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支气管哮喘患者家族史、IgE水平及过敏原皮试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和平 赵陇 +1 位作者 夏薇 腊胜明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1-412,共2页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哮喘患者的家族史、血清总IgE(TIgE)和过敏原皮试阳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门诊就诊的 5 33例哮喘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其中 12 1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总IgE水平检测及皮内注射法进行过敏原皮肤试验。结果 ... 目的 :了解不同类型哮喘患者的家族史、血清总IgE(TIgE)和过敏原皮试阳性率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门诊就诊的 5 33例哮喘患者进行家系调查。其中 12 1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进行血清总IgE水平检测及皮内注射法进行过敏原皮肤试验。结果 :5 2 .16 % (2 78/ 5 33)的哮喘患者家族史为阳性 ;6 3.2 2 % (337/ 5 33)有其他过敏性疾病 ;12 1例中家族史阳性的哮喘患者血清总IgE均值和超常例数以及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显著高于家族史阴性组 (P<0 .0 5 ) ;外源性哮喘较内源性哮喘家族史阳性率、血清总IgE均值及过敏原皮试阳性率均升高 (P <0 0 1)。结论 :哮喘患者血清总IgE和过敏原皮试阳性率水平高低与家族史有关 ,表明哮喘是一种遗传倾向很强的疾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哮喘 家族史 IGE 过敏原皮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标准化免疫治疗哮喘儿童2年过敏原指数及肺功能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韩洁 黄英 +3 位作者 王模奎 杨方方 王莹 刘恩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8-941,共4页
目的:观察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免疫治疗哮喘儿童2年后,其过敏原指数、肺功能等改善状况,评估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3例过敏性哮喘儿童进行标准化脱敏治疗2年,测定其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过敏原皮肤指数、多项肺功能指标、血清总IgE... 目的:观察标准化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免疫治疗哮喘儿童2年后,其过敏原指数、肺功能等改善状况,评估长期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3例过敏性哮喘儿童进行标准化脱敏治疗2年,测定其治疗前与治疗后的过敏原皮肤指数、多项肺功能指标、血清总IgE水平。结果:治疗前阳性过敏原种类计数为(4.06±1.72)个,治疗后为(3.41±1.16)个。治疗前皮肤指数等级(0~4级)的构成比屋尘螨为:0、3.1%、27.3%、39.4%、30.2%;粉尘螨为:3%、3.1%、18.2%、48.4%、27.2%。治疗后屋尘螨为:0、6.2%、42.4%、48.5%、3.1%;粉尘螨6.1%、6.2%、24.1%、60.4%、3.2%。肺功能指标FVC、FEV1、PEF、MEF75、PEFR占预计值的百分比治疗前为:(84.2±15.63)%、(96.13±18.44)%、(95.49±22.19)%、(96.69±25.98)%、(94±16)%,治疗后为:(94.68±13.61)%、(106.37±14.33)%、(108.34±20.55)%、(106.02±21.59)%、(97±17)%,显示治疗后有明显改善(P值均<0.05)。血清总IgE治疗后为541.6(459.6)U/ml,较治疗前623.1(392.8)U/ml有下降的趋势,但并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特异性免疫治疗2年后,哮喘患儿阳性过敏原种类计数、过敏原皮试指数及肺功能等均有显著改善,并能够维持较好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化免疫治疗 过敏性哮喘 过敏原皮试指数 肺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8例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6
3
作者 侯会玲 赵洪芬 聂秀红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41-844,共4页
目的鉴别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与慢性咳嗽。方法对112例慢性咳嗽患者经询问病史,摄X线胸片,做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过敏原筛查。检查结果做卡方检验。结果112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有58例确诊为CVA,其X线胸... 目的鉴别诊断咳嗽变异型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与慢性咳嗽。方法对112例慢性咳嗽患者经询问病史,摄X线胸片,做肺功能检查(支气管激发试验)和过敏原筛查。检查结果做卡方检验。结果112例慢性咳嗽患者中有58例确诊为CVA,其X线胸片无异常改变,支气管激发试验均阳性,过敏原皮试阳性率为86.2%(50/58);42例存在诱因,其过敏原皮试阳性率为74.5%(38/42),其中79%(30/38)能检测到与诱因相关的过敏原;无诱因者的皮试阳性率为75%(12/16)。其他54例慢性咳嗽患者中X线胸片正常者34例,肺纹理增重者17例、有肺气肿征3例;支气管激发试验全部阴性,其中3例用力呼气1秒率(FEV1/FVC)<70%及用力呼气1秒量(FEV1)<80%;非CVA组过敏原皮试阳性率为16.7%(9/54);41例有诱因,其过敏原检测阳性率为12.2%(5/41),无诱因者皮试阳性率为30.8%(4/13)。经卡方检验,2组患者发病诱因(χ2=0.180,P=0.6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X线胸片无异常者(χ2=26.151,P=0.000)、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率(χ2=112,P=0.000)、过敏原皮试阳性率(χ2=54.248,P=0.000)和无诱因病例中过敏原皮试阳性率(χ2=5.673,P=0.017)2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组CVA患者的过敏原与诱因有一定的因果关系,无诱因的病例中大多数能检测出过敏原。支气管激发试验及过敏原筛查是诊断CVA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咳嗽变异型哮喘 X线胸片 支气管激发 过敏原皮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