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核因子-κB表达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3
1
作者 苟文军 欧阳科 +3 位作者 吕红彬 李青兰 周琦 张俊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709-714,共6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核因子-κB(NF-κB)可通过激活一系列的炎性因子,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作为糖尿病最常见的眼部微血管并发症,已成为人类最重要的致盲性眼病之一。核因子-κB(NF-κB)可通过激活一系列的炎性因子,参与DR的发生与发展。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早期糖尿病大鼠视网膜中NF-κB的表达及其对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凋亡的影响。方法选择90只健康雄性SPF级Wistar大鼠,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将大鼠分为3个组: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其中糖尿病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均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50mg/kgSTZ的方法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自糖尿病模型成模后第3天起,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每日给予罗格列酮3mg/kg灌胃,正常对照组和糖尿病对照组每日给予等体积的生理盐水灌胃。3个组分别于给药后4、8、12周各取10只大鼠处死,处死前检测各组大鼠的血糖,然后摘除眼球制作眼杯标本,并进行常规组织病理学检查,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视网膜中NF-κBp65蛋白的表达,采用TUNEL法测定RGCs的凋亡指数(AI)。结果给药后4、8、12周,糖尿病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血糖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罗格列酮治疗组与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血糖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q=0.81、0.82、1.23,P〉O.05)。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结构完整、排列规则,糖尿病对照组大鼠视网膜细胞水肿,排列紊乱,但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视网膜结构接近正常。正常对照组大鼠视网膜中NF—KBp65呈弱表达,糖尿病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视网膜NF-κBp65蛋白的表达(A值)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给药后8周和12周时,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视网膜NF-κBp65的表达均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7.77、15.30,P〈0.01)。正常对照组大鼠RGCs层仅见少量凋亡细胞,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RGCs的AI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19.28、27.39、49.92,P〈0.01),糖尿病对照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RGCs的AI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O.01)。结论外源性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能通过下调NF-κB的表达抑制糖尿病大鼠RGCs的凋亡,对早期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核因子-κB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对大鼠角膜新生血管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张奕霞 张明昌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663-666,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在大鼠碱烧伤角膜中的表达及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为烧伤组和烧伤治疗组,在碱烧伤不同时期检...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在大鼠碱烧伤角膜中的表达及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96只大鼠随机分为烧伤组和烧伤治疗组,在碱烧伤不同时期检测角膜新生血管(CNV)的长度、面积;结膜下注射生理盐水和吡格列酮,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两组不同时期的PPARγ、VEGF、bFGF的表达。结果PPARγ在正常角膜中不表达,随着CNV的发生发展,PPARγ、VEGF、bFGF的表达均增加。吡格列酮治疗组CNV发生延迟、生长抑制,VEGF、bFGF表达较对照组下降。结论PPARγ参与CNV的发生、发展。吡格列酮对鼠CNV的抑制作用是通过下调VEGF、bFGF的表达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 吡格列酮 角膜新生血管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激动剂对高脂喂养大鼠脂肪因子表达的影响
3
作者 李焱 黄滨 +2 位作者 程桦 梁真 刘珊英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61-765,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SD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和部分脂肪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n=10):高脂饮食喂养加非诺贝特治疗组(简称治疗组)、高脂饮食喂养组(简称高脂...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对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SD大鼠胰岛素敏感性和部分脂肪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随机将大鼠分为3组(n=10):高脂饮食喂养加非诺贝特治疗组(简称治疗组)、高脂饮食喂养组(简称高脂组)和标准饮食对照组(简称对照组)。高脂饮食喂养SD大鼠6周后,以非诺贝特20mg·kg-1·d-1灌胃治疗4周,以RT-PCR法半定量测定脂肪组织部分脂肪因子肿瘤坏死因子-a(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血管紧张素原(AGT)、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及脂联素mRNA的表达,同时检测血游离脂肪酸(FFA)、甘油三脂(TG),并用稳态模式评估法(HOMA)评价胰岛素抵抗(IR)指数。结果非诺贝特治疗4周后,高脂组、治疗组、对照组的血FFA分别为(2·37±0·60)、(1·59±0·30)、(1·33±0·34)mmol/L,TG分别为(0·48±0·11)、(0·30±0·04)、(0·36±0·07)mmol/L,HOME-IR指数分别为12·30±3·97、5·03±1·88、4·17±1·27;脂肪组织TNF-α的mRNA半定量值分别为1·726±1·408、0·713±0·711、0·593±0·382,脂联素分别为0·660±0·192、0·949±0·35、0·936±0·130;上述各指标治疗组与高脂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3组间的AGT、AT1R和IL-6的mRNA表达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PPAR-α激动剂非诺贝特具有改善高脂饮食诱导的脂质异常、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以及调节脂肪因子表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殖物激活受体-Α 激动剂 脂肪因子 游离脂肪酸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物受体γ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凋亡过程中相关基因p53和bcl-2表达的变化 被引量:4
4
作者 王朝晖 甘琼 +1 位作者 韩少杰 廖玉华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90-594,共5页
目的 :观察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物受体γ(PPARγ)的两种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 (TZDs)的药物ciglitazone和 15脱氧 -前列腺素J2 (15d -PGJ2 )、PPARγ抑制剂PGF2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过程... 目的 :观察氧化修饰的低密度脂蛋白 (ox-LDL)、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物受体γ(PPARγ)的两种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 (TZDs)的药物ciglitazone和 15脱氧 -前列腺素J2 (15d -PGJ2 )、PPARγ抑制剂PGF2α诱导血管平滑肌细胞 (VSMC)凋亡过程中 ,对凋亡相关基因p5 3和bcl - 2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不同浓度ox -LDL和ciglitazone和 15脱氧 -前列腺素J2 (15d -PGJ2 )与原代培养的SD大鼠VSMC孵育。加入PPARγ的抑制剂PGF2α,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细胞凋亡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凋亡相关基因蛋白P5 3和Bcl- 2的表达。结果 :ox -LDL和ciglitazone、15d -PGJ2 可诱导VSMC凋亡 ,PPARγ的抑制剂PGF2α抑制其凋亡。此过程中 ,P5 3表达随诱导剂浓度的增加而表达增加 ,加入PGF2α后 ,P5 3蛋白的表达又降低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凋亡相关基因bcl- 2的变化也有显著意义。结论 :PPARγ的活性改变了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 ;凋亡相关基因p5 3和bcl- 2参与了PPARγ诱导的平滑肌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 平滑 细胞凋亡 基因 p53 基因 BCL-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MBT1805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作用 被引量:6
5
作者 WANG C PENG F +1 位作者 ZHONG B 王畅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2848-2848,共1页
【据Frontiers in Pharmacology 2021年10月报道】代谢组学分析揭示了新型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MBT1805对α-萘异硫氰酸酯诱导的小鼠胆汁淤积症的治疗作用(作者Wang C等)胆汁淤积性肝损伤的治疗药物相对缺乏。
关键词 胆汁淤积症 过氧化物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 MBT 胆汁淤积性肝损伤 Α-萘异硫氰酸酯 治疗药物 代谢组学分析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余甘子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习雪峰 崔节荣 王勇 《食品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53-256,共4页
目的:观察余甘子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20只,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6w后,随机分为两... 目的:观察余甘子提取物对胰岛素抵抗大鼠脂肪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给予基础饲料;模型组20只,给予高脂饲料。模型组大鼠给予高脂喂养6w后,随机分为两个亚组:胰岛抵抗组(继续高脂饮食)和余甘子组(给予高脂饲料同时进行2ml剂量3.5g/kgbw余甘子提取物灌胃)。干预6w后,利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反应(RT-PCR)分别检测三组大鼠脂肪中PPARγ表达的差异。结果:高脂饮食成功诱导了胰岛素抵抗,余甘子提取物显著改善了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组大鼠的脂肪中PPARγ表达稍高于对照组,但显著低于余甘子组。结论:余甘子提取物明显改善胰岛素抵抗,可能与其提高PPARγ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抵抗 余甘子提取物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Γ 脂联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在鼠眼球中的分布 被引量:2
7
作者 张俊芳 秦柏 +1 位作者 胡楠 管怀进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1-45,共5页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是潜在的抗炎、抗纤维增生、抗新生血管形成及神经保护因子,其在动物和人体组织中的生理病理功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PPARγ与眼科疾病的研究受到关注... 背景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一类由配体激活的核转录因子,是潜在的抗炎、抗纤维增生、抗新生血管形成及神经保护因子,其在动物和人体组织中的生理病理功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PPARγ与眼科疾病的研究受到关注。目的研究PPARγ在眼部不同组织细胞中的表达,为PPARγ激动剂在眼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取SPF级C57BL/6J小鼠6只及SD大鼠1只,用质量分数3%水合氯醛麻醉处死后立即摘除眼球,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角膜、晶状体和视网膜组织中PPARγ蛋白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PPARγ在小鼠角膜、晶状体、视网膜、睫状体及视神经组织中的表达及定位。结果Western blot法检测表明,PPARγ在小鼠角膜、晶状体、视网膜中均呈阳性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显示,PPARγ在角膜组织中主要表达于上皮层,以基底细胞染色最强,而角膜内皮及基质细胞上仅有弱表达。PPARγ在晶状体中主要表达于上皮细胞和浅皮质层;在视网膜组织中,PPARγ主要表达于视网膜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外丛状层和内核层,此外PPARγ在SD大鼠睫状体组织中主要表达于无色素上皮。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显示,其在视网膜中与Muller细胞标志物谷氨酰胺合成酶(GS)共定位表达明显;PPARγ在视神经组织中的表达与星形胶质细胞标志物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共定位表达明显。结论PPARγ广泛分布于眼不同组织中并呈特异性表达,该结果为相关眼科疾病的靶向治疗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Γ 眼组织 啮齿动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刘东霞 华琦 +4 位作者 郭金成 刘力松 谭静 刘荣坤 杨峥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222-226,共5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高血压病患者583例及同期健康查体的正常对照者363例进行病例-对...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高血压的相关性。方法对2003年10月至2005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的北京地区汉族人群中高血压病患者583例及同期健康查体的正常对照者363例进行病例-对照研究,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检测2组受试者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比较2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的差异,并分析不同年龄、性别间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的差异。同时分析各组不同基因型间血压的差异。结果946例研究对象等位基因型及基因型频率的分布分析结果显示,PP基因型者占90.91%,PA基因型占8.98%,AA基因型占0.01%,P等位基因频率占95.40%,A等位基因频率占4.60%。其中高血压组583例受试者中PP、PA和AA基因型分别为533(91.42%)、49(8.40%)和1(0.18%);正常对照组受试者中PP、PA和AA基因型分别为327(90.08%)、36(9.92%)和0(0.00%)。χ2检验2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不同基因型间血压差异也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按照性别分组后,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不同性别受试者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基因型间血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按照年龄分组后(≥60岁与<60岁组),不同年龄高血压组与正常对照组基因型与等位基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个年龄组各基因型间血压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可能与高血压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γ基因 单核苷酸多肽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涛 邹海东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651-654,共4页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机制主要涉及有炎症、羰基化终产物、氧化应激和蛋白激酶C等通路。这些机制导致视网膜内各种反应呈瀑布样失控发生,最终引起视网膜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代谢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病理生理过程复杂,机制主要涉及有炎症、羰基化终产物、氧化应激和蛋白激酶C等通路。这些机制导致视网膜内各种反应呈瀑布样失控发生,最终引起视网膜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作为代谢稳态与脂肪细胞分化重要的调节分子之一,其单核苷酸多态性,分子结构等都对其功能与作用方式产生重要影响,已被证明可以抑制炎症因子、抗新生血管及纤维化、抗氧化、胰岛素增敏、抗凋亡,延迟甚至预防DR发生及发展。本文就PPAR-γ的结构和功能与其在DR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在人肺癌细胞中的表达
10
作者 张敏 邹萍 +2 位作者 白明 金阳 陶晓南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3-255,共3页
目的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PPAR γ)在人非癌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PPAR γ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 15例非癌肺组织和 6 4例肺癌组织中PPAR γ的表达 ,并通过图像分析... 目的 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 (PPAR γ)在人非癌肺组织和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PPAR γ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分别检测 15例非癌肺组织和 6 4例肺癌组织中PPAR γ的表达 ,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 PPAR γ在肺癌和非癌肺组织中均有表达 ,且肺癌组织的吸光度值较非癌肺组织为高 ;各型肺癌中PPAR γ表达从高到低依次为小细胞肺癌、鳞癌、大细胞肺癌、腺癌 ;PPAR γ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术后TNM分期有关 ,而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 PPAR γ在肺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重要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 图像分析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能量代谢的共激活因子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瑞 常永生 方福德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73-777,共5页
转录共激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PGC1)家族是一类特异性存在于高能量代谢组织器官的因子,它们通过对转录因子的辅助作用促进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糖异生、脂肪酸氧化、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线粒体生物合成... 转录共激活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PGC1)家族是一类特异性存在于高能量代谢组织器官的因子,它们通过对转录因子的辅助作用促进下游基因的表达,从而调节糖异生、脂肪酸氧化、脂蛋白的合成与分泌、线粒体生物合成及氧化磷酸化解耦联等。PGC1蛋白序列无DNA结合结构域,通过与转录因子的相互作用完成对基因的表达调控。机体对PGC1的活性调节可以通过转录水平或蛋白磷酸化、乙酰化/去乙酰化、甲基化、泛素化等多种共价化学修饰完成。PGC1的表达失调与糖尿病、肥胖、高血脂症、动脉硬化、脑神经元坏死性疾病等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 能量代谢 活性调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在人肺癌组织中的表达
12
作者 刘春妮 王绩英 +1 位作者 王涛 曾锦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42-745,共4页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PPAR-α)在人肺癌组织和非癌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PAR-α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分别检测13例非癌肺组织和59例肺癌组织中PPAR-α的表达,并通过图像分析系... 目的: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激活受体α(PPAR-α)在人肺癌组织和非癌肺组织中的表达,探讨PPAR-α的表达与肺癌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分别检测13例非癌肺组织和59例肺癌组织中PPAR-α的表达,并通过图像分析系统检测各组的平均吸光度值。结果:PPAR-α在肺癌和非癌肺组织中均有表达,且非癌肺组织的吸光度值较肺癌组织高;各型肺癌中PPAR-α表达从高到低依次为鳞癌、腺癌、大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PPAR-α的表达与肺癌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术后TNM分期有关,而与肺癌淋巴结转移无关。结论:PPAR-α在肺癌的发生及进展中起重要作用,该受体有望成为未来肺癌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隋文君 高洪莲 +1 位作者 刘奇奇 张磊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32-736,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级新...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兔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 keratectomy,PRK)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影响。方法选取普通级新西兰大白兔64只(64眼),随机分为28μmol·L^-1罗格列酮组、14μmol·L^-1罗格列酮组、1 g·L^-1二甲基亚砜(dimethyl sulfoxide,DMSO)+生理盐水组、单纯PRK组,每组16只(16眼)。均行右眼PRK手术,术后分别给予28μmol·L^-1罗格列酮、14μmol·L^-1罗格列酮、1 g·L^-1DMSO+生理盐水滴眼,单纯PRK组未作任何特殊处理。术后各组用裂隙灯观察并比较角膜上皮愈合情况;分别于PRK术后7 d、28 d比较各组haze情况并行眼前节照相;每组分别于PRK术后7 d、28 d分批处死8只兔,取角膜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比较各组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基质金属蛋白酶-2(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2,MMP-2)的表达。结果 PRK术后角膜上皮愈合时间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K术后7 d、28 d,各组haze分级及TGF-β1、α-SMA、MMP-2的表达情况,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中28μmol·L^-1罗格列酮组haze最轻,14μmol·L^-1罗格列酮组其次,明显轻于1 g·L^-1 DMSO+生理盐水组及单纯PRK组,除1 g·L^-1DMSO+生理盐水组及单纯PRK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外,其余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PPAR-γ受体激动剂罗格列酮对兔PRK术后haze有抑制作用,呈浓度依赖性,可能由TGF-β1/Smad通路介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过氧化物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 转化生长因子-β1 Α-平滑肌肌动蛋白 基质金属蛋白-2 SMAD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MPK/PGC-1α通路与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国华 《广州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0-104,共5页
骨骼肌运动适应的重要表现之一是线粒体的含量增加和构成改变,即"线粒体生物合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是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关键性信号分子,在缺血、缺氧、低温、收缩及运动等刺激下,其表达增加激活... 骨骼肌运动适应的重要表现之一是线粒体的含量增加和构成改变,即"线粒体生物合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是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关键性信号分子,在缺血、缺氧、低温、收缩及运动等刺激下,其表达增加激活包括核呼吸因子1和2及线粒体转录因子A在内的一组转录因子,启动线粒体DNA复制和转录而诱导线粒体生物合成。5′-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酶能通过一氧化氮、肌细胞增强因子-2、P38MAPK等靶点刺激PGC-1α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并直接或间接作用于核呼吸因子、线粒体转录因子A等转录因子,从而在运动诱导的骨骼肌线粒体生物合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一磷酸腺苷激活的蛋白激 过氧化物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级联 线粒生物合成 骨骼肌 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
15
作者 张素霞 官阳 +3 位作者 杨木兰 刘冰 周泽斌 张春明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7-631,共5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检测不同浓度罗格列酮(10、30、50、100μmol/L)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免疫细胞...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体外抑制人肝癌细胞HepG2生长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T检测不同浓度罗格列酮(10、30、50、100μmol/L)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和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半定量检测PPARγ、PTEN、Bax、Bcl-2、Caspase-3蛋白表达,TUNEL和透射电镜观察HepG2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果PPARγ经其配体罗格列酮激活后,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生长并呈剂量和时间依赖关系;HepG2细胞周期出现G0/G1期停滞;PTEN、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水平下降,Caspase-3被激活。TUNEL和透射电镜均可在罗格列酮组观察到凋亡细胞。结论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可抑制肝癌细胞HepG2的生长,其主要作用机制之一是促进细胞凋亡,这可能与调节Bax、Bcl-2和Caspase-3蛋白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Γ 罗格列酮 HEPG2细胞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影响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活性及表达在大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洁 戴爱国 +2 位作者 胡瑞成 朱黎明 王梅芳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02-308,共7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及表达的影响,及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每天熏香烟和2次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法制作大鼠COPD模型,同时利用P...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大鼠肺γ-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酶(γ-GCS)活性及表达的影响,及在COPD发病中的作用。方法:用每天熏香烟和2次气管内滴入脂多糖(LPS)法制作大鼠COPD模型,同时利用PPARγ激活剂罗格列酮(RGZ)对其进行干预,测定3组大鼠肺功能和病理变化结果;并检测3组大鼠肺内ROS含量和γ-GCS活性;应用免疫组化、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原位杂交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PPARγ、γ-GCS mRNA及蛋白在3组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RGZ干预组大鼠肺功能指标(FEV0.3、FEV0.3/FVC%与PEF)均较COPD组明显好转;光镜下COPD组肺组织病理变化符合COPD的特征性改变,RGZ干预组肺组织病理变化较COPD组显著减轻;RGZ干预组ROS含量较COPD组显著减少,而γ-GCS活性较COPD组升高;PPARγ、γ-GCSmRNA及其蛋白质表达在COPD组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均P<0.01),而在RGZ干预组均较COPD组增高(均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PPARγ蛋白与γ-GCS活性呈正相关(r=0.634,P<0.01),与ROS含量无明显相关性(r=0.214,P>0.05);PPARγ蛋白与γ-GCS蛋白及mRNA表达呈正相关(r=0.553、r=0.442,均P<0.01)。结论:RGZ活化PPARγ可减轻COPD氧化/抗氧化失衡程度,对COPD的防治起重要作用;另外,PPARγ可能通过减少肺内ROS的产生,增强γ-GCS活性及其基因表达而在COPD中起重要的抗氧化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Γ 谷氨酰半胱氨酸合成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吡格列酮对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盐皮质激素受体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狄文娟 刘娟 +1 位作者 程鹏 丁国宪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64-668,共5页
目的:通过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前脂肪细胞(3T3-L1)分化过程中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表达的影响,探讨PPARγ在肥胖及胰岛... 目的:通过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吡格列酮对前脂肪细胞(3T3-L1)分化过程中盐皮质激素受体(mineralocorticoid receptor,MR)表达的影响,探讨PPARγ在肥胖及胰岛素抵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用吡格列酮对小鼠前脂肪细胞3T3-L1进行刺激,利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在前脂肪细胞分化为成熟脂肪细胞的过程中,盐皮质激素受体及其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量。结果: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给予吡格列酮刺激后细胞分化效率明显增加的同时,盐皮质激素受体及11β-羟化类固醇脱氢酶1(11β-hydroxysteroid dehydrogenase type1,11β-HSD1)的表达量增加。结论:PPARγ在促进前脂肪细胞的分化的同时,明显增加盐皮质激素受体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吡格列酮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Γ 盐皮质激素受体 3T3-L1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清LRG1、NGAL和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手术后分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李静涛 郎兴 +3 位作者 魏建新 荣雪静 高宇光 马新生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35-340,共6页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目的探究血清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leucine-richα2 glycoprotein 1,LRG1)、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eutrophil gelatinase-associated lipocalin,NGA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ivator-1α,PGC-1α)水平与小儿肾积水术后分肾功能(differential renal function,DRF)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邯郸市中心医院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期间行肾盂输尿管成形术的124例肾积水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18个月DRF情况,将患儿分为DRF≥45%组(n=72)和DRF<45%组(n=5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儿血清中LRG1、NGAL和PGC-1α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清LRG1、NGAL、PGC-1α水平与肾功能的相关性,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LRG1、NGAL、PGC-1α对肾积水患儿术后DRF的预测价值。结果DRF≥45%组和DRF<45%组患儿血清LRG1分别为(184.28±55.46)ng/mL、(315.62±98.53)ng/mL(t=9.437,P<0.05);肌酐(rerum Creatinine,Scr)分别为(26.84±7.64)μmol/L和(35.46±10.27)μmol/L(t=5.361,P<0.05);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分别为(5.24±1.52)mmol/L和(7.23±2.31)mmol/L(t=5.783,P<0.05);β_(2)-微球蛋白(β_(2)-microglobulin,β_(2)-MG)分别为(2.16±0.43)mg/L和(3.68±0.84)mg/L(t=13.164,P<0.05);PGC-1α分别为(4.26±1.14)ng/mL和(2.85±0.89)ng/mL(t=7.430,P<0.05);术前患侧DRF分别为(43.25±4.57)%和(31.58±3.68)%(t=15.19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LRG1、NGAL与Scr、BUN、β_(2)-MG呈正相关(P<0.05);PGC-1α与β_(2)-MG、Scr、BUN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Scr、BUN、β_(2)-MG、PGC-1α、术前患侧DRF是术后DRF<45%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LRG1、NGAL、PGC-1α及三者联合评估肾积水患儿术后DRF<45%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分别为0.899、0.872、0.878及0.982,三者联合评估优于单独评估(Z_(三者联合-LRG1)=3.148、Z_(三者联合-NGAL)=3.937、Z_(三者联合-PGC-1α)=3.125,P<0.05)。结论肾积水术后DRF<45%的患儿血清中LRG1、NGAL水平升高,PGC-1α水平降低,三者联合检测对于术后DRF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积水 分肾功能 肾功能试验 生物标记 富亮氨酸α2-糖蛋白1 中性粒细胞明胶相关载脂蛋白 过氧化物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增加脂肪细胞3T3-L1中脂联素表达的作用机制探讨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添 都镇先 +1 位作者 张海燕 邓娓娓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6-59,64,共5页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增加脂肪细胞3T3-L1中脂联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及白藜芦醇+TNF-α组。用白藜芦醇、TNF-α或者二者联合处理3T3-L1脂肪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脂联素水平;实... 目的探讨白藜芦醇增加脂肪细胞3T3-L1中脂联素表达的作用机制。方法设立空白对照组、白藜芦醇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组及白藜芦醇+TNF-α组。用白藜芦醇、TNF-α或者二者联合处理3T3-L1脂肪细胞。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脂联素水平;实时定量PCR测定脂联素和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PPAR-γ)mRNA水平;用PPAR-γ转录因子试剂盒测定PPAR-γ活性。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白藜芦醇组中PPAR-γ及脂联素mRNA在3T3-L1脂肪细胞中的表达增加(P<0.05);TNF-α组中脂联素mRNA表达及释放减少(P<0.05)。与TNF-α组比较,白藜芦醇+TNF-α组中脂联素mRNA的表达及分泌增加(P<0.05);白藜芦醇拮抗TNF-α对分化3T3-L1脂肪细胞中PPAR-γmRNA表达及活性抑制(P<0.05)。结论白藜芦醇能够通过调节PPAR-γ的转录活性继而拮抗TNF-α诱导下调3T3-L1脂肪细胞中脂联素的表达及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肿瘤坏死因子 脂联素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Γ 脂肪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s激动剂的抗炎和神经保护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
作者 高洪波 赵廷宝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36-442,共7页
关键词 过氧化物生物激活受体(PPARs) PPARs激动剂 抗炎 神经保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