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分对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1
作者 蒋慧灵 闫松 魏彤彤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90-1295,共6页
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过氧化物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物质具有很强的分解特性,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后果非常严重。为研究该类物质的热稳定性,本文通过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对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干燥样品、潮湿样品以及加过量水... 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有机过氧化物在工业中得到广泛应用,但是该物质具有很强的分解特性,一旦发生火灾或爆炸,后果非常严重。为研究该类物质的热稳定性,本文通过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对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干燥样品、潮湿样品以及加过量水的样品进行实验,得到了3组样品的温度、压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根据测试结果,分别拟合了不同反应级数下lnk-1/T曲线,得出3组样品的反应级数和活化能。在此基础上,引入热惰性因子对样品的测试数据进行了绝热修正,得到了在最严重事故条件下即完全绝热条件下该物质的热分解特性数据。通过对3组样品绝热分解特性参数的对比分析发现,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具有遇水分解特性,从活化能来看,该物质遇水后活化能降低,反应更容易进行。然而,从最高温升速率来看,干燥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最高温升速度最大,绝对温升最高,反应最为剧烈,反应危险性最大。因此,由于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具有遇水更易反应的特点,要控制发生火灾或爆炸,应该使该物质在干燥条件下储存,储存温度控制在其绝热初始分解温度79.84℃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加速量热仪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热分解动力学研究及SADT推算 被引量:10
2
作者 薛岩 石宁 +1 位作者 孙峰 吕志果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630-634,共5页
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热分解动力学及不同包装规格下的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利用C600微量热仪测试了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热分解特征,得到升温速率分别为0.1 K/min、0.2 K/min、0.5 K/min、1 K/min下热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使用... 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热分解动力学及不同包装规格下的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利用C600微量热仪测试了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热分解特征,得到升温速率分别为0.1 K/min、0.2 K/min、0.5 K/min、1 K/min下热流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并使用Friedman等转化率法对所得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得到了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分解反应活化能、指前因子等热动力学参数,推算了不同包装规格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的SADT。结果表明TBPB分解活化能及指前因子随转化率变化而变化,活化能范围为42-135.5 kJ/mol,指前因子范围为0.25-33.5,在25L聚乙烯桶包装下的SADT为59℃,50L下为52℃,200L下为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热分解 等转化率法 动力学参数 SAD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碱污染物对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热危险性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魏彤彤 钱新明 袁梦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931-3939,共9页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对热不稳定,一旦在生产、储运过程中被H+或OH-污染,可能会对其热危险性产生较大影响。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在'加热-等待-搜索'和'等温'模式下研究了H2SO4、NaOH存在下TBPB的热分解反应行为,从...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对热不稳定,一旦在生产、储运过程中被H+或OH-污染,可能会对其热危险性产生较大影响。采用绝热加速量热仪在'加热-等待-搜索'和'等温'模式下研究了H2SO4、NaOH存在下TBPB的热分解反应行为,从热分解特性参数、反应动力学参数、最大反应速率达到时间TMR、自加速分解温度SADT四个方面定量表征了H+、OH-对TBPB热危险性的影响。采用'伪逆矩阵法'确定反应动力学参数,得到最不利条件下的热分解特征参数。采用Townsend算式,得到了考虑反应机理和反应物浓度的TMR推算式。基于Semenov理论,推算了0.5LDewar瓶和常用商业包装的SADT。结果表明:OH-污染物使TBPB发生两次放热,第一次放热释放能量不足以维持热失控反应,但加速TBPB老化变质,从而导致第二次放热反应动力学参数升高,热危险性减弱;H+污染物降低TBPB反应动力学参数,加剧热危险性;TMR和SADT推算结果表明H+污染物降低了TMR对应的报警温度,降低了包装容器的SAD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热加速量热仪 反应动力学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安全 爆炸 热失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热危险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张金锋 张睛 +2 位作者 任红威 柳晓凯 李晨曦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39-43,共5页
为了研究TBPB的热危险性,采用液体自燃点测试仪研究TBPB自燃点随浓度的变化规律,应用快速筛选量热仪研究不同升温速率下TBPB的热分解,同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TBPB热流-温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TBPB浓度为0.83g/L时,自燃温度... 为了研究TBPB的热危险性,采用液体自燃点测试仪研究TBPB自燃点随浓度的变化规律,应用快速筛选量热仪研究不同升温速率下TBPB的热分解,同时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研究TBPB热流-温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当TBPB浓度为0.83g/L时,自燃温度达到最低值125.1℃,浓度是影响其自燃温度的重要指标;随升温速率升高,初始分解温度逐渐升高,可见升温速率越高,TBPB分解的初始温度越高,当环境温度未达到初始分解温度时,相对较安全;TBPB最低起始反应温度为95.4℃,平均放热量为893.28J/g,运用Kissinger,Ozawa这2种方法得出E1=84063.2J/mol,E2=86442.3J/mol,指前因子为1.69×109,反应级数为0.92。其放热量较大,起始反应温度较低,热量无法及时移出时,极易发生燃烧爆炸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自燃温度 起始分解温度 热动力学分析 燃烧爆炸 热危险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合成反应热危险性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崔富陞 蒋军成 +2 位作者 张文兴 倪磊 江佳佳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5-90,共6页
为尽量减小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2步合成反应的热危险性,采用反应量热仪(RC1e)研究反应物用量对反应过程的摩尔反应热(ΔHm)、绝热温升(ΔTad)以及最高合成反应温度(MTSR)的影响;气相色谱表征TBPB的产率以及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的... 为尽量减小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2步合成反应的热危险性,采用反应量热仪(RC1e)研究反应物用量对反应过程的摩尔反应热(ΔHm)、绝热温升(ΔTad)以及最高合成反应温度(MTSR)的影响;气相色谱表征TBPB的产率以及叔丁基过氧化氢(TBHP)的转化率,并分析其与ΔH_m、ΔT_(ad)以及MTSR之间的关系;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反应产物的热分解特性,判断其发生热分解的可能性与严重度。结果表明:TBPB第2步合成反应的ΔH_m、ΔT_(ad)、MTSR都比第1步反应大。苯甲酰氯的增加会同时提高反应的ΔH_m、ΔT_(ad)以及MTSR。由苯甲酰氯过量引起的产率下降,伴随着反应热危险性的升高。苯甲酰氯的增加,会降低第2步反应产物发生热分解的可能性与严重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应量热仪(RC1e)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 气相色谱 差示扫描量热仪(DSC) 热危险性 最高合成反应温度(MTS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烯烃的不对称催化烯丙位氧化反应研究
6
作者 李枝蓬 伍新燕 周其林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S1期153-153,共1页
关键词 烯丙位氧化反应 不对称催化 环状烯烃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华东理工大学 精细化 氧化 过渡金属化合物 对映选择性 不对称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油添加剂改善HCCI发动机着火性能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纪常伟 何洪 +3 位作者 李超 梁晨 张月红 马重芳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04-607,共4页
针对均质预混合压燃着火(HCCI)发动机低负荷易失火的问题,通过在参考燃料(90%的正庚烷和10%的异辛烷)和93号汽油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着火改进剂过氧化苯甲酸淑丁脂,在HCCI发动机台架上进行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考燃料中添加质量... 针对均质预混合压燃着火(HCCI)发动机低负荷易失火的问题,通过在参考燃料(90%的正庚烷和10%的异辛烷)和93号汽油中分别加入适量的着火改进剂过氧化苯甲酸淑丁脂,在HCCI发动机台架上进行燃烧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参考燃料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3%-1.2%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脂后,与参考燃料相比,低负荷界限拓宽了15%-28%,而高负荷界限却降低了0.5%-7%,表明添加剂在拓宽低负荷的同时使高负荷范围下降.93号汽油添加适量的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能够实现HCCI稳定燃烧,而未加添加剂的汽油则不能燃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油添加剂 均质预混合压燃着火发动机(HCCI) 着火性能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PB/BPO对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行为及BMC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丘管先 李挺 +1 位作者 张小萍 杜江华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7-120,共4页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过氧化苯甲酰(BPO)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固化反应和流变行为的影响。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团状模塑料(BMC),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 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旋转流变仪研究了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TBPB)/过氧化苯甲酰(BPO)对不饱和聚酯树脂(UPR)固化反应和流变行为的影响。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玻璃纤维增强不饱和聚酯树脂团状模塑料(BMC),并测试其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随着BPO质量分数的增多,UPR固化反应的温度降低;当BPO质量分数为30%时,BMC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达到最大值32.78 MPa和109.6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过氧化苯甲 不饱和聚酯树脂 固化反应 团状模塑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BPB/TBPO引发不饱和聚酯树脂固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倪秋如 周权 +4 位作者 倪礼忠 董擎之 夏宏伟 冯伟祖 黄增琦 《玻璃钢/复合材料》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7-49,共3页
本文采用DSC法研究TBPB/TBPO引发不饱和聚酯体系的固化行为,比较TBPO百分含量变化对于该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通过DSC、树脂反应活性分析仪研究TBPB/TBPO引发不饱和聚酯体系固化反应温度、凝胶时间和固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BPO百... 本文采用DSC法研究TBPB/TBPO引发不饱和聚酯体系的固化行为,比较TBPO百分含量变化对于该体系固化反应的影响。通过DSC、树脂反应活性分析仪研究TBPB/TBPO引发不饱和聚酯体系固化反应温度、凝胶时间和固化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随着TBPO百分含量从10%增加到100%,固化反应峰值温度由142℃降低到120.8℃,凝胶时间由214s降为79.5s,固化时间由634.5s缩短为171.5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饱和聚酯树脂 过氧化苯甲酸叔丁酯 过氧化辛酸酯 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