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52篇文章
< 1 2 8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碱性过氧化氢预处理对芦苇秸秆酶解影响的研究
1
作者 李羽 徐忠斌 +3 位作者 王忠铭 邹琴琴 孙亚光 陈阳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08-216,共9页
以芦苇秸秆为研究对象,在常压低温条件下利用碱性过氧化氢进行预处理实验的研究。在不同NaOH浓度、H2O2添加量、时间和温度下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为1.38%,H2O2添加量为1.... 以芦苇秸秆为研究对象,在常压低温条件下利用碱性过氧化氢进行预处理实验的研究。在不同NaOH浓度、H2O2添加量、时间和温度下进行单因素实验,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响应面优化实验得出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浓度为1.38%,H2O2添加量为1.67%,时间2.17 h,温度69℃,木质素的去除率为83.83%,纤维素、半纤维素保留率分别为91.69%和61.94%;对预处理残渣进行酶解,24 h酶解率为71.08%,已达到酶解平衡,相比较同等条件下的原料酶解率显著提升。通过显微傅里叶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扫描电镜等方法对原料和预处理残渣的分析表明,碱性过氧化氢体系对芦苇秸秆预处理能够有效脱除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破坏原料的顽固性,促进酶解产糖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质 碱性过氧化氢 预处理 木质素去除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对过氧化氢酶的固定化及其性能评价
2
作者 孙烨琳 何义 +2 位作者 李杰 张维冰 张磊 《现代化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60-166,共7页
开发了一种在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Tb-MOF)中封装过氧化氢酶(CAT)制备固定化酶材料(CAT@Tb-MOF)的方法,制备的固定化酶材料负载量高达302.3 mg/g。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PR)对封装后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加以评价... 开发了一种在铽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Tb-MOF)中封装过氧化氢酶(CAT)制备固定化酶材料(CAT@Tb-MOF)的方法,制备的固定化酶材料负载量高达302.3 mg/g。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和电子顺磁共振波谱法(EPR)对封装后的过氧化氢酶活性加以评价,结果发现其酶活保留率达90%以上,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和重复使用性。MOFs材料在生长过程中直接将酶包覆在其中,具有条件温和以及操作便捷的特点。在固定化过程中酶结构保持稳定,因此可以良好地保持酶活性,同时MOFs材料提供的微环境也保证了酶的环境适应性。在80℃下剩余酶活为92.6%;经过10次循环使用后,固定化酶活性仍能保持在90%;经过50 d贮藏,固定化酶活性仍保持在50%左右。该方法所制备的固定化酶材料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工业应用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固定化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 电子顺磁共振波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小板膜修饰过氧化氢酶/二氧化硅纳米粒抑制机体辐射感染
3
作者 熊太农 李陈文娅 +3 位作者 陈银 韩松伶 王成 王军平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602-612,共11页
目的通过制备能够靶向白细胞的血小板膜修饰过氧化氢酶/二氧化硅纳米粒(platelet membrane modified catalase/silica nanoparticles,PCNP),为辐射感染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有效策略。方法利用血小板膜、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以及二氧... 目的通过制备能够靶向白细胞的血小板膜修饰过氧化氢酶/二氧化硅纳米粒(platelet membrane modified catalase/silica nanoparticles,PCNP),为辐射感染并发症的防治提供有效策略。方法利用血小板膜、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以及二氧化硅制备PCNP以及过氧化氢酶/二氧化硅纳米粒(catalase/silica nanoparticles,CNP),并通过细胞存活实验、溶血实验以及小鼠尾静脉给药后急性毒性实验初步评估PCNP生物安全性;培养基、FITC标记的PCNP(FITC^(+)PCNP)及FITC标记的CNP(FITC^(+)CNP)分别与人外周血B淋巴细胞(AHH-1)和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共孵育,分为对照组、FITC^(+)PCNP组及FITC^(+)CNP组,利用激光共聚焦观察细胞内荧光强度来评价PCNP的白细胞靶向功能;将AHH-1分为对照组、辐照组、血小板膜组、CNP(100μg/mL)组和PCNP(100μg/mL)组,与培养基、培养基、血小板膜混悬液、CNP或PCNP溶液共孵育后进行6 Gy Co~(60)γ射线辐照,通过检测羟自由基等活性氧自由基(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及细胞凋亡情况评估纳米粒体外减轻白细胞放射损伤的作用;20只C57BL/6雄性小鼠(体质量18~20 g)简单随机抽样分为(n=10):辐照组与10mg/kg PCNP组,小鼠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或PCNP后2 h时进行5 Gy Co~(60)γ射线全身辐照,辐照后2 h时再腹腔注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ultidrug-resistant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MDR-AB),通过检测主要脏器细菌载量评估纳米药物抑制辐照后感染效应。结果PCNP水合粒径为91.3 nm,其在低于400μg/mL的浓度下未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毒性及溶血毒性;小鼠尾静脉注射PCNP(20mg/kg)后体质量正常增长,心、肝、脾、肺、肾等主要脏器组织未出现病理改变;在AHH-1和RAW264.7细胞中,与FITC^(+)CNP组相比,PCNP的靶向性都具有显著优势[(15.45±3.48)%vs(9.33±2.03)%,P<0.01;(11.25±2.08)%vs(7.06±0.71)%,P<0.001];细胞防护能力检测实验中,与辐照组相比,PCNP能有效降低AHH-1细胞ROS水平[(22.73±3.71)%vs(60.90±9.08)%,P<0.001]及凋亡率[(9.84±0.92)%vs(38.96±3.62)%,P<0.001];小鼠辐照后细菌定植实验表明PCNP干预的小鼠脾脏MDR-AB定植数量显著少于辐照组[(17.50±1.38)×10~4 vs(13.20±2.29)×10~6 CFU/g,P<0.001]。结论PCNP能有效抑制机体辐射感染并发症,其对白细胞的直接保护作用可能是抗感染作用的主要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感染 过氧化氢 白细胞靶向 血小板膜修饰纳米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阿维菌素对禾花鲤超氧化物岐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4
作者 孙悦 陈倩倩 +3 位作者 孙翰昌 胡广地 邓雅心 杨帆 《中南农业科技》 2025年第1期268-270,共3页
以禾花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阿维菌素对禾花鲤肌肉与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花鲤肌肉中SOD活性在第10天浓度为0.15μg/L时达到最高,禾花鲤鳃中SOD活性在第5天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 以禾花鲤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浓度阿维菌素对禾花鲤肌肉与鳃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禾花鲤肌肉中SOD活性在第10天浓度为0.15μg/L时达到最高,禾花鲤鳃中SOD活性在第5天试验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极显著。禾花鲤肌肉中CAT活性在第5天浓度为0.27μg/L时达到最高,禾花鲤鳃中CAT活性在第5天浓度为0.21μg/L时达到最高。阿维菌素对禾花鲤鳃中SOD、CAT活性产生明显影响,鳃对污染物的敏感性明显高于肌肉,可作为水体污染分子生物标记物较理想的取样器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 禾花鲤 氧化物歧化(SOD) 过氧化氢(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氧化铈/羟基氧化铁纳米酶的比色分析法快速检测泡椒凤爪中过氧化氢
5
作者 岳晓月 闫曙亮 +1 位作者 符龙 赵电波 《食品科学》 EI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66-175,共10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二氧化铈(CeO_(2))修饰的羟基氧化铁(FeOOH),得到纳米材料CeO_(2)/FeOOH。CeO_(2)/FeOOH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催化过氧化氢(H_(2)O_(2))分解产生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将3,3’,5,5’-四... 采用水热法合成二氧化铈(CeO_(2))修饰的羟基氧化铁(FeOOH),得到纳米材料CeO_(2)/FeOOH。CeO_(2)/FeOOH具有类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催化过氧化氢(H_(2)O_(2))分解产生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将3,3’,5,5’-四甲基联苯胺(3,3’,5,5’-tetramethylbenzidine,TMB)氧化为蓝色的氧化TMB(oxidized TMB,ox-TMB)。基于此,构建基于CeO_(2)/FeOOH纳米酶的H_(2)O_(2)比色传感器。结果表明:该比色传感器对H_(2)O_(2)显示出高灵敏度响应,检测限为3.92μmol/L,检测范围为10~1000μmol/L。此外,该传感器可用于泡椒凤爪中H_(2)O_(2)的快速检测,其中,H_(2)O_(2)加标回收率为90.59%~93.42%,相对标准偏差≤4.25%,具有灵敏、准确、快速和简便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椒凤爪 过氧化氢 快速检测 比色法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u-N-C纳米酶的比色分析法快速检测泡椒猪皮中的过氧化氢
6
作者 岳晓月 郝辰旭 +2 位作者 闫曙亮 符龙 赵电波 《食品工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2期275-283,共9页
为构建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过氧化氢的比色传感器,采用热处理法将单原子Cu分散固定在超薄的氮化二维碳膜上,得到Cu-N-C纳米酶。通过TEM、XPS、XRD、FT-IR表征该纳米酶,并将基于此纳米酶的比色传感器应用于泡椒猪皮中过氧化氢的快速检测... 为构建一种新型的快速检测过氧化氢的比色传感器,采用热处理法将单原子Cu分散固定在超薄的氮化二维碳膜上,得到Cu-N-C纳米酶。通过TEM、XPS、XRD、FT-IR表征该纳米酶,并将基于此纳米酶的比色传感器应用于泡椒猪皮中过氧化氢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Cu-N-C纳米酶具有良好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以催化H_(2)O_(2)分解产生羟基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将3,3',5,5'-四甲基联苯胺(TMB)氧化生成oxTMB,呈现明显的蓝色。基于Cu-N-C纳米酶构建的比色传感器用于H_(2)O_(2)检测,检测限为0.81μmol/L,检测范围为1~1000μmol/L,具有良好的选择性,检测结果与国标方法基本相同,能够应用于泡椒猪皮中H_(2)O_(2)的快速检测。该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及成本低等优势,能够实现H_(2)O_(2)的快速检测,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椒猪皮 过氧化氢 快速检测 比色法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4+)-过氧化氢返滴定体系的自动电位滴定法测定苹果中过氧化氢酶的酶活度
7
作者 陶锁军 白莹 +2 位作者 李花 靳佩芸 张小林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28-231,共4页
过氧化氢酶(CAT)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1]),可保护组织细胞不受伤害,堪称生命科技中最具神奇魔力的酶以及机体内的垃圾清道夫。CAT酶活度(U·mL^(−1))以单位时间(1 min)内1 mL酶液所分解的过氧化氢量(μmol)表达,其国家标准测定方... 过氧化氢酶(CAT)具有重要的生理作用^([1]),可保护组织细胞不受伤害,堪称生命科技中最具神奇魔力的酶以及机体内的垃圾清道夫。CAT酶活度(U·mL^(−1))以单位时间(1 min)内1 mL酶液所分解的过氧化氢量(μmol)表达,其国家标准测定方法为滴定法(碘量法、高锰酸钾滴定法)^([2]),这些方法具有简便易行、试验成本低等优势,但取样量大,指示终点会受样品形态影响,测量精度不高,不便于微量分析。可见分光光度法^([3-4])、荧光法^([5])也可用于微量CAT检测,然而这些方法稳定性差且过程繁琐。电位滴定法^([6])具有精密度好、准确度优、自动化程度高等优势,本课题组曾基于重铬酸钾-Fe^(2+)体系的电位滴定法测定CAT酶活度^([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见分光光度法 返滴定 自动电位滴定法 高锰酸钾滴定法 标准测定方法 过氧化氢 碘量法 重铬酸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二甲酸酯对土壤过氧化氢酶的作用机制及活性影响分析
8
作者 黄申奥 鲁广秋 +2 位作者 施雨杉 刘思娜 倪芷晴 《世界热带农业信息》 2025年第3期34-37,共4页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 PAEs)俗名“塑化剂”,是全球生产量占比最高、应用领域最广的人工合成有机有毒化合物之一,也因其对塑料制品有可塑性及增强柔韧性等效能而被大范围地投入于聚氯乙烯等生产中。氢键和范德华力为PAEs与塑... 邻苯二甲酸酯(Phthalate esters, PAEs)俗名“塑化剂”,是全球生产量占比最高、应用领域最广的人工合成有机有毒化合物之一,也因其对塑料制品有可塑性及增强柔韧性等效能而被大范围地投入于聚氯乙烯等生产中。氢键和范德华力为PAEs与塑料分子间的作用力“桥梁”,PAEs与塑料分子的化学性质相对独立,彼此之间较不稳定,随着时间推移通过塑料易侵入到大气、土壤、水体等生物栖息环境介质中,再通过食物链传递、生物富集,不仅造成了生态污染,同样威胁着人类安全。土壤微生物群落中由活性氧引起的氧化应激反应是调节土壤微环境平衡的重要性质,其中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就是一类重要的承担氧化应激的细胞内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范德华力 塑料制品 生态污染 人工合成 过氧化氢 细胞内 生物富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高光谱成像技术对甜瓜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无损检测
9
作者 王静 马玲 +3 位作者 马思艳 马燕 张祎洋 吴龙国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455-3462,共8页
为达到及时监测植株生长状况,快速检测不同光强下甜瓜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布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采用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叶片进行处理,进而采用荧光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叶片扫描,提取出300个叶片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通过4种预处理方法... 为达到及时监测植株生长状况,快速检测不同光强下甜瓜叶片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布的差异是至关重要的。采用不同光照强度对甜瓜叶片进行处理,进而采用荧光高光谱成像技术对叶片扫描,提取出300个叶片样本的平均光谱反射率,通过4种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了预处理和优化。运用区间变量迭代空间收缩法(iVISSA)、竞争性自适应加权算法(CARS)、遗传偏最小二乘算法(GAPLS)、迭代保留有效信息变量法(IRIV)和变量组合集群分析法(VCPA)五种方法提取了特征波长,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PLSR)模型筛选出最优特征波长。基于优选的特征波长建立了主成分回归(PCR)模型、多元线性回归(MLR)模型、卷积神经网络(CNN)模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模型,结果表明Baseline-IRIV-MLR模型识别准确率最高,训练集和预测集的准确率均为0.852。本研究结果为荧光高光谱成像技术应用于瓜类作物质量评价提供理论依据,为精准农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高光谱 甜瓜叶片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饲料中添加过氧化氢酶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姗姗 王俊保 +5 位作者 简永慧 宋嘉欣 周东生 郑金仙 孔有琴 丁志丽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64-477,共14页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过氧化氢酶(CAT)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能力、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共配制6种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CAT1,对照组)、75(CAT2组)、150(CAT3组)、300(CAT4组)、600(CAT5组)和1200 ...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过氧化氢酶(CAT)对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能力、免疫性能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共配制6种饲料,分别在基础饲料中添加0(CAT1,对照组)、75(CAT2组)、150(CAT3组)、300(CAT4组)、600(CAT5组)和1200 U/kg(CAT6组)的CAT,饲喂1080只初始体重为(0.10±0.03)g的日本沼虾,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60只虾。试验期为8周。结果显示:1)各试验组日本沼虾的存活率未受到饲料CAT添加水平的显著影响(P>0.05),但当饲料添加150 U/kg CAT时,日本沼虾的增重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各试验组日本沼虾肝胰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CAT2、CAT3和CAT4组肝胰腺丙二醛(MDA)含量显著低于其余各组(P<0.05);随着饲料中CAT添加水平的增加,肝胰腺CAT活性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并在CAT2组其活性达到最高。同时,日本沼虾肝胰腺中多酚氧化酶(PPO)活性随着饲料中CAT添加水平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CAT3和CAT4组肝胰腺PPO活性显著高于CAT5组(P<0.05);肝胰腺碱性磷酸酶(AKP)活性具有一定的波动,CAT3组肝胰腺AKP活性显著高于CAT1、CAT2和CAT4组(P<0.05)。3)日本沼虾各组之间肠道菌群的α多样性均无显著差异(P>0.05)。对日本沼虾肠道菌群进行β多样性分析发现,在门水平上,日本沼虾肠道菌群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厚壁菌门和蓝藻菌门,CAT3和CAT4组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日本沼虾肠道菌群优势菌属为Tyzzerella、气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CAT4组中Tyzzerella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CAT3、CAT4和CAT5组中气单胞菌属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饲料中添加150~300 U/kg的CAT可提高日本沼虾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和免疫性能,增加肠道有益菌群的丰度,促进日本沼虾的健康养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日本沼虾 肠道菌群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其组合对白芽奇兰速溶茶粉香气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谢缘 马莹 +4 位作者 曾琪 翁淑燚 李利君 倪辉 陈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46-153,共8页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探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复合酶处理对特色乌龙茶白芽奇兰速溶茶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复合酶处理后... 本研究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探究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复合酶处理对特色乌龙茶白芽奇兰速溶茶粉香气成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及复合酶处理后,白芽奇兰速溶茶粉的香气成分和含量均发生了显著变化。过氧化氢酶处理组的香气成分含量最高且OAV提高最多,新生成了反式芳樟醇氧化物(呋喃糖)、顺式-己酸-3-己烯基酯和反式-β-法呢烯,且与未经处理的茶样相比反式-2-壬烯醛、β-环柠檬醛、反式-2-癸烯醛和反式香叶基丙酮的OAV均显著增加;多酚氧化酶处理组新生成了顺式-己酸-3-己烯基酯、反式-β-法呢烯、反式-β-紫罗兰酮和β-环氧紫罗兰酮,且反式-2-壬烯醛、芳樟醇和反式-β-紫罗兰酮的OAV显著增加;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复合处理组的香气成分种类最多,新生成了顺式-3-己烯-1-醇、反,反-2,4-庚二烯醛、顺式-β-罗勒烯、反式-2-辛烯醛、反,反-3,5-辛二烯-2-酮、壬醛、5-乙基-6-甲基-3-庚烯-2-酮、丁酸己酯、戊酸叶醇酯、2-甲基丁酸己酯、顺式-己酸-3-己烯基酯、己酸己酯、反式-β-法呢烯和反式-β-紫罗兰酮,且芳樟醇的OAV显著增加。这些酶处理引起的香气成分变化可能与类胡萝卜素氧化降解、脂质过氧化、萜醇类前体糖苷键断裂等机制相关。本研究发现了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复合处理对白芽奇兰速溶茶粉香气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可为提高速溶茶粉的香气品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溶茶粉 过氧化氢 多酚氧化 复合 香气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表面有机/无机纳米花的构筑及其对过氧化氢的检测
12
作者 李沐芳 魏琬茹 +3 位作者 李倩倩 宋引男 王栋 罗梦颖 《纺织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7-22,共6页
为解决生物传感器灵敏度低、选择性差、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以高导电的碳纤维为基材,通过原位生长法在其表面构筑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磷酸铜(Cu 3(PO 4)2)有机/无机纳米花,制备出具有高灵敏性的过氧化氢(H 2O 2)电化学传感器,探讨了施... 为解决生物传感器灵敏度低、选择性差、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以高导电的碳纤维为基材,通过原位生长法在其表面构筑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磷酸铜(Cu 3(PO 4)2)有机/无机纳米花,制备出具有高灵敏性的过氧化氢(H 2O 2)电化学传感器,探讨了施镀时间、浸渍时间对其形貌结构的影响,借助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能量色散X射线光谱仪研究其形态结构、化学结构,揭示其形成机制,并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考察其对H 2O 2的检测性能。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对碳纤维化学施镀30 min,然后在HRP溶液中浸渍16 h,可在其表面构筑出HRP/Cu 3(PO 4)2有机/无机纳米花;所制备的表面带有HRP/Cu 3(PO 4)2有机/无机纳米花的碳纤维电极具有优异的电催化性能,在H 2O 2浓度范围为0.1~2 mmol/L时,响应电流与H 2O 2浓度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 2为0.999,灵敏度为146.3μA/(mmol·L-1·cm),检测限为0.441μmol/L;该电极对葡萄糖、NaCl、KCl、抗坏血酸、尿素均无电流响应,具有优异的抗干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无机纳米花 原位生长法 碳纤维 过氧化氢 辣根过氧化 电化学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酶对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盲肠微生物及代谢物的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文翔 王建平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86-1093,共8页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过氧化氢酶(CAT)对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盲肠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影响,为CAT在动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日龄黄羽肉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抗生素组(Anti)和CAT低、中、高剂...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过氧化氢酶(CAT)对肉鸡生产性能、抗氧化能力、盲肠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影响,为CAT在动物上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1日龄黄羽肉鸡60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CON)、抗生素组(Anti)和CAT低、中、高剂量组(CAT1、CAT2和CAT3),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其中,CON组饲喂基础饲粮;Anti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 mg/kg金霉素;CAT1、CAT2和CAT3组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100、150和200 U/kg CAT,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后,测定生产性能;采集血清、盲肠食糜用于测定抗氧化指标、微生物菌群及其代谢物含量。【结果】与CON组相比,CAT各剂量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提高(P<0.05),且达到了Anti组水平,但是增加CAT剂量没有进一步提高这些指标。与CON组相比,CAT各剂量组和Anti组血清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P<0.05),丙二醛、蛋白羰基和8-羟基脱氧鸟苷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且CAT各剂量组8-羟基脱氧鸟苷与Anti组持平。盲肠微生物分析显示,与CON组相比,CAT各剂量组变形菌门、乳杆菌属和粪杆菌属的数量显著增加(P<0.05),但是梭菌属数量显著降低(P<0.05)。与CON组相比,CAT各剂量组盲肠内容物中乳酸、乙酸、异戊酸含量显著提高(P<0.05),戊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各剂量组甲胺、色胺、腐胺、尸胺和总胺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CAT2和CAT3组亚精胺显著降低(P<0.05),CAT剂量效应比较分析显示,CAT2和CAT3组腐胺、尸胺和总胺含量显著低于CAT1组(P<0.05)。【结论】饲粮添加150或200 U/kg CAT可促进动物生长和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鸡 过氧化氢 生产性能 氧化能力 盲肠微生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管氏肿腿蜂寄生和注射其毒液对黄粉虫过氧化氢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14
作者 林婷楠 赵满 +3 位作者 吴朝妍 王玉琴 王俊 朱家颖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0,共7页
为了探究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寄生和注射其毒液对寄主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蛹中过氧化氢酶表达的影响,采用RT-PCR克隆黄粉虫过氧化氢酶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序列结构特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的表... 为了探究管氏肿腿蜂Scleroderma guani寄生和注射其毒液对寄主黄粉虫Tenebrio molitor蛹中过氧化氢酶表达的影响,采用RT-PCR克隆黄粉虫过氧化氢酶基因,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基因序列结构特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该基因的表达特征,使用试剂盒测定过氧化氢酶活性。克隆获得的黄粉虫过氧化氢酶基因编码阅读框序列长1 620 bp,编码539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中含有催化氨基酸位点(His-71、Asn-183和Tyr-393)以及过氧化氢酶家族的3个保守基序:近端活性位点序列(FDRERIPERVVHAKGXG)、NADPH结合位点(XXHQXXXXFXD)和血红素配体结合位点(RXFXYXDXH)。被管氏肿腿蜂寄生和注射其毒液后,黄粉虫蛹中的过氧化氢酶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上调,其血淋巴和脂肪体中的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升高。研究结果表明,管氏肿腿蜂毒液能调控黄粉虫过氧化氢酶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寄生蜂 毒液 过氧化氢 表达特征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氧化氢酶对白芽奇兰茶叶香气成分转化的影响
15
作者 吴云迪 刘谢缘 +1 位作者 李利君 倪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64-172,共9页
本研究以乌龙茶新品类白芽奇兰茶叶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等方法,探究过氧化氢酶对茶叶香气成分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 本研究以乌龙茶新品类白芽奇兰茶叶为研究对象,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和香气活性值(odor activity value,OAV)分析等方法,探究过氧化氢酶对茶叶香气成分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过氧化氢酶处理使得白芽奇兰茶叶挥发性香气成分种类发生变化,在加酶处理前,白芽奇兰茶叶中共有17种成分OAV≥1;在过氧化氢酶处理后,共有23种成分OAV≥1。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过氧化氢酶处理前后的白芽奇兰茶叶香气贡献成分具有明显区别。其中,反式-2-壬烯醛、芳樟醇、反式-香叶基丙酮、β-环柠檬醛等香气成分在过氧化氢酶处理后OAV显著增加,而顺式-芳樟醇氧化物在过氧化氢酶处理后OAV显著降低,这些成分变化说明过氧化氢酶对白芽奇兰茶叶香气的影响与儿茶素氧化分解、萜烯醇水解、糖苷类香气前体水解、脂质氧化、类胡萝卜素氧化降解及氨基酸氧化脱氨等转化反应有关。本研究阐释了过氧化氢酶对白芽奇兰茶叶香气影响的成分转化机制,有助于丰富对茶叶香气形成的理解,同时可为茶叶产品香气提升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叶 香气 过氧化氢 气相色谱-质谱 成分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浓度阿特拉津对鲫鱼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陈家长 孟顺龙 +2 位作者 胡庚东 瞿建宏 吴伟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151-1156,共6页
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暴露浓度下除草剂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鲫鱼各个组织器官CAT活性均产生了较强的影响。24d连续暴露后,在低浓度(0.1~1.0mg... 采用静态水质接触染毒法,研究不同作用时间和不同暴露浓度下除草剂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阿特拉津对鲫鱼各个组织器官CAT活性均产生了较强的影响。24d连续暴露后,在低浓度(0.1~1.0mg·L-1)范围内,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均产生了诱导作用;而高浓度(5.0~10.0mg·L-1)范围内则对这些组织器官CAT活性均产生了抑制作用。从时间效应看,低浓度(1.0mg·L-1)时,在所有作用时间下,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均产生了强烈的诱导作用;诱导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续均先增强后减弱,并最终使CAT含量维持在某一浓度水平;且在染毒后10d,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肾脏和肌肉CAT活性的诱导作用达到最大,最大诱导率分别为93.96%、75.39%和62.86%。高浓度(10.0mg·L-1)时,仅在暴露的第3d,阿特拉津对鲫鱼肝脏CAT活性产生了诱导作用,除此之外,在任何时间下,阿特拉津对鲫鱼各组织器官的CAT活性均表现为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着暴露时间的延续均先增强后减弱,并最终使CAT含量维持在某一浓度水平。试验显示,低浓度阿特拉津暴露即可引起鱼体产生较强的氧化压力,从而会影响鱼类的正常生长发育;同时,鱼体CAT活性变化的显著性及其与阿特拉津之间所存在的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说明CAT有望成为一种敏感的分子生物标志物来监测水体中阿特拉津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特拉津 鲫鱼 亚急性 过氧化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柞蚕血液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李健男 夏润玺 +1 位作者 刘勤 曹慧颖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37-339,共3页
本试验对柞蚕(Antheraeapernyi)血液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幼虫期 ,CAT活性随龄递减。同一龄期内 ,CAT活性在龄初时较低 ,然后迅速上升 ,在盛食期前后保持较高水平 ,将眠时迅速降至该龄最低点 ,就眠后又上升。... 本试验对柞蚕(Antheraeapernyi)血液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的活性进行了研究。在幼虫期 ,CAT活性随龄递减。同一龄期内 ,CAT活性在龄初时较低 ,然后迅速上升 ,在盛食期前后保持较高水平 ,将眠时迅速降至该龄最低点 ,就眠后又上升。化蛹后 ,CAT活性迅速升高 ,至蛹中期达峰值 ,随后下降直至羽化。不同性别间CAT活性雄性高于雌性。不同品种间CAT活性存在较大差异 ,抗病2号高于青6号 ,显著高于三里丝。接种柞蚕核型多角体病毒(Antheraeaperny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ApNPV)后 ,血液CAT活性先下降 ,然后迅速上升 ,3个品种均出现两个活性峰 ,抗病2号的两个活性峰分别出现在接种后第3天和第6天 ,青6号则出现在第4天和第6天 ,而三里丝出现在第5天和第7天 ,且抗病2号的活性峰高于青6号 ,显著高于三里丝。研究认为 ,柞蚕血液CAT活性与蚕的生长发育、体内代谢、抗病性密切相关 ,其活性大小可作为衡量品种抗病性强弱的一个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柞蚕 血液 过氧化氢 活性 ca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草过氧化氢酶基因CAT1的克隆及表达特征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王升平 杨金广 +7 位作者 战徊旭 申莉莉 钱玉梅 武侠 王凤龙 李锡宏 陈晓明 宋玉川 《中国烟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03-109,共7页
基于GeneBank中已有的植物Catalase 1(CAT1)基因序列设计烟草CAT1的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克隆获得Nicotiana tabacum var.NC89 CAT1全长mRNA序列,编码492个氨基酸残基。遗传进化分析显示烟草CAT1与N.benthamiana CAT1基因亲缘关系... 基于GeneBank中已有的植物Catalase 1(CAT1)基因序列设计烟草CAT1的特异性引物,通过RT-PCR扩增克隆获得Nicotiana tabacum var.NC89 CAT1全长mRNA序列,编码492个氨基酸残基。遗传进化分析显示烟草CAT1与N.benthamiana CAT1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利用real-time RT-PCR技术分析了CAT1基因在烟草中的组织表达特异性和烟草NC89应对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表达差异。结果表明CAT1基因在烟草NC89的根、茎、叶、花瓣、花萼、种子中均有表达,其中在根部表达量最低,在叶中相对表达量最高。生物和非生物胁迫处理烟株,其CAT1诱导表达分析显示,机械损伤、渗透压、低温和高温、干旱、和感染TMV CAT1表达量上调,紫外胁迫下表达量下调。上述研究表明烟草CAT1基因可能参与了植物的生长发育、应对非生物和生物胁迫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烟草 表达分析 生物胁迫 非生物胁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条件下柞蚕血淋巴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 被引量:8
19
作者 夏润玺 李健男 +1 位作者 曹慧颖 岳冬梅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78-280,共3页
柞蚕(Antheraea pernyi)4龄幼虫经4℃低温处理 ,其血淋巴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先降低 ,然后持续升高 ,并高于对照。在本试验所采用的处理时间范围内 ,处理时间越长 ,CAT活性上升幅度越大。停止处理后 ,CAT活性逐渐下降并接近对... 柞蚕(Antheraea pernyi)4龄幼虫经4℃低温处理 ,其血淋巴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先降低 ,然后持续升高 ,并高于对照。在本试验所采用的处理时间范围内 ,处理时间越长 ,CAT活性上升幅度越大。停止处理后 ,CAT活性逐渐下降并接近对照。试验所采用的3个品种相比 ,抗病2号血淋巴CAT活性上升幅度高于青6号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处理 柞蚕 血淋巴 过氧化氢 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贝类毒素大田软海绵酸OA对小鼠肝脏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岐化酶SOD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锐 兰文升 +4 位作者 贺秀媛 朱家增 刘荭 史秀杰 欧小雷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11-14,共4页
为了探究腹腔注射贝类毒素OA对小鼠肝脏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采用对一月龄的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OA,24 h后取其小鼠肝脏测定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为了探究腹腔注射贝类毒素OA对小鼠肝脏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采用对一月龄的小鼠腹腔注射不同浓度的OA,24 h后取其小鼠肝脏测定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各项指标。结果表明,测定注射OA毒素各剂量组的超氧化物歧化酶(GSH)、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3项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中,GSH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差异性不显著。CAT高剂量组(96μg/kg)、中剂量组(48μg/kg)、低剂量组(24μg/kg)各组变化显著,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SOD高中低各组差异性不显著。因此,在小鼠染毒OA 24 h后,还原性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这3项指标均受到了显著性抑制作用,说明这3项指标对毒素OA较为敏感,其中CAT呈现了显著的剂量-效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 还原性谷胱甘肽(GSH) 过氧化氢(cat) 氧化物岐化(SOD) 小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