2+H_2S反应主通道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许琼 王睿 +3 位作者 张田雷 张浩林 王志银 王竹青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191-2200,共10页
采用CCSD(T)/aug-cc-pVTZ//B3LYP/6-311+G(2df,2p)方法对HO2+H2S反应及单分子水参与其主通道的微观机理和速率常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O2+H2S反应主通道为生成产物为H2O2+HS的通道,其表观活化能为14.94 kJ/mol.考虑单分子水... 采用CCSD(T)/aug-cc-pVTZ//B3LYP/6-311+G(2df,2p)方法对HO2+H2S反应及单分子水参与其主通道的微观机理和速率常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O2+H2S反应主通道为生成产物为H2O2+HS的通道,其表观活化能为14.94 kJ/mol.考虑单分子水对主产物通道的影响发现,所得的势能面比无水参与的反应复杂得多,经历了H2O…HO2+H2S(RW1),HO2…H2O+H2S(RW2)和H2O…H2S+HO2(RW3)3个通道,RW1-RW6共6个路径.其中通道RW1是水分子参与HO2+H2S反应主通道的优势通道.在216.7-298.2K温度范围内通道RW1的有效速率常数呈现出正温度系数效应,在298 K时,k'RW 1/ktotal达到54.2%,表明在实际大气环境中水分子对HO2+H2S反应的主通道具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O2+H2S反应 水催化 反应机理 过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3CH2CH3+OH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永霞 高红 +1 位作者 王钦 刘靖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240-1245,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B1K/6-31+G(d,p)计算了反应CF3CH2CH3+OH各反应通道上驻点的稳定结构和振动频率,并分别在BMC-CCSD,MC-QCISD和G3(MP2)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运用变分过渡态理论,在BMC-CCSD//BB1K,MC-QCISD//BB1K,G3(MP2)//BB1K以及B...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BB1K/6-31+G(d,p)计算了反应CF3CH2CH3+OH各反应通道上驻点的稳定结构和振动频率,并分别在BMC-CCSD,MC-QCISD和G3(MP2)水平上进行了单点能校正.运用变分过渡态理论,在BMC-CCSD//BB1K,MC-QCISD//BB1K,G3(MP2)//BB1K以及BB1K水平上计算了各反应通道的速率常数,讨论了—CH2和—CH3基团上H提取通道对总反应的贡献,并与已有实验和理论结果进行了对比.计算结果表明,BMC-CCSD水平上的速率常数与实验测量值符合得很好,进而给出了该水平上反应在200~1000K温度范围内速率常数k(cm3.molecule-1.s-1)的三参数表达式:k=1.90×10-21T3.21exp(-292.62/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动力学 速率常数 变分过渡态理论 CF3CH2CH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rSSCl和SSBrCl相对稳定性的理论研究
12
作者 杨迎春 陈文凯 +2 位作者 陈泽琴 谢洪平 李俊篯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0期1042-1046,共5页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3df)水平上全优化得到了S_2BrCl分子线型和分叉型2种异构体的平衡结构,同时对可能发生的分子内原子迁移过程的过渡态进行了考察。计算结果表明,从能量角度看,线型的BrSSCl为稳定构型。采... 采用量子化学中的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6-311+G(3df)水平上全优化得到了S_2BrCl分子线型和分叉型2种异构体的平衡结构,同时对可能发生的分子内原子迁移过程的过渡态进行了考察。计算结果表明,从能量角度看,线型的BrSSCl为稳定构型。采用统计热力学及过渡态理论,研究了2种平衡结构之间相互转化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性质。根据计算结果,无论是Cl迁移还是Br迁移,分子内的原子迁移都需要较高的活化能,并且迁移速度较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SSCl SSBrCl 相对稳定性 理论研究 异构体 密度泛函理论 量子化学 过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_2BrH的构型及其异构化反应的理论研究
13
作者 杨迎春 陈文凯 +1 位作者 叶芝祥 杨怀金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50-652,共3页
B3LYP calculations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with 6-311+G(3df,2p)basis set level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quilibrium structures and intramolecular rearrangement reactions of the linear BrSSH and branch... B3LYP calculations of 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 (DFT)with 6-311+G(3df,2p)basis set level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equilibrium structures and intramolecular rearrangement reactions of the linear BrSSH and branched S=SBrH isomers.The calculated results shows that the linear structure is more stable than the branched structure (lower 73.1kJ·mol-1 corrected with zero point vibrational energy) energetically.The calculated energy barriers for the intramolecular bromine atom transfer and hydrogen atom transfer isomerization processes are 174.1kJ·mol-1 and 173.7kJ·mol-1,respectively.The kinetic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isomerization is a unimolecular one,and the reaction rate is rather slow.It is consistent with thermodynomical results.So the isomerization process should proceed via the other likely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2BrH异构体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理论 热力学性质 动力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热解中HCN与CaO的反应机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侯封校 金晶 +2 位作者 王永贞 翟中媛 李焕龙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23-128,共6页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污泥热解中CaO与HCN在低温段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3df,2p)水平上计算得到了反应路径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与频率,并在此构型上使用CCSD(T)/cc-pVQZ进行单点能计算。结果表明,两个HCN分子吸附于CaO后,质... 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污泥热解中CaO与HCN在低温段的反应进行了研究。在B3LYP/6-311++(3df,2p)水平上计算得到了反应路径上各驻点的几何构型与频率,并在此构型上使用CCSD(T)/cc-pVQZ进行单点能计算。结果表明,两个HCN分子吸附于CaO后,质子发生转移时出现反应路径中最大能垒(310.33 kJ/mol)。使用经典过渡态理论拟合了反应中各步骤的阿累尼乌斯公式,计算了三种典型温度下各步骤的反应速率,发现质子转移为该反应的决速步骤,且温度越高CaO对HCN的作用效果越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钙 氢氰酸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F_2ClC(O)OCH_2CH_3+OH的反应机理及动力学性质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朱鹏 段雪梅 刘靖尧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9-87,共9页
利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在MCG3-MPWB//M06-2X/aug-cc-pVDZ水平上研究了CF_2ClC(0)OCH_2CH_3+OH的微观反应机理.得到了反应物CF_2ClC(O)OCH_2CH_3的5种稳定构象(RCl^RC5),并对每一构象考察了发生在-CH_3-和-CH_2-基团上的所有可能氢... 利用双水平直接动力学方法,在MCG3-MPWB//M06-2X/aug-cc-pVDZ水平上研究了CF_2ClC(0)OCH_2CH_3+OH的微观反应机理.得到了反应物CF_2ClC(O)OCH_2CH_3的5种稳定构象(RCl^RC5),并对每一构象考察了发生在-CH_3-和-CH_2-基团上的所有可能氢提取反应通道.利用改进的变分过渡态理论(ICVT)结合小曲率隧道效应校正(SCT)计算了各反应通道的速率常数,分析了各构象反应位点选择性.结果表明,对于构象RCl和RC2,低温时氢提取反应主要发生在-CH_2-基团上;而对于构象RC3RC4和RC5,发生在-CH_3基团上的氢提取反应通道在整个温度区间内占绝对优势.根据Boltzmann配分函数计算总包反应速率常数,在298 K温度下计算的体系总包反应速率常数与实验值相符,进而给出200~1000 K温度范围内拟合了速率常数的三参数Arrhenius表达式:k_(overall)=5.45×10^(25)T^(4.54)exp(-685/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动力学方法 速率常数 变分过渡态理论 密度泛函理论 反应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双基推进剂中化学安定剂作用机制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秋凡 樊学忠 +2 位作者 李吉祯 付小龙 毕福强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5-72,共8页
利用Gaussian 98计算软件,模拟了不同化学安定剂的安定机理,分析比较了二苯胺(DPA)、二苯脲(DPU)、N-甲基对硝基苯胺(MNA)吸收氮氧化物的反应活化能,以及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标准温度下,3种化学安定剂... 利用Gaussian 98计算软件,模拟了不同化学安定剂的安定机理,分析比较了二苯胺(DPA)、二苯脲(DPU)、N-甲基对硝基苯胺(MNA)吸收氮氧化物的反应活化能,以及它们在不同温度下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表明,标准温度下,3种化学安定剂安定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MNA>DPA>DPU,且温度升高会抑制DPA对氮氧化物的吸收。因此,高温条件下,MNA和DPU更具有热力学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USSIAN 98 化学安定剂 过渡态理论 活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团簇NiCo_(2)S_(4)异构化反应研究
17
作者 曾鑫渔 方志刚 +3 位作者 毛智龙 王倩 朱依文 郑新喜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9-105,共7页
为探究团簇NiCo_(2)S_(4)最终能稳定存在的构型及其各构型间在理论层次的转换关系和在微观中的联系,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团簇NiCo_(2)S_(4)优化构型的异构化反应进行了分析,从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两个角度综合评估了参与反应构型的结... 为探究团簇NiCo_(2)S_(4)最终能稳定存在的构型及其各构型间在理论层次的转换关系和在微观中的联系,采用密度泛函理论对团簇NiCo_(2)S_(4)优化构型的异构化反应进行了分析,从化学热力学和化学动力学两个角度综合评估了参与反应构型的结构稳定性。结果表明,在热力学上,所有异构化反应均为正向反应限度大于逆向;在动力学上,反应1(1)→1(3)最容易进行,反应2(1)→1(1)最难进行。对反应速率常数而言,反应1(1)→1(3)最快发生,反应2(1)→1(1)最慢发生。反应1(1)→1(3)和反应2(1)→1(1)可整合成一个反应2(1)→1(3),构型1(1)为其中间产物,且根据两个反应速率的相对大小发现反应2(1)→1(1)是反应2(1)→1(3)的决速步。以上结果有助于相关宏观实验选择最优团簇构型进行构建模型,以减少实验试错次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NiCo_(2)S_(4) 密度泛函理论 过渡态理论 异构化反应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吸附气体表面扩散的阻塞系数与模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玉贵 陈世强 +4 位作者 张明杰 闫江伟 刘操 李哲 程菂 《煤炭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2期1068-1078,共11页
80%~90%的煤层气(煤矿瓦斯)以吸附态赋存,吸附态气体的扩散以表面扩散为主,对煤层气运移起决定性的作用。采用动力学与热力学方法,基于CHEN和YANG的表面扩散气体分子随机跳跃机制和吸附气体扩散过渡态理论,将表面扩散动力学参数与等量... 80%~90%的煤层气(煤矿瓦斯)以吸附态赋存,吸附态气体的扩散以表面扩散为主,对煤层气运移起决定性的作用。采用动力学与热力学方法,基于CHEN和YANG的表面扩散气体分子随机跳跃机制和吸附气体扩散过渡态理论,将表面扩散动力学参数与等量吸附热联合,推导了表面扩散阻塞系数(κ)的理论计算方法,建立了煤吸附气体表面扩散系数模型,并应用该模型讨论了温度、压力、等量吸附热和阻塞系数对表面扩散系数的影响。获得以下结论:①建立了采用等量吸附热计算阻塞系数的方法。煤吸附气体过程中,0<κ<1;吸附达到平衡,气体分子向前和向后弹跳的概率相等,κ=1;理想状态下的无限空间的表面扩散,不存在阻塞,κ=0。②构建了煤吸附气体表面扩散系数模型并经过验证。煤吸附气体表面扩散系数仅为等量吸附热、覆盖度和温度的函数,所需参数只用常规等温吸附实验即可获得,适用于低压至高压的全过程,模型简洁实用;经验证,所建立的模型与实验数据拟合度R^(2)=0.5779~0.9640,表明该模型是可靠的。③讨论了温度、压力、等量吸附热和阻塞系数对表面扩散的影响。温度与表面扩散系数呈线性正相关,压力与表面扩散系数呈Langmuir方程形式变化,等量吸附热与表面扩散系数呈指数相关性,阻塞系数与表面扩散系数呈幂函数相关性。④煤层气表面扩散在微观上是吸附气体分子的活化跳跃过程(由吸附势差引起的活化),在宏观上可视为由浓度梯度驱动。研究结果丰富了对煤层气表面扩散行为的认识,并提供了一种利用热力学参数评价煤层气表面扩散系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气体 表面扩散模型 阻塞系数 过渡态理论 吉布斯自由能 等量吸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团簇NiPS_(3)异构转化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
19
作者 宋静丽 方志刚 +2 位作者 刘立娥 魏代霞 原琳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3-90,共8页
为了探究团簇NiPS_(3)的稳定性和异构转化机理,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def2-tzvp的量化水平下,对团簇NiPS_(3)的初始构型进行优化分析和异构化计算,得到了10种优化构型和7种异构转化类型.从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对异构转化... 为了探究团簇NiPS_(3)的稳定性和异构转化机理,本文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在B3LYP/def2-tzvp的量化水平下,对团簇NiPS_(3)的初始构型进行优化分析和异构化计算,得到了10种优化构型和7种异构转化类型.从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对异构转化反应进行讨论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团簇NiPS_(3)的异构转化反应依赖于非金属-金属和非金属-非金属之间的成键与断键;反应物与产物稳定性差别越大,反应进行的越彻底;除反应2((2))→1((4))外,其他的异构化反应在低温下更加易于自发进行;异构化反应趋向于正向进行,即能量高的构型向能量低的构型转换更容易;构型1((2))、构型2((2))和构型1((4))是团簇NiPS_(3)异构转化的最终产物,进行相关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时,可优先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簇NiPS_(3) 密度泛函理论 异构转化 过渡态理论 范特霍夫方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度和水分对大型发电机主绝缘FDS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9
20
作者 王兵 高波 +4 位作者 郝长金 尹小兵 陈奎 范建斌 吴广宁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626-633,共8页
为实现将频域介电谱技术用于发电机主绝缘状态的无损诊断,在实验室条件下系统的研究了测试温度对20 k V定子线棒绝缘在10-3~103 Hz范围内频域谱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运用电介质极化理论对频域介电现象进行机理分析,建立Debye模型并基于... 为实现将频域介电谱技术用于发电机主绝缘状态的无损诊断,在实验室条件下系统的研究了测试温度对20 k V定子线棒绝缘在10-3~103 Hz范围内频域谱变化规律的影响因素,运用电介质极化理论对频域介电现象进行机理分析,建立Debye模型并基于过渡态理论提出求取定子线棒绝缘活化能DG1和活化熵DS1的新方法。此外,由于定子线棒运行存在吸湿情况,简要分析了不同水分含量线棒绝缘的介电特性。结果表明:随温度和水分含量的升高,介损和复介电常数虚部呈规律性增大且弛豫峰向高频区域移动;建立的3支路Debye弛豫模型拟合值与实验测量值相符,弛豫参数电阻值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电容值基本不受影响;选取特征参数活化能和活化熵可表征主绝缘随温度变化的特性,界面极化弛豫时间常数t1与绝对温度T满足Arrhenius方程,利用Debye模型拟合参数t1求解出的活化能DG10(30℃)为74.26 kJ/mol,运用过渡态理论能够阐释发电机主绝缘频谱介电性能的温度依存性;采用"频温平移因子"可实现将已知温度下的频域介电特征量折算到未知温度,消除测试温度对频域介电谱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电机 频域介电谱 Debye模型 温度 活化能 过渡态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