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拉鲁肽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改善合并糖尿病的局灶性脑缺血损伤 被引量:8
1
作者 何婧 韩江全 +2 位作者 施宁华 刘婷 郭琪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350-355,共6页
目的:通过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利拉鲁肽如何影响合并糖尿病的脑缺血损伤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 目的:通过观察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利拉鲁肽如何影响合并糖尿病的脑缺血损伤及可能机制。方法:48只成年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糖尿病脑缺血组(DCI组)、利拉鲁肽组(Lir组)、胰岛素组(Ins组),每组12只。应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诱发糖尿病,继而制作永久性大脑中动脉闭塞模型。Lir组、Ins组于缺血前7 d分别腹腔注射利拉鲁肽(100μg/kg,q12h)、胰岛素(2 U/kg,q12h),其他各组于同一时间段腹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脑缺血24 h后作神经功能评分,断头取脑行2,3,5-氯化三苯四氮唑(2,3,5-triphenyl tetrazolium chloride,TTC)染色测脑梗死面积,蛋白印迹法检测缺血区PPAR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α)、PPARβ、PPARγ、NF-κB、p65、TNF-α的表达情况。结果:各组药物干预前后血糖同组比较:Lir组、Ins组注射利拉鲁肽、胰岛素后血糖水平明显下降,注射前后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P=0.008)。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ham组无神经功能缺损,与DCI相比,Ins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改变;而Lir组明显降低(P=0.000)。TTC染色:Sham组未见梗死灶,与DCI组相比,Ins组梗死灶无明显变化,而Lir组梗死体积明显缩小(P=0.033)。蛋白质印迹显示:PPARα、PPARβ、PPARγ、NF-κBp65、TNF-α表达水平在Sham组、DCI组、Ins组和Lir组各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F=15.826,P=0.000;F=21.988,P=0.000;F=21.132,P=0.000;F=21.023,P=0.000;F=63.607,P=0.000)。与DCI组相比,Ins组各组蛋白表达无统计学差异。而Lir组PPARα、PPARβ、PPARγ表达明显增高(P=0.000;P=0.000;P=0.000),NF-κBp65、TNF-α表达明显降低(P=0.000;P=0.000)。结论:利拉鲁肽对糖尿病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能机制与上调PPARα、PPARβ、PPARγ表达,下调NF-κBp65、TNF-α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拉鲁肽 糖尿病 脑缺血 胰岛素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5
2
作者 张莹 周颖玲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11期1339-1340,共2页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紧张素Ⅱ RECEPTOR PPARΓ 葡萄糖代谢 家族成员 核内受体 新陈代谢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patology|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通过YAP-TEAD信号通路促进肝脏增大和肝脏再生 被引量:2
3
作者 毕惠嫦 范仕成 +3 位作者 高悦 FAN S GAO Y QU A 《临床肝胆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41-341,共1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是内/外源物质代谢调控的关键核受体之一。Yes相关蛋白(YAP)是Hippo信号通路的核心调节元件,YAP激活后入核与转录因子TEAD结合,启动下游基因表达,对肝脏大小起到重要调控作用。PPARα激动可致肝增...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是内/外源物质代谢调控的关键核受体之一。Yes相关蛋白(YAP)是Hippo信号通路的核心调节元件,YAP激活后入核与转录因子TEAD结合,启动下游基因表达,对肝脏大小起到重要调控作用。PPARα激动可致肝增大并在肝再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但具体机制仍不清楚。该研究旨在揭示PPARα通过YAP-TEAD信号通路促进肝增大和肝再生的分子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Α 调节元件 肝再生 肝脏再生 PPARΑ 受体 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对小鼠原代肝细胞即时反应基因和细胞周期蛋白D1表达的影响
4
作者 陈德烽 张万广 陈孝平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6-516,共1页
为探讨转染小鼠pSG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SG5-mPPARa)质粒对小鼠原代肝细胞细胞周期调节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小鼠原代肝细胞培养中转染pSG5-mPPARα质粒及加入PPARα配体(WY-14643)后,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小鼠 原代肝细胞 即时反应基因 细胞周期蛋白D1 基因表达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对缺血性卒中脑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5
作者 李琛 张兵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319-321,共3页
因受时间窗的限制,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等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率仅10%[1]。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意义重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因受时间窗的限制,静脉溶栓、血管内介入治疗等对于缺血性卒中患者的溶栓率仅10%[1]。寻找新的治疗靶点,对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意义重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 coactivator 1 alpha,PGC-1α)是线粒体合成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氧化性应激 炎性反应 钟蛋白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300介导PPAR-γ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机制
6
作者 崔莉 马菲妍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1645-1654,共10页
目的 探讨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p300)介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方法对65只SD大鼠构建糖尿病模型,余10只SD大鼠同步腹腔注射等量无菌... 目的 探讨组蛋白乙酰化转移酶(p300)介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通过脂质过氧化反应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方法对65只SD大鼠构建糖尿病模型,余10只SD大鼠同步腹腔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记为正常组。将建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p300上调组、p300下调组、PPAR-γ上调组、PPAR-γ下调组、空载对照组和模型组。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同步经玻璃体注射等量无菌生理盐水)外,各组分别经玻璃体注射pcDNA-p300、si-p300、pcDNA-PPAR-γ、si-PPAR-γ、pcDNA腺病毒溶液。每组各取5只大鼠,Evans blue法检测左眼血-视网膜屏障损伤程度;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各组脂质[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过氧化反应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活性氧(ROS)水平];上述各组5只大鼠取右眼视网膜组织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每组剩余大鼠断头法处死后,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左眼视网膜组织p300、PPAR-γ、蛋白激酶Cβ(PKCβ)、衔接蛋白p66Shc(P66Shc)信使核糖核酸(mRNA)表达,免疫标记法(Western blot)检测右眼视网膜组织上述蛋白表达和P66Shc磷酸化水平;染色质免疫沉淀技术(ChIP)验证p300靶向PPAR-γ并观察定位情况。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Evans blue浓度、白蛋白渗透,血清TG、TC、LDL-C、MDA含量和ROS水平均升高而HDL-C、SOD活性,p300、PPAR-γ、PKCβ、P66Shc表达和P66Shc磷酸化水平均下降(P <0.05)。与模型组比较,p300下调组p300表达下降(P <0.05)、p300下调组和PPAR-γ下调组Evans blue浓度、白蛋白渗透,血清TG、TC、LDL-C、MDA含量和ROS水平均升高而HDL-C、SOD活性,PPAR-γ、PKCβ、P66Shc表达和P66Shc磷酸化水平均下降(P <0.05),p300上调组p300表达升高(P <0.05)、p300上调组和PPAR-γ上调组Evans blue浓度、白蛋白渗透,血清TG、TC、LDL-C、MDA含量和ROS水平均下降而HDL-C、SOD活性,PPAR-γ、PKCβ、P66Shc表达和P66Shc磷酸化水平均升高(P <0.05)。p300下调组与PPAR-γ下调组、p300上调组与PPAR-γ上调组、空载对照组与模型组血-视网膜屏障损伤,脂质和过氧化反应指标,PPAR-γ、PKCβ、P66Shc表达和P66Shc磷酸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正常组大鼠视网膜组织无病理改变,模型组和空载对照组可见明显病理改变,p300下调组和PPAR-γ下调组可见严重病理改变,而p300上调组和PPAR-γ上调组病理改变轻微;ChIP证实p300靶向PPAR-γ,且二者均定位于细胞质。结论 上调p300可正向介导PPAR-γ控制脂质过氧化反应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而下调p300可通过抑制PPAR-γ激活脂质过氧化反应促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蛋白乙酰化转移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脂质过氧化反应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活PPARγ对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小鼠肺组织AP-1表达及炎症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9
7
作者 王海利 韩晓群 +5 位作者 付南燕 杨婧 周智兴 邓琴 赵晓杰 刘冬梅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6-52,共7页
目的探讨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小鼠肺组织激活蛋白-1(AP-1)表达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MTB组、MTB+罗格列酮组、MTB+GW9662组、MTB... 目的探讨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对结核分枝杆菌(MTB)感染小鼠肺组织激活蛋白-1(AP-1)表达及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6~8周龄SPF级健康雄性C57BL/6小鼠5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MTB组、MTB+罗格列酮组、MTB+GW9662组、MTB+罗格列酮+GW9662组,每组10只。收集小鼠肺组织标本,检测各组小鼠肺组织荷菌量;采用Western blotting及RT-qPCR检测肺组织PPARγ、AP-1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10及IL-6含量;HE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单纯MTB感染比较,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明显增加了MTB感染小鼠肺组织荷菌量(P<0.05)。与对照组比较,MTB感染后小鼠肺组织PPARγ表达及炎性细胞因子含量明显升高,AP-1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TB感染的同时给予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小鼠肺组织AP-1表达水平较MTB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TB+罗格列酮组IL-6、TNF-α含量分别为(160.71±20.36) pg/ml、(343.55±58.48) pg/ml,与MTB组[分别为(232.59±21.73) pg/ml、(511.99±69.83) pg/ml]比较明显降低,但IL-10含量为(105.97±10.38) pg/ml,与MTB组[(83.25±9.00) pg/ml]比较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PARγ拮抗剂GW9662则逆转了罗格列酮所致的上述作用。结论激活PPARγ能下调MTB感染小鼠肺组织AP-1的表达,进而抑制肺组织炎症反应,影响机体对MTB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炎症反应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激活蛋白-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荆皮乙酸对脂多糖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反应及M1表型偏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0
8
作者 李玉秀 李覃 +5 位作者 姬文婕 李宵 马永强 赵季红 周欣 李玉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25-629,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土荆皮乙酸(PLAB)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抗炎作用及影响M1表型偏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给予0.5μmol/L PLAB和1μmol/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阻滞剂GW9662处理... 目的初步探讨土荆皮乙酸(PLAB)对脂多糖(LPS)诱导RAW264.7细胞抗炎作用及影响M1表型偏移的分子机制。方法 LPS诱导RAW264.7细胞建立体外炎症模型,给予0.5μmol/L PLAB和1μmol/L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阻滞剂GW9662处理。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PPARγ和M1型巨噬细胞标志物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信号分子水平。结果 PLAB能够明显降低LPS诱导RAW264.7细胞的IL-1β、TNF-α的mRNA水平,上调PPARγ的mRNA水平。下调NF-κB p65、p NF-κB p65、IKKα、IKKβ、p IKKα/β、IκBα、p IκBα的蛋白水平,使RAW264.7细胞阻滞在G0和G2期。GW9662可以抵抗PLAB的抗炎作用。结论 PLAB抑制LPS诱导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并抑制巨噬细胞向M1表型偏移,与影响细胞周期分布、调控NF-κB/PPARγ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槿乙酸 RAW264.7细胞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 核因子κB(NF-κB)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在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对运动的反应相关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陈玉娟 何玉秀 李立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54-256,共3页
关键词 脂肪细胞分化 PPARΓ 运动防治 激素反应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PPARS 家族成员 转录因子 PPARΑ PPAR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针灸治疗脑缺血炎症反应的新靶点—PPAR-γ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喆 刘佩 +1 位作者 朱永旺 方剑乔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CSCD 2008年第12期1143-1145,共3页
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可加重神经损伤,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可抑制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被视为缺血性卒中治疗新的药理作用靶点;针灸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下调炎症介质及黏附分子的表达、... 脑缺血后的炎症反应可加重神经损伤,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可抑制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被视为缺血性卒中治疗新的药理作用靶点;针灸可通过抑制炎症细胞因子的合成、下调炎症介质及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炎症细胞的功能等多种途径干预脑缺血后炎症反应,发挥脑保护作用。因此,筛选有效激发PPAR-γ活化的针灸方法,从PPAR-γ活化途径研究针灸治疗脑缺血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将是一个大有希望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炎症反应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 针灸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剂量缬沙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中PPARγ含量及机体炎症程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6年第20期2401-2404,共4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缬沙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中PPARγ含量及机体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148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接受围手术期160mg/d和40mg/d的缬沙坦口...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缬沙坦对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患者血清中PPARγ含量及机体炎症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的148例冠心病患者并随机分为高剂量组和低剂量组,分别接受围手术期160mg/d和40mg/d的缬沙坦口服治疗。手术前1d和手术后1、2、4周时,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PARγ的含量;手术后4周时,测定血清中PPARγ相关分子的含量。结果:手术后1、2、4周时,高剂量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PPARγ的mRNA含量和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低剂量组(P<0.05);治疗后4周时,高剂量组血清中MCP-1、MMP-9、E-selectin、P-selectin、IL-6、TNF-α、Fas、FasL、Caspase-3、Bax、Resistin、Betatrophin的含量明显低于低剂量组,Apelin、Adiponectin、Adropin的含量显著高于低剂量组。结论:160mg/d缬沙坦治疗能够通过抑制PCI术后PPARγ的表达来减少炎性因子和凋亡分子的分泌、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术 缬沙坦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炎症反应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磺胺嘧啶结构单元β-氨基酮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
12
作者 唐雪梅 范莉 +1 位作者 赵琴 杨大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231-1239,共9页
通过原子经济的Mannich反应实现了磺胺嘧啶、1-萘乙酮与芳香醛三组分的连接,直接合成了16个含有磺胺嘧啶结构单元的未见报道的β-氨基酮;所得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HRMS和MS等技术手段确证其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在17.04~19.... 通过原子经济的Mannich反应实现了磺胺嘧啶、1-萘乙酮与芳香醛三组分的连接,直接合成了16个含有磺胺嘧啶结构单元的未见报道的β-氨基酮;所得化合物经1H NMR、13C NMR、HRMS和MS等技术手段确证其结构。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在17.04~19.69 nmol/L浓度范围内,所有目标分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很弱,但部分目标分子的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反应元件(PPRE)激动活性较好,最高达到了5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反应元件(ppre) Α-葡萄糖苷 MANNICH反应 β-氨基酮 磺胺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肝移植大鼠围术期肠损伤
13
作者 程楠 池信锦 +3 位作者 李玺 葛缅 高婉菱 黑子清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37-1641,共5页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围术期肠组织中PPARγ表达、NF-κB激活及肠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假手术(sham)组、原位自体肝移植(OALT)组、罗格... 目的: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对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围术期肠组织中PPARγ表达、NF-κB激活及肠损伤的影响。方法: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对照(control)组、假手术(sham)组、原位自体肝移植(OALT)组、罗格列酮(0.3 mg/kg,iv)预处理(ROS+OALT)组。建立自体原位肝移植模型,在肝脏再灌注后8 h时取肠组织,观察肠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肠组织PPARγ蛋白表达、NF-κB核转运激活情况、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浓度以及血清二胺氧化酶(DAO)和脂肪酸结合蛋白2(FABP2)水平。结果:与sham组相比,OALT组大鼠肠黏膜存在明显的病理学损伤,肠黏膜病理Chiu’s评分明显增高,血清DAO和FABP2升高(P<0.05)。罗格列酮预处理后,大鼠肠黏膜损伤减轻,肠黏膜病理Chiu’s评分降低,血清DAO和FABP2降低,肠组织PPARγ表达明显上调,NF-κB p65亚基核转位减少,肠组织IL-6和TNF-α浓度降低。结论: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围术期炎症反应明显,存在明显的肠道损伤;PPARγ激动剂罗格列酮明显上调PPARγ表达,抑制肠道的炎症反应,减轻自体原位肝移植大鼠围术期的肠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原位肝移植 肠损伤 罗格列酮 炎症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七总皂苷对小鼠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范盎然 于雪 +3 位作者 王旭 王淑艳 陈紫微 魏鹏 《世界中医药》 CAS 2020年第8期1098-1101,共4页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小鼠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治疗作用,同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实时PCR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照研究PNS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46.7细胞中炎性反应调控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 目的:观察三七总皂苷(PNS)对小鼠巨噬细胞炎性反应的治疗作用,同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通过蛋白质免疫印迹实验、实时PCR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对照研究PNS对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46.7细胞中炎性反应调控因子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PPAR-α)以及其下游调控的炎性反应递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重组人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白细胞介素6(IL-6),炎性反应相关氧化因子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和环氧化酶-2(COX-2)表达的影响。结果:小鼠巨噬细胞炎性反应模型制备后TNF-α、CRP、M-CSF、IL-6、iNOS及COX-2水平明显上调,三七总皂苷给药后,细胞炎性反应递质与造模组比较有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总皂苷可明显抑制小鼠巨噬细胞炎性反应效应,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激活调控因子PPAR-α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炎性反应模型 小鼠 三七总皂苷 机制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炎性调控因子 炎性相关氧化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脂肪组织相关调节转录因子SREBP-1c、PPARγ、LXRα和UCP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钟亮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8期35-36,共2页
动物脂肪组织的生长包括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两部分.在脂肪合成和代谢路径中,脂肪分化因子和转录调控因子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脂肪组织中调控脂肪生成关键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过氧化... 动物脂肪组织的生长包括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两部分.在脂肪合成和代谢路径中,脂肪分化因子和转录调控因子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脂肪组织中调控脂肪生成关键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肝脏X受体(LXRα)和脂类代谢调控基因解偶联蛋白1(UCP1)的生理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生长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肝脏X受体 解偶联蛋白1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圣草酚通过调控PPARδ表达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16
作者 李咏 刘立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827-1832,共6页
目的:研究圣草酚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圣草酚低剂量组(17.5 mg/kg)、圣草酚中剂量组(35 mg/kg)、圣草酚高剂量组(70 mg/kg)和圣草酚高剂量+过氧化物... 目的:研究圣草酚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9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圣草酚低剂量组(17.5 mg/kg)、圣草酚中剂量组(35 mg/kg)、圣草酚高剂量组(70 mg/kg)和圣草酚高剂量+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拮抗剂GSK3787组(70 mg/kg圣草酚+300μg/kg GSK3787),每组15只。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合并低血压法建立大鼠脑I/R模型,造模前使用不同剂量的圣草酚或GSK3787干预大鼠。I/R 24 h后,进行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TTC染色观察大鼠脑梗死面积;HE染色观察大脑皮层病理学变化;生化法检测大脑皮层MDA含量及SOD活性;ELISA检测大脑皮层中IL-1β、IL-6及TNF-α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大脑皮层中PPARδ、PPARγ辅助活化因子1α(PGC-1α)和NF-κB p65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严重,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脑梗死面积及大脑皮层中MDA、IL-1β、IL-6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大脑皮层中SOD活性及PPARδ和PGC-1α表达显著降低(P<0.05),同时NF-κB p65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圣草酚各剂量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减轻,神经功能缺失体征评分、脑梗死面积及大脑皮层中MDA、IL-1β、IL-6和TNF-α含量显著降低(P<0.05),而大脑皮层中SOD活性及PPARδ和PGC-1α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NF-κB p65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与圣草酚高剂量组比较,GSK3787联合干预可显著降低圣草酚对大鼠脑I/R损伤的保护作用(P<0.05)。结论:圣草酚预处理对脑I/R损伤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激活PPARδ/PGC-1α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圣草酚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Δ 炎症反应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肝脏特异性PPARγ敲除小鼠研究沙棘多糖减轻脓毒症诱导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0
17
作者 王慧 张鑫 +3 位作者 薛乾隆 韩树池 李文卉 赵婷婷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89-794,共6页
目的:基于肝脏特异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敲除小鼠研究沙棘多糖减轻脓毒症诱导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野生型(WT)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WT组、WT+脓毒症组、WT+脓毒症+沙棘多糖组,将肝脏特异性PPARγ敲除(KO)小鼠... 目的:基于肝脏特异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敲除小鼠研究沙棘多糖减轻脓毒症诱导肝损伤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将野生型(WT)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WT组、WT+脓毒症组、WT+脓毒症+沙棘多糖组,将肝脏特异性PPARγ敲除(KO)小鼠随机分为PPARγ-KO组、PPARγ-KO+脓毒症组、PPARγ-KO+脓毒症+沙棘多糖组,采用盲肠结扎穿孔建立脓毒症模型,给予沙棘多糖灌胃干预。比较各组小鼠血清肝酶、肝脏病理改变、PPARγ表达、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的差异。结果:WT+脓毒症组小鼠出现了肝损伤的病理改变,肝脏中PPARγ、Bcl-2的表达水平低于WT组,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脏中细胞凋亡率、NF-κB、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含量均高于WT组;WT+脓毒症+沙棘多糖组小鼠肝损伤的病理改变明显减轻,肝脏中PPARγ、Bcl-2的表达水平高于WT+脓毒症组,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脏中细胞凋亡率、NF-κB、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含量均低于WT+脓毒症组;敲除PPARγ后,PPARγ-KO+脓毒症+沙棘多糖组小鼠肝损伤的病理改变明显加重,肝脏中PPAR-γ、Bcl-2的表达水平低于WT+脓毒症+沙棘多糖组,血清中ALT、AST水平及肝脏中细胞凋亡率、NF-κB、Bax、Cleaved caspase-3表达水平、TNF-α、IL-1β、IL-6含量均高于WT+脓毒症+沙棘多糖组。结论:沙棘多糖用于脓毒症诱导肝损伤的干预能够改善肝脏病理改变、抑制炎症反应及细胞凋亡,且这一作用与上调PPARγ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肝损伤 沙棘多糖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炎症反应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4-羟基苯基)-3-氧代-1-芳基丙氨基)-N-(5-甲基异唑-3-基)苯磺酰胺的合成及其抗糖尿病活性 被引量:9
18
作者 张映霞 晏菊芳 +6 位作者 范莉 张蔚瑜 苏小燕 陈欣 唐雪梅 周祖文 杨大成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026-1031,共6页
由磺胺甲唑、对羟基苯乙酮和芳香醛反应直接合成了13个未见报道的β-氨基酮,反应选择性发生在羰基α位。产物结构通过1HNMR、13CNMR、MS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试验显示,低浓度范围,所得化合物不仅对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α-... 由磺胺甲唑、对羟基苯乙酮和芳香醛反应直接合成了13个未见报道的β-氨基酮,反应选择性发生在羰基α位。产物结构通过1HNMR、13CNMR、MS进行了表征。生物活性试验显示,低浓度范围,所得化合物不仅对蛋白质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和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抑制活性,而且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反应元件(PPRE)具有中等强度的激动活性,8个化合物的激动活性超过40%,其中化合物11的活性达到72.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葡萄糖苷 蛋白质酪氨酸磷酸1B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反应元件 对羟基苯乙酮 磺胺甲唑 β-氨基酮 MANNICH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β和SREBP-1c在猪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晓娟 吉红 +3 位作者 常志光 刘月光 杨秋梅 杨公社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33-539,共7页
为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β(PGC-1β)与SREBP-1c在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其相互作用,分析二者功能上的联系,采用Western印迹及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GC-1β与SREBP-1c在猪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 为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β(PGC-1β)与SREBP-1c在猪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规律及其相互作用,分析二者功能上的联系,采用Western印迹及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GC-1β与SREBP-1c在猪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shRNA干扰和免疫共沉淀技术分别探讨了PGC-1β对SREBP-1c的调节作用及2种蛋白质在体内的结合活性.结果显示,PGC-1β与SREBP-1c蛋白的表达均随猪脂肪细胞分化逐渐增加,且在分化细胞的核和胞浆中均有分布.干扰PGC-1β显著下调了SREBP-1c和脂肪细胞分化标记基因C/EBPα的表达(P<0.05),同时降低了细胞内甘油三酯的积累.免疫共沉淀证明,PGC-1β与SREBP-1c蛋白在猪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存在结合作用.以上结果表明,PGC-1β能够促进猪脂肪细胞分化并对SREBP-1c有调节和结合作用,推测二者的结合可能与其对脂肪细胞的分化调节机制相关,将对PGC-1β调控脂肪细胞分化的功能和机理研究提供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β(PGC-1β)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脂肪细胞 分化 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平糖方促进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脏PPAR-α和CPT-1 mRNA表达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涛 徐秋玲 +3 位作者 赵岩 李学军 刘长勤 杨叔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1期130-132,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平糖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高脂喂养诱导NAFLD大鼠模型,观察平糖方对NAFLD大鼠模型血脂、转氨酶、肝脏形态学及肝脏PPA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及CPT-1(肉毒碱棕榈酰基... 目的:观察中药复方平糖方对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大鼠模型的治疗作用。方法:通过高脂喂养诱导NAFLD大鼠模型,观察平糖方对NAFLD大鼠模型血脂、转氨酶、肝脏形态学及肝脏PPAR-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及CPT-1(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酶1)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与NAFLD组相比,平糖方组的血脂及转氨酶水平显著下降(P<0.05),脂肪变性肝细胞数目显著下降,肝脏PPAR-α及CPT-1 mRNA的表达显著增高。结论:平糖方对NAFLD大鼠模型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肝脏PPAR-α及CPT-1 mRNA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 平糖方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Α 肉毒碱棕榈酰基转移1 荧光实时定量多聚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