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及IL-18R的表达 被引量:8
1
作者 王玲 胡雅琳 +3 位作者 杨蕊铭 王君灵 张慧云 何韶衡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98-602,共5页
目的:检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R^+AS)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方法:采集13例AR^+AS患者和14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静息状态下和过敏原(大籽蒿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过敏... 目的:检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R^+AS)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的表达。方法:采集13例AR^+AS患者和14名健康人(正常对照组)外周静脉血,用流式细胞术检测静息状态下和过敏原(大籽蒿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刺激后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和IL-18R^+细胞比例及平均荧光强度(MFI),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静息状态下AR^+A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和IL-18BP^+细胞比例分别升高了5.821倍(P=0.001)和44.1%(P=0.048),IL-18^+细胞MFI增强了29.1%(P=0.001),IL-18BP^+细胞MFI降低了32.3%(P<0.001),而IL-18R^+细胞比例及MFI无明显变化(P>0.05)。过敏原刺激对AR^+A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IL-18BP及IL-18R的表达无影响(P>0.05)。AR^+AS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富集群中IL-18^+和IL-18BP^+细胞比例呈中度相关(r=0.622,P<0.001)。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源的IL-18和IL-18BP可能在AR^+AS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IL-18 IL-18BP IL-18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及其合并哮喘患者血液单核细胞和B细胞上Toll样受体2(TLR2)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2
2
作者 柏秋露 张晓文 +2 位作者 王维 张慧云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93-198,共6页
目的 检测过敏原激发前后过敏性鼻炎(AR),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B细胞上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集AR、ARA患者外周静脉血,用蒿草、尘螨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激发,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外周血单核... 目的 检测过敏原激发前后过敏性鼻炎(AR),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RA)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 B细胞上Toll样受体2(TLR2)的表达水平。方法 采集AR、ARA患者外周静脉血,用蒿草、尘螨和梧桐花粉过敏原粗提液激发,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外周血单核细胞、 B细胞上TLR2的表达。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HC)相比,AR、 ARA患者血液TLR2+单核细胞、 TLR2+B细胞百分比和单核细胞、 B细胞表达TLR2平均荧光强度(MFI)均降低;经上述三种过敏原激发后,HC组TLR2+单核细胞百分比降低;经尘螨过敏原激发后,AR组单核细胞TLR2表达的MFI降低;经蒿草、尘螨过敏原激发后,ARA组B细胞TLR2表达MFI显著降低。结论 AR、 ARA患者单核细胞、 B细胞上TLR2表达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AR)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ra) 单核细胞 B细胞 过敏 Toll样受体2(TLR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患者血液嗜酸性粒细胞群中P物质及其受体表达上调 被引量:19
3
作者 臧艳艳 柴文戍 +3 位作者 王君灵 张慧云 杨蕊铭 何韶衡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50-255,共6页
目的检测不同过敏原刺激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llergic rhinitis complicated with asthma,AR+A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群中P物质(substance P,SP)和NK1受体(neurokinin 1receptor,NK1R)的表达水平,并阐述其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募... 目的检测不同过敏原刺激下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llergic rhinitis complicated with asthma,AR+AS)患者嗜酸性粒细胞群中P物质(substance P,SP)和NK1受体(neurokinin 1receptor,NK1R)的表达水平,并阐述其在疾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募集14例健康人及19例急性期入院的AR+AS患者,所有志愿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并收集外周血,用蒿草花粉、尘螨和梧桐花粉3种过敏原粗提液刺激后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群中SP和NK1R的表达水平,并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19例AR+AS患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中,SP^+细胞的比例与正常人相比升高了1.5倍(Z=-2.041,P=0.041),NK1R^+细胞的比例和平均荧光强度分别上调了26.4%(Z=-3.207,P=0.001)和85.9%(Z=-4.774,P<0.001)。此外,质量浓度为0.1μg/mL的蒿草花粉粗提液刺激患者外周血后,SP^+细胞的比例上调约68.1%(Z=-2.637,P=0.008)。而健康人嗜酸性粒细胞群中SP和NK1R经不同种类和浓度过敏原刺激后其表达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嗜酸性粒细胞源SP和NK1R可能在AR+AS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而SP和NK1R可能是治疗AR+AS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 嗜酸性粒细胞 P物质 NK1受体 过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经面罩吸入糖皮质激素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45例报告
4
作者 毕国宽 于海燕 李永辉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12-512,共1页
关键词 经面罩吸入 糖皮质激素 治疗 儿童 支气管哮喘 过敏性鼻炎 合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并过敏性鼻炎儿童血清总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过敏原致敏程度与呼出气一氧化氮间的关系 被引量:53
5
作者 陈希 郭梓君 +3 位作者 郑佩燕 韦妮莉 黄惠敏 孙宝清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5期2501-2505,共5页
目的分析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儿童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皮肤点刺试验(SPT)致敏程度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儿童121例,分别进行血清TIgE、外周血EOS和Fe NO检... 目的分析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儿童血清总IgE(total IgE,TIgE)、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皮肤点刺试验(SPT)致敏程度与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儿童121例,分别进行血清TIgE、外周血EOS和Fe NO检测,以及14种常见过敏原的皮肤点刺试验。结果 75.2%的患儿对2种或以上过敏原致敏。多过敏原致敏的患儿TIgE水平比单致敏的患儿高(P<0.05)。TIgE水平与SPT致敏过敏原数量呈正相关(P<0.05);FeNO水平与TIgE水平和EOS%也有一定的相关性(P<0.05)。屋尘螨SPT结果为2或3级时,其TIgE水平相对0或1级显著增高(P<0.05)。结论 SPT过敏原致敏程度、血清TIgE、外周血EOS和FeNO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可以为呼吸道过敏性疾病的临床诊治提供重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 血清TIgE 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皮肤点刺试验 呼出气一氧化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原可诱导气道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液中性粒细胞TLR7表达上调
6
作者 王建叔 王君灵 +1 位作者 张慧云 何韶衡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919-1924,共6页
目的:检测过敏原激发前后过敏性鼻炎(AR)、过敏性哮喘(AA)及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R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7(TLR7)的表达变化。方法:本研究募集19例健康人(HC)、44例AR、36例AA和19例ARA患者,取各组外周血,采用大籽蒿过敏原... 目的:检测过敏原激发前后过敏性鼻炎(AR)、过敏性哮喘(AA)及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AR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Toll样受体7(TLR7)的表达变化。方法:本研究募集19例健康人(HC)、44例AR、36例AA和19例ARA患者,取各组外周血,采用大籽蒿过敏原提取物(ASWE)、屋尘螨过敏原提取物(HDME)和梧桐花粉过敏原提取物(PPAE)进行激发试验,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TLR7表达情况。结果:在静息状态下,与HC相比,气道过敏患者中性粒细胞TLR7表达上调,其中AR、AA及ARA患者TLR7+中性粒细胞比例分别升高6倍、3.18倍、6.15倍,ARA患者中性粒细胞TLR7平均荧光强度(MFI)增强24%。过敏原激发试验结果显示,上述过敏原激发前后,HC组中性粒细胞TLR7的表达无明显变化,而气道过敏患者中性粒细胞TLR7表达上调。HDME、PPAE激发后AR患者外周血TLR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升高8.40%、33.03%,TLR7的MFI分别增强29.62%、35.72%。ASWE、PPAE激发后,AA患者外周血TLR7+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增加59.18%、1.06倍,TLR7的MFI分别增强68.93%、47.33%。而HDME激发仅引起AA患者中性粒细胞TLR7的MFI增强66.14%;HDME激发后ARA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内TLR7的百分比和MFI分别增加21.05%、35.61%,而PPAE激发后仅伴有ARA患者TLR7+细胞百分比升高20.07%。结论:过敏性气道疾病患者经过敏原激发后血液中性粒细胞TLR7表达升高,提示过敏原可能通过诱导中性粒细胞中TLR7表达变化参与过敏性气道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哮喘 过敏性鼻炎合并哮喘 中性粒细胞 TLR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