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1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干预对子痫前期胎盘滋养细胞脂质代谢异常致功能失调机制及临床关联
1
作者 李婧睿 锁耀宇 +7 位作者 田甜 曹萍 董治锋 姜楠 张慧萍 吴凯 石青 李桂忠 《实用医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2489-2497,共9页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脂质代谢异常与滋养细胞功能障碍的因果关系及PPARγ在缺氧环境下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30例PE患者及30例正常孕妇胎盘组织,检测脂质沉积情况;构建假手... 目的探讨子痫前期(PE)患者胎盘脂质代谢异常与滋养细胞功能障碍的因果关系及PPARγ在缺氧环境下对滋养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20年10月至2021年11月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30例PE患者及30例正常孕妇胎盘组织,检测脂质沉积情况;构建假手术组(Sham组)和减少子宫血流灌注组(Rupp组)大鼠子痫模型(n=12,Sham组与Rupp组各6只);体外培养人滋养细胞HTR-8/SVneo,分组为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PPARγ激动剂(Rosiglitazone)组、缺氧+PPARγ拮抗剂(T0070907)组,通过RT-qPCR检测脂质代谢相关基因和转录因子(FASN、FABP4、PPARγ、LXR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PPARγ蛋白水平表达,划痕及Transwell实验评估细胞迁移侵袭能力。结果PE组胎盘脂质沉积显著高于对照组,Rupp模型鼠胎盘脂质沉积增加(P<0.001);缺氧条件下滋养细胞FASN、FABP4表达上调(P<0.001),PPARγ、LXRα表达下调(P<0.001);PPARγ拮抗剂T0070907进一步加重缺氧对细胞功能的抑制(P<0.001),且迁移侵袭能力显著降低(P<0.001),进一步的si-PPARγ敲除实验显示,PPARγ敲除后加剧缺氧导致的细胞迁移和侵袭功能障碍,且这一现象无法被Rosiglitazone缓解。结论子痫前期胎盘脂质代谢异常与缺氧环境下PPARγ介导的脂质合成增加及代谢调控失衡密切相关,导致滋养细胞侵袭及迁移功能障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脂质代谢 滋养细胞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磷酸化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介导的能量代谢重塑在肾疾病中的作用
2
作者 戴祺慧 杨萌 刘新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8-248,共11页
随着患病率的持续上升,肾疾病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其防治带来了困难。研究发现,代谢稳态失衡通常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引起肾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随着患病率的持续上升,肾疾病成为全球范围内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其防治带来了困难。研究发现,代谢稳态失衡通常会影响肾功能,进而引起肾病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PPAR)作为内源性配体激活的转录因子,在调节代谢分子网络特别是氧化磷酸化、脂代谢和葡萄糖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激活PPAR能够改善线粒体损伤,促进脂肪酸分解并减轻胰岛素抵抗,从而恢复肾的代谢功能和缓解肾的病变。尽管现已开发了多种激活PPAR的小分子药物,但该类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出现不良反应。目前,临床治疗肾疾病仍缺乏安全有效的用药方案。精细解析PPAR家族调控肾的细胞能量代谢的分子机制,寻找和开发新的靶向PPAR及其调控的下游代谢途径的小分子药物,对于肾疾病的认知和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明确不同肾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代谢变化,针对性地应用靶向PPAR的药物或策略对肾疾病的治疗也尤为重要。本文概述了PPAR家族成员调控靶基因转录的方式及其在氧化磷酸化和糖脂代谢重塑中的作用,并归纳总结了PPAR表达或活性的改变对急性、慢性肾病和年龄相关性肾疾病的影响,有望为肾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能量代谢 肾脏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在瑞芬太尼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的作用研究
3
作者 陈玲利 李秀芳 +1 位作者 郝泉水 张喜华 《器官移植》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46-255,共10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在瑞芬太尼(REM)抗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sham)组、HIRI组、HIRI+REM组、HIRI+PGC-1α抑制剂SR-18292(HIRI+SR-18292)组和HIRI+REM+SR-18292组,每组8只。采用无创动脉夹阻断法构建HIRI大鼠模型,并于术前分别静脉注射REM或SR-18292。使用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中肝功能指标及肝组织三磷酸腺苷(ATP)水平;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呼吸链复合物Ⅲ、Ⅳ(COX-Ⅲ、COX-Ⅳ)活性水平;苏木素-伊红染色观察大鼠肝组织病理学改变;荧光探针(DCFH-DA)法和比色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活性氧簇(ROS)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水平;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大鼠肝组织中线粒体DNA(mtDNA)拷贝数及PGC-1α、核呼吸因子-1(NRF-1)和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信使RNA(mRNA)表达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大鼠肝组织中PGC-1α、NRF-1和TFAM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sham组比较,HIRI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丙二醛(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组比较,HIRI+REM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下降,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降低,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升高,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升高(均为P<0.05),而HIRI+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与HIRI+REM组比较,HIRI+REM+SR-18292组大鼠肝组织病理评分及肝组织细胞坏死程度增加,血清中ALT、AST水平和肝组织中ROS、MDA水平升高,肝组织中ATP含量以及SOD、GSHPx、COX-Ⅲ和COX-Ⅳ活性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tDNA拷贝数以及PGC-1α、NRF-1、TFAM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均为P<0.05)。结论PGC-1α通过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降低氧化应激水平,进而参与调节REM抗HIRI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 瑞芬太尼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呼吸链复合 活性氧簇 线粒DNA 线粒转录因子A 核呼吸因子-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PPARs与心血管重构 被引量:2
4
作者 许闽广 叶凤 +1 位作者 樊守艳 沈行良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9年第2期188-191,共4页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 炎症反应 心血管重构 综述文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袁鹏 雷道赟 +2 位作者 牛英俏 朱云清 朱伟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5-88,共4页
神经病理性疼痛(NP)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其病理机制复杂,主要与神经结构及功能异常有关,现有治疗手段难以取得满意效果。随着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深入研究,其在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离子通道、... 神经病理性疼痛(NP)由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引起,其病理机制复杂,主要与神经结构及功能异常有关,现有治疗手段难以取得满意效果。随着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的深入研究,其在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离子通道、线粒体功能、神经保护等方面的作用陆续被发现,并有望成为疼痛预防与治疗新靶点。本文就PPAR-γ在NP中的作用及机制作一综述,以期为NP的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炎症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草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基因cDNA序列的克隆及其组成型表达 被引量:9
6
作者 陈亮 梁旭方 +3 位作者 瞿春梅 杜嵇华 刘秀霞 何珊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80-87,共8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分α,β,γ3个亚型,PPAR具有多种生物学效能,对其基因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草食性鱼类对营养物利用规律及其机制.通过简并引物克隆草鱼(C tenopharyngodon idellus)PPA...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是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成员之一,分α,β,γ3个亚型,PPAR具有多种生物学效能,对其基因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揭示草食性鱼类对营养物利用规律及其机制.通过简并引物克隆草鱼(C tenopharyngodon idellus)PPAR基因cDNA核心序列,应用3′RACE技术扩增该序列的3′末端序列,并对其进行序列分析,最后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比较草鱼肝脏、脑、脾脏、肌肉、脂肪和心脏的PPARα、PPARβ和PPARγ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序列分析结果表明,草鱼PPARα、PPARβ和PPARγ基因cDNA核心序列片段大小为631 bp,604 bp和651 bp,分别编码210、201和217个氨基酸,PPARγ经3′RACE后共获得大小为1331 bp的片段,编码337个氨基酸.草鱼与鲤鱼(Cyprinus carpio)、斑马鱼(Danio rerio)、鲈鱼(Lateolabrax japonicus)等鱼类PPAR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很高,为71.4%~96.1%;与人(Homo sapiens)、大鼠(Rattus norvegicus)、小鼠(Mus musculus)、牛(Bos taurus)等哺乳动物PPAR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也较高,为65.0%~77.6%;与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等两栖动物PPAR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约为67.0%.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草鱼PPARα于肝脏,PPARβ于肝脏、肌肉和心脏,PPARγ于肝脏的表达相对较高.相同物种不同PPAR亚型的同源性较低,而不同物种同型PPAR同源性很高,反映了不同亚型在结构上的差异,这与其在功能上的差异是相一致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鱼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ppar) cDNA序列 克隆 组成型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缓解脂多糖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和细胞凋亡
7
作者 马学虎 孙奕烁 +3 位作者 冀思同 曹佩佩 户春丽 马燕芬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970-5980,共11页
为揭示白藜芦醇(RES)是否通过介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起到缓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炎性反应,本试验对PGC-lα进行干扰(si-PGC-lα),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方法,设置si-NC+LPS组(含10μg/mL LPS... 为揭示白藜芦醇(RES)是否通过介导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起到缓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炎性反应,本试验对PGC-lα进行干扰(si-PGC-lα),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方法,设置si-NC+LPS组(含10μg/mL LPS配制的饥饿培养基)、si-PGC-lα+LPS组(si-PGC-lα干扰片段+含10μg/mL LPS配制的饥饿培养基)、si-NC+RES+LPS组(含10μg/mL LPS以及15μmol/L RES共同配制的饥饿培养基)、si-PGC-lα+RES+LPS组(si-PGC-lα干扰片段+10μg/mL LPS以及15μmol/L RES共同配制的饥饿培养基)。结果发现:si-PGC-lα后加入LPS可显著或极显著上调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8(IL-8)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含量(P<0.05或P<0.01),极显著上调氧化因子丙二醛(MDA)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1),显著或极显著上调促凋亡因子B-细胞淋巴瘤-2相关X蛋白(BAX)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和bMECs凋亡率(P<0.05或P<0.01),极显著降低抗氧化基因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mRNA相对表达水平(P<0.01);而RES可逆转这一反应。当si-PGC-lα后再用RES处理则无法缓解LPS诱导的bMECs产生的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和细胞凋亡,说明RES是通过激活PGC-1α起到缓解LPS诱导的bMECs炎性损伤和细胞凋亡。由此可见,外源添加RES可通过激活PGC-1α起到缓解LPS诱导的bMECs线粒体损伤、氧化应激、炎性反应并抑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奶牛乳腺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炎性损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姜黄素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 被引量:15
8
作者 平键 成扬 徐列明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95-1299,共5页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作用,以及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信号之间的关系。方法肝脏原位灌流酶消化、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培养大鼠HSC,传代培养并使用药物处理。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 目的研究姜黄素对肝星状细胞(HSC)凋亡的作用,以及与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信号之间的关系。方法肝脏原位灌流酶消化、Nycodenz密度梯度离心方法分离培养大鼠HSC,传代培养并使用药物处理。Ho-echst33258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PARγ的细胞内分布。收集裂解细胞分别抽提RNA、总蛋白和核蛋白,半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方法检测目标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活化HSC几乎没有凋亡发生,而姜黄素处理诱导了HSC凋亡,促进了HSC中PPARγ的核转位和(或)重分布。姜黄素在转录和翻译水平,增强HSC胞核PPARγ表达,抑制了抗凋亡因子Bcl-2的表达,促进了促凋亡因子Bax表达;这些作用能够被PPARγ阻断剂所拮抗。结论姜黄素促进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表达和核转位/重分布,诱导肝星状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星状细胞 姜黄素 过氧化物增殖因子活化受体γ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调节糖脂代谢抑制小鼠肝细胞脂肪沉积和肝纤维化 被引量:5
9
作者 黄伟 潘瑾 付慧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996-1001,共6页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小鼠发病过程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按体质量分为野生小鼠空白对照组、NAFLD模型组、PPARδ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组和PPARδ激动剂组。采用实时定... 目的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δ(PPARδ)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模型小鼠发病过程的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小鼠按体质量分为野生小鼠空白对照组、NAFLD模型组、PPARδ基因敲除小鼠模型组和PPARδ激动剂组。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肝脏组织中PPARδmRNA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中PPARδ蛋白水平。采用试剂盒检测小鼠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和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以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球蛋白(G)水平和白蛋白(A)/球蛋白(A/G)比率;采用试剂盒检测血清中胰岛素和葡萄糖的含量;采用HE染色检测肝组织病变情况,油红O染色检测脂肪沉积情况,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合天狼星红染色观察肝纤维化程度。结果NAFLD模型小鼠肝脏组织PPARδmRNA和蛋白高表达;当给予NAFLD模型小鼠PPARδ激动剂后,其PPARδmRNA和蛋白表达量显著升高。此外,PPARδ激动剂能够降低TC、TG、LDL、G和葡萄糖水平,升高HDL水平,降低ALT、AST水平,A/G比值增加;此外,还可减轻肝组织的病变;抑制α-SMA表达以及胶原纤维沉积。结论PPARδ激动剂可调节NAFLD小鼠的糖脂代谢,抑制肝细胞脂肪沉积和肝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δ(pparδ) 纤维化 糖代谢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亚硒酸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表达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的影响 被引量:4
10
作者 魏倩萍 邓华聪 赵劼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94-598,共5页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HBZY-1表达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kinase,p38MAPK)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的影响,从而研究p38M... 目的:观察亚硒酸钠对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系HBZY-1表达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kinase,p38MAPK)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的影响,从而研究p38MAPK和PPARγ在糖尿病肾病形成中的作用及硒在防治糖尿病肾病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以下3种条件下培养细胞系:(1)分别以一定浓度高葡萄糖、高胰岛素、过氧化氢和AGEs刺激细胞系HBZY-1一定时间;(2)先给予p38MAPK特异性抑制剂SB203580或亚硒酸钠预处理细胞后,再分别以高葡萄糖、高胰岛素、过氧化氢和糖基化终产物4种因素孵育细胞系HBZY-1;(3)以不加任何刺激培养细胞系作为对照。RT-PCR法观察各种情况下细胞系HBZY-1 PPARγmRNA的表达,Western印迹法观察磷酸化p38MAPK的表达。结果:4种刺激因素均可作为独立因素激活p38MAPK,使其磷酸化表达量增加,PPARγ表达量显著减少;SB203580能显著增加细胞系HBZY-1 PPARγ表达;亚硒酸钠能明显抑制细胞系HBZY-1p38MAPK磷酸化表达,而显著增加细胞系HBZY-1 PPARγ表达(P<0.01)。结论:在大鼠肾小球系膜细胞,p38MAPK对PPARγ具有拮抗作用,亚硒酸钠明显增加细胞系HBZY-1 PPARγ表达,并具有类似PPARγ激动剂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硒酸钠 P38丝裂原活化蛋白激 过氧化物增殖受体γ 糖尿病肾病 肾小球系膜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线粒体功能异常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信号途径在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1
作者 张倩 梁晓春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一种由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理过程如周围神经元丢失、神经脱髓鞘、轴索变性、神经再生修复障碍等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异常、线粒体电子传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一种由长期高血糖引起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其病理过程如周围神经元丢失、神经脱髓鞘、轴索变性、神经再生修复障碍等可能与线粒体功能异常有关。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线粒体蛋白质组学异常、线粒体电子传递链及线粒体功能障碍等可能为发生DPN的原因,这些因素均与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信号途径缺陷相关。针对该通路的药物可能具有神经保护或减缓DPN进展的作用,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 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 线粒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突变对牛的背膘厚和胴体长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樊月圆 富国文 +3 位作者 昝林森 付常振 李卫真 王绍卿 《家畜生态学报》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4-18,共5页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第7外显子SNP位点与牛的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以6个牛品种(秦川牛、南阳牛、郏县红牛、鲁西牛、安格斯、夏南牛)共计717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结合DNA测序方法对PPARα基因... 研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第7外显子SNP位点与牛的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以6个牛品种(秦川牛、南阳牛、郏县红牛、鲁西牛、安格斯、夏南牛)共计717个个体为研究对象,采用PCR-SSCP结合DNA测序方法对PPARα基因第7外显子进行SNP检测,并该SNP位点与108头秦川牛的部分胴体、肉质性状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PPARα基因第7外显子的184位检测到C→T突变,在南阳牛、秦川牛、郏县红牛、安格斯、鲁西牛、夏南牛这6个群体中等位基因E/F的频率分别是0.225/0.775,0.151/0.849,0.125/0.875,0.123/0.877,0.070/0.930,0.157/0.783;遗传学指标结果显示:秦川牛、郏县红牛、安格斯、鲁西牛和夏南牛这5个群体属于低度多态(PIC<0.25),南阳牛为中度多态(PIC=0.288);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该位点与秦川牛的背膘厚和胴体长两个性状显著相关,表现为FF基因型个体在背膘厚性状方面显著高于EE和EF基因型个体(P<0.05),FF基因型个体的胴体长显著高于EE基因型个体(P<0.05)。这一位点可能是影响牛背膘厚和胴体长的主效QTN或与之紧密连锁,可做为肉牛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α(pparα)基因 SNPS 肉质性状 分子标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增殖子活化受体-γsiRNA腺病毒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义生 张弛 +5 位作者 李月白 赵国强 王少华 李振伟 殷力 刘宏建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77-479,共3页
目的:构建针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的siRNA腺病毒载体。方法:依据siR-NA设计原则,在PPARγmRNA(AF013266)序列中设计2个特异性靶序列(36-54、73-91),体外合成对应发卡样DNAs,退火后先将其克隆入pSIREN-Shuttle载... 目的:构建针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子活化受体-γ(PPARγ)基因的siRNA腺病毒载体。方法:依据siR-NA设计原则,在PPARγmRNA(AF013266)序列中设计2个特异性靶序列(36-54、73-91),体外合成对应发卡样DNAs,退火后先将其克隆入pSIREN-Shuttle载体,再亚克隆入pAdeno腺病毒载体,对插入序列进行DNA序列分析。结果:发卡样siRNA单链DNA寡核苷酸退火后,电泳可见明亮靶条带。连接退火寡核苷酸和pSIREN-Shuttle载体得到阳性克隆pSIREN-Shuttle-siPPARγ-36、pSIREN-Shuttle-siPPARγ-73。同源重组后得到亚克隆pAdeno-siPPARγ-36、pAdeno-siPPARγ-73,测序证实插入序列与设计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2个靶向PPARγ基因的siRNA载体pAdeno-siPPARγ-36和pAdeno-siPPARγ-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 腺病毒载 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δ及其在代谢综合征中的作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敏 刘昭前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1205-1210,共6页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及糖耐量降低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特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δ是新近发现的PPAR家族的新成员,存在多种配体。激活PPARδ可增强脂肪及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氧化和能量偶联,抑制巨噬细胞... 肥胖与胰岛素抵抗、脂代谢紊乱、高血压及糖耐量降低是代谢综合征的主要特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PPAR)δ是新近发现的PPAR家族的新成员,存在多种配体。激活PPARδ可增强脂肪及肌肉组织中的脂肪酸氧化和能量偶联,抑制巨噬细胞内的炎症反应,同时具有改善血脂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这些功能提示PPARδ可用于控制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缓减冠心病症状,可能是极具潜力的代谢综合征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δ 代谢综 合征 胰岛素抵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与促炎介质(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吴洁莹 颜亮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2001年第6期40-44,共5页
近年来发现 ,核受体超家族成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 (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 ,PPARs)是一组转录因子 ,它与某些促炎介质 ,如 :白三烯B4 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有密切关系 ,这类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活化后 ,... 近年来发现 ,核受体超家族成员———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 (peroxisomeproliferator-activatedreceptors ,PPARs)是一组转录因子 ,它与某些促炎介质 ,如 :白三烯B4 及肿瘤坏死因子等有密切关系 ,这类受体与相应配体结合活化后 ,将有助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对PPARs的结构和功能 ,配体的一般特性以及PPARα、PPARγ对促炎介质的调节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 促炎介质 配基 感染性疾病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开启冠心病防治之门的新钥匙 被引量:2
16
作者 毛节明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43-244,共2页
关键词 冠心病 并发症 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 疾病 介入医学 粥样硬化 血管内皮损伤 支持 热点 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7
作者 吴延庆 程晓署 柴俊兵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07年第6期460-462,共3页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PPARα)作为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不仅参与调节脂类和葡萄糖的代谢,而且参与了血管生物学及炎症反应,PPARα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及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活化、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抑制血管平...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活化受体α(PPARα)作为核受体超家族的一员,不仅参与调节脂类和葡萄糖的代谢,而且参与了血管生物学及炎症反应,PPARα通过调节炎性细胞因子及表面黏附分子的表达、抑制巨噬细胞活化、促进胆固醇的逆转运、抑制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和迁移等而达到抗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但也有一少部分试验得出了相反的结论,本文综述了PPARα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及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α 动脉粥样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在结核病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韩晓群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80-184,共5页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结核分枝杆菌(MTB)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在与宿主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MTB通过改变宿主细胞的免疫和代谢反应来适应宿主巨噬细胞内环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广泛表达... 结核病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全球公共卫生问题。结核分枝杆菌(MTB)是引起该病的主要病原体。在与宿主长期协同进化过程中,MTB通过改变宿主细胞的免疫和代谢反应来适应宿主巨噬细胞内环境。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是广泛表达于多种细胞的配体激活转录因子。研究表明MTB感染通过依赖于模式识别受体激活的机制导致PPARγ表达呈时间依赖性增加。MTB诱导PPARγ的表达增加可促进脂滴形成,下调巨噬细胞反应,而PPARγ的抑制则能够增强巨噬细胞对MTB杀伤的能力,提示PPARγ的表达可能有助于MTB逃避宿主反应,在促进慢性感染的建立中亦发挥作用。另外,在MTB感染过程中,PPARγ能够通过多种炎症信号通路而影响细胞因子的分泌和生成,从而在免疫反应中发挥作用。总的来说,PPARγ是结核病发病机制的调节者,也是辅助结核病治疗的一个新靶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pparγ) 结核分枝杆菌(MTB) 结核病 细胞因子 脂质代谢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β/δ改善心肌中炎性因子的表达
19
作者 盛莉 叶平 +1 位作者 刘永学 张志毅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47-850,共4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PPAR)β/δ的特异性激动剂GW0742体外抑制心肌肥厚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体外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新生大鼠的心室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肥厚模型,以GW0742作用于肥大的心肌细胞,设立正常组、...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型受体(PPAR)β/δ的特异性激动剂GW0742体外抑制心肌肥厚作用的可能机制。方法取体外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新生大鼠的心室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肥厚模型,以GW0742作用于肥大的心肌细胞,设立正常组、AngⅡ组、AngⅡ+GW0742组,并测量心肌细胞表面积、3H-亮氨酸掺入法检测心肌细胞蛋白合成速率及使用RT-PCR半定量测定心钠素、脑钠素及炎性因子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心肌细胞比较,AngⅡ组诱导的肥大心肌细胞的表面积、3H-亮氨酸掺入、心钠素、脑钠素表达显著增加(P<0.01);AngⅡ+GW0742组在终浓度为10μmol/L时可明显逆转此改变(P<0.01);同时GW0742抑制肥大心肌细胞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1β的mRNA过度表达。结论GW0742抑制AngⅡ介导的体外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为通过调控炎性因子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病 肥厚性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心钠素 利钠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在血管炎症中的作用
20
作者 刘娟 李晓燕 《中国心血管杂志》 2014年第6期467-469,共3页
动脉粥样硬化(athemsclerosis,As)是公认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其病理过程以动脉管壁持久的慢性炎症为特点。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逐渐增多,控制血管炎症成为减少死亡率和改善公共健康的新的治疗靶点。而过氧化物酶体... 动脉粥样硬化(athemsclerosis,As)是公认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其病理过程以动脉管壁持久的慢性炎症为特点。随着高血压、糖尿病和肥胖等危险因素的逐渐增多,控制血管炎症成为减少死亡率和改善公共健康的新的治疗靶点。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Y(pemxisome proliferat-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Y)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过氧化物增殖活化 -γ血管炎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