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紫癜肾煎剂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大鼠PI3K/AKT及HIF-1α/VEGFA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4
1
作者 王柏森 郑舒文 +4 位作者 李晓宁 王圣治 马晓燕 闵冬雨 梁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77-80,I0013,I0014,共6页
目的 观察紫癜肾煎剂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基于PI3K/AKT和HIF-1α/VEGFA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7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应用“BSA+LPS+CCL4”联... 目的 观察紫癜肾煎剂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enoch Schonlein purpura nephritis, HSPN)模型大鼠的治疗作用,并基于PI3K/AKT和HIF-1α/VEGFA信号通路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随机选7只SD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其余大鼠应用“BSA+LPS+CCL4”联合干姜建立HSPN大鼠模型,12周后随机抽取正常对照组和造模组的大鼠各1只,取肾组织固定包埋,采用免疫荧光检测造模组大鼠肾组织中IgA沉积并伴有蛋白尿,正常组无上述表现,提示造模成功。将造模成功的HSPN大鼠模型随机分模型组、紫癜肾煎剂低、高剂量(6.10、24.40 g/kg)组和西药(3.93 mg/kg)组,每组6只。给药结束后,采用溴甲酚紫法测定尿蛋白浓度,计算24 h尿蛋白定量;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和免疫荧光检测;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SD大鼠肾组织PI3K、AKT、HIF-1α、VEGF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紫癜肾煎剂可以显著降低24 h尿蛋白(P<0.05),减少肾小球系膜区免疫复合物沉积;与模型组比较,中药方组和西药组大鼠肾组织PI3K、AKT、HIF-1α、VEGFA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紫癜肾煎剂能减少HSPN大鼠24 h蛋白尿,改善肾功能及肾组织病理损伤,延缓HSPN病情进展,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I3K/AKT和HIF-1α/VEGFA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PI3K/AKT信号通路 HIF-1α/VEGFA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识别IgA肾病和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肾小球病理特征
2
作者 刘许蒙 雷群娟 +7 位作者 梁冬梅 钟永忠 方惠文 徐峰 梁丹丹 梁少姗 杨帆 曾彩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6-933,共8页
目的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的肾脏病理分析系统(ARPS)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在IgA肾病(IgAN)和HSPN中ARPS定量的肾小球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 目的评估基于深度学习算法构建的肾脏病理分析系统(ARPS)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在IgA肾病(IgAN)和HSPN中ARPS定量的肾小球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国家肾脏疾病临床医学实验中心经肾活检确诊为IgAN(n=170)和HSPN(n=153)的患者资料。采用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评估ARPS在HSPN患者中的识别效果,并应用ARPS识别其肾小球病变类型,如球性硬化(GS)、节段硬化(SS)、新月体(C)和非上述病变类型肾小球(NOA),并识别NOA肾小球中的固有细胞类型,包括系膜细胞(M)、内皮细胞(E)和足细胞(P)等。利用X-tile软件确定足细胞数字病理特征的最佳截止点,并将患者分为足细胞高值组(>最佳截止点)和足细胞低值组(≤最佳截止点)。比较IgAN和HSPN患者的临床及病理特征,并分析患者数字病理特征与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ARPS对HSPN患者病变类型的识别效果较好,其中NOA、GS肾小球识别效果(F1分数分别为0.95和0.90)优于C和SS(F1分数分别为0.83和0.73)。ARPS可准确定位HSPN患者的肾小球固有细胞(F1分数>0.91)。两组患者的系膜细胞数字指标均与牛津分型系膜细胞增殖评分呈正相关(P<0.01)。足细胞高值组患者的肾功能稳定率明显高于足细胞低值组(P<0.05)。结论ARPS可应用于HSPN患者的肾小球病变及固有细胞识别。系膜细胞数字指标可提示系膜细胞增殖程度,足细胞数字指标可辅助分析两种疾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学习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IGA肾病 病理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儿血中VEGF、ET-1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9
3
作者 杨华彬 何小解 +3 位作者 易著文 党西强 张慧琼 莫双红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790-792,共3页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素_1(ET_1)的变化,探讨其与HSPN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检测58例HSPN患儿血中VEGF和ET_1的浓度,对其肾病理与肾血管损害进行半定量评分;另设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 目的观察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儿血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与内皮素_1(ET_1)的变化,探讨其与HSPN肾脏病理损害的关系。方法检测58例HSPN患儿血中VEGF和ET_1的浓度,对其肾病理与肾血管损害进行半定量评分;另设30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结果HSPN患儿在轻到中度肾损害时,血清VEGF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肾损害时,则低于对照组(P均<0.01)。血清VEGF浓度随着血管损害程度加重而下降(P均<0.01)。血浆ET_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随着肾血管与肾病理损害的加重而递增(P均<0.01);血清VEGF与肾病理损害、血管损害及血浆ET_1明显负相关(P均<0.01);ET_1与肾病理损害和血管损害明显正相关(P均<0.01)。结论VEGF和ET_1在儿童HSPN的发生与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血VEGF和ET_1浓度动态变化可用于评价HSPN患儿肾组织及肾血管损伤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内皮素-1 病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闫慧敏从络病论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 被引量:13
4
作者 赵骞 何强 何松蔚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20年第12期48-50,共3页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儿科最为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中医药在防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闫慧敏教授从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研究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络病理论出发,阐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因病...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儿科最为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之一,中医药在防治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闫慧敏教授从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研究工作3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从络病理论出发,阐释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因病机,认为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病因不外内外因,急性阶段的病机主要为湿热内蕴,损伤肾络,随着病程的延长,内外之邪阻于肾络,日久灼伤阴络,故强调分期辨证论治,治疗本病以"疏通"为要,将"活络化瘀"的原则贯穿于治疗本病始终,急性期祛湿解毒,活血化瘀,病程迁延以养阴益气,化瘀祛湿为主,主要组方为凤尾草、倒扣草、苦参、石韦、薏苡仁、败酱草、连翘、赤小豆、蒲黄炭、莲须、豆豉、生山药、芡实等,根据不同兼证加减化裁,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儿童 络病 名医经验 闫慧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吕仁和教授应用“六对论治”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探讨 被引量:6
5
作者 刘尚建 霍延红 +2 位作者 刘忠杰 郭颖博 王耀献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9年第8期1600-1602,共3页
本文详细介绍了吕仁和教授应用六种诊治疾病方法(六对论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从立法、遣方用药、随症加减几方面,分别介绍了对病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的... 本文详细介绍了吕仁和教授应用六种诊治疾病方法(六对论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经验。从立法、遣方用药、随症加减几方面,分别介绍了对病论治、对病分期辨证论治、对病辨证论治、对症论治、对症辨证论治、对症辨病与辨证结合论治的具体经验,为临床中医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提供参考。并通过两个临床病例,进一步加深中医临床对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对论治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经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性的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光陵 何旭 +5 位作者 樊忠民 吴春蕾 茅松 夏正坤 任献国 高远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9年第11期1178-1181,共4页
目的: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与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了解AGT基因多态性与HSPN的关系。文中探讨AG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HSPN易感性和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HSPN患儿62例(HSPN组)以及正... 目的:对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与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多态性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以期了解AGT基因多态性与HSPN的关系。文中探讨AGT基因多态性与儿童HSPN易感性和临床、病理类型的关系。方法:选择临床确诊的HSPN患儿62例(HSPN组)以及正常成人61例(对照组),用PCR-RFLP法检测AGT基因M235T多态性。结果:HSPN组患儿TT型基因频率为30.6%,与对照组(3.3%)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AGT基因多态性与HSPN的临床分型、病理分级无相关性。结论:AGT-TT型与小儿HSPN的发生有关。HSPN患儿中临床表现、病理分级与AGT基因多态性之间无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儿童 血管紧张素原 基因多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0例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复发和预后相关因素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周清 赵善瑞 刚珠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85-86,共2页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APGN)复发和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对儿童 APGN 40例进行了 2~ 1 6年长期随访 ,对获得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远期预后与发病年龄无关 ,与复发次数、临床分型和正规治疗疗程有关 ;... 目的 :探讨影响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 APGN)复发和预后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 :对儿童 APGN 40例进行了 2~ 1 6年长期随访 ,对获得的完整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远期预后与发病年龄无关 ,与复发次数、临床分型和正规治疗疗程有关 ;在导致复发的因素中 ,感染、尤其是上呼吸道感染占有相当高的比例 ,食物、尤其是海产品也是引起复发的重要原因。结论 :为改善儿童APGN的预后 ,控制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预后 复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郭振武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浅析 被引量:6
8
作者 林忠嗣 郭振武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6-257,共2页
文章从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等方面,结合郭振武教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在临床上以湿热瘀阻型最为常见,并制定出相应治法及方药,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得出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作用的复肾汤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 文章从病因病机及治疗方药等方面,结合郭振武教授多年的临床实践经验总结出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在临床上以湿热瘀阻型最为常见,并制定出相应治法及方药,通过实际病例分析得出具有清热利湿、活血化瘀作用的复肾汤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有效方剂,值得学习与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中医药疗法 临床经验 郭振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9
9
作者 林炯程 胡伟新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30-434,共5页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肾炎,不同临床病理表现的患者在治疗反应和预后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治疗时,应根据其不同临床表现、病理类型给予分型治疗,重症过敏性紫癜性肾炎应积极治疗。作者对目前的治疗现状作一综述。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免疫抑制剂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证型与用药规律 被引量:6
10
作者 金亮 赵娜 王耀光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690-692,I0001,共4页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证型与用药规律。方法:检索相关文献,转化为可分析的数据,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分析不同证型的核心用药规律。结果:5个主要证型分别分析出了一个核心处方。结论:该研究可为进... 目的: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中医药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证型与用药规律。方法:检索相关文献,转化为可分析的数据,利用复杂网络分析法分析不同证型的核心用药规律。结果:5个主要证型分别分析出了一个核心处方。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指导,其结果能够与名老中医的用药规律进行对比,为以后名老中医临床学术经验的挖掘提供更广阔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用药规律 复杂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香化浊益肾活血法主治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成玉斌 向阳 +3 位作者 张彦丽 周琳 方永光 常晓慧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1409-1411,共3页
目的:探讨芳香化浊、益肾活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HSPN 60例,待紫癜明显消退,腹痛、关节痛缓解后逐渐减量停用西药,仅用中药(益肾消癜方加减)治疗至尿常规正常后6~18个... 目的:探讨芳香化浊、益肾活血法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的疗效。方法:采用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HSPN 60例,待紫癜明显消退,腹痛、关节痛缓解后逐渐减量停用西药,仅用中药(益肾消癜方加减)治疗至尿常规正常后6~18个月。观察尿常规(潜血、蛋白)、24 h尿蛋白定量、尿微量蛋白的变化。结果:(1)95%(57/60)患者治愈,随访至今未复发。(2)尿蛋白、潜血转阴时,38.33%(23/60)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增高,91.67%(55/60)尿微量蛋白增高,治疗至9个月时全部患者24 h尿蛋白定量均正常,但仍有48.21%(27/56)患者尿微量蛋白增高,继续治疗至12、15、18个月时尿微量蛋白增高者则分别降至26.67%(16/60),22.50%(9/40)和14.82%(4/27),但三者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芳香化浊、益肾活血法可有效消除尿蛋白、潜血,逐渐降低24 h尿蛋白排泄量和微量蛋白(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视黄醇结合蛋白),促进肾损害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芳香化浊 益肾活血 益肾消癜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解毒化瘀汤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建玲 罗国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12期2655-2656,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解毒化瘀汤结合西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解毒化瘀汤,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24h尿蛋白定量... 目的:观察中药解毒化瘀汤结合西药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方法:将69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解毒化瘀汤,8周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24h尿蛋白定量、尿红细胞、肾功能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痊愈2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对照组痊愈12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9%。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较之单纯西医治疗优势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解毒化瘀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崔瑞琴治疗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经验 被引量:7
13
作者 闫亚飞 陈思馨 崔瑞琴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924-925,共2页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是儿童时期常见的继发性肾小球疾病,文章主要介绍了崔瑞琴教授在治疗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时的经验及体会,阐述了疾病的病因病机,提出了病症结合、中西并重的治疗思路,疗效确切。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从瘀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血尿的辨证施治 被引量:2
14
作者 杨文思 王尧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70-470,共1页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血尿 辨证论治 病因 中医药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15
作者 史雅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3年第7期1718-1720,共3页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病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一般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强的松片、雷公藤多苷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病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5例,两组均采用一般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强的松片、雷公藤多苷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口服,并随证加减,治疗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为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蛋白尿明显减轻,血浆白蛋白明显升高,且治疗组的住院时间、复发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者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型紫癜性肾炎有较好疗效,且疗程短,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中西医结合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髓炎、根尖周炎引发过敏性紫癜性肾炎1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巧红 牟延光 史民道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99-499,共1页
关键词 牙髓炎 根尖周炎 病因 病例报告 儿童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成人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及血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赵慧娟 孙东立 张林霞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9-310,312,共3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血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及其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HSPN病例35例,正常对照组32例,应用ELISA方法测定其血清HGF及血尿CT-GF的水平,应用比浊法检测尿蛋白定...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及血尿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的水平及其与肾脏损害的关系。方法:选择HSPN病例35例,正常对照组32例,应用ELISA方法测定其血清HGF及血尿CT-GF的水平,应用比浊法检测尿蛋白定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肌酐、尿素氮等生化指标,选用WHO病理分类法进行分级分组,并与血清HGF及血尿CTGF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HSPN患者血清HGF水平较对照组升高,在Ⅱ、Ⅲ、Ⅳ级血尿CTGF较对照组升高,在Ⅳ级血清HGF与尿CTGF水平呈负相关。结论:HSPN患者血清HGF升高,病理较重时血尿中CTGF的水平升高,提示其参与了HSPN的发生发展。测定HGF和CTGF二者相结合可能更有效的评估紫癜性肾炎的肾脏损害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肝细胞生长因子 结缔组织生长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医辨证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9
18
作者 程雁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2年第5期1167-1169,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病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给予强的松片、雷公藤多苷片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强的松片、雷公藤多苷片... 目的:观察中医辨证论治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病型)患儿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给予强的松片、雷公藤多苷片口服。对照组30例,采用强的松片、雷公藤多苷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中药汤剂口服,并随证加减,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对照组为6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辨证论治联合西药治疗肾病型紫癜性肾炎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辨证论治 临床观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小球内纤维蛋白原沉积在儿童过敏性紫癜性肾炎中的意义 被引量:42
19
作者 王凤英 李晓忠 +1 位作者 王兴东 朱雪明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82-187,共6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肾小球内纤维蛋白原(Fib)沉积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行肾活检的82例HSP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HSPN患儿按肾脏免疫病理是否有肾小球内Fib沉积及沉积强度分组,比较各组患儿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 82例患...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性肾炎(HSPN)肾小球内纤维蛋白原(Fib)沉积的意义。方法回顾分析行肾活检的82例HSPN患儿的临床和病理资料。HSPN患儿按肾脏免疫病理是否有肾小球内Fib沉积及沉积强度分组,比较各组患儿的临床和病理特征。结果 82例患儿中63例有肾小球内Fib沉积,发生率为76.83%,其中Fib+23例(28.05%),Fib++37例(45.12%),Fib+++3例(3.66%),肾小管未发现有沉积。超敏C反应蛋白(hs-CRP)、D二聚体(DD)、CD 19^+CD 23^+淋巴细胞亚群及尿微量白蛋白与肌酐比值(UMA/Cr)在无沉积组、轻度沉积组及重度沉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重度沉积组的hs-CRP和CD19^+CD 23^+水平高于轻度沉积组和无沉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和轻度沉积组的DD水平高于无沉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沉积组的UMA/Cr高于无沉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肾小球Fib沉积与Ig A沉积呈正相关(r=0.64,P<0.001);三组患儿肾小球Ig G沉积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沉积组的Ig G沉积比例较高。结论有肾小球Fib沉积的患儿,尤其Fib沉积严重者免疫功能紊乱,炎症反应及高凝状态更严重,肾功能损害也可能更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蛋白原沉积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凉血消斑冲剂配合匹多莫德治疗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孙福栋 宋月梅 +2 位作者 李强 顾江冰 刘爱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A01期465-465,共1页
目的分析凉血消斑冲剂配合匹多莫德治疗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和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抽取的70例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入选时间为怀安县中医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采用匹多莫德治疗的35例患者设为... 目的分析凉血消斑冲剂配合匹多莫德治疗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的疗效和对免疫功能影响。方法本次研究抽取的70例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入选时间为怀安县中医院2015年4月-2016年10月期间,采用匹多莫德治疗的35例患者设为对照组,采用凉血消斑冲剂配合匹多莫德治疗的35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待2组患者治疗后比对其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28%,随后对2组患者IgA、IgG、IgM、CD4+、CD8+以及CD4+/CD8+水平进行对比,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2组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经比对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患者经凉血消斑冲剂配合匹多莫德进行治疗,可将临床疗效进行提升,同时对细胞免疫功能进行有效改善,用药具有一定的安全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凉血消斑冲剂 匹多莫德 风热伤络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免疫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