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性激素和过敏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宋昕怡 刘函晔 +3 位作者 王丹丹 金泓宇 延光海 李良昌 《中国免疫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20-225,共6页
现全球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最近的研究表明性激素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性激素可以直接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发育,以及对自身免疫细胞反应的易感性,从而导致过敏性疾病在男性与女性中表现出不... 现全球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不断增加,严重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最近的研究表明性激素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有密切联系,性激素可以直接影响免疫细胞的功能和发育,以及对自身免疫细胞反应的易感性,从而导致过敏性疾病在男性与女性中表现出不同的患病率和临床表现。本文就性激素在常见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的不同作用及潜在机制作一综述。在特应性皮炎中,女性将硫酸脱氢表雄酮酶转化为硫酸脱氢表雄酮的量高于男性,因此,女性更易受到脱氢表雄酮的影响,抑制Th2的增殖,从而出现一系列的临床症状。在过敏性哮喘中,雌激素可以加剧2型气道炎症反应,雄激素可以减轻2型气道炎症反应;研究发现在鼻黏膜中存在雌激素和孕酮受体,当雌激素浓度增加时会诱导两种受体上调,出现鼻腔分泌物增加和鼻黏膜肿胀等临床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性激素 雌激素 雌二醇 孕酮 雄激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污染物与儿童过敏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贺雨 刘爱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57-265,共9页
过敏性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威胁愈发显著,其中环境污染物起到了关键作用。室内外空气污染(如颗粒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臭氧等)、化学物质污染(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以及其他环境暴露因素(如绿地、病毒、气象条件、饮食等)均... 过敏性疾病对儿童健康的威胁愈发显著,其中环境污染物起到了关键作用。室内外空气污染(如颗粒物、氮氧化物、硫氧化物、臭氧等)、化学物质污染(如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重金属等)以及其他环境暴露因素(如绿地、病毒、气象条件、饮食等)均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显著风险因素。特别是在胎儿期至婴幼儿期这一生命早期阶段,环境污染物的暴露对儿童免疫系统的发育及其未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有着深远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生命早期阶段,某些特定饮食成分(如特定脂肪酸、微生物、维生素等)以及母乳喂养可为儿童提供一定保护,降低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然而,新兴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如氯化石蜡、多氟烷基物质)与儿童过敏性疾病之间的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绿地及其所含物质对健康的潜在影响,以及家庭宠物饲养与儿童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仍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本文综述了近年来环境污染物与儿童过敏性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展,剖析不同环境因素影响儿童健康的机制,旨在深入探讨环境污染物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并为儿童过敏性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污染物 新污染物 过敏性疾病 儿童 环境暴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麻黄为主药系列经方在儿童过敏性疾病辨治中的运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徐丽 于雪峰 郭振武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5-8,共4页
以麻黄为主药系列经方在儿童过敏性疾病辨治中的运用。儿童过敏性疾病多年来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以麻黄为主药系列方治疗该病临床疗效确切肯定。儿童过敏性疾病多因正气不足,肺、脾、肾功能低下,痰饮等伏邪宿根停留于体内,外邪引动而发病... 以麻黄为主药系列经方在儿童过敏性疾病辨治中的运用。儿童过敏性疾病多年来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以麻黄为主药系列方治疗该病临床疗效确切肯定。儿童过敏性疾病多因正气不足,肺、脾、肾功能低下,痰饮等伏邪宿根停留于体内,外邪引动而发病。麻黄为治疗咳喘之圣药,通过合理的配伍,麻黄与杏仁宣降相成,麻黄与石膏寒温并举,麻黄与附子温通表里。为了确保疗效,要重视遵循经方的原配伍比例、剂量、组方、煎服法和调护法。此外,还要明确麻黄类方及方证应用,即对方证,抓主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黄 经方 过敏性鼻炎 支气管哮喘 儿童过敏性疾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伏风理论指导儿科过敏性疾病辨证论治 被引量:5
4
作者 汪受传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097-1102,共6页
提出特禀质儿童的体质特点是伏风内潜,一旦患儿为外来“虚邪贼风”所引,则发生如鼻鼽、风咳、哮喘、风瘾、湿疹等“风病”(过敏性疾病)。这类风病治疗应当以消风法为主,辨证配用散邪、除湿、润燥、豁痰、凉血、养血、固表等治法治疗。... 提出特禀质儿童的体质特点是伏风内潜,一旦患儿为外来“虚邪贼风”所引,则发生如鼻鼽、风咳、哮喘、风瘾、湿疹等“风病”(过敏性疾病)。这类风病治疗应当以消风法为主,辨证配用散邪、除湿、润燥、豁痰、凉血、养血、固表等治法治疗。介绍了如何以伏风理论认识小儿鼻鼽、风咳、哮喘、风瘾、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病因病机、临床辨证,以及以消风法为主治疗这些疾病的有效经验方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伏风 消风法 过敏性疾病 辨证论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孩子春季防过敏性疾病要注意什么
5
作者 王小衡 《农村百事通》 2024年第3期56-57,共2页
一、春季常见过敏性疾病1.过敏性皮肤病以荨麻疹最为常见,该病俗称“风团”或“风疹块”,是一种以风团为主并产生痒感的常见皮肤病。在野外或风景区内游玩难免接触多种野花野草,不少孩子都会患上荨麻疹,患儿表现全身皮肤长出许多红色或... 一、春季常见过敏性疾病1.过敏性皮肤病以荨麻疹最为常见,该病俗称“风团”或“风疹块”,是一种以风团为主并产生痒感的常见皮肤病。在野外或风景区内游玩难免接触多种野花野草,不少孩子都会患上荨麻疹,患儿表现全身皮肤长出许多红色或淡红色的“风团”,形态不一、大小不等,奇痒,不少患儿反复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常见皮肤病 过敏性疾病 痒感 荨麻疹 风疹块 风团 反复发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4—2021年北京市儿童过敏性疾病门诊就诊构成比及变化趋势分析 被引量:4
6
作者 侯晓玲 皇惠杰 +4 位作者 姜楠楠 李昂 孔勤 魏勉 向莉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3395-3400,共6页
背景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全球人群中急剧增长,已经影响着10%~40%的世界人口。该类疾病常在儿童期始发,但我国尚缺乏10年内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趋势分析数据,本研究拟通过对单中心电子病历数据进行挖掘,从而为国内过敏性疾病预防和管... 背景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在全球人群中急剧增长,已经影响着10%~40%的世界人口。该类疾病常在儿童期始发,但我国尚缺乏10年内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趋势分析数据,本研究拟通过对单中心电子病历数据进行挖掘,从而为国内过敏性疾病预防和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流行病学支持。目的分析2014—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0~18岁儿童过敏性疾病门诊就诊年度构成比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4—2021年医院信息系统门诊电子病历数据,对过敏性疾病就诊年度构成比及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计算不同性别、年龄过敏性疾病包括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过敏性结膜炎、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花粉症、严重过敏反应等疾病的就诊年度构成比。进一步分析年度构成比排名稳定在前10位的过敏性疾病构成比变化趋势。结果2014—2021年门诊过敏性疾病就诊儿童累计1231890例次,去除缺失数据后共纳入1231863例次,其中男童727082例次(59.0%),女童504781例次(41.0%);过敏性疾病就诊患儿年龄以3岁以下为主(46.9%)。删除过敏性紫癜、支气管炎、呼吸道感染等非免疫球蛋白E介导的过敏性疾病,纳入疾病谱分析病例1208265例次。2016—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过敏性疾病门诊就诊例次在全院门诊就诊例次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2014—2017年儿童过敏性疾病门诊就诊构成比前5位分别是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过敏性咳嗽;2018—2021年儿童过敏性疾病门诊就诊构成比前5位分别是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过敏性结膜炎、支气管哮喘。年度构成比变化趋势分析显示,2014—2021年,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及食物过敏占全部过敏性疾病的构成比呈逐年上升趋势,构成比峰值分别达45.4%、11.1%及2.8%;湿疹、荨麻疹及支气管哮喘构成比呈下降趋势,构成比峰值分别为46.5%、24.9%及11.3%。结论2016—2021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儿童过敏性疾病门诊就诊例次在全院门诊就诊例次中的占比呈上升趋势;2014—2021年,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及食物过敏年度构成比呈上升趋势,湿疹、荨麻疹及支气管哮喘年度构成比呈下降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反应 过敏性疾病 儿童 门诊医疗 构成比 趋势分析 北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功能及其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 被引量:1
7
作者 樊易简 刘羽辰 初明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80-187,共8页
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hematopoietic prostaglandin D synthase,HPGDS)是一种谷胱甘肽转移酶,依赖于谷胱甘肽发挥活性作用,在巨核细胞系和多种免疫细胞中多有分布,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在过敏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生物学功能。研究发现,HPGDS... 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hematopoietic prostaglandin D synthase,HPGDS)是一种谷胱甘肽转移酶,依赖于谷胱甘肽发挥活性作用,在巨核细胞系和多种免疫细胞中多有分布,广泛存在于多种组织,在过敏性疾病中发挥重要生物学功能。研究发现,HPGDS参与机体过敏反应的调控。HPGDS能够催化前列腺素H2(prostaglandin H2,PGH2)转化为前列腺素D2(prostaglandin D2,PGD2),PGD2和DP2受体结合,促进炎症因子的释放和过敏反应的发生。近年的研究发现,HPGDS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食物过敏(food allergy)、过敏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过敏性哮喘(allelgic asthma)、嗜酸性食管炎(eosinophilic esophagitis,EoE)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过敏反应和炎症性疾病的发生。HPGDS在不同疾病中发挥关键作用的细胞有所不同,HPGDS在特应性皮炎中的Th2细胞、过敏性哮喘中的肥大细胞、过敏性鼻炎和嗜酸性食管炎中的嗜酸性粒细胞中高表达,并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功能。值得注意的是,HPGDS可以作为治疗相关疾病的重要靶点,靶向HPGDS的药物,例如HQL-79、TAS-204、TAS-205、TFC-007等能够有效缓解存在HPGDS升高现象的多种过敏性疾病的症状。本文阐述了HPGDS的生物学功能,并综述了HPGDS在过敏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和研究进展,以及HPGDS相关靶向药物研究,指出HPGDS在过敏性疾病发病中的重要性,为研发治疗过敏性疾病的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血前列腺素D合酶 前列腺素D2 过敏性疾病 HPGDS抑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肠道菌群在儿童过敏性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邓梦路(综述) 张婕(审校) 盛文彬(审校)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41-746,共6页
过敏性疾病持续对广大儿童群体健康构成严峻威胁与重大挑战。因此尽早进行针对性干预,防止疾病进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体肠道微生物区系是在3岁时建立的,分娩方式的不同和3岁前抗生素使用等因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与过敏性疾病发... 过敏性疾病持续对广大儿童群体健康构成严峻威胁与重大挑战。因此尽早进行针对性干预,防止疾病进展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人体肠道微生物区系是在3岁时建立的,分娩方式的不同和3岁前抗生素使用等因素引起的肠道菌群失衡与过敏性疾病发病率密切相关。新一代测序方法的发展揭示了过敏性疾病患者中存在的生物失调,这增加了人们对生物失调与过敏性疾病发展之间关系的关注。肠道菌群的失调与儿童未来发展为过敏性疾病的高风险相关并且肠道菌群的变化可能作为过敏性疾病的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菌群 过敏性疾病 哮喘 食物过敏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儿童过敏性疾病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相关研究进展
9
作者 周熙瑞 刘爱平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77-784,共8页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近年来有研究显示,ADHD与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变应性鼻炎以及食物过敏等儿童过敏性疾病之间存在高度的共病特征。过敏性疾病导致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进...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是儿童期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近年来有研究显示,ADHD与支气管哮喘、特应性皮炎、变应性鼻炎以及食物过敏等儿童过敏性疾病之间存在高度的共病特征。过敏性疾病导致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从而进一步影响ADHD的发生发展,提示了两类疾病在神经-免疫层面可能存在紧密联系。尽管两者之间的共同发病机制及因果关系尚未完全明确,但已有多项研究揭示了两者间的流行病学关联。本文对儿童过敏性疾病与ADHD之间的关联研究做一综述,并探讨二者可能的共病机制,并对过敏性疾病与ADHD共病治疗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的临床诊疗和研究提供新的思路。除此之外,还需要更多地关注预防的重要性,通过加强儿童健康教育,提高家长和教师的健康意识,有助于降低儿童的患病风险,为儿童健康构筑起更加全面和坚实的保护屏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儿童 关联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市郊区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研究 被引量:16
10
作者 陶金好 曹兰芳 +2 位作者 孔宪明 王利民 王元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866-868,共3页
目的分析引发上海市郊区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分布特点。方法对800例上海市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郊区病例组)、100名郊区健康儿童(郊区正常对照组)和450例上海市城区过敏性疾病患儿(城区病例组)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将郊区病... 目的分析引发上海市郊区儿童过敏性疾病过敏原的分布特点。方法对800例上海市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郊区病例组)、100名郊区健康儿童(郊区正常对照组)和450例上海市城区过敏性疾病患儿(城区病例组)进行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PT)。将郊区病例组患儿按年龄分为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比较各组SPT及各过敏原阳性率。结果郊区病例组SPT阳性率(73.38%)高于郊区正常对照组(26.00%),低于城区病例组(80.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郊区病例组患儿主要过敏原为粉尘螨和屋尘螨,阳性率分别为57.88%和59.13%。除杂草和橡胶外,郊区病例组各过敏原阳性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SPT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海市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的主要过敏原为屋尘螨和粉尘螨;郊区过敏性疾病患儿SPT阳性率低于城区患儿,并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皮肤点刺试验 过敏性疾病 郊区 上海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icroRNAs:过敏性疾病的潜在新靶点 被引量:12
11
作者 王晓钰 于曦 +5 位作者 王燕 陶羽 王璨 包凯帆 季律 洪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616-619,共4页
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是一种多基因病,涉及环境、基因及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寻求防治过敏性疾病的新靶点及不良反应少的药物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 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哮喘、过敏性皮炎、过敏性鼻炎等,是一种多基因病,涉及环境、基因及免疫之间的相互作用,在过去几十年中发病率明显上升,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寻求防治过敏性疾病的新靶点及不良反应少的药物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单链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在转录后水平降解靶位基因或抑制蛋白的翻译来调控靶位基因的表达,广泛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免疫反应及肿瘤的发生等多种生物学过程。研究发现miRNAs可调控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发展。深入探讨miRNAs在过敏性疾病中的作用,对进一步揭示其病理机制及发现新的药物治疗靶点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RNAS 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哮喘 特应性皮炎 过敏性鼻炎 靶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32例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韩晶晶 陈红兵 +3 位作者 张雯雯 杨军 戈建军 陈杰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11-413,共3页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种类和分布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德国Mediwiss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对南京地区2 032例过敏性疾病的儿童血清总Ig E和19种过敏原特异性Ig E进行定量检测。结果:2 ... 目的 :了解南京地区过敏性疾病儿童过敏原种类和分布特点,为临床预防和治疗过敏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德国Mediwiss过敏原体外检测系统,对南京地区2 032例过敏性疾病的儿童血清总Ig E和19种过敏原特异性Ig E进行定量检测。结果:2 032例过敏患儿总Ig E阳性率为68.4%,19种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62.1%,最常见的过敏原是尘螨(44.5%)、牛奶(13.7%)、猫狗毛皮屑(13.2%)、鸡蛋白(11.2%)、霉菌组合(11.0%)。学龄前组和学龄组吸入过敏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婴幼儿组,食入过敏原阳性率明显低于婴幼儿组。学龄前组和学龄组的吸入性过敏原阳性率均高于食入性过敏原。三、四季度过敏原阳性率高于一、二季度。结论:南京地区过敏性疾病儿童最主要的过敏原是尘螨,其次是牛奶、猫狗毛皮屑、鸡蛋白,且不同年龄组儿童过敏原结构不完全相同,不同季节儿童过敏原阳性率也有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 过敏性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459例常见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及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13
作者 储小燕 毕志刚 +6 位作者 芦桂青 康莉 刘艳 张亚平 富志良 尹晓晴 王羿婷 《临床皮肤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626-628,共3页
目的:评价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慢性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459例慢性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治疗。结果:459例中共检测出常见过敏原约20种。采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 目的:评价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慢性过敏性疾病过敏原检测的准确性和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摩拉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对459例慢性过敏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及治疗。结果:459例中共检测出常见过敏原约20种。采用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进行治疗,痊愈79例,显效171例,有效117例,有效率54.5%。结论: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在诊治慢性过敏性疾病方面优势明显,且检测、治疗过程安全、无痛苦,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过敏性疾病 生物共振诊断治疗仪 过敏原检测 脱敏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滞伤脾胃,百病乃生”观探析现代过敏性疾病的防治 被引量:12
14
作者 沈会 李吉彦 +6 位作者 姜永珊 朱炜楷 刘石 赵妍妍 莫睿 郝长浩 张靖源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948-952,共5页
花粉、粉尘、食物、药物及寄生虫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称作过敏性疾病(Allergic disease)。皮肤过敏、耳鼻喉过敏、呼吸道过敏、消化道过敏、血管变态过敏、其他系统过敏及过敏性休克等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疾... 花粉、粉尘、食物、药物及寄生虫等抗原物质刺激机体引起的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称作过敏性疾病(Allergic disease)。皮肤过敏、耳鼻喉过敏、呼吸道过敏、消化道过敏、血管变态过敏、其他系统过敏及过敏性休克等是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往往是内外因相合而发病,即在"现代""三因"致病因素的长期反复作用下,最终出现脾胃虚弱,脾胃气机升降失常,从而产生水湿、痰饮、湿毒、浊毒、瘀血、血热,导致各种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现代过敏性疾病与中医脾胃功能失常密切相关,由此,我们提出"滞伤脾胃,百病乃生"是过敏性疾病基本病机,从"脾胃虚滞"论治过敏性疾病。进一步探讨和研究"滞伤脾胃,百病乃生"理论及从"脾胃虚滞"论治现代过敏性疾病,对过敏性疾病及脾胃相关病的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滞伤脾胃 百病乃生 脾胃虚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的自然进程及干预 被引量:30
15
作者 段甦 张媛 张罗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5-59,共5页
诸多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遵循一定规律,通常称作过敏性疾病疾病的自然进程,即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先后出现特征性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并且持续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临床表现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的则可能减轻... 诸多研究表明,儿童时期变应性疾病的发生和发展遵循一定规律,通常称作过敏性疾病疾病的自然进程,即在特定的年龄阶段,先后出现特征性的变态反应临床表现,并且持续多年,随着年龄的增长,某些临床表现可能占据主导地位,而其他的则可能减轻或完全消失。一般而言,特异性皮炎首先出现,随之发展为变应性鼻炎和哮喘。全球过敏性疾病疾病发病率的日益增高已经成为一个威胁社会公共卫生健康的严重问题,因此,对该类疾病的深入研究显得愈发重要,了解其自然规律、发病机制对采取有效干预措施以阻断其自然发展进程、判断疾病预后和对高危患儿提供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自然进程 过敏性疾病 特异性皮炎 过敏性鼻炎 哮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节性T细胞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张慧云 李向利 +3 位作者 张应爱 沈道明 钱久荣 何韶衡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4-136,共3页
迄今发现至少有6种调节性T细胞(Treg)。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是Treg功能缺失或受到抑制而导致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力降低,从而促使幼稚型CD4+T细胞向Th2类细胞分化,引起过敏。因此,旨在抑制Th2细胞因子产生、促进耐受机制... 迄今发现至少有6种调节性T细胞(Treg)。过敏性疾病发生的最重要环节之一是Treg功能缺失或受到抑制而导致机体对过敏原的免疫耐受力降低,从而促使幼稚型CD4+T细胞向Th2类细胞分化,引起过敏。因此,旨在抑制Th2细胞因子产生、促进耐受机制产生、促进Treg和抑制性细胞因子产生的抗原特异性免疫治疗,已成为过敏性疾病最具有竞争力的治疗措施之一。本文综述了Treg的分类及其在过敏性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节性T细胞 过敏 过敏性疾病 综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海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食物过敏原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陶金好 孔宪明 +1 位作者 曹兰芳 王利民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1-463,共3页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主要的食物性过敏原。方法对上海地区2 928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和100例健康对照者实施13种食物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SPT),组间比较过敏原SPT阳性率。结果 2 928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对13种食... 目的了解上海地区儿童过敏性疾病主要的食物性过敏原。方法对上海地区2 928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和100例健康对照者实施13种食物性过敏原皮肤点刺试验(skin prick tests,SPT),组间比较过敏原SPT阳性率。结果 2 928例过敏性疾病患儿对13种食物性过敏原SPTs阳性率25.1%,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8.0%(P<0.01)。不同年龄组SPT阳性率存在差异,市区与郊区的SPT部分食物性过敏原阳性率亦存在差异。结论食物性过敏原在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中起重要作用,SPTs对过敏性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过敏原SPT阳性率与年龄有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性过敏 皮肤点刺试验 过敏性疾病 儿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食物过敏婴儿其他过敏性疾病发生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昂 王桂兰 +1 位作者 刘翔腾 张泉山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51-857,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食物过敏婴儿其他过敏性疾病发生的预防作用,为探讨阻断食物过敏婴儿其他过敏疾病发生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以2017年1—10月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出生的新生儿5712名作为研究对象,至2018年10月...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食物过敏婴儿其他过敏性疾病发生的预防作用,为探讨阻断食物过敏婴儿其他过敏疾病发生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设计,以2017年1—10月广东省中山市博爱医院出生的新生儿5712名作为研究对象,至2018年10月随访期间共确诊食物过敏患儿274例,根据是否进行规范干预以及规范干预同时是否添加益生菌分为规范干预组(n=134)、规范干预同时添加益生菌组(n=69)和不规范或无干预组(n=71),同时选取同期正常体检无食物过敏婴儿187名作为对照组。6和12个月后观察研究对象过敏性疾病的发生情况,并检测各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百分率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结果:4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和家庭环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和12个月后,4组研究对象湿疹、喘息或持续咳嗽和哮喘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不规范或无干预组患儿上述过敏性疾病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7)。随访6个月后,4组研究对象过敏性鼻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随访12个月后不规范或无干预组患儿过敏性鼻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67)。随访12个月后,4组研究对象外周血EOS百分率和TGF-β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其余各组患儿外周血EOS百分率和TGF-β1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不规范或无干预组比较,规范干预组和规范干预同时添加益生菌组患儿外周血EOS百分率和TGF-β1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婴儿食物过敏进行早期干预可以减少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生,采取添加益生菌等在内的综合防治措施可阻断食物过敏婴儿其他过敏性疾病的发展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物过敏 饮食干预 过敏性疾病 益生菌 婴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敏性疾病关键启动因子在人角质形成细胞中表达的适宜刺激方法探索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海亮 包凯帆 +6 位作者 江小燕 魏筱 于曦 陶羽 王晓钰 王燕 洪敏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576-581,共6页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条件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中TSLP、IL-33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过敏性疾病中关键启动因子TSLP、IL-33体外表达细胞模型的最佳刺激方法。方法应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液(K-SFM)体外培养Ha Ca T细胞,给予不同刺激... 目的研究不同刺激条件对人角质形成细胞Ha Ca T细胞中TSLP、IL-33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过敏性疾病中关键启动因子TSLP、IL-33体外表达细胞模型的最佳刺激方法。方法应用角质形成细胞无血清培养液(K-SFM)体外培养Ha Ca T细胞,给予不同刺激剂,筛选出明显促进Ha Ca T细胞中TSLP和IL-33表达的刺激剂。进而考察单独与联合刺激剂时的量效关系,最后对选出的刺激剂进行时效关系考察。TSLP和IL-33表达水平采用ELISA和免疫荧光法检测。结果 (1)Poly(I:C)与TNF-α两种刺激剂单独使用时均能明显刺激Ha Ca T细胞分泌TSLP和IL-33,其余刺激剂在本实验浓度范围内未见明显差异。(2)Poly(I:C)100 mg·L-1与TNF-α20μg·L-1联合刺激对Ha Ca T细胞表达TSLP和IL-33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3)对Poly(I:C)100 mg·L-1与TNF-α20μg·L-1联合刺激Ha Ca T细胞的时效关系考察发现,刺激12 h Ha Ca T细胞中TSLP和IL-33的表达水平最高。结论不同刺激剂和刺激时间对体外刺激Ha Ca T细胞表达细胞因子TSLP和IL-33的效应不同,其中以Poly(I:C)100 mg·L-1与TNF-α20μg·L-1联合刺激Ha Ca T细胞12 h后,TSLP和IL-33的表达水平升高最为明显。该结果为过敏性疾病的病理机制及药物作用研究提供了合适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ACAT细胞 过敏性疾病 Poly(I:C) TNFΑ TSLP IL3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脐血IgE及生后动态观察与过敏性疾病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高正仪 吴小弟 +2 位作者 李云珠 陈舜年 俞善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68-269,共2页
IgE介导过敏性疾病早已被人们认识,IgE检测也广泛应用于过敏性疾病的诊断。监测脐血及生后静脉血IgE水平的变化,旨在新生儿期探索过敏性疾病的防治。我们根据脐血IgE水平和有无过敏性疾病家族史分4组进行动态观察和随访。
关键词 过敏性疾病 免疫球蛋白E 脐血 诊断 新生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