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 被引量:3
1
作者 吕挺 单国荣 +1 位作者 黄志明 翁志学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2675-2679,共5页
研究了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过氧化新癸酸-1,1-二甲基-3-羟基丁基酯(Lup610)在51.3与56.8℃以及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Lup701)和过氧化新戊酸叔己酯(HPV)在61.8℃单一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并采用模型计算结果绘制转化率-时间曲线... 研究了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过氧化新癸酸-1,1-二甲基-3-羟基丁基酯(Lup610)在51.3与56.8℃以及过氧化新庚酸叔丁酯(Lup701)和过氧化新戊酸叔己酯(HPV)在61.8℃单一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动力学,并采用模型计算结果绘制转化率-时间曲线,取与实验数据符合最好的f值作为引发剂的引发效率,求得引发剂Lup610在51.3与56.8℃的引发效率分别为0.80与0.75,引发剂Lup701和HPV在61.8℃下的引发效率分别为0.55和0.50。研究了上述引发剂与过氧化二碳酸二(2-乙基己酯)、过氧化新癸酸叔丁酯在各温度下复合引发剂引发氯乙烯悬浮聚合的动力学,与模型值相比较,发现两者能很好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乙烯 新型过氧化物引发剂 聚合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式工艺中引发剂对低密度聚乙烯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邸麟婷 慕雪梅 +6 位作者 王文英 秦晨元 魏福庆 许慧芳 陈雷 孙启虎 杨世元 《塑料工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7-22,共6页
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以其优异的介电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绝缘材料中。现有研究主要关注LDPE的介电性能、加工工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对引发剂的选择如何影响LDPE的结构性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比氧气和过氧化物分别作为... 低密度聚乙烯(LDPE)树脂以其优异的介电性能被广泛地应用于电气绝缘材料中。现有研究主要关注LDPE的介电性能、加工工艺和环境因素的影响,然而对引发剂的选择如何影响LDPE的结构性能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比氧气和过氧化物分别作为引发剂的高压管式生产工艺,分析了2种引发剂条件下生产的LDPE(22E型和2240型)的分子结构、力学性能、介电性能和流变特性。结果表明,22E具有更大的数均分子量和更高的多分散性指数,但其熔体强度低于2240H,原因在于2240H的高支化度增加了分子链间的缠结,从而增强了熔体的弹性和黏弹性行为。2240H在170和190℃下的熔体强度显著高于22E,且其加工能耗较低,凝胶含量更高,表明2240H的交联密度较大。综上,过氧化物引发剂生产的LDPE(2240H)具有更高的支化度和熔体强度,而氧气引发剂生产的LDPE(22E)则具有更优异的介电性能和力学强度,本研究为高压管式工艺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氧气引发 过氧化物引发剂 管式工艺 分子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解法制备高流动性聚丙烯的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杨锦 柳丽楠 +3 位作者 金坤 李西莎 谭志勇 张会轩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0-93,161,共5页
以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DHBP)为过氧化物引发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高流动性聚丙烯(PP)。研究了DHBP的用量对PP流动性、力学性能、热性能、热稳定性以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PP的熔体质... 以2,5-二甲基-2,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DHBP)为过氧化物引发剂,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制备了高流动性聚丙烯(PP)。研究了DHBP的用量对PP流动性、力学性能、热性能、热稳定性以及流变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引发剂用量的增加,PP的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迅速增加,流动性得到明显提高,实现了对PP的有效降解;缺口冲击强度、拉伸强度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逐渐降低,引发剂用量达到0.8%时,下降为降解前的50%左右;断裂伸长率随引发剂用量的增加迅速降低,用量超过0.6%以后,断裂伸长率下降到3%以下,表现出明显的脆性断裂。引发剂用量较多时,PP的结晶温度略有升高,结晶度基本保持不变,随引发剂用量增加,熔融峰逐渐由未分开的两个吸热峰演变为分开的两个吸热峰。随引发剂用量增加,PP的初始阶段降解有所提前,降解速率最大值对应的温度虽然有所提前,但总体变化不大;随引发剂用量增加,PP的复数黏度逐渐降低。采用引发剂能实现PP的有效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2 5-二甲基-2 5-二(叔丁基过氧基)己烷 过氧化物引发剂 熔体质量流动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