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花生地防风蚀措施效果探究
被引量:1
- 1
-
-
作者
李广芬
吴祥云
刘思莹
孙若峥
-
机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
出处
《辽宁农业科学》
2012年第4期63-65,共3页
-
基金
辽宁省农业综合开发项目(201103691)
-
文摘
风蚀沙化是我国北方旱区近二十年来最为突出的问题,由于过度开垦、超载放牧以及不适当的耕作方式,破坏了植被,致使土地荒漠化面积逐步扩大,土壤风蚀不仅是土地荒漠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首要环境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风蚀就不存在风沙危害问题。风蚀是大气与疏松沙土地表的一种动力作用过程,包括风将地表上沙质物质吹起及搬运的吹蚀和地表物质受到风沙流冲击及摩擦的磨蚀等两种作用,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尤其突出。
-
关键词
风蚀沙化
花生地
土地荒漠化
半干旱地区
地表物质
施效
北方旱区
过度开垦
-
分类号
S157.2
[农业科学—土壤学]
-
-
题名浑善达克沙地草地植被恢复效益遥感监测
被引量:1
- 2
-
-
作者
单丽燕
董永平
贠旭疆
洪军
刘杰
-
机构
全国畜牧总站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12年第16期60-61,共2页
-
文摘
一、前言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五大沙地之一,地处锡林郭勒高原中部。长期以来由于对草地资源的过度开垦、超载过牧、滥采滥挖,草地退化、沙化日趋严重,草地生态环境明显恶化,
-
关键词
浑善达克沙地
沙地草地
遥感监测
植被恢复
效益
草地生态环境
锡林郭勒
过度开垦
-
分类号
S28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森林土壤呼吸主要调控因素及其研究方法
- 3
-
-
作者
张言
-
机构
吉林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
-
出处
《内蒙古林业》
2019年第11期36-37,共2页
-
文摘
森林土壤呼吸是大自然中一个重要的呼吸循环过程,为生态循环提供基础保障。但是改革开放后过度开垦森林以及民众的森林保护意识淡薄,对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破坏,工业化发展使大气层有害物质含量过高,很多地区出现酸雨等情况,降低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
关键词
生态循环
有害物质含量
森林土壤呼吸
过度开垦
呼吸循环
生态系统
调控因素
改革开放后
-
分类号
S71
[农业科学—林学]
-
-
题名保护性耕作的技术内容及问题探讨
被引量:2
- 4
-
-
作者
康霞
-
机构
辽宁省海城市农机推广站
-
出处
《现代农业装备》
2011年第12期59-60,共2页
-
文摘
长久以来,由于土地的过度开垦及传统的耕作方式,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愈来愈严重,严重影响了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更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为了控制沙尘暴、保护农田、减少农田扬沙和土壤水蚀,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保护性耕作技术,把它作为解决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各地根据当地自然条件,加大推广力度,使保护性耕作成为农业机械化工作的新抓手。通过多年实践,保护性耕作的技术逐步成熟,面积逐年增加,接受这~技术的农民逐年增多,推动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应用与普及。
-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农业可持续发展
农业机械化工作
土地沙漠化
农民增收
耕作方式
过度开垦
植被破坏
-
分类号
S345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保护性耕作可促进农业节本增效
被引量:1
- 5
-
-
作者
杨金彦
-
机构
吉林省镇赉县农机推广站
-
出处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13年第8期95-96,共2页
-
文摘
镇赉县地处松嫩平原西部,旱作农业以种植玉米为主,随着20世纪拖拉机的大规模使用,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开垦为良田,耕翻后多次耙压、碎土、裸露休闲,获得了几十年的丰收,但由于土地的过度开垦及不适当的耕作方式,植被破坏,土地沙漠化愈来愈严重,近几年来,
-
关键词
旱作农业
保护性耕作
节本增效
土地沙漠化
松嫩平原西部
过度开垦
干旱半干旱
耕作方式
-
分类号
S342.1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加拿大的保护性农业生产
被引量:1
- 6
-
-
作者
朱晓鸣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15年第4期41-42,共2页
-
文摘
土壤的退化,导致全球每年有200万至1200万公顷土地不再适合农业生产。加拿大也曾出现过农业和资源开发与保护的矛盾,20世纪30年代,由于耕地过度开垦,以及草原掠夺性利用,造成加拿大气候恶劣,草场沙化严重,沙尘暴频发。从20世纪50年代始,加拿大就开始保护性耕种的试验研究,经过近30年的示范推广,目前其保护性耕作农业面积占总耕地面积的70%以上。
-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
农业生产
加拿大
耕地面积
开发与保护
过度开垦
草场沙化
沙尘暴
-
分类号
S34
[农业科学—作物栽培与耕作技术]
-
-
题名非洲“绿色长城”
- 7
-
-
-
出处
《风景园林》
2005年第2期114-114,共1页
-
文摘
非洲是全球沙漠化的重灾区,已有10亿多公顷土地沙化,占其干旱土地的73%。由于持续的干旱和水灾,非洲的植被严重受损,人们为了生存,被迫毁林毁草,过度开垦土地,超载利用牧场,形成了“贫穷加剧沙漠化,沙漠化又加剧贫穷”的恶性循环。
-
关键词
非洲
土地沙化
沙漠化
过度开垦
恶性循环
贫穷
公顷
“绿色长城”
-
分类号
S28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K928.77
[历史地理—人文地理学]
-
-
题名是否多种树就能防沙治沙
- 8
-
-
-
出处
《地理教学》
2006年第7期45-46,共2页
-
文摘
有一种观点目前已形成共识,那就是:要完全消灭沙尘是不可能的。因为沙尘也是自然现象,只要有足够的风力条件、天气系统和充足的沙尘物质,沙尘天气就会出现,而这些条件是不可能人为改变的。然而,不可否认的是,人类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沙漠化速度加快,人为扩大了沙尘源。
-
关键词
防沙治沙
沙尘天气
种树
自然现象
天气系统
不可否认
过度放牧
生态平衡
过度开垦
沙漠化
-
分类号
P445.4
[天文地球—大气科学及气象学]
S288
[农业科学—农业水土工程]
-
-
题名湘潭县唐家湖生态湿地荸荠丰收
- 9
-
-
作者
曾佰龙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林业与生态》
2020年第2期48-48,共1页
-
文摘
1月14日,湘潭县锦石乡唐家湖生态湿地撒上了一层白霜,2.67公顷荸荠进入采挖旺季,7万公斤鲜荸荠上市,其中3.5万多公斤分给村民,让利35万元。湘潭县唐家湖生态湿地位于涓水河中游,以前曾因过度开垦和污染,变成了一条臭水沟。2018年,湘潭市启动“一江两水”(湘江、涓水、涟水)治理工作,唐家湖湿地成重点治理区域。当地荸荠大户陈向阳在政府的支持下,组建专业公司,治理湿地污染,退耕还湿。
-
关键词
荸荠
过度开垦
两水
生态湿地
退耕还湿
臭水沟
湘潭县
湖湿地
-
分类号
S64
[农业科学—蔬菜学]
-
-
题名多措并举齐发力 科尔沁大地展新颜
- 10
-
-
作者
高昊丹
杨志
王红玲
王雪美
-
机构
内蒙古通辽市林业和草原局
-
出处
《内蒙古林业》
2023年第12期18-22,共5页
-
文摘
通辽市地处科尔沁沙地腹地,是科尔沁沙地的主体地区,全市沙地面积4104万亩,占科尔沁沙地总面积的52.9%。历史上的科尔沁沙地被称为“八百里瀚海”,由于人为扰动少,没有过度开垦和放牧,与科尔沁草原融为一体,形成了森林、草原、沙丘相间的自然景观。
-
关键词
科尔沁草原
科尔沁沙地
人为扰动
过度开垦
八百里
自然景观
多措并举
沙地面积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内蒙古将加快建立草原生态恢复补偿机制
- 11
-
-
-
出处
《吉林畜牧兽医》
2010年第3期62-62,共1页
-
文摘
内蒙古天然草原面积达0.88亿hm^2,是我国最大的牧区,也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屏障。长期以来,受过度开垦、放牧等因素影响,内蒙古部分地区的草原退化、沙化严重。过去10多年里,国家和自治区投入大量资金,实施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生态工程,目前内蒙古许多地区的草原生态状况已明显好转。
-
关键词
草原生态恢复
内蒙古
补偿机制
京津风沙源治理
草原面积
生态屏障
过度开垦
草原退化
-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主题链接 治沙常识
- 12
-
-
-
出处
《绿色大世界》
2007年第7期7-9,共3页
-
文摘
何为沙尘暴?沙尘暴是一种风与沙相互作用的灾害性天气现象,它的形成与地球温室效应、厄尔尼诺现象、森林锐减、植被破坏、物种灭绝、气候异常等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其中,人口膨胀导致的过度开发自然资源、过量砍伐森林、过度开垦土地是沙尘暴频发的主要原因。沙尘暴作为一种高强度风沙灾害。
-
关键词
沙障
人口膨胀
土地沙化
地球温室效应
过度开垦
植被破坏
物种灭绝
气候异常
灾害性天气
开发自然资源
-
分类号
X171.4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科学]
-
-
题名加拿大的农业环境保护
- 13
-
-
作者
朱晓鸣
-
出处
《中国畜牧业》
2014年第23期50-51,共2页
-
文摘
阿尔伯塔、萨斯喀彻温和曼尼托巴"草原三省"是加拿大农业重点地区,占全国耕地面积的80%。20世纪30年代以来,该地区的过度开垦,导致土壤沙化、沙尘暴,草原植破坏,与农业密切相关的诸如空气污染、水源污染、土壤污染、种质濒危和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引起了加拿大社会的广泛关注。几十年来,加拿大政府加快恢复草原植被,全面保护农业环境,使农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
-
关键词
农业环境保护
加拿大农业
草原三省
土壤沙化
草原植被
土壤污染
过度开垦
加拿大社会
空气污染
全国耕地面积
-
分类号
S812
[农业科学—草业科学]
-
-
题名关于推进粮食绿色生产的思考
- 14
-
-
作者
关静
-
机构
焦作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
出处
《河南农业》
2020年第28期61-61,共1页
-
文摘
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及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生产要素的大量投入,农业生态系统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和食品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新时代的粮食安全观要从生态环境出发,以高效、优质、安全、绿色为导向,大力推动粮食生产由"多产粮"向"产好粮"方向转变,从保障粮食产量向保障粮食生产能力转变,推行农业绿色生产方式,促进粮食生产绿色高产高效,实现粮食生产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
关键词
粮食生产能力
粮食产量
农业生态系统
食品安全
过度开垦
生态环境
人口数量
粮食可持续生产能力
-
分类号
F32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