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在白藜芦醇抑制胃癌SGC-7901细胞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中的作用
1
作者 欧阳红娟 姜浩 《临床荟萃》 CAS 2010年第2期142-145,共4页
关键词 胃肿瘤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白藜芦醇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5-脱氧前列腺素J_2对脂肪肝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细胞介素6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2
作者 王璞 刘江文 +1 位作者 仝德峰 崔涌 《临床荟萃》 CAS 2013年第4期412-415,F0002,共5页
目的观察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普通饲料喂养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8只;高... 目的观察15-脱氧前列腺素J2(15d-PGJ2)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方法普通饲料喂养的雄性Wistar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8只;高脂饲料喂养雄性Wistar大鼠建造NAFLD模型16只,将建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8只和实验组8只。模型对照组大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2ml·kg-1·d-1;实验组大鼠腹腔注射15d-PGJ210μg·kg-1·d-1。干预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检测各组肝组织匀浆总胆固醇(TC)和甘油三酯(TG)含量,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各组大鼠肝组织的病理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γ、TNF-α和IL-6的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肝组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TC(1.27±0.26)mmol/g vs(0.74±0.18)mmol/g、TG(1.56±0.27)mmol/g vs(1.13±0.39)mmol/g(P<0.01);实验组肝组织TC、TG水平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TC(1.01±0.22)mmol/g vs(1.27±0.26)mmol/g、TG(1.15±0.20)mmol/g vs(1.56±0.27)mmol/g(P<0.05)。光镜下未见正常对照组肝组织病理形态学异常;模型对照组可见大量肝细胞脂肪变性及肝组织多处点状坏死;实验组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及点状坏死较模型对照组减轻;正常对照组肝组织PPAR-γ普遍表达而TNF-α和IL-6几乎不表达;实验组肝组织PPAR-γ表达强于模型对照组,而TNF-α和IL-6表达低于模型对照组。结论 15d-PGJ2可以缓解NAFLD大鼠肝细胞脂肪变性和坏死、降低肝组织TC和TG水平,这种效果可能是通过增加肝脏PPARγ和减少TNF-α、IL-6的表达来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肝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15-脱氧前列腺素J2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青蒿琥酯对非酒精性脂肪炎大鼠肝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晶 李丽 叶月芳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23期4-7,F0003,共5页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复制大鼠NASH模型,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青蒿琥... 目的探讨青蒿琥酯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肝组织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和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SREBP-1c)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高脂饲料喂养的方法复制大鼠NASH模型,实验分正常组、模型组、易善复组、青蒿琥酯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正常组每天予以标准饲料喂养,正常组和模型组给予同等剂量的生理盐水。给药治疗8周后,提取肝组织,运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肝组织PPARγ、SREBP-1c蛋白表达情况;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含量;光镜观察肝脂肪变、炎症及纤维化程度。结果与正常组相比,在模型组中不仅PPARγ蛋白表达(1.67±1.01)明显减少,而且SREBP-1c蛋白表达(3.27±1.03)明显增多(均P<0.01);青蒿琥酯低中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PPARγ蛋白表达增多,SREBP-1c蛋白表达明显减少,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青蒿琥酯高剂量组PPARγ为(3.21±1.02),SREBP-1c为(1.32±0.77),与模型组相比,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相比,青蒿琥酯各剂量组能提高SOD和GSH-Px的含量,降低MDA的含量,并且呈剂量依赖性(均P<0.05);青蒿琥酯能明显改善大鼠肝组织脂肪变、炎症程度和肝纤维化程度。结论青蒿琥酯治疗大鼠NASH的机制可能与上调PPARγ和下调SREBP-1c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蒿琥酯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双重激动剂WY14643长期给药对血管内皮的保护机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屈晨 祝岩 《临床误诊误治》 2018年第10期93-97,共5页
目的通过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双重激动剂WY14643对高血压状态下血管内皮收缩因子和环氧化酶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探讨其抗血管收缩及降压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38~4... 目的通过观察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PPAR)双重激动剂WY14643对高血压状态下血管内皮收缩因子和环氧化酶信号转导途径的影响,探讨其抗血管收缩及降压保护作用机制。方法选择雄性38~42周的自发性高血压病大鼠(SHR) 40只分为SHR治疗组、SHR对照组各20只,另选取雄性38~42周WKY大鼠20只作为WKY组。SHR治疗组给予WY14643 50 mg/kg灌胃3周,SHR对照组及WKY组给予蒸馏水对照灌胃3周。3周后各组测血压,留取血液样本检测一氧化氮(NO)含量。离取主动脉,在10 ml的组织水浴槽中通过不同药物及试剂干预,探测血管张力的变化。采集浴槽内液体及实验后动脉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及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血管内皮收缩因子和环氧化酶-1的表达情况。结果与SHR对照组相比,SHR治疗组血压下降,NO含量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 SHR治疗组血压和NO水平与WKY组一致(P>0. 05)。SHR治疗组血管收缩率较SHR对照组降低(51±5)%(P <0. 05),WKY组无明显血管收缩;在有血管内皮存在的基础上环氧化酶-1表达明显减少(P <0. 05),在无血管内皮存在的基础上环氧化酶-1表达无区别(P>0. 05)。SHR治疗组前列腺素F1α、前列腺素F2α和血栓素A_2的释放明显减少(P <0. 05); SHR对照组前列腺素F1α、前列腺素F2α和血栓素A_2的释放情况与WKY组相似(P>0. 05)。结论 PPAR双重激动剂WY14643可增加血管舒张因子NO含量,影响环氧化酶的表达,长期给药可能通过减少血管内皮收缩因子起到降压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血管内皮收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与肾脏病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
5
作者 刘峰 陈楠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05年第1期51-54,共4页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肾脏病 研究进展 核转录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诺贝特与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对人肝瘤细胞1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静 叶平 +5 位作者 刘永学 袁广胜 杨维 韩春光 吴芳明 贺艳丽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94-197,共4页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人肝瘤细胞株(HepG2)细胞1型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非诺贝特刺激HepG2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AI-1mRNA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PAI-1的活性变化。构建... 目的探讨非诺贝特对人肝瘤细胞株(HepG2)细胞1型纤维酶原激活物抑制剂(PAI-1)表达的影响及机制。方法用不同浓度非诺贝特刺激HepG2细胞,采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PAI-1mRNA水平,发色底物法检测PAI-1的活性变化。构建4个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质粒,分别由PAI-1启动子序列从-804至+17间不同长度片段驱动,体外转染HepG2细胞,检测荧光素酶的活性。结果非诺贝特能使HepG2细胞PAI-1mRNA表达及蛋白活性显著降低,且呈一定剂量依赖性;还可使PAI-1转录活性显著降低;当转染质粒含有PAI-1启动子序列-636^+17、-449^+17-、276^+17 bp 3个片段时,荧光素酶活性显著增高;共转染过氧化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α(PPARα)表达质粒(PPAR-αpSG5)的细胞在非诺贝特诱导下PAI-1转录活性显著降低。结论非诺贝特可以抑制HepG2细胞PAI-1mRNA表达及其活性,调节PAI-1的基因转录,PPARα参与非诺贝特对PAI-1基因的表达调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鲁脂芬 纤溶激活抑制1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基因表达 转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激动剂对小鼠变应性鼻炎治疗的作用与机制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姜婷婷 李欣倩 +2 位作者 朱静静 闫勇 吴曙辉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CSCD 2019年第2期79-83,共5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对小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建立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观察吡格列酮(PIO)对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改善;取鼻腔组...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ed receptor,PPAR)γ激动剂对小鼠变应性鼻炎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采用卵清蛋白(OVA)建立变应性鼻炎小鼠模型,观察吡格列酮(PIO)对变应性鼻炎症状的改善;取鼻腔组织行HE染色,采用real time PCR检测脾脏Foxp3、T-bet、GATA-3 mRNA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脾脏中CD4^+Foxp3^+T细胞含量。结果小鼠变应性鼻炎组(AR组)喷嚏和搔鼻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control组),经PIO治疗后症状得以改善;AR组小鼠鼻黏膜上皮连续性破坏,黏膜下大量炎症细胞浸润;PIO治疗后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少,同时上皮完整性修复良好;PIO组Foxp3 mRNA表达高于AR组(P<0.001),GATA-3则较AR组明显降低(P<0.001),而T-bet无统计学差异;AR组CD4^+Foxp3^+T细胞含量(4.43%±0.25%)较control组(5.19%±0.39%)降低(P<0.001),PIO治疗后CD4^+Foxp3^+T细胞含量(6.35%±0.37%)高于control组及A R组。结论 PPA Rγ激动剂能够有效缓解小鼠鼻过敏症状,调节Th1/Th2平衡;PPARγ激动剂可能是通过促进Foxp3表达,进而扩增调节性T细胞达到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 常年性 鼻炎 变应性 季节性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叉头转录因子 T淋巴细胞 Th1-Th2平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藜芦醇通过SIRT1/PGC-1α影响牛肌管细胞线粒体生物发生和肌纤维类型转化 被引量:2
8
作者 张静月 董鹏程 +6 位作者 左惠心 梁荣蓉 毛衍伟 张一敏 杨啸吟 罗欣 朱立贤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共9页
以牛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白藜芦醇探究其对牛肌管细胞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噻唑蓝法和比色法对细胞活力和相关代谢酶活力进行测定,对成肌调节因子、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s)以及线粒体生物... 以牛肌管细胞为研究对象,通过添加白藜芦醇探究其对牛肌管细胞肌纤维类型转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通过噻唑蓝法和比色法对细胞活力和相关代谢酶活力进行测定,对成肌调节因子、肌球蛋白重链(myosin heavy chains,MyHCs)以及线粒体生物发生相关分子的基因和蛋白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白藜芦醇处理显著提高了Myf5、Myf6、MyoG和MyoD的基因表达水平(P<0.05),促进了牛肌管细胞分化。白藜芦醇处理显著提高了慢肌纤维蛋白(slow MyHC)的表达,降低了快肌纤维蛋白(fast MyHC)表达,同时上调了MyHC I和MyHC IIa基因表达水平,下调了MyHC IIx和MyHC IIb基因表达水平(P<0.05)。白藜芦醇还能显著提高牛肌管细胞中的琥珀酸脱氢酶和苹果酸脱氢酶活性,降低乳酸脱氢酶活性(P<0.05),此外,白藜芦醇显著提高了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gamma coactivator-1α,PGC-1α)、核呼吸因子(nucleus respiratory factors,NRF)-1、线粒体转录因子A(mitochondrial transcription factor A,TFAM)的基因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添加SIRT1抑制剂6-氯-2,3,4,9-四氢-1H-咔唑-1-甲酰胺(1H-carbazole-1-carboxam,EX527)后,显著削弱了白藜芦醇诱导的肌纤维类型转化(P<0.05),白藜芦醇对SIRT1、PGC-1α、NRF-1和TFAM的基因和蛋白表达的促进作用被EX527显著削弱(P<0.05)。综上所述,白藜芦醇通过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促进线粒体生物发生,进而促进牛肌管肌纤维类型的转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藜芦醇 牛肌管细胞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激活因子 肌纤维类型转化 线粒发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何氏养巢方通过ERβ/PCG1α/TFAM通路提高颗粒细胞线粒体生物发生以改善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被引量:1
9
作者 缪晨韵 赵颖 +5 位作者 陈赟 王如烨 任宁 刘青 窦晓兵 章勤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8-367,共10页
目的:探究何氏养巢方(简称“养巢方”)提高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机制。方法:取36只6~8周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养巢方小、中、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予环磷酰胺90 mg/kg单次腹腔注射以建立原发性卵巢功... 目的:探究何氏养巢方(简称“养巢方”)提高卵巢颗粒细胞线粒体功能的机制。方法:取36只6~8周龄C57BL/6J雌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养巢方小、中、大剂量组和阳性对照组。均予环磷酰胺90 mg/kg单次腹腔注射以建立原发性卵巢功能不全(POI)模型后,分组灌胃21 d后处死。另取6只6~8周龄C57BL/6J雌鼠造模后获取原代颗粒细胞,分为养巢方组、PHTPP(一种雌激素受体阻滞剂)组、养巢方+PHTPP组,分别予养巢方含药血清或PHTPP或同时给予两者干预培养24 h。分别采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学变化;荧光素酶法检测颗粒细胞腺苷三磷酸(ATP)水平;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线粒体DNA(mtDNA)的拷贝数;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结构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雌激素受体β(ERβ)、过氧化物异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线粒体转录因子A(TFAM)、超氧化物歧化酶2(SOD2)蛋白表达;qRT-PCR检测Erβ、Pgc1α、Tfam、Sod2 mRNA表达。结果:模型对照组卵巢组织次级及三级卵泡较少,养巢方各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次级及三级卵泡较多。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颗粒细胞ATP和mtDNA水平均下降(均P<0.01),线粒体嵴消失或空泡化结构异常比例增加,ERβ、PGC1α、TFAM、SOD2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下降(均P<0.01)。养巢方中、大剂量组及阳性对照组颗粒细胞内ATP生成增多、mtDNA拷贝数增加(P<0.05或P<0.01);颗粒细胞内结构异常线粒体减少,ERβ、PGC1α、TFAM、SOD2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增加(P<0.05或P<0.01)。体外实验中,与PHTPP组比较,养巢方+PHTPP组线粒体结构正常比例更高,线粒体ATP含量增加(P<0.05或P<0.01),mtDNA拷贝数增加(P<0.05或P<0.01);ERβ、PGC1α、TFAM、SOD2蛋白及其mRNA表达均上升(P<0.05或P<0.01)。结论:养巢方可以通过ERβ/PGC1α/TFAM通路提高线粒体生物发生从而改善POI小鼠卵巢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性卵巢功能不全 何氏养巢方 线粒 雌激素受体Β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激活因子 线粒转录因子A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针“委中”穴调节PGC-1α及相关影响因子对腰多裂肌损伤大鼠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霞 吕巧巧 +4 位作者 徐菁 陈莉 田圆 张莉 刘通 《环球中医药》 CAS 2022年第11期2051-2058,共8页
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委中”穴对腰多裂肌损伤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及相关因子表达对线粒体功能变化的影响,阐释电针修复骨骼肌损... 目的 通过观察电针“委中”穴对腰多裂肌损伤大鼠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共刺激因子-1α(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γ coactivator-1α,PGC-1α)及相关因子表达对线粒体功能变化的影响,阐释电针修复骨骼肌损伤的部分机制。方法 72只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和电针组,各组再按时间点分为4个亚组,每组6只。正常组不做任何处理,其余2组采用注射布比卡因制备腰多裂肌损伤模型。电针组电针“委中”穴,每次治疗30分钟,每日1次,4个亚组分别干预1天、2天、3天和7天。取材后,多裂肌分别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hematoxylin-eosin staining, HE)、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 WB)、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及生化法检测。结果 (1)HE染色观察发现,较正常组而言,肌纤维出现大面积变形,肌间隙增大、炎性细胞浸润增多。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电针能改善损伤情况。(2)PCR和生化法检测PGC-1α及相关因子Ca2+、钙/钙调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a2+/calmodulin 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AMP-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 CREB)表达情况,结果提示模型组和电针2天、3天亚组PGC-1α mRNA、Ca^(2+)、CaMKⅡmRNA、CREB mRNA高于正常组(P<0.01或P<0.05)。而电针2天、3天亚组PGC-1α mRNA、Ca^(2+)、CaMKⅡmRNA、CREB mRNA低于同一时间点模型组(P<0.01或P<0.05)。(3)Western blot和生化法检测线粒体功能指标线粒体外膜转位酶20(translocase of outer mitochondrial membrane 20, TOMM 20)、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 SOD)、三磷酸腺苷(adenosine triphosphate enzyme, ATP)酶,发现模型组和电针组低于正常组(P<0.01或P<0.05)。与同一时间点比较,发现电针组TOMM20、SOD、ATP酶高于模型组(P<0.01或P<0.05)。结论 电针可能是通过降低PGC-1α相关因子对PGC-1α的过度激活,从而保护线粒体功能,促进骨骼肌的损伤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委中 多裂肌 线粒 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γ刺激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GC-1α对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淑娟 吕凌波 +2 位作者 罗国春 薛耀明 汪新宇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9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放置于正常糖浓度(对照组)和高糖浓度(高糖组)培养液中。用含有编码PGC-1α蛋白基因...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对高糖状态下血管内皮细胞线粒体生物合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分别放置于正常糖浓度(对照组)和高糖浓度(高糖组)培养液中。用含有编码PGC-1α蛋白基因的腺病毒表达载体及空壳载体分别感染上述两组细胞,采用Southern印记法以细胞色素b DNA为探针检测线粒体DNA拷贝数。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线粒体DNA拷贝数显著下降;通过质粒转染过度表达PGC-1α导致细胞总DNA中细胞色素b DNA升高,线粒体生物合成增加。结论内皮细胞中过量表达的PGC-1α可以显著促进线粒体生物合成,这一作用在高糖培养的内皮细胞中更加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激活因子 血管内皮细胞 线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葱白提取物对脂肪变性肝细胞PGC-1α表达及线粒体SDH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洁 时昭红 张介眉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28期1-4,112,共5页
目的观察葱白提取物对脂肪变性肝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表达及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用葱白提取物干顶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 目的观察葱白提取物对脂肪变性肝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1α(PGC-1α)表达及线粒体琥珀酸脱氢酶(SDH)活性的影响,探讨其防治脂肪肝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肝癌HepG2细胞用葱白提取物干顶24 h后,MTT法检测细胞活性。将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正常培养液)、模型组(脂肪乳干预)、葱白提取物组(脂肪乳及葱白共干预)和阴性对照组(脂肪乳及DMSO共干预),油红染色观察细胞内的脂滴形态及数量,生化技术检测细胞内TG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内PGC-1α蛋白的表达;分光光度法测定细胞上清液SDH活性,评价细胞线粒体代谢水平的变化。结果葱白提取物对细胞活性无明显影响(P>0.05)。油红染色显示模型组细胞脂肪变性。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细胞内TG含量增加、PGC-1α表达降低、SDH活性降低(P均<0.05);与模型组比较,葱白提取物组TG含量降低、SDH活性增加(P均<0.05)。结论葱白提取物对脂肪变性肝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其分子机制可能与上调PGC-1α基因的转录活性、增加线粒体SDH活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葱白提取 脂肪变性肝细胞 过氧化物增殖活化受体γ协同刺激因子 线粒琥珀酸脱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PPARγ1受体cDNA全长序列的克隆及测序
13
作者 章涛 杨俊卿 +2 位作者 万敬员 周元国 周岐新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3期12-13,共2页
目的对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hPPARγ1)全长cDNA序列进行克隆并测序,为构建含hPPARγ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HepG2细胞总RNA克隆hPPARγ1全长cDNA序列,胶回收目的条带后与pMD19-... 目的对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1(hPPARγ1)全长cDNA序列进行克隆并测序,为构建含hPPARγ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奠定基础。方法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从HepG2细胞总RNA克隆hPPARγ1全长cDNA序列,胶回收目的条带后与pMD19-T载体连接并转化DH5α感受态菌,用XhoI、SmaI双酶切及基因测序筛选鉴定阳性克隆pMD19-hPPARγ1-T载体中hPPARγ1基因的完整性和忠实性。结果经酶切和测序证实,pMD19-hPPARγ1-T载体中插入的hPPARγ1基因序列与GeneBank中提交的序列一致。结论成功克隆了hPPARγ1基因,构建了pMD19-hPPARγ1-T中间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1 CDNA克隆 T载 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转化生长因子β相关激酶1抑制剂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脂滴积累的影响及其机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王坤 陈奥 马石楠 《山东医药》 CAS 2020年第24期12-16,共5页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相关激酶1(TAK1)抑制剂(NG25)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脂滴积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HepG2细胞并分为两组,处理组细胞加入2μmol/L NG25处理24 h,对照组加入等体积DMSO处理24 h,两组均同时用终浓度为250μ...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相关激酶1(TAK1)抑制剂(NG25)对人肝癌细胞系HepG2脂滴积累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取HepG2细胞并分为两组,处理组细胞加入2μmol/L NG25处理24 h,对照组加入等体积DMSO处理24 h,两组均同时用终浓度为250μmol/L脂肪酸(OA、PA各125μmol/L)共同孵育,采用油红O染色观察细胞脂滴积累情况(油红O染色红光强度),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诱导细胞凋亡DNA分裂因子样效应因子C(CIDEC)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系统检测细胞荧光素酶活性。另取HepG2细胞并分为3组,恢复组细胞预先转染1μg质粒PPARγ后再加入2μmol/L NG25处理24 h,处理组细胞加入2μmol/L NG25处理24 h,对照组细胞加入等体积DMSO处理24 h,3组同时用终浓度250μmol/L脂肪酸(OA、PA各125μmol/L)共同孵育,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CIDEC mRNA、蛋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油红O染色红光强度弱(P<0.05)。与对照组比较,处理组PPARγ及CIDEC mRNA、蛋白相对表达量和PPARγ启动子荧光素酶活性降低(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恢复组和处理组CIDEC 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均<0.05)。结论NG25对HepG2细胞脂滴积累有抑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PPARγ的转录,进而下调CIDEC表达,即NG25通过PPARγ-CIDEC信号途径最终抑制HepG2细胞脂滴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化生长因子β相关激1 转化生长因子β相关激1抑制剂 细胞脂滴积累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诱导细胞凋亡DNA分裂因子样效应因子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下丘脑室旁核CBS通过影响PGC-1α降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的血压
15
作者 于晓静 高雅楠 +6 位作者 李迎 涂丽梅 高千喜 孙要军 和荣丽 康玉明 史小莲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7-237,共11页
目的 阐明胱硫醚-β-合酶(CBS)过表达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转录的影响及发挥降压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 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下丘脑室旁核(PVN)单用/同时注射过表达CBS和敲减PGC-1α的腺相关病毒... 目的 阐明胱硫醚-β-合酶(CBS)过表达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GC-1α)转录的影响及发挥降压作用的具体机制。方法 向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的下丘脑室旁核(PVN)单用/同时注射过表达CBS和敲减PGC-1α的腺相关病毒(AAV),监测大鼠血压,ELISA检测血浆去甲肾上腺素(NE)水平,RT-q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PVN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水平及酪氨酸羟化酶(TH)的表达。结果 PVN过表达CBS可以增加SHR的PVN中CBS(约3.8倍,P<0.05)及PGC-1α(约1.6倍,P<0.05)的转录水平;PVN过表达CBS可以降低SHR的血压(从177.81 mmHg降至128.77 mmHg,P<0.001),但PVN敲减PGC-1α会减弱过表达CBS降低SHR血压的作用(从128.77 mmHg升至152.79 mmHg,P<0.05);PVN过表达CBS可以缓解PVN炎症反应、氧化应激,但同时过表达CBS和敲减PGC-1α时这种作用被减弱甚至消除。结论 PVN过表达CBS可以降低SHR的血压,并且这种效应可能是通过增加PGC-1α的转录水平,缓解PVN炎症反应、氧化应激,改善交感神经兴奋而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下丘脑室旁核(PVN) 胱硫醚-β-合(CBS)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激活因子-(PGC-)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变应性鼻炎小鼠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AMPK-PGC-1α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11
16
作者 刘男男 于雪 +7 位作者 张艺 马煜洋 潘佳创 孙彤彤 吴璐蔚 倪钰莹 范淑月 刘敏 《环球中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926-1931,共6页
目的探讨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变应性鼻炎小鼠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21只,随机抽取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16只进行变应性鼻炎模型制备:用卵蛋白腹腔注射14天,隔日一次进行基础致敏,之后连续7天进行滴鼻激发。变应性鼻炎... 目的探讨麻黄细辛附子汤对变应性鼻炎小鼠线粒体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方法C57BL/6J小鼠21只,随机抽取5只作为空白组,其余16只进行变应性鼻炎模型制备:用卵蛋白腹腔注射14天,隔日一次进行基础致敏,之后连续7天进行滴鼻激发。变应性鼻炎模型成功7天后,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14天后取材。肺组织进行苏木精和伊红染色,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透射电镜观察肺组织线粒体超微结构;比色法检测脾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比色法检测脾组织三磷酸腺苷含量、呼吸链复合物Ⅰ、Ⅸ活性;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denosine monophosphate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α2、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phosphorylated AMPK,p-AMPK)Thrl72位点、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激活因子1α(peroxl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coactlvator-1α,PGC-1α)的表达。结果(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下降(P<0.01)、丙二醛的含量升高(P<0.01);麻黄细辛附子汤治疗组(以下简称“治疗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活性升高(P<0.05)、丙二醛的含量下降(P<0.05)。(2)与空白比较,模型组三磷酸腺苷含量减少(P<0.01),呼吸链复合物Ⅰ、Ⅸ活性均降低(P<0.01),治疗组三磷酸腺苷含量增加(P<0.05),呼吸链复合物Ⅰ活性升高(P>0.05),呼吸链复合物Ⅸ活性升高(P<0.05)。(3)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MPKα2、p-AMPK(Thrl72)、PGC-1α蛋白表达均降低(P<0.01),治疗组AMPKα2蛋白表达升高(P<0.05),p-AMPK(Thrl72)蛋白表达升高(P<0.01),PGC-1α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麻黄细辛附子汤具有保护变应性鼻炎小鼠线粒体免受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可能与上调AMPKα2、p-AMPK(Thrl72)蛋白表达,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降低丙二醛含量,升高呼吸链复合物Ⅸ活性,增加三磷酸腺苷含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细辛附子汤 变应性鼻炎 氧化应激损伤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α2 磷酸化腺苷酸活化蛋白激Thrl72位点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辅助活化因子 线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3T3-L1前脂肪细胞成脂分化的影响
17
作者 王晓娟 杨晨晨 +3 位作者 齐玮瑜 姜宇宸 李相辰 张莉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25年第1期26-31,共6页
枸杞多糖(L.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然而枸杞多糖在细胞水平上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及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无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枸杞多糖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 枸杞多糖(L.barbarum polysaccharides,LBP)具有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等多种功效,然而枸杞多糖在细胞水平上对脂肪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及具体的作用机制,目前尚无深入研究。本研究旨在初步探讨枸杞多糖在3T3-L1前脂肪细胞分化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试验采用“经典鸡尾酒法”诱导3T3-L1前脂肪细胞,在细胞接触抑制后2 d(分化第0天),加入诱导剂及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100µg/mL、200µg/mL、400µg/mL)处理细胞,对照组则不加入药物,分化至第12天时,通过油红O染色分析3T3-L1细胞脂肪积累情况,并采用生化法检测3T3-L1细胞中甘油三酯(TG)的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脂肪酸合成酶(FAS)及激素敏感性脂肪酶(HSL)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枸杞多糖均能够显著降低3T3-L1细胞中脂滴与甘油三酯的含量(P<0.05),极显著下调PPARγ和FAS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极显著上调HSL蛋白的表达水平(P<0.01)。结果提示,枸杞多糖能够有效抑制3T3-L1前脂肪细胞的分化,减少脂肪细胞的生成和脂质积累,其潜在机制可能与抑制PPARγ相关通路的蛋白表达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3T3-L1前脂肪细胞 分化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 脂肪酸合成 激素敏感性脂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动物脂肪组织相关调节转录因子SREBP-1c、PPARγ、LXRα和UCP1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钟亮 《中国畜禽种业》 2021年第8期35-36,共2页
动物脂肪组织的生长包括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两部分.在脂肪合成和代谢路径中,脂肪分化因子和转录调控因子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脂肪组织中调控脂肪生成关键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过氧化... 动物脂肪组织的生长包括脂肪细胞的分化和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两部分.在脂肪合成和代谢路径中,脂肪分化因子和转录调控因子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脂肪组织中调控脂肪生成关键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1c),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肝脏X受体(LXRα)和脂类代谢调控基因解偶联蛋白1(UCP1)的生理功能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组织 生长 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 肝脏X受体 解偶联蛋白1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补肾活血方调控PGC-1α信号通路对大鼠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改善作用
19
作者 陈俊敏 兰佳明 +1 位作者 黄珊 刘钰瑜 《安徽医学》 2025年第4期403-408,共6页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通过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对大鼠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00 mg/kg二甲双胍)、补肾活血方组(55 mg/kg补... 目的探讨补肾活血方通过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α(PGC-1α)信号通路对大鼠糖尿病性骨质疏松(DOP)的改善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二甲双胍组(100 mg/kg二甲双胍)、补肾活血方组(55 mg/kg补肾活血方)、补肾活血方+SR-18292组(55 mg/kg补肾活血方和45 mg/kg SR-18292)。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联合链脲佐菌素腹腔注射进行DOP建模,造模成骨后各组给予相应药物干预。干预12周后,检测各组大鼠的股骨骨密度(BMD),空腹血葡萄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及骨钙素(OPG)、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股骨生物力学指标最大载荷、刚度,股骨微结构指标骨小梁数(Tb.N)、骨小梁间隔(Tb.Sp)和骨小梁厚度(Tb.Th),股骨中p-AMPK、PGC-1α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的股骨BMD、最大载荷、刚度、Tb.N、Tb.Th,血清OPG、BALP水平及股骨中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血清FBG、FIns、TRAP水平及股骨Tb.Sp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二甲双胍组及补肾活血方组的股骨BMD、最大载荷、刚度、Tb.N、Tb.Th,血清OPG、BALP水平及股骨中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增加,血清FBG、FIns、TRAP水平及股骨Tb.Sp降低(P<0.05);与补肾活血方组比较,补肾活血方+SR-18292组的股骨BMD、最大载荷、刚度、Tb.N、Tb.Th,血清OPG、BALP水平及股骨中p-AMPK、PGC-1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血清FBG、FIns、TRAP水平及股骨Tb.Sp增加(P<0.05),p-AMPK蛋白表达水平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补肾活血方通过激活AMPK/PGC-1α通路改善大鼠DO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骨质疏松 补肾活血方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芪甲苷通过SIRT1/PGC-1α通路促进退变的髓核细胞增殖 被引量:8
20
作者 冯仲锴 孙永强 +2 位作者 刘汝银 岳宗进 王新立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43-747,共5页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退变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正常与退变髓核细胞并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胶原蛋白Ⅱ(collagenⅡ)的表达;分别采用20、40、60、80μg/mL的黄芪甲苷处理细胞,通过CCK-8和MTT试剂盒检测细胞活... 目的探究黄芪甲苷对退变髓核细胞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原代培养正常与退变髓核细胞并观察,免疫组化检测细胞中胶原蛋白Ⅱ(collagenⅡ)的表达;分别采用20、40、60、80μg/mL的黄芪甲苷处理细胞,通过CCK-8和MTT试剂盒检测细胞活力和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和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SIRT1)、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1(PGC-1α)的表达及其乙酰化和磷酸化水平;比色法检测丙二醛(MDA)、超氧化物岐化酶(SOD)、β-galactosidase和三磷酸腺苷(ATP)的含量。结果与正常髓核细胞相比,退变髓核组织中坏死细胞更多,且collagenⅡ表达降低;细胞经不同浓度黄芪甲苷处理后,40μg/mL黄芪甲苷不仅能显著提高退变髓核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增殖并抑制其凋亡,而且能上调细胞中SIRT1、PGC-1α的蛋白表达和PGC-1α磷酸化水平,下调PGC-1α乙酰化水平,增加SOD和ATP含量,降低MDA和β-galactosidase含量。结论黄芪甲苷可能通过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促进髓核细胞的增殖和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腰椎间盘突出症 髓核细胞 增殖 凋亡 Ⅱ型胶原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源蛋白1 过氧化物增殖激活受体γ辅助激活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