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南海紫柳珊瑚中过氧化甾醇类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刘桃芳 汤华 +3 位作者 李玲 巩伟 孙鹏 张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9-472,共4页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紫柳珊瑚(Muriceopsis flavida)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层析(RP-HPLC)等分离手段对紫柳珊瑚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 目的对采自中国南海的紫柳珊瑚(Muriceopsis flavida)的生物活性成分进行研究。方法应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反相高效液相层析(RP-HPLC)等分离手段对紫柳珊瑚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应用核磁共振(NMR)、质谱(MS)等波谱手段对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采用琼脂扩散试验法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微生物活性测试。结果从紫柳珊瑚乙醚提取物中分离得到5种过氧化甾醇,分别鉴定为:(22E,24S)-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22E,24R)-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2)、(24R)-5α,8α-过氧化胆甾-24-乙基-6-烯-3β-醇(3)、(22E)-5α,8α-过氧化胆甾-6,22-二烯-3β-醇(4)、5α,8α-过氧化胆甾-6-烯-3β-醇(5)。体外抗微生物活性测试表明这5种化合物均有不同程度的抗微生物活性。结论首次从中国南海紫柳珊瑚中得到5种过氧化甾醇,其中化合物2对微藻显示强烈的生长抑制活性,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柳珊瑚 过氧化甾醇 抗菌活性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5,8过氧化甾醇的结构、生理活性、波谱特征和合成方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军 陆伟刚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6年第5期883-887,892,共6页
本文对目前已知的天然5,8内过氧化物甾醇的结构、生理活性、波谱性质作了综述,并对其合成方法作了讨论。
关键词 甾醇 过氧化 5 8内过氧化甾醇 生理活性 波谱 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及其制品中过氧化麦角甾醇含量测定方法建立及应用
3
作者 鄂恒超 彭书婷 +4 位作者 赵志勇 张艳梅 李晓贝 周昌艳 赵晓燕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2-118,共7页
为建立食用菌及其制品中过氧化麦角甾醇(ergosterol peroxide,EP)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优化色谱、质谱条件,通过基质效应... 为建立食用菌及其制品中过氧化麦角甾醇(ergosterol peroxide,EP)含量的测定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ltra-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UPLCMS/MS)法优化色谱、质谱条件,通过基质效应、加标回收率、检出限和重复性实验考察方法学,最后采用建立的方法测定31种食用菌及其制品中的EP含量。结果表明:采用C18色谱柱,流动相为0.1%甲酸甲醇∶0.1%甲酸水=92∶8(V∶V),采用乙腈为提取溶剂30℃超声提取30 min,定量离子选用m/z 429.0/191.0;E P在5~2000n g·mL^(-1)内线性关系良好,基质效应较弱;鲜品和腌制食用菌制品的EP检出限为0.020m g·kg^(-1),干制食用菌制品和即食食用菌制品的EP检出限为0.040mg·kg^(-1);加标回收率为78.4%~111.5%,符合GB 2763—2021中60%~120%的要求;日内变异系数和日间变异系数分别为0.3%~4.8%和0.4%~2.0%;在鲜品中香菇的EP含量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过氧化麦角甾醇 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南海小月柳珊瑚Menellakanisa中过氧化甾体成分研究
4
作者 王潘 周巍 +5 位作者 汤华 刘宝姝 孙鹏 朱文 骆焱平 张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19-822,共4页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报... 目的研究中国南海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应用正相硅胶、Sephadex LH-20凝胶、半制备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等多种分离手段对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的乙醚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现代波谱技术结合文献报道进行结构鉴定。结果和结论从南海小月柳珊瑚Menella kanisa中分离得到5个过氧化麦角甾,分别鉴定为:5α,8α-过氧化胆甾-6-烯-3β-醇(1)、(22E)-5α,8α-过氧化胆甾-6,22-二烯-3β-醇(2)、(22E,24R)-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2-二烯-3β-醇(3)、5α,8α-过氧化麦角甾-6,24(28)-二烯-3β-醇(4)、24(E)-5α,8α-过氧化胆甾-24-乙基-6,24(28)-二烯-3β-醇(5)。这5个过氧化甾醇均为首次从该种珊瑚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月柳珊瑚 过氧化甾醇 天然产物 结构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海绵Dysidea sp.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邵志宇 郭跃伟 +1 位作者 于嘉陵 朱大元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9-22,共4页
从我国南海陵水地区采集的一种未定种海绵Dysideasp .中首次分离到 7个化合物 ,经MS ,NMR等光谱技术 ,确定了结构分别为胆固醇 (1) ,过氧化麦角甾醇 (2 ) ,cholest 7 en 9α ,11α epoxy 3β ,5α ,6 β ,19 tetraol 6 monoacetate(3) ... 从我国南海陵水地区采集的一种未定种海绵Dysideasp .中首次分离到 7个化合物 ,经MS ,NMR等光谱技术 ,确定了结构分别为胆固醇 (1) ,过氧化麦角甾醇 (2 ) ,cholest 7 en 9α ,11α epoxy 3β ,5α ,6 β ,19 tetraol 6 monoacetate(3) ,甲基尿嘧啶 (4 ) ,尿嘧啶 (5 ) ,甲基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 (6 ) ,尿嘧啶脱氧核糖核苷 (7)。其中化合物 3的1HNMR和13 CNMR数据通过二维NMR实验首次得到了全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 海绵 Dysideasp. 化学成分 胆固醇 过氧化麦角甾醇 尿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赤芝中脂溶性化合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 被引量:21
6
作者 陆易 翁新楚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772-777,共6页
从赤芝中分离获得3个化合物:灵芝萜烯酮醇(Ⅰ)、麦角甾-7,22-二烯-3β-醇(Ⅱ)、过氧化麦角甾醇(Ⅲ)。化疗药物顺氯氨铂(DDP)作为阳性对照,用MTT(microculture tetrazolium)法和形态学方法评定了它们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人胃癌细胞... 从赤芝中分离获得3个化合物:灵芝萜烯酮醇(Ⅰ)、麦角甾-7,22-二烯-3β-醇(Ⅱ)、过氧化麦角甾醇(Ⅲ)。化疗药物顺氯氨铂(DDP)作为阳性对照,用MTT(microculture tetrazolium)法和形态学方法评定了它们对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的增殖抑制作用。Ⅰ、Ⅱ、Ⅲ、DDP对BEL-7402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值分别为:20.15、5.05、24.35、7.67μmol/L;对MGC-803的IC50值分别为:6.32、10.09、9.88、3.52μmol/L。Ⅰ和Ⅱ分别与DDP以质量比1∶1混合处理BEL-7402细胞有正协同作用,效果明显优于单独使用DDP。化合物Ⅰ、Ⅱ、Ⅲ对HMEC人微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很小,质量浓度6.25 mg/L的Ⅰ甚至能促其增殖,增长率为0.93%,Ⅱ、Ⅲ的抑制率仅为21.14%和2.86%。Ⅰ、Ⅱ、Ⅲ是极具潜力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赤芝 灵芝萜烯酮醇 麦角甾-7 22-二烯-3β-醇 过氧化麦角甾醇 MTT法 抗肿瘤 中药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树林植物露兜簕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冯献起 顾明广 +1 位作者 王聪 钟惠民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6期1154-1155,1158,共3页
在对露兜簕果实研究中分离得到6个化合物,利用MS、NMR等波谱方法鉴定为菜油甾醇、过氧化麦角甾醇、Cholest-4-en-3-one、β-谷甾醇、油酸甘油酯、正十六烷醇。
关键词 露兜簕 菜油甾醇 过氧化麦角甾醇 Cholest-4-en-3-one Β-谷甾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