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过失犯罪客体界定
1
作者 覃祖文 《学术论坛》 2000年第4期80-82,共3页
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这种说法已成为通说 ,然而 ,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过失犯罪中 ,如此界定公共安全的内容不科学 ,有悖于过失犯罪理论 ,也不利于司法实践 ,科学的表述应是 :可能危及多数人... 公共安全是指不特定多数人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这种说法已成为通说 ,然而 ,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过失犯罪中 ,如此界定公共安全的内容不科学 ,有悖于过失犯罪理论 ,也不利于司法实践 ,科学的表述应是 :可能危及多数人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方法 过失 公共安全 界定 客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解释学研究 被引量:135
2
作者 劳东燕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4-35,共12页
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害公共安全的判断,应当围绕多数人的生命、身体安全为核心展开,放弃使用"不特定"的概念,同时否认单纯的财产安全属于公共安全。"以其他危险方法"是独立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要件,应当... 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危害公共安全的判断,应当围绕多数人的生命、身体安全为核心展开,放弃使用"不特定"的概念,同时否认单纯的财产安全属于公共安全。"以其他危险方法"是独立于危害公共安全的要件,应当从性质与程度两个角度进行限定,要求行为本身不仅在客观上具有导致多数人重伤或死亡的内在危险,而且同时具备导致该结果的直接性、迅速蔓延性与高度盖然性。有必要采纳"未遂犯-既遂犯"的模式来解读《刑法》第114条与第115条第1款的关系。从第114条的立法意图来看,应当承认具体危险犯存在未遂与中止的形态,且其与第115条第1款的侵害犯的未遂与中止并不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公共安全 危险方法 具体危险 未完成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何以成为口袋罪 被引量:128
3
作者 孙万怀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0-81,共12页
从道路交通秩序领域到市场经济秩序领域、公民个人权利领域、社会管理秩序领域,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触角已经越伸越长。从交通肇事到生产经营非食品原料、"碰瓷"、偷窨井盖,危险方法行为犯罪行为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以... 从道路交通秩序领域到市场经济秩序领域、公民个人权利领域、社会管理秩序领域,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触角已经越伸越长。从交通肇事到生产经营非食品原料、"碰瓷"、偷窨井盖,危险方法行为犯罪行为方式可谓五花八门。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越来越显示出口袋罪的特征。产生这一结果固然有罪名本身的因素,但根本原因在于三个方面:一是对于刑事政策的不合理解读,二是对于社会效果内容的片面阐释,三是无视罪名的确定性内容。其实质是忽视了政策与规范之间的关系,过分关注结果的危害性而淡化了行为规范内容和主观心态。只有在司法中切实坚持罪刑法定原则,才不致使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成为口袋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口袋 政策 规范 刑法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口袋罪的法教义学分析: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例 被引量:150
4
作者 陈兴良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2-13,共12页
口袋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其缺乏限制的外延使行为更容易入罪,其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紧张关系显而易见。作为现行刑法中最为典型的口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司法实务中的适用频率越来越高,呈现不断扩张的状况。造成... 口袋罪是我国刑法中的一种独特现象,其缺乏限制的外延使行为更容易入罪,其与罪刑法定原则之间的紧张关系显而易见。作为现行刑法中最为典型的口袋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在司法实务中的适用频率越来越高,呈现不断扩张的状况。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本罪行为要件的开放性及缺乏必要的形式限定。应以同类解释规则严格限缩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等口袋罪的适用,以坚守罪刑法定原则的边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袋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刑法定原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行为类型化与司法判断 被引量:4
5
作者 童德华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8-136,共9页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具有口袋罪的特征,它是立法技术粗糙与司法观念偏误的共生产物。在司法实践中,试图用等价解释的方法分析其他危险方法与放火等行为的危险相当性,难以解决行为类型的定型问题,导致有些司法解释不恰当地扩大了其...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具有口袋罪的特征,它是立法技术粗糙与司法观念偏误的共生产物。在司法实践中,试图用等价解释的方法分析其他危险方法与放火等行为的危险相当性,难以解决行为类型的定型问题,导致有些司法解释不恰当地扩大了其他危险方法的行为类型。为了去除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口袋化问题,一方面,立法应具有极可能满足刑法的明确性要求,要基于行为主体的身份、行为方式的不同特征细化犯罪类型,减少本罪概念化的空间;另一方面,在司法评价行为是否属于其他危险方法时,应当考虑行为主体在特定时间、空间场合下与行为对象交往和互动的特殊方式。《刑法修正案(十一)(草案)》两个新增犯罪的思路值得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方法 其他危险方法 危害公共安全 类型化思维 行为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妨害安全驾驶犯罪的刑事治理效度——以公交车司乘冲突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为引例 被引量:8
6
作者 苏轲 《学术前沿》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100-103,共4页
为了打击妨害安全驾驶犯罪,我国于2019年1月8日印发了关于此类案件的指导性意见。在妨害安全驾驶犯罪中,尤以公交车司乘冲突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具代表性。通过分析既有判例,可以发现该类案件在刑事治理上有其成效,但同时存在... 为了打击妨害安全驾驶犯罪,我国于2019年1月8日印发了关于此类案件的指导性意见。在妨害安全驾驶犯罪中,尤以公交车司乘冲突型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最具代表性。通过分析既有判例,可以发现该类案件在刑事治理上有其成效,但同时存在缓刑适用率过低和短期自由刑不当代偿的问题,其背后成因在于"安全量刑"在司法实践中的客观存在,以及法官经验在裁判说理中处于弱势地位。因此,在宏观层面,应当引导司法裁判人员总结和运用区域性经验,并结合量刑指南、指导性案例等手段形成良性循环;在微观层面,应当深入理解《刑法》第114条有关规定,从具体情节入手,对妨害安全驾驶犯罪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与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安全驾驶 效度 危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加重业务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刑事责任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尹晓闻 《理论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18-122,共5页
加重业务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刑事责任的依据在于:这是对业务者敬业职守特别要求的体现,是业务者违反较大注意义务的责任体现,是业务过失行为违法性责任要求的体现,是多数国家抑制业务过失犯罪的有效措施。我国刑法关于业务过失危害公... 加重业务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刑事责任的依据在于:这是对业务者敬业职守特别要求的体现,是业务者违反较大注意义务的责任体现,是业务过失行为违法性责任要求的体现,是多数国家抑制业务过失犯罪的有效措施。我国刑法关于业务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刑事责任的规定,并没有完全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目前学界的建议也存在诸多不足。为解决业务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刑事责任分配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问题,应采取适当提高自由刑幅度、增设罚金刑和资格刑的方式来加重业务过失危害公共安全犯罪的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业务过失 普通过失 危害公共安全 注意义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害食品安全罪:法益与立法完善 被引量:12
8
作者 范雪珂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41-149,共9页
危害食品安全罪主要是指我国《刑法》第143条和第144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这两个罪名侵害的法益具有多重性和层次性,基于食品安全的现实意义、社会危害性理论和刑法的价值取向,公共... 危害食品安全罪主要是指我国《刑法》第143条和第144条规定的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与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这两个罪名侵害的法益具有多重性和层次性,基于食品安全的现实意义、社会危害性理论和刑法的价值取向,公共安全当属该类犯罪的第一层次法益。将危害食品安全罪归入危害公共安全罪,符合立法宗旨,有利于提升刑法功能,有利于刑法正确适用。为了进一步严密刑事法网,有效保障公共食品安全,避免刑法适用偏失,有必要设立危害食品安全的过失犯和抽象犯,增设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添加剂等物品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害食品安全 法益 公共安全 过失 抽象危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食品安全监管的刑事责任——监督过失理论的借鉴及“本土化”运用 被引量:15
9
作者 潘星丞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27,共5页
追究食品安全监管刑事责任重在保护公共安全,区别于重在保护职务的渎职罪责任。应借鉴监督过失理论,以危惧感说认定监督人过失;应根据客观归责论,结合《食品安全法》判断监督过失行为;根据法人实在说,我国监管刑事责任主体应为行政监管... 追究食品安全监管刑事责任重在保护公共安全,区别于重在保护职务的渎职罪责任。应借鉴监督过失理论,以危惧感说认定监督人过失;应根据客观归责论,结合《食品安全法》判断监督过失行为;根据法人实在说,我国监管刑事责任主体应为行政监管人员;不能以中断论将监督客体限制为被监督人的过失行为。监督人罪名与被监督人罪名无关,监管刑事责任与渎职罪责任是想象竞合关系。一般应按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追究食品监管刑事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法》 监督过失理论 危惧感说 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 玩忽职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驾驶罪主观方面的刑法分析 被引量:29
10
作者 刘宪权 周舟 《东方法学》 2013年第1期28-36,共9页
无论是把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类比为英美刑法中的严格责任,还是把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认定为故意,都存在诸多理论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把危险驾驶罪认定为过失犯罪,既符合刑法的谦抑精神、我国刑法总论有关过失犯罪的基本规定和传统的... 无论是把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类比为英美刑法中的严格责任,还是把危险驾驶罪的主观方面认定为故意,都存在诸多理论上难以解决的问题。把危险驾驶罪认定为过失犯罪,既符合刑法的谦抑精神、我国刑法总论有关过失犯罪的基本规定和传统的罪过理论,也有利于相关法律的适用以及我国刑法体系和法定刑设置的协调,因而更为妥当。从实然抑或应然的角度来看,我国刑法以过失危险犯的立法模式增设危险驾驶罪都具有一定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险驾驶 故意 过失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过失危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罪名生成的方法 被引量:17
11
作者 晋涛 《政治与法律》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10-122,共13页
罪名个数通常应以法条为基本单位,一条(款)一罪名是基本类型,一条(款)数罪名和数条一罪名是例外。罪名与行为类型存在对应关系,有些司法罪名引发质疑就是因为误解了立法规定的行为类型。罪名用语通常取材于罪状,引用罪名、截取罪名和借... 罪名个数通常应以法条为基本单位,一条(款)一罪名是基本类型,一条(款)数罪名和数条一罪名是例外。罪名与行为类型存在对应关系,有些司法罪名引发质疑就是因为误解了立法规定的行为类型。罪名用语通常取材于罪状,引用罪名、截取罪名和借鉴罪名划分依据是罪名用语对罪状的依赖关系。其中,截取罪名易出现偏离文本、抓错实质的问题。罪名的体系性意味着既要协调好罪名间的关系,也要兼顾整体罪名群的特点。协调性的操作要求结构的一致、用语的统一、内容的呼应。罪名的生成应在科学方法引导下展开,如此才能实现罪名的概括、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生成 一条(款)一 行为类型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明确罪名概念外延的几种逻辑方法探究
12
作者 金承光 《现代法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6期70-71,共2页
明确罪名概念是司法实践中准确地适用罪名概念的前提条件。明确罪名概念,就是明确其内涵和外延.以往的著述仅只注重明确罪名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罪名定义的探讨,这是很不够的。对罪名概念,除了明确其内涵,还必须明确其外延。
关键词 名定义 逻辑方法 概念外延 属概念 行为 司法实践 概念内涵 前提条件 危害公共安全 概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危险驾驶行为的刑事处罚探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石红卫 陆之悦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2009年第5期29-32,共4页
针对我国交通肇事现状,危险驾驶行为按照交通肇事罪加以定罪量刑,不能体现罚当其罪。建议在立法上增设"危险驾驶罪",将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以明确国家对此类行为的否定性评价,从而对危险驾驶行为进行有效遏止,实现公平正义。
关键词 交通肇事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危险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 被引量:10
14
作者 冯金垠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1999年第2期41-44,共4页
关键词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 主体 过失 危害公共安全 危险废物 电镀厂 行为人 污染行为 承担刑事责任 我国刑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醉酒驾驶犯罪的刑法完善 被引量:7
15
作者 夏明圣 魏在军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74-78,共5页
文章在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讨论的基础上,从刑法调控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在要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刑法增设危险驾驶罪的必要性,并从比较法视野介绍了国外对醉酒驾驶犯罪的立法经... 文章在对最高人民法院的《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法律适用问题的意见》讨论的基础上,从刑法调控现实生活的需要和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内在要求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刑法增设危险驾驶罪的必要性,并从比较法视野介绍了国外对醉酒驾驶犯罪的立法经验,进而提出我国关于醉酒驾驶犯罪案件的刑法完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醉酒驾驶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危险驾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空抛物罪的保护法益及其规范适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应家贇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0-98,共9页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高空抛物罪,原来置于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章之中,后来挪移至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中。这一位移的结果,表明高空抛物罪的规制对象和保护法益均发生了重大变更。然而,立法这一变更并不可取,有导...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设高空抛物罪,原来置于刑法分则第二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章之中,后来挪移至第六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之中。这一位移的结果,表明高空抛物罪的规制对象和保护法益均发生了重大变更。然而,立法这一变更并不可取,有导致增设高空抛物罪以保护公共安全的规范目的落空之虞。对此,唯有加强对法条的解释才是出路,即通过合理的体系解释,根据高空抛物行为侵犯的具体法益,分别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高空抛物罪等罪名论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空抛物 规范目的 保护法益 公共安全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司法适用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4
17
作者 朱德安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01-110,共10页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一直以来未受到足够关注。作为处理当下涉疫情刑事案件专门性文件的《意见》的出台明确了本罪在具体适用上的一些问题。在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适用过程中,其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存在法条竞合或法条逻辑上的交... 妨害传染病防治罪一直以来未受到足够关注。作为处理当下涉疫情刑事案件专门性文件的《意见》的出台明确了本罪在具体适用上的一些问题。在妨害传染病防治罪适用过程中,其与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类犯罪存在法条竞合或法条逻辑上的交叉关系,模糊了罪名的界限。同时,"传染病"的范围限定与罪状描述的不完整性使得作为法定犯的本罪与前置法衔接不畅。应在厘清具体罪名构成要件和罪过类型的基础上,依法适用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同时对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认定从严把握;并通过对"甲类传染病"作实质解释、发挥行政前置手段作用等解决当下本罪在适用过程中的一些法律困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定犯 妨害传染病防治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传染病防治法 法条竞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形式逻辑看犯罪概念的划分 被引量:1
18
作者 施庙松 《现代法学》 1985年第3期57-59,共3页
犯罪概念在刑法中是一个指导性的概念,它是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总标准。刑法中几乎所有问题,都是以犯罪概念作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在刑法学和司法实践中,明确犯罪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明确犯罪概念,除根据犯罪概念的定义揭... 犯罪概念在刑法中是一个指导性的概念,它是划分罪与非罪界限的总标准。刑法中几乎所有问题,都是以犯罪概念作为基础和前提的。因此,在刑法学和司法实践中,明确犯罪概念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明确犯罪概念,除根据犯罪概念的定义揭示犯罪概念的内涵以外,还须通过对犯罪概念进行划分来明确它的外延。本文仅就犯罪概念的划分问题,提出一些粗浅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概念 构成 概念划分 过失 危害公共安全 故意犯 子项 反革命 刑法总则 刑法分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焚烧自家柴垛是否犯罪
19
《农业知识》 2002年第23期47-47,共1页
编辑同志: 农民张某想用燃烧后的柴草灰做肥料,就将自家院外的柴垛点燃。由于当时风力较大。结果把邻居家的柴垛也引燃,同时还烧毁邻居家后间简易房,价值500元。事后,公安机关将张某抓走;法院以放火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请问... 编辑同志: 农民张某想用燃烧后的柴草灰做肥料,就将自家院外的柴垛点燃。由于当时风力较大。结果把邻居家的柴垛也引燃,同时还烧毁邻居家后间简易房,价值500元。事后,公安机关将张某抓走;法院以放火罪判处张某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请问,燃烧的是自家柴垛,张某为何还被判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火 公私财产 后间 危害公共安全 过失行为 三年 十年 刘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严重“四超”入刑的动因及可能 被引量:6
20
作者 聂早早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0-127,共8页
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研究推动严重"四超"列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基于入刑的动因解析,严重"四超"具有严重违法性、极大危害性和入刑必要性;辩证看待入刑... 国务院《关于加强道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指出,要研究推动严重"四超"列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追究驾驶人刑事责任。基于入刑的动因解析,严重"四超"具有严重违法性、极大危害性和入刑必要性;辩证看待入刑问题,治理严重"四超"应综合施策,不能简单归咎行政处罚标准不严和片面依赖刑罚高压手段;展望未来严重"四超"入刑的可能,就实施步骤、定罪量刑、入刑路径、配套措施提出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四超 立法 刑法 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 刑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