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棉短绒过氧化氢—氧碱蒸煮新工艺 被引量:7
1
作者 李昭成 杨桂花 曹知朋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3-25,共3页
对过氧化氢—氧碱法蒸煮棉短绒的新工艺进行了探讨,并进行了中试。结果表明,该工艺可制得高质量的棉浆粕,得率提高5%以上,白度提高40%以上,黑液污染明显减轻,CODcr和BOD5降低40%以上。
关键词 新工艺 棉短绒 过氧化氢一氧 污染负荷 白度 得率 造纸 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NaOH—O_2 /NaOH 两段蒸煮及其无氯漂白——第三部分 过氧化氢漂前酸预处理 被引量:9
2
作者 刘秋娟 徐军 +1 位作者 杨鹏 康遵香 《中华纸业》 CAS 2000年第10期46-47,共2页
本文对麦草NaOH-O 2 /NaOH 两段蒸煮纸浆过氧化氢漂白前的酸处理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得出,酸处理对提高麦草NaOH-O 2 /NaOH 两段蒸煮纸浆的过氧化氢漂白效果起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 麦草 预处理 过氧化氢 漂白 纸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NaOH-O_2/NaOH两段蒸煮及其无氯漂白——第二部分 过氧化氢漂白 被引量:8
3
作者 刘秋娟 《中华纸业》 CAS 2000年第8期48-49,共2页
本文对麦草NaOH—O2/NaOH两段蒸煮纸浆进行了无氯漂白试验,结果表 明,麦草NaOH- O2/NaOH两段蒸煮纸浆具有良好的可漂性。
关键词 麦草 预处理 酸预处理 过氧化氢漂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NaOH和NaOH/O_2两段蒸煮及其过氧化氢漂白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秋娟 《北方造纸》 1996年第4期4-7,共4页
本文对麦草两段蒸煮进行了研究,优化了蒸煮的工艺技术条件。蒸煮所得纸浆的白度可达45%~50%(ISO),用2%过氧化氢漂白后纸浆白度可达75%(ISO)以上。两段蒸煮所得纸浆具有良好的物理强度,可用于抄造一般文化用纸等。
关键词 麦草 过氧化氢 漂白 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醌类助剂在碱法蒸煮中的催化效果 被引量:14
5
作者 石淑兰 胡惠仁 +2 位作者 魏德津 何秋实 车大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4-17,共4页
介绍 5 种醌类蒸煮助剂在麦草烧碱法蒸煮和不同硫化度(0%,15%,23%)的马尾松硫酸盐法蒸煮中,对纸浆硬度、筛渣率、纸浆得率和黑液粘度等方面催化效果的对比实验结果。结果表明,醌类蒸煮助剂更适用于无硫化钠存在的烧碱法蒸煮。
关键词 制浆 硫酸盐制浆 麦草 马尾松 醌类助剂 催化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氧碱两段蒸煮黑液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2
6
作者 曹云峰 杨益琴 +1 位作者 张晓丽 李忠正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4-67,共4页
对麦草进行NaOH +AQ/NaOH +O2 两段蒸煮 ,研究了氧碱蒸煮段用碱量、最高温度。
关键词 麦草 制浆 两段 黑液性能 造纸 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苇碱法置换蒸煮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范兴刚 石淑兰 +3 位作者 胡惠仁 王雪峰 杜涛 陈松涛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19,共3页
研究了芦苇置换蒸煮中用碱量,最高蒸煮温度和两级碱分配,蒸煮助剂加入方式等因素对置换蒸煮最终结果的影响,以及置换蒸煮黑液的特性。
关键词 芦苇 置换 温度 两级分配 造纸 制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棉短绒制绒毛浆H_2O_2-氧碱蒸煮工艺 被引量:7
8
作者 徐永建 张美云 季峰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23-24,共2页
介绍了棉短绒制绒毛浆的H2O2-氧碱制浆工艺,对比研究了原料预处理及添加Na2CO3对棉绒 制浆得率、纸浆白度及吸水高度的影响。
关键词 棉短绒 绒毛浆 H2O2-工艺 制浆 纸浆 NA2CO3 得率 白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木材原料碱法蒸煮过程中甲醇的发生量 被引量:7
9
作者 刘秋娟 刘海学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38-41,共4页
蒸煮过程中产生的甲醇等有机挥发物是制浆厂不容忽视的环境污染源。本实验应用常规的碱法蒸煮工艺,在实验室条件下对非木材纤维原料进行蒸煮,测定了烧碱法蒸煮、烧碱-蒽醌法蒸煮、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甲醇的发生量。
关键词 甲醇 非木材原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碱蒸煮麦草浆的活化H_2O_2漂白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振 高宝玉 +2 位作者 王键 张子健 张燕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1-13,共3页
研究了活化H2O2漂白过程中药品用量、漂白时间、温度、漂液pH值以及2种活化剂———TAED(四乙酰乙二胺)和乙酸酐协同作用等因素对浆料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段漂P1P2A,当P1段H2O2用量6%、TAED用量3%、乙酸酐用量5%,TAED在pH值为9.... 研究了活化H2O2漂白过程中药品用量、漂白时间、温度、漂液pH值以及2种活化剂———TAED(四乙酰乙二胺)和乙酸酐协同作用等因素对浆料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三段漂P1P2A,当P1段H2O2用量6%、TAED用量3%、乙酸酐用量5%,TAED在pH值为9.5左右加入(本实验中时间约为50min左右);P2段H2O2用量4%、TAED用量2%、乙酸酐用量4%;A段H2SO3用量2%时,可获得较高的浆料白度(75.2%ISO)。漂白浆所测强度指标均与普通烧碱-AQ浆的CEH漂白浆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浆 活化H2O2漂白 白度 纸浆 活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皇竹草碱法蒸煮黑液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辉 蔡兆斌 朱俊英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25,共3页
研究了皇竹草KPAQ与SodaAQ法制浆黑液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污染负荷;探讨了两种黑液在碱回收处理中关键特性行为。研究表明,两种黑液分别含SiO21.15、1.21g/L,粘度分别为9.61、7.32mPa·s,SiO2占总固形物含量分别为0.67%、0.92%,... 研究了皇竹草KPAQ与SodaAQ法制浆黑液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和污染负荷;探讨了两种黑液在碱回收处理中关键特性行为。研究表明,两种黑液分别含SiO21.15、1.21g/L,粘度分别为9.61、7.32mPa·s,SiO2占总固形物含量分别为0.67%、0.92%,低于芦苇,在非木造纸原料中较低;浓缩过程中粘度升高速率大于木材、稍低于芦苇、明显低于稻草麦草;两种黑液氧弹发热量分别为14.89、15.39kJ/g;两种黑液的CODCr分别为1.60、1.98kg/kg浆,BOD5分别为0.32、0.38kg/kg浆,SS分别为0.01、0.01kg/kg浆;在黑液酸化过程pH值7.5时,SiO2析出率最高分别为82%、85%,低于其他非木造纸原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皇竹草 KP-AQ SODA-AQ 黑液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两段氧碱蒸煮和氧碱浆的次氯酸盐漂白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秋娟 谭洪志 +3 位作者 王明宇 邵娟 陈波 李玉华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25-28,共4页
对麦草两段氧碱蒸煮和氧碱浆的次氯酸盐漂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测定了氧碱蒸煮废液的CODCr。结果表明,麦草两段氧碱蒸煮纸浆经酸处理后白度可达到65%ISO以上,经次氯酸盐漂白-酸处理后,白度达到74%ISO,并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与Soda-AQ... 对麦草两段氧碱蒸煮和氧碱浆的次氯酸盐漂白进行了初步研究,并测定了氧碱蒸煮废液的CODCr。结果表明,麦草两段氧碱蒸煮纸浆经酸处理后白度可达到65%ISO以上,经次氯酸盐漂白-酸处理后,白度达到74%ISO,并且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与Soda-AQ蒸煮相比,两段氧碱蒸煮可降低废液CODCr约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段 麦草 次氯酸盐漂白 废液 CODC 造纸 纸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木材原料碱法蒸煮甲醇产生机理的研究 第一部分 甲醇发生量与化学成分的关系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秋娟 刘海学 李丹 《造纸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4,17,共5页
甲醇为碱法蒸煮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醇类大气污染物。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种常用的非木材原料碱法蒸煮甲醇的发生量与木素和聚戊糖含量的关系,并研究了竹材硫酸盐法蒸煮甲醇产生的历程。实验得出,原料种类不同,其甲醇发生量相差很大。刺竹硫... 甲醇为碱法蒸煮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醇类大气污染物。本文主要研究了几种常用的非木材原料碱法蒸煮甲醇的发生量与木素和聚戊糖含量的关系,并研究了竹材硫酸盐法蒸煮甲醇产生的历程。实验得出,原料种类不同,其甲醇发生量相差很大。刺竹硫酸盐法蒸煮过程中,甲醇发生量随着木素和聚戊糖溶出量的增大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非木材原料 木素 聚戊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蔗渣碱法蒸煮甲醇发生量与木素溶出率和聚戊糖溶出率的关系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秋娟 邱昱桥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甲醇是碱法蒸煮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醇类大气污染物。研究了蔗渣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不同蒸煮条件下甲醇发生量与木素溶出率和聚戊糖溶出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蔗渣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醇发生量随木素溶出率和聚戊糖溶出率的... 甲醇是碱法蒸煮过程中产生的主要醇类大气污染物。研究了蔗渣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不同蒸煮条件下甲醇发生量与木素溶出率和聚戊糖溶出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蔗渣烧碱-蒽醌法蒸煮过程中,甲醇发生量随木素溶出率和聚戊糖溶出率的增大而升高;若增加用碱量、提高蒸煮最高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甲醇发生量的变化趋势与木素溶出率的变化趋势相近,而与聚戊糖溶出率的变化趋势有所不同;蒽醌用量为0.025%时,甲醇发生量最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醇 蔗渣 木素 聚戊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竹子硫酸盐法间歇蒸煮过程有效碱浓度数学模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远秋 宋海农 +3 位作者 王双飞 艾矫燕 郑艳民 郭凯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0-145,共6页
研究了竹子硫酸盐法间歇蒸煮过程有效碱浓度的变化规律,得出竹子硫酸盐法间歇蒸煮过程有效碱浓度的数学模型及确定其参数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学模型方法,通过测定蒸煮过程某一点的有效碱浓度,便可对蒸煮过程有效碱浓度进行较好的预测。
关键词 竹子 硫酸盐 间歇过程 有效浓度 数学模型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蒽醌在碱法蒸煮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刘丽媛 慈元钊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47-48,共2页
关键词 分散蒽醌 晶体蒽酯 造纸 制浆 麦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稻草碱法蒸煮反应历程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时留新 朱超宇 周永生 《黑龙江造纸》 2004年第4期4-5,7,共3页
研究了稻草AP法蒸煮反应过程中各组分的变化规律 ,当稻草AP法蒸煮温度升温到 135℃时达到纤维解离点 ,此时粗浆得率为 4 1%左右。同时 ,对蒸煮反应过程中脱木素的阶段性、蒸煮药液的消耗和碳水化合物的降解进行了探讨 。
关键词 温度 脱木素 制浆工艺 稻草 得率 反应历程 碳水化合物 变化规律 药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碱法蒸煮参变数的定量关系数学模型研究
18
作者 田红光 赵怀礼 吴养育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4年第1期34-42,共9页
本文用计算机辅助对麦草硫酸盐法(KP)和烧碱蒽醌法(Soda—AQ)蒸煮过程中纸浆得率和木素含量(或硬度)随蒸煮药品用量(NaOH 及 AQ)、蒸煮温度和升、保温时间及蒸煮液 NaOH 浓度变化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两种方法各得到7个数学模型(共14... 本文用计算机辅助对麦草硫酸盐法(KP)和烧碱蒽醌法(Soda—AQ)蒸煮过程中纸浆得率和木素含量(或硬度)随蒸煮药品用量(NaOH 及 AQ)、蒸煮温度和升、保温时间及蒸煮液 NaOH 浓度变化的定量关系进行了研究。两种方法各得到7个数学模型(共14个)。这些定量规律既通过了数学检验,又符合前人的定性研究结果。研究表明,两种方法蒸煮过程的定量规律很不相同,与过去报道过的中性亚钠法(NS)的定量规律差别更大。对 KP 法蒸煮影响最大的是蒸煮温度;对 Soda—AQ法的是蒸煮温度和 NaOH 用量;而对 NS 法的则是蒸煮液 Na_2SO_3浓度。本文的数学模型亦定量描述了各因素的协同影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 参变数定量关系 数学模型 计算机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麦草碱法蒸煮中碱耗和木质素溶出的特征 被引量:5
19
作者 蒋建军 姚光裕 李忠正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8-23,共6页
本文借助切分蒸煮过程的手段,系统地研究了麦草碱法蒸煮中碱耗的分配,以及木质素的溶出特征,同时还通过溶出粗木质素的组成分析,对麦草碱法蒸煮中限制蒸煮得率的因素作了探讨,结果表明:(1)蒸煮用碱主要消耗于蒸煮前期酸性级分的中和,以... 本文借助切分蒸煮过程的手段,系统地研究了麦草碱法蒸煮中碱耗的分配,以及木质素的溶出特征,同时还通过溶出粗木质素的组成分析,对麦草碱法蒸煮中限制蒸煮得率的因素作了探讨,结果表明:(1)蒸煮用碱主要消耗于蒸煮前期酸性级分的中和,以及蒸煮前期溶出物的后续反应,作用于木质素降解反应的碱耗仅占很小的比倒:(2)麦草的碱易溶半纤维素和LCC的存在,以及LCC的抗碱性降解的特性,是限制其蒸煮得率提高的主要因素;(3)麦草碱法蒸煮后期脱木质素的进行,以物理形式自然溶出为主、化学降解为辅,其中木质素的溶出孔道对后期脱木质素的进行不具有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草 消耗 木质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蒽醌的制备及其在碱法蒸煮中的应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家喜 薛国新 周小芳 《中华纸业》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0-32,共3页
改性蒽醌克服了蒽醌不溶于蒸煮液的缺点,具有优良的溶解性和渗透性,具有更强的脱除 木素作用和保护碳水化合物的作用,浆料的得率比AQ浆高出0.8%~1.0%的同时,卡伯值下 降2~3,且黑液中残碱含量提高。
关键词 改性蒽醌 制行 应用 助剂 造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