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蛋白质组学分析过氧化物还原酶6的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调控牛肉嫩化机制
1
作者 刘际通 王新怡 +3 位作者 张一敏 朱立贤 梁荣蓉 毛衍伟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0-28,共9页
为揭示宰后成熟过程中过氧化物还原酶6(peroxiredoxin 6,Prdx6)的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calciumindependentphospholipase A2,iPLA2)对牛肉嫩化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究Prdx6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牛肉嫩化中的具体作用。测定宰... 为揭示宰后成熟过程中过氧化物还原酶6(peroxiredoxin 6,Prdx6)的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calciumindependentphospholipase A2,iPLA2)对牛肉嫩化的影响及其内在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究Prdx6作为生物标志物在牛肉嫩化中的具体作用。测定宰后成熟过程中肌原纤维蛋白粒径以观察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情况,并通过串联质量标签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探究其内在差异蛋白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使用Prdx6的iPLA2活性抑制剂MJ33孵育牛肉24 h可促进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在Con vs G0组(0 h未经孵育)、MJ33 vs G0组和MJ33 vs Con组中共鉴定出336个差异蛋白质,其中表达差异核心蛋白质为PRDX6、SOD1、GPX1和PARK7,差异蛋白质主要富集在糖酵解、细胞凋亡信号通路和细胞骨架蛋白质上,且主要位于细胞质中,但是抑制Prdx6的iPLA2活性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蛋白质主要集中在细胞质和细胞膜上。差异蛋白质之间存在互作机制,互作差异蛋白质主要富集在细胞抗氧化、核糖体调节蛋白质合成和磷脂功能上。表明抑制Prdx6的iPLA2活性可能通过介导膜功能、能量代谢和细胞凋亡对肌原纤维蛋白的降解产生影响,最终加速牛肉的嫩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嫩化 过氧化物还原6 非钙依赖型磷脂酶A2活性 肌原纤维蛋白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鼠过氧化物还原酶-5体内抗胰腺癌作用研究
2
作者 杨琳 解辉平 +4 位作者 王淼 冯佳宁 金媛媛 张志斐 杨兆勇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05-909,共5页
目的:探讨鼠源重组过氧化物还原酶-5(mPRDX5)在小鼠体内是否具有抗肿瘤活性,从而进一步确证PRDX5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异源表达和纯化获得高纯度的mPRDX5。小鼠左侧腋背部皮下接种胰腺癌Pan02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 目的:探讨鼠源重组过氧化物还原酶-5(mPRDX5)在小鼠体内是否具有抗肿瘤活性,从而进一步确证PRDX5的抗肿瘤活性和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体外异源表达和纯化获得高纯度的mPRDX5。小鼠左侧腋背部皮下接种胰腺癌Pan02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小鼠随机分为PBS(溶剂对照)组、GEM(吉西他滨)50.0 mg/kg组和mPRDX510.0 mg/kg组,每组10只,检测小鼠肿瘤相关指标。结果:与PBS组比较,GEM组荷瘤小鼠体质量降低明显,mPRDX5组小鼠体质量有一定程度的增加。PBS组肿瘤生长良好,根据肿瘤体积计算,与PBS组相比,GEM组、mPRDX510.0 mg/kg组在D7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87.07%和52.82%;按瘤重计算,与PBS组相比,GEM组、mPRDX510.0 mg/kg组在D7肿瘤生长抑制率分别为95.39%和48.33%。对PBS组和mPRDX5组小鼠肿瘤组织中的巨噬细胞极化状态进行分析,发现相较于PBS组,mPRDX5组小鼠肿瘤组织中表达CD86的M1型巨噬细胞显著增加,而表达CD206的M2型巨噬细胞显著减少。结论:mPRDX5在小鼠体内具有显著的抗胰腺癌活性,且活性的发挥是通过促进肿瘤微环境中的巨噬细胞向M1型极化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鼠源过氧化物还原酶-5 蛋白表达 胰腺癌 抗肿瘤 巨噬细胞极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毒对苹果苗木和砧木的过氧化物酶、硝酸还原酶及蛋白质、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项殿芳 宋金耀 +2 位作者 刘永军 章德明 陈霜莹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2-86,共5页
对王林、乔纳金、长富2、秋富1、M7、M26六个苹果品种及砧木的脱毒与未脱毒苗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脱毒后成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王林、长富2的脱毒苗成叶内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极显著增强。王林、乔纳金、长富2三... 对王林、乔纳金、长富2、秋富1、M7、M26六个苹果品种及砧木的脱毒与未脱毒苗木进行测定,结果显示,脱毒后成叶中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降低。王林、长富2的脱毒苗成叶内硝酸还原酶活性比对照极显著增强。王林、乔纳金、长富2三品种脱毒苗成叶中蛋白质及氨基酸含量显著降低,幼叶及嫩梢皮层中蛋白质含量显著增高。脱毒后,三个品种成叶组织提取液褐变度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脱毒 过氧化物 硝酸还原 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道毛滴虫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的cDNA克隆及序列分析(英文) 被引量:2
4
作者 章家新 傅玉才 +1 位作者 刘红 郑晓红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4年第8期680-684,共5页
目的 :获取阴道毛滴虫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的cDNA克隆 ,研究其还原烷基氢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的抗氧化作用 ,以及调节由氢过氧化物介导的信号转换。 方法 :提取阴道毛滴虫的总RNA ,用λTripIEx2噬菌体载体构建cDNA表达文库 ,阳性质... 目的 :获取阴道毛滴虫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酶的cDNA克隆 ,研究其还原烷基氢过氧化物和氢过氧化物的抗氧化作用 ,以及调节由氢过氧化物介导的信号转换。 方法 :提取阴道毛滴虫的总RNA ,用λTripIEx2噬菌体载体构建cDNA表达文库 ,阳性质粒cDNA克隆进行测序 ,并用生物软件RPS Blast,NCBIBlast和ClustalW等对 6个读码框架进行序列分析。 结果 :获得一株开放阅读框为 5 88对碱基的cDNA克隆 ,推测肽链有 196个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 ,该肽链与衣滴虫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 (Prx1蛋白 )及人的自然杀伤增强因子B分别有 5 6 %和 6 1%的同源性 ;除了两个高度保守的半胱氨酸作用基序外 ,还有蛋白激酶C磷酸化和酪氨酸激酶磷酸化作用基序 ,N 豆蔻酰化作用位点 ,脂质运载蛋白信号位点等。 结论 :该蛋白有 >5 6 %的可能性位于胞浆 ,和典型 2 CysPrx亚家族有很高 (5 6 %~ 6 2 % )的同源性 ,很可能是其中的一个新成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道毛滴虫 硫氧还原蛋白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褶纹冠蚌过氧化物还原酶6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5
作者 胡宝庆 文春根 +1 位作者 裴鹏祖 谢彦海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1048-1055,共8页
过氧化物还原酶6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磷脂酶A2的双重活性,在机体抗氧化保护及肺表面活性物质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克隆和分析了褶纹冠蚌Prx6(CpPrx6)基因的cDNA序列特征。结果表明CpPrx6基因的cDNA全长1617 bp;其中5′端非... 过氧化物还原酶6具有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磷脂酶A2的双重活性,在机体抗氧化保护及肺表面活性物质代谢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研究克隆和分析了褶纹冠蚌Prx6(CpPrx6)基因的cDNA序列特征。结果表明CpPrx6基因的cDNA全长1617 bp;其中5′端非翻译区为71 bp,3′端非翻译区为889 bp,开放阅读框为657bp,可以编码218个氨基酸。CpPrx6氨基酸序列与其他已知贝类Prx6的同源性为70%—72%。CpPrx6蛋白含有1-Cys型Prx共有的保守催化中心"PVCTTE"和脂肪酶基序"GKSWA",三级结构中包含6个α螺旋、12个β折叠,催化中心位于第5个α螺旋内。CpPrx6基因在褶纹冠蚌血细胞、外套膜、闭壳肌、肝胰腺、鳃等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鳃的表达量最大。嗜水气单胞菌刺激后6h和12h时CpPrx6在肝胰腺中的表达量明显增加(6h,P<0.05;12h,P<0.01),在血细胞和鳃组织中12h的表达量增加,24h时恢复到正常水平。将CpPrx6基因亚克隆到pET-32a(+)质粒中构建了重组质粒,SDS-PAGE分析发现重组质粒在大肠杆菌DE3中获得了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褶纹冠蚌 过氧化物还原6 组织表达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6调控肉品嫩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6
作者 王新怡 张一敏 +3 位作者 梁荣蓉 董鹏程 罗欣 毛衍伟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236-243,共8页
嫩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肉品意愿的关键指标。许多学者概述了影响肉品嫩度的因素,但几乎未涉及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6(peroxiredoxin 6,Prdx6)对肉品嫩度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动物屠宰后,肌肉所处环境的改变导致细胞产生的活性氧增多,骨骼肌... 嫩度是影响消费者购买肉品意愿的关键指标。许多学者概述了影响肉品嫩度的因素,但几乎未涉及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6(peroxiredoxin 6,Prdx6)对肉品嫩度的影响及相关机制。动物屠宰后,肌肉所处环境的改变导致细胞产生的活性氧增多,骨骼肌内原有的氧化还原、细胞凋亡等动态平衡被打破,这些改变与肉品的嫩度密切相关。本文对目前关于Prdx6清除活性氧、修复过氧化细胞膜及其与嫩度之间关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概括了Prdx6通过调控蛋白质与脂质氧化、细胞凋亡、小热休克蛋白表达、细胞自噬以及还原过氧化膜磷脂影响肉品嫩度的相关机制,阐述了Prdx6影响肉品嫩度的相关通路,完善了肉的嫩化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6 嫩度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还原酶6对宰后初期牛肉颜色和嫩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齐婷婷 逄建龙 +3 位作者 张新军 王新怡 张一敏 毛衍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01-108,共8页
为探究过氧化物还原酶6(peroxiredoxin 6,Prdx6)的非硒依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non-selenium glutathione peroxidase,NSGPx)对宰后初期牛肉品质形成的影响及机制,该研究采用巯基琥珀酸处理宰后30 min的牛背最长肌至168 h以抑制Prdx... 为探究过氧化物还原酶6(peroxiredoxin 6,Prdx6)的非硒依赖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non-selenium glutathione peroxidase,NSGPx)对宰后初期牛肉品质形成的影响及机制,该研究采用巯基琥珀酸处理宰后30 min的牛背最长肌至168 h以抑制Prdx6的NSGPx活性,测定了肉色和剪切力,并通过蛋白质组学探究其影响牛肉肉色和嫩度的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抑制Prdx6的NSGPx活性加速了肉色的劣变,但同时也加快了牛肉嫩化速率。蛋白质组学结果表明,抑制Prdx6的NSGPx活性处理组中一些结构蛋白和代谢酶类表达量的变化可能是影响牛肉肉色和嫩度的重要原因。此外,差异表达蛋白如组蛋白H2A、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7A1等蛋白质参与细胞凋亡和呼吸电子传递链等过程,可能是影响牛肉品质的潜在因子。该文从蛋白质水平上阐释了Prdx6的NSGPx活性调控牛肉颜色、嫩度的机理,完善了牛肉品质的调控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还原6 牛肉 肉色 嫩度 蛋白质组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物酶1,6和GFAP在人脑星形胶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8
作者 周金桥 刘秋红 +2 位作者 王景涛 郭新宾 宋来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255-1259,共5页
目的确定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过氧化物酶1(Prx1)、过氧化物酶6(Prx6)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5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23例、Ⅲ级1... 目的确定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过氧化物酶1(Prx1)、过氧化物酶6(Prx6)和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情况,探讨其表达水平与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的关系。方法采用Western blot、RT-PCR和免疫组化检测52例星形胶质细胞瘤(Ⅱ级23例、Ⅲ级15例、Ⅳ级14例)和12例正常脑组织标本中Prx1、Prx6和GFAP的表达情况。结果 Prx1、Prx6在正常脑组织、Ⅱ级、Ⅲ级、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GFAP在Ⅲ、Ⅳ级星形胶质细胞瘤中蛋白和mRNA的表达水平低于Ⅱ级星形胶质细胞瘤和正常脑组织(P<0.05)。结论 Prx1、Prx6和GFAP可能是临床评价星形胶质细胞瘤恶性程度和侵袭性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可作为星形胶质细胞瘤生物治疗的潜在靶分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酶1 过氧化物6 胶质纤维酸性蛋白 星形胶质细胞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还原蛋白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的表达 被引量:2
9
作者 徐文雨 朱默然 +2 位作者 徐春燕 朱先极 沈瑶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66-468,共3页
本研究探讨过氧化还原蛋白6(peroxiredoxin-6,Prdx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表达及与病情的相关性。选取2017年1—7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呼吸科住院COPD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分别抽取... 本研究探讨过氧化还原蛋白6(peroxiredoxin-6,Prdx6)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中的表达及与病情的相关性。选取2017年1—7月复旦大学附属浦东医院呼吸科住院COPD患者及健康体检者血清,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10 mL,检测外周血Prdx6的表达及其与COPD病情的相关性。结果显示,COPD患者血清Prdx6表达水平较健康人群明显增高(P<0.05)。COPD急性加重期血清Prdx6表达水平较稳定期明显增高,且表达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极重度患者明显高于重度患者(P<0.05)。Prdx6在COPD中表达增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急性加重期 氧化还原蛋白6(Prdx6) 氧化应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处理对家蚕滞育卵还原型与氧化型谷胱甘肽比值的影响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丽 侯宜胜 +2 位作者 姚金美 司马杨虎 赵林川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2-56,共5页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比值反映出细胞的氧化胁迫状况。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家蚕滞育卵持续25℃保护和经5℃低温处理后卵内谷胱甘肽代谢的变化,探讨蚕卵的谷胱甘肽代谢与滞育解除的关系。与持续25℃滞育温度...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与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的比值反映出细胞的氧化胁迫状况。利用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家蚕滞育卵持续25℃保护和经5℃低温处理后卵内谷胱甘肽代谢的变化,探讨蚕卵的谷胱甘肽代谢与滞育解除的关系。与持续25℃滞育温度条件下的蚕卵相比,5℃低温解除滞育的处理显著提高了蚕卵总谷胱甘肽含量、GSSG含量和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活性,而显著降低了GSH含量以及GSH/GSSG比值。结果表明,低温处理过程中,滞育卵TPX活性显著升高,间接地促进GSH氧化为GSSG,使GSH/GSSG比值显著下降,由此导致蚕卵处于过氧化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滞育卵 滞育解除 还原型谷胱甘肽 氧化型谷胱甘肽 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滞育发动前家蚕滞育性与非滞育性卵的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状态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万华星 司马杨虎 赵林川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5-69,共5页
为了调查滞育和非滞育性家蚕卵的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在滞育发动前是否存在差异,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滞育发动前(25℃中蚕卵产下后0~24 h)滞育与非滞育蚕卵的谷胱甘肽含量和相关代谢酶活性。滞育发动前,滞育性家蚕卵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 为了调查滞育和非滞育性家蚕卵的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在滞育发动前是否存在差异,利用分光光度法检测滞育发动前(25℃中蚕卵产下后0~24 h)滞育与非滞育蚕卵的谷胱甘肽含量和相关代谢酶活性。滞育发动前,滞育性家蚕卵中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含量、总谷胱甘肽(GSH+2GSSG)含量和GSH/GSSG比值变化不显著,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变化不显著,但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活性下降23%,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升高57%;非滞育性家蚕卵中的GSH含量及TPX和GST活性变化不显著,但GSSG含量升高61%,GSH+2GSSG含量升高41%,GSH/GSSG比值下降33%,GR活性下降16%。与非滞育性家蚕卵相比,滞育发动前滞育性家蚕卵中的GSH含量、GSSG含量和GSH+2GSSG含量较低,GSH/GSSG比值较高,TPX活性较低,GST活性无显著差异,GR活性较高。两种蚕卵中都未能检测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活性。结果表明,滞育发动前滞育性家蚕卵中较低的TPX活性和较高的GR活性共同导致较高的GSH/GSSG比值,使其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处于相对还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卵 滞育发动 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 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 谷胱甘肽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胁迫对多化性家蚕5龄雌性幼虫脂肪体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朱文娟 袁燕萍 +1 位作者 司马杨虎 赵林川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29-1035,共7页
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对保障机体的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对多化性家蚕品种兰溪10的5龄雌性幼虫连续72 h分别以常温25℃和32℃热胁迫处理,测定脂肪体中与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相关分子的含量和酶活性变化。在常温和热胁迫处理的雌蚕脂肪... 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对保障机体的内环境稳定至关重要。对多化性家蚕品种兰溪10的5龄雌性幼虫连续72 h分别以常温25℃和32℃热胁迫处理,测定脂肪体中与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相关分子的含量和酶活性变化。在常温和热胁迫处理的雌蚕脂肪体中均检测不到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PX)活性。与常温处理组相比,热胁迫处理组的雌蚕脂肪体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GSH/氧化型谷胱甘肽(GSSG)比值、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活性和硫氧还蛋白还原酶(TrxR)活性均显著降低,H2O2、GSSG、总谷胱甘肽的含量以及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酶(TPX)活性和TPX编码基因Bmprx的转录水平显著提高,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和TPX的另一个编码基因Bmtpx的转录水平则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在热胁迫环境下家蚕脂肪体中的Bmprx基因被诱导上调表达,使TPX活性提高和TrxR活性降低,导致GSH/GSSG比值显著降低,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向氧化态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蚕 脂肪体 谷胱甘肽氧化还原循环 硫氧还蛋白过氧化物 硫氧还蛋白还原 热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的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瑶苹 吴梓染 +3 位作者 陈福雄 赖永洪 湛洁谊 陈淑芳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4期395-398,共4页
本文探讨了正常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不同。结果显示,G-6-PD缺乏的红细胞还原型辅酶Ⅱ(NADPH)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红细胞;正常红细胞受过氧化刺激后,其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 本文探讨了正常和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的红细胞抗氧化能力的不同。结果显示,G-6-PD缺乏的红细胞还原型辅酶Ⅱ(NADPH)含量显著低于正常红细胞;正常红细胞受过氧化刺激后,其过氧化氢酶(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NADPH含量均呈现先升后降的变化;G-6-PD缺乏的红细胞的Cat,GSHpx活性及NADPH含量则持续下降。揭示了G-6-PD缺乏的红细胞抗氧化能力不足。本文还对NADPH在红细胞抗氧化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脱氨酶缺乏 还原型辅酶Ⅱ 氧化氨酶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硒蛋白的抗氧化作用 被引量:16
14
作者 王晓雅 《现代农业科技》 2006年第08S期183-184,共2页
硒的抗氧化作用与机体的免疫、衰老、疾病、凋亡等方面密切相关,并且由于缺硒而导致的疾病中,大部分是由于氧化损伤导致的。为此,对硒及硒蛋白的抗氧化作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蛋白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 硫氧还原蛋白系统 脱碘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魏酸钠通过miR-216b-3p/Nrf2通路减轻缺氧缺血胚胎大鼠氧化应激反应 被引量:1
15
作者 黄一伟 郜萌 +4 位作者 牟宸希 徐伟靖 孙逊 陈天浩 徐辉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529-536,共8页
目的:探究阿魏酸钠(SF)通过miR-216b-3p/Nrf2通路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胚胎大鼠大脑的干预作用以及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雌性SD大鼠和雄鼠,按照3∶1比例合笼获得怀孕的雌鼠。然后将孕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氧缺... 目的:探究阿魏酸钠(SF)通过miR-216b-3p/Nrf2通路对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胚胎大鼠大脑的干预作用以及减轻氧化应激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成年雌性SD大鼠和雄鼠,按照3∶1比例合笼获得怀孕的雌鼠。然后将孕鼠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氧缺血性脑病模型组(HIE)、SF低剂量组(HIE+SF-L)和SF高剂量组(HIE+SF-H)。通过无创止血钳夹闭子宫两侧动脉和卵巢血管法制备胚胎大鼠HIE模型。SF治疗组腹膜腔注射SF。采用HE染色观察胚胎大鼠大脑皮质的病理变化;免疫荧光观察核因子红细胞系2相关因子2(Nrf2)、过氧化还原酶1(PRDX1)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胚胎大鼠脑组织中Nrf2和PRDX1蛋白的表达;real time RT-PCR检测miR-216b-3p的表达以及Nrf2和PRDX1的mRNA表达;WST-8法和TBA法检测脑组织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结果:与sham组对比,HIE组胚胎大鼠的大脑损伤加重,病理改变明显;HIE组中Nrf2蛋白表达和mRNA水平降低(P<0.05),PRDX1的蛋白水平和mRNA水平显著上调(P<0.05),miR-216b-3p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并且Nrf2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5),PRDX1的平均荧光强度显著增加(P<0.05);SOD活性显著下调,MDA含量显著增加(P<0.05)。与HIE组对比,各剂量SF组的大脑皮质病理结构明显改善,脑损伤减轻;Nrf2和PRDX1的蛋白表达、mRNA水平以及平均荧光强度均显著上升(P<0.05);miR-216b-3p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以SF高剂量组下调最为显著(P<0.05);并且SOD活性显著上调,MDA含量显著下调(P<0.05)。结论:SF通过miR-216b-3p/Nrf2信号通路在HIE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减轻胚胎大鼠受到的氧化应激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魏酸钠 缺氧缺血性脑病 氧化应激 核转录因子红系2相关因子2 过氧化物还原蛋白1 大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ADPH依赖性硫氧还蛋白还原酶C在植物质体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6
作者 康振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硫氧还蛋白的氧化还原调节作用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它能够还原目标蛋白的二硫键,而自身的活性位点则被氧化。因此,对于新的催化循环,则需要由相应的还原酶将其再次还原成活性形式。硫氧还蛋白对维持高等植物的光合效率同样具有重要意... 硫氧还蛋白的氧化还原调节作用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它能够还原目标蛋白的二硫键,而自身的活性位点则被氧化。因此,对于新的催化循环,则需要由相应的还原酶将其再次还原成活性形式。硫氧还蛋白对维持高等植物的光合效率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叶绿体中的硫氧还蛋白分别由铁氧还蛋白依赖性硫氧还蛋白还原酶和NADPH依赖性硫氧还蛋白还原酶C(NTRC)两种酶还原。NTRC的本质是一种黄素蛋白,除了具有还原酶活性外,还整合了一个硫氧还蛋白结构域,在叶绿体和淀粉体的氧化还原调节中处于核心地位。这种特殊的双功能酶在卡尔文-本森循环、氧化戊糖磷酸途径、抗过氧化、四吡咯代谢、ATP和淀粉合成、生长素和光周期调控中扮演了多重角色。本综述总结了NTRC的生理功能,并讨论了该蛋白质对植物质体氧化还原稳态的调节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绿体 NADPH依赖性硫氧还蛋白还原酶C(NTRC) 过氧化物氧还蛋白 氧化还原稳态 硫氧还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稳定敲降PrxⅡ基因对QSG-7701细胞系抗氧化作用的影响
17
作者 贺鑫梅 王媛 +6 位作者 冯耀元 毛莹莹 邢晓娅 向虹怡 郭晓宇 韩英浩 金美华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 2022年第1期87-92,共6页
为了建立PrxⅡ敲降的稳定细胞系并探究人肝细胞中PrxⅡ对过氧化氢(H_(2)O_(2))的清除作用,使用空白慢病毒载体和含Sh-PrxⅡ的慢病毒载体侵染人肝细胞系QSG-7701,利用流式细胞仪以及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rxⅡ蛋白信... 为了建立PrxⅡ敲降的稳定细胞系并探究人肝细胞中PrxⅡ对过氧化氢(H_(2)O_(2))的清除作用,使用空白慢病毒载体和含Sh-PrxⅡ的慢病毒载体侵染人肝细胞系QSG-7701,利用流式细胞仪以及荧光显微镜检测转染效率,蛋白免疫印迹检测PrxⅡ蛋白信号,然后用不同浓度的H_(2)O_(2)处理Scramble(空白慢病毒载体转染组)和Sh-PrxⅡ(含Sh-PrxⅡ的慢病毒载体),MTT assay检测细胞存活率。结果显示PrxⅡ被敲降,同时随着H_(2)O_(2)的处理浓度的增高,PrxⅡ敲降后的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由此得出结论,Prx稳定敲降的QSG-7701细胞系成功建立,并且敲降PrxⅡ后QSG-7701细胞的抗氧化作用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酶2 氧化 慢病毒载体 蛋白质免疫印迹 MTT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敲低PRDX6对利福平诱导HepG2细胞胆汁酸转运体适应性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屈柳芳 黄梦雪 +3 位作者 曹世国 陈刚 许建明 张卫平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60-665,共6页
目的探讨敲低过氧化物还原酶-6(PRDX6)在利福平(RFP)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损伤及胆汁酸转运体适应性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均匀接种于6孔板中,使用特异PRDX6-siRNA、control-siRNA分别转染HepG2细胞构建敲低组及对... 目的探讨敲低过氧化物还原酶-6(PRDX6)在利福平(RFP)诱导人肝癌细胞(HepG2)损伤及胆汁酸转运体适应性表达中的作用。方法将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均匀接种于6孔板中,使用特异PRDX6-siRNA、control-siRNA分别转染HepG2细胞构建敲低组及对照组。给予细胞100μmol/L RFP诱导24 h后,Western blot和qRT-PCR检测各组细胞PRDX6、多药耐药蛋白1(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2、3、4(MRP2、MRP3、MRP4)、Na+/牛磺胆酸协同转运蛋白(NTCP)的蛋白及基因表达水平;Annexin V-FITC/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增殖变化;试剂盒检测各组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损伤标志物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汁酸(TBA)相对含量变化。结果RFP可诱导HepG2细胞MRP2、MRP3、MRP4、MDR1、NTCP及PRDX6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升高(P<0.05),而敲低PRDX6后,MRP2、MRP3、MRP4、MDR1、NTCP的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P<0.05)。此外,PRDX6敲低后HepG2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细胞增殖能力下降(P<0.05),细胞培养上清液中细胞损伤标志物(ALT、AST、TBIL、DBIL、TBA)水平升高(P<0.05)。结论RFP可增加HepG2细胞胆汁酸转运体及PRDX6的蛋白和基因表达量,敲低PRDX6并用RFP诱导后胆汁酸转运体的蛋白及基因表达量降低,同时细胞损伤加重,表明PRDX6在RFP诱导的HepG2细胞适应性反应中发挥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物还原酶-6 利福平 胆汁酸转运体 适应性反应 细胞损伤 凋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龙虾prx6基因在对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中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
19
作者 金博阳 秦仕宇 +4 位作者 张明达 李倩倩 文静 沈秀丽 杜志强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314-322,共9页
【目的】旨在研究prx 6基因在小龙虾先天免疫中的调控作用机制,探索小龙虾prx 6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后发挥免疫调控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选取prx 6基因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正常小龙虾各组织的总RNA,... 【目的】旨在研究prx 6基因在小龙虾先天免疫中的调控作用机制,探索小龙虾prx 6基因在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感染后发挥免疫调控作用的可能分子机制。【方法】选取prx 6基因作为研究对象,提取正常小龙虾各组织的总RNA,利用RT-qPCR分析目的基因在小龙虾各组织中的分布,并检测S.aureus免疫刺激后,prx 6基因在小龙虾相关组织中的表达模式。通过RNA干扰技术(RNAi)敲低prx 6基因表达量,在感染S.aureus后,测定小龙虾肝胰腺中Pc-crustin 3、Pc-crustin 4、Pc-ALF 9和Pc-lectin 1免疫效应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同时,进一步对小龙虾血淋巴中的细菌载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通过对prx 6基因在小龙虾各组织的表达水平分析,观察到该基因在肝胰腺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在S.aureus感染后,小龙虾肝胰腺、血细胞和肠组织中prx 6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在鳃组织仅有早期表达量有所增加。小龙虾存活率的检测结果表明RNAi下调prx 6基因表达量之后,其生存率显著低于dsGFP+S.aureus对照组。为了进一步探索死亡率升高的原因,研究了抗菌肽基因在抗细菌防御中的表达水平。RNAi实验结果显示,在prx 6基因表达量降低的情况下,小龙虾肝胰腺Pc-crustin 3、Pc-crustin 4、Pc-ALF 9以及Pc-lectin 1基因表达水平都出现了显著下降。此外,小龙虾血淋巴中的细菌载量检测结果显示,prx 6基因RNAi组的细菌载量显著高于dsGFP+S.aureus对照组。【结论】小龙虾prx 6基因通过影响抗菌肽基因的表达,以及血淋巴细菌清除能力来参与抗细菌先天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免疫 过氧化物还原6 RNA干扰 抗菌肽 金黄色葡萄球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DX6过表达对肝癌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 被引量:6
20
作者 母润红 刘馨竹 +4 位作者 林睿 李雨澎 王璐瑶 王春雨 郭笑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59-565,共7页
目的:探讨过表达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6(PRDX6)基因对肝细胞癌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肝癌HepG2和Hep3B细胞分为过表达PRDX6组(转染过表达质粒PIRES-EGFP-PRDX6)和空载体组(转染对照质粒PIRES)。实时... 目的:探讨过表达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6(PRDX6)基因对肝细胞癌增殖、侵袭和迁移的影响,并阐明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肝癌HepG2和Hep3B细胞分为过表达PRDX6组(转染过表达质粒PIRES-EGFP-PRDX6)和空载体组(转染对照质粒PIRES)。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肝癌细胞中PRDX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MTT法检测2组肝癌细胞增殖活性,划痕实验检测2组肝癌细胞划痕愈合率,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2组肝癌细胞的侵袭细胞数。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2组细胞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RT-q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过表达PRDX6组肝癌细胞中PRDX6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空载体组(P<0.05)。MTT法检测,过表达PRDX6组肝癌细胞的增殖活性明显高于空载体组(P<0.05)。划痕实验和T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与空载体组比较,过表达PRDX6组肝癌细胞划痕愈合率和侵袭细胞数升高(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与空载体组比较,过表达PRDX6组肝癌细胞中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结论:PRDX6过表达可增强肝癌HepG2和Hep3B细胞体外增殖、侵袭及迁移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PRDX6过表达调控MMP-2和MMP-9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过氧化物氧化还原蛋白6 细胞增殖 细胞侵袭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