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金钯纳米合金修饰的过氧化氢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2
1
作者 朱伟明 梁新义 +2 位作者 庞广昌 康晓斌 崔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311-314,共4页
研制金钯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特异性定量检测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过氧化氢传感器。以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优良电催化性能的金钯合金纳米粒子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于玻碳电极,制得过氧化氢传感器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及交流... 研制金钯合金纳米粒子修饰的特异性定量检测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量的过氧化氢传感器。以比表面积大、生物相容性好、具有优良电催化性能的金钯合金纳米粒子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于玻碳电极,制得过氧化氢传感器电极。通过循环伏安法及交流阻抗法表征电极在组装过程中的电化学特性,利用计时电流法对传感器性能进行考察。研究表明:该传感器测定H2O2的线性范围为1×10-7~5×10-3mol/L,检测限为8.0×10-7mol/L,对H2O2具有较好的催化还原活性和良好的检出性能。该传感器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可重复性强,可用于快速定量检测食品中过氧化氢残留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传感器 金钯合金纳米粒子 玻碳电极 计时电流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细胞色素C双通道比率型生物传感器快速测定液体乳中的过氧化氢 被引量:1
2
作者 叶青 徐红斌 刘洋 《中国乳品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56-59,共4页
通过将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和六-(二茂铁基)-己硫醇(6-(Ferrocenyl)hexanethiol,FcHT)分别修饰在工作通道电极和参比通道电极上,构建一款基于双通道比率技术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通过优化检验条件,液体乳原液和0.1 mol/L的... 通过将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和六-(二茂铁基)-己硫醇(6-(Ferrocenyl)hexanethiol,FcHT)分别修饰在工作通道电极和参比通道电极上,构建一款基于双通道比率技术的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通过优化检验条件,液体乳原液和0.1 mol/L的磷酸缓冲盐溶液(Phosphate-Buffered Saline,PBS)(pH=7.0)按照体积比1∶11.5混合后,该过氧化氢比率型生物传感器可以直接对样品进行快速测定,大幅度简化了前处理的步骤,缩短前处理的时间。该传感器灵敏度为0.0037 kg/mg、线性范围为8.5~85.0 mg/kg、检出限为0.8 mg/kg,基本可以满足快速检测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率型 双通道 过氧化氢生物传感器 快速检测技术 细胞色素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层自组装法制备石墨烯/聚苯胺复合薄膜及在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9
3
作者 孙军 朱正意 +2 位作者 赖健平 罗静 刘晓亚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81-588,共8页
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聚丙烯酸修饰的石墨烯(PAA-Gr)与聚苯胺(PANI)进行层层自组装,制备了石墨烯/聚苯胺{PAA-Gr/PANI}n复合薄膜.聚丙烯酸修饰石墨烯不仅可以提高石墨烯的分散性,而且可以使石墨烯表面带负电荷,为其与带正电的PANI... 利用层层自组装技术,将聚丙烯酸修饰的石墨烯(PAA-Gr)与聚苯胺(PANI)进行层层自组装,制备了石墨烯/聚苯胺{PAA-Gr/PANI}n复合薄膜.聚丙烯酸修饰石墨烯不仅可以提高石墨烯的分散性,而且可以使石墨烯表面带负电荷,为其与带正电的PANI进行层层自组装提供了可能.利用紫外光谱跟踪了{PAA-Gr/PANI}n复合薄膜层层自组装过程.通过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循环伏安等方法表征了{PAA-Gr/PANI}n复合薄膜的结构.研究了{PAA-Gr/PANI}n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并探讨了复合薄膜在过氧化氢(H2O2)传感器中的应用.{PAA-Gr/PANI}n复合薄膜对H2O2表现出良好的电催化活性,其线性检测范围为0.005~0.3 mmol/L,线性相关系数为0.99858,检测下限为1×10-6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 聚苯胺 层层自组装 过氧化氢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固定酶的H_2O_2生物传感器 被引量:6
4
作者 郭晓明 王根礼 +3 位作者 叶伟林 周祖新 项颖 朱贤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81-584,589,共5页
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了脱乙酰基改性处理,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脱乙酰基前后的结构变化。探讨了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溶胶-凝胶的制备条件对其成膜性能及酶固定化的影响。将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用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制备出了H2O... 对魔芋葡甘聚糖进行了脱乙酰基改性处理,并用红外光谱表征了其脱乙酰基前后的结构变化。探讨了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溶胶-凝胶的制备条件对其成膜性能及酶固定化的影响。将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用于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固定,制备出了H2O2生物传感器。传感器在优化的工作条件下线性范围为1.0×10^-6-6.0×10^-4mol/L,检出限为8×10^-7mol/L,稳定性良好。实验表明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是一种适用于生物传感器领域酶固定化的优良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乙酰基魔芋葡甘聚糖 溶胶-凝胶 酶固定化 过氧化氢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铂/金纳米材料管状电极的制备及其用于H_2O_2传感器的电化学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伟娜 万均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5,共5页
以φ50μm的银丝为模板,利用恒电位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纳米铂/金管状电极,利用纳米金和铂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氧化,制备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XPS)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了... 以φ50μm的银丝为模板,利用恒电位电化学沉积方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纳米铂/金管状电极,利用纳米金和铂对过氧化氢的催化氧化,制备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应用场发射扫描电镜(SEM)和X射线能谱(XPS)对其形貌进行了表征,并对制备条件进行了优化。利用微分脉冲伏安法(DPV)对过氧化氢浓度进行了检测,在2.0×10-6~2.0×10-5 mol.L-1范围内氧化峰电流与过氧化氢浓度成线性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I(μA)=1.262 1c(mol.L-1)+8.160 5(n=6,r=0.995),信噪比为3σ时,检测限为9.04×10-7 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Au管状微电极 电沉积 无酶过氧化氢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e/SiO_2复合微球的光电性及在安培型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王平 史博 +1 位作者 程丽华 张世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25-28,共4页
利用介孔材料纳米孔道作为微反应器,将带正电荷的Cd离子与介孔二氧化硅(SiO2)表面带有负电荷的-SiOH相互静电吸附生成Cd-O-Si,然后采用低温方法使其与SeSO32-反应,缓慢生长,形成CdSe纳米晶。XRD和高倍透射电镜说明介孔孔道中生成了CdSe... 利用介孔材料纳米孔道作为微反应器,将带正电荷的Cd离子与介孔二氧化硅(SiO2)表面带有负电荷的-SiOH相互静电吸附生成Cd-O-Si,然后采用低温方法使其与SeSO32-反应,缓慢生长,形成CdSe纳米晶。XRD和高倍透射电镜说明介孔孔道中生成了CdSe纳米颗粒。利用CdSe/SiO2在UV激发下产生光电流的特性,用得到的CdSe/SiO2复合微球作载体固定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在OTE涂上一层HRP/CdSe/SiO2膜,应用到H2O2生物传感器的检测。过氧化物酶-电极系统内,在紫外光(UV)365nm波长照射下,由CdSe/SiO2产生的光电子和电极提供的电子同时对H2O2进行还原,产生的空穴被CdSe和SiO2的界面捕获,提高了反应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e/Si02复合微球光电性辣根过氧化氢酶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铂/普鲁士蓝复合纳米线的合成及电化学传感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刘二东 赵树高 渠凤丽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619-622,共4页
利用多孔聚碳酸酯膜,采用两步模板电沉积法制备了铂/普鲁士蓝(Pt/PB)复合纳米线。将Pt/PB复合纳米线固定在玻碳(GC)电极上,构建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Pt/PB复合纳米线对过氧化氢的还原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电位为-0.1V... 利用多孔聚碳酸酯膜,采用两步模板电沉积法制备了铂/普鲁士蓝(Pt/PB)复合纳米线。将Pt/PB复合纳米线固定在玻碳(GC)电极上,构建过氧化氢电化学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Pt/PB复合纳米线对过氧化氢的还原有良好的电催化作用。在电位为-0.1V时,响应电流信号与过氧化氢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线性范围为6.1×10-4~1.8×10-2 mol/L,检出限(S/N=3)为5.0×10-7 mol/L。该修饰电极具有响应速率快、稳定性高、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还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纳米线 多孔聚碳酸酯膜 电沉积 过氧化氢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酶功能化聚多巴胺包覆纳米普鲁士蓝的制备及电化学分析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王海宁 齐誉 +2 位作者 孙昭 冯涛涛 洪成林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289-1294,共6页
在纳米金表面原位沉积普鲁士蓝,然后在核壳结构纳米金-普鲁士蓝的表面包覆一层易氧化聚合的多巴胺保护膜,利用多巴胺聚合表面残留的大量氨基和羟基进一步将纳米铂粒子修饰于聚多巴胺膜表面制得普鲁士蓝-聚多巴胺-纳米铂多层纳米复合材... 在纳米金表面原位沉积普鲁士蓝,然后在核壳结构纳米金-普鲁士蓝的表面包覆一层易氧化聚合的多巴胺保护膜,利用多巴胺聚合表面残留的大量氨基和羟基进一步将纳米铂粒子修饰于聚多巴胺膜表面制得普鲁士蓝-聚多巴胺-纳米铂多层纳米复合材料。将此复合材料修饰于金电极表面,协同使用辣根过氧化物酶用于H_2O_2浓度的检测。结果表明:聚多巴胺的引入有效增加了普鲁士蓝的稳定性,增大了纳米铂的负载量以及辣根过氧化物酶的生物活性;由于普鲁士蓝、纳米铂和辣根过氧化物酶的多重信号放大作用,酶功能化纳米复合材料修饰电极对H_2O_2表现出良好的电还原活性。优化条件下,对H_2O_2的检测范围为2.0×10^(-7)~1.0×10^(-3)mol·L^(-1),检出限(S/N=3)为1.2×10^(-7)mol·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传感器 纳米复合材料 普鲁士蓝 聚多巴胺 辣根过氧化物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