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奉国寺“过去七佛”造像与护国思想
被引量:
6
1
作者
谷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3-49,共7页
针对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奉国寺大雄宝殿七尊巨型佛像发起提问,首先确定敕建大殿中的七佛并非是皇帝化身,具有特殊意义,而只是一种信仰。又根据佛教发展历史,推导出过去七佛经常和密咒同时出现,起到护佑国祚的功能。再进一步分析史料,从奉...
针对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奉国寺大雄宝殿七尊巨型佛像发起提问,首先确定敕建大殿中的七佛并非是皇帝化身,具有特殊意义,而只是一种信仰。又根据佛教发展历史,推导出过去七佛经常和密咒同时出现,起到护佑国祚的功能。再进一步分析史料,从奉国寺自身的名称变更与辽代政治事件比对,确定了奉国寺大雄宝殿的七尊佛像就是在辽代流行的"过去七佛",七佛造像出现在此体现了"护国"的皇家愿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七佛
陀罗尼信仰
护国思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过去七佛图像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楠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106,共6页
过去七佛图像最早的实物遗存见于十六国时期,本文针对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过去七佛图像展开讨论,探究其艺术风格、造像原因,并对图像题材进行溯源。通过对该窟过去七佛图像的考察,以及对十六国时期佛教传播与发展的分析,第169窟过去七佛...
过去七佛图像最早的实物遗存见于十六国时期,本文针对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过去七佛图像展开讨论,探究其艺术风格、造像原因,并对图像题材进行溯源。通过对该窟过去七佛图像的考察,以及对十六国时期佛教传播与发展的分析,第169窟过去七佛图像应是作为禅观对象出现,其题材内容是更为直接的受到了东晋及后秦长安佛教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去七佛
北凉石塔
炳灵寺石窟
十六国
佛
教传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宝光寺钟梵藏铭文及空间布局考析
3
作者
陈捷
张昕
《古建园林技术》
2016年第2期38-42,共5页
本文对通州宝光寺铜钟梵藏铭文的内容和布局进行了全面考察,分析了以过去七佛和喜金刚为重点的宗教元素在铜钟空间的组织方式。以此为线索,初步探讨了明正统、景泰年间,北京地区汉传佛寺营造中藏传佛教的影响和七佛信仰的传承,以及汉藏...
本文对通州宝光寺铜钟梵藏铭文的内容和布局进行了全面考察,分析了以过去七佛和喜金刚为重点的宗教元素在铜钟空间的组织方式。以此为线索,初步探讨了明正统、景泰年间,北京地区汉传佛寺营造中藏传佛教的影响和七佛信仰的传承,以及汉藏交流背景下设计者对宗教符号的选择及其空间秩序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梵文
藏传
佛
教
过去七佛
喜金刚
五方
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莫高窟第166窟东壁门南侧地藏菩萨图像及相关问题考证
4
作者
王楠楠
《美术大观》
2022年第2期82-83,共2页
地藏菩萨是敦煌莫高窟初唐起流行的题材之一,且产生较多图像组合形式。盛唐时期开凿的莫高窟第166窟,东壁门南侧绘制地藏菩萨一身,并存有榜题,菩萨右手拇指与食指相捻,放出卷云状云烟,云上绘制七身坐佛,这种“化七佛地藏菩萨”的形式并...
地藏菩萨是敦煌莫高窟初唐起流行的题材之一,且产生较多图像组合形式。盛唐时期开凿的莫高窟第166窟,东壁门南侧绘制地藏菩萨一身,并存有榜题,菩萨右手拇指与食指相捻,放出卷云状云烟,云上绘制七身坐佛,这种“化七佛地藏菩萨”的形式并不多见,值得探究。因此,本文以此铺地藏菩萨图像为中心,从图像组合遗存、相关佛教经典及民众信仰等角度出发,探究“云中七佛”的尊格及相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藏菩萨
过去七佛
敦煌莫高窟
隋唐
佛
教
图像组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奉国寺“过去七佛”造像与护国思想
被引量:
6
1
作者
谷赟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图书馆
出处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43-49,共7页
文摘
针对辽宁省锦州市义县奉国寺大雄宝殿七尊巨型佛像发起提问,首先确定敕建大殿中的七佛并非是皇帝化身,具有特殊意义,而只是一种信仰。又根据佛教发展历史,推导出过去七佛经常和密咒同时出现,起到护佑国祚的功能。再进一步分析史料,从奉国寺自身的名称变更与辽代政治事件比对,确定了奉国寺大雄宝殿的七尊佛像就是在辽代流行的"过去七佛",七佛造像出现在此体现了"护国"的皇家愿望。
关键词
过去七佛
陀罗尼信仰
护国思想
分类号
J214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过去七佛图像研究
被引量:
2
2
作者
王楠楠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01-106,共6页
文摘
过去七佛图像最早的实物遗存见于十六国时期,本文针对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过去七佛图像展开讨论,探究其艺术风格、造像原因,并对图像题材进行溯源。通过对该窟过去七佛图像的考察,以及对十六国时期佛教传播与发展的分析,第169窟过去七佛图像应是作为禅观对象出现,其题材内容是更为直接的受到了东晋及后秦长安佛教的影响。
关键词
过去七佛
北凉石塔
炳灵寺石窟
十六国
佛
教传播
分类号
J206 [艺术—美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宝光寺钟梵藏铭文及空间布局考析
3
作者
陈捷
张昕
机构
中央美术学院文化遗产学系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
出处
《古建园林技术》
2016年第2期38-4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51008004)
文摘
本文对通州宝光寺铜钟梵藏铭文的内容和布局进行了全面考察,分析了以过去七佛和喜金刚为重点的宗教元素在铜钟空间的组织方式。以此为线索,初步探讨了明正统、景泰年间,北京地区汉传佛寺营造中藏传佛教的影响和七佛信仰的传承,以及汉藏交流背景下设计者对宗教符号的选择及其空间秩序的表达。
关键词
梵文
藏传
佛
教
过去七佛
喜金刚
五方
佛
分类号
TU252 [建筑科学—建筑设计及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莫高窟第166窟东壁门南侧地藏菩萨图像及相关问题考证
4
作者
王楠楠
机构
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
出处
《美术大观》
2022年第2期82-83,共2页
文摘
地藏菩萨是敦煌莫高窟初唐起流行的题材之一,且产生较多图像组合形式。盛唐时期开凿的莫高窟第166窟,东壁门南侧绘制地藏菩萨一身,并存有榜题,菩萨右手拇指与食指相捻,放出卷云状云烟,云上绘制七身坐佛,这种“化七佛地藏菩萨”的形式并不多见,值得探究。因此,本文以此铺地藏菩萨图像为中心,从图像组合遗存、相关佛教经典及民众信仰等角度出发,探究“云中七佛”的尊格及相关问题。
关键词
地藏菩萨
过去七佛
敦煌莫高窟
隋唐
佛
教
图像组合
分类号
K879.21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奉国寺“过去七佛”造像与护国思想
谷赟
《齐鲁艺苑(山东艺术学院学报)》
2015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炳灵寺石窟第169窟过去七佛图像研究
王楠楠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宝光寺钟梵藏铭文及空间布局考析
陈捷
张昕
《古建园林技术》
2016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莫高窟第166窟东壁门南侧地藏菩萨图像及相关问题考证
王楠楠
《美术大观》
2022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