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块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的超塑性流变行为 被引量:10
1
作者 沈军 孙剑飞 +2 位作者 王刚 黄永江 周彼德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7期22-25,共4页
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较低应变速率变形条件下呈现出牛顿型流变状态,并获得最佳塑性。其流变机制为一种与聚合物体系及无机玻璃相似的动力学行为。由于在超塑性流变过程中非晶相伴随有晶化现象的发生,因此,大块非晶合金的粘滞流... 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较低应变速率变形条件下呈现出牛顿型流变状态,并获得最佳塑性。其流变机制为一种与聚合物体系及无机玻璃相似的动力学行为。由于在超塑性流变过程中非晶相伴随有晶化现象的发生,因此,大块非晶合金的粘滞流变是一种非晶相-晶化相复相结构的变形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 超塑性流变行为 力学本构模型 粘滞流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高应变速率压缩变形行为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曙光 胡捷 +2 位作者 朱学新 石力开 王发东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219-1225,共7页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Zr41.2Ti13.8Cu12.5Ni10Be22.5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633、653和673K,应变速率分别为2×10-2s-1和2×10-1s-1条件下的单向压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673K时两种应变速率下,该合金都具有很好的塑... 利用Gleeble1500热模拟机研究了Zr41.2Ti13.8Cu12.5Ni10Be22.5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633、653和673K,应变速率分别为2×10-2s-1和2×10-1s-1条件下的单向压缩变形行为。结果表明:在673K时两种应变速率下,该合金都具有很好的塑性,尤其在2×10-2s-1时流变应力只有74MPa,非常适于进行超塑性加工。对非晶合金的断口进行了观察,得到柱状非晶合金压缩变形时外观和断口形貌随着变形条件的变化规律。采用自由体积模型对非晶合金的形变和断裂的微观机制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基块体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 变形 断裂 超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超塑性成形的摩擦行为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郑志镇 成蛟 +1 位作者 王新云 李建军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2510-2513,2519,共5页
采用双杯挤压方法研究了成形温度、应变速率等工艺参数对Zr55Al10Cu30块体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塑性成形时模具和零件之间的摩擦行为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获得大块非晶合金双杯挤压的摩擦因数标定曲线,有限元模拟中非晶合金的变... 采用双杯挤压方法研究了成形温度、应变速率等工艺参数对Zr55Al10Cu30块体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塑性成形时模具和零件之间的摩擦行为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模拟方法获得大块非晶合金双杯挤压的摩擦因数标定曲线,有限元模拟中非晶合金的变形采用Kawamura的本构模型,将高温压缩实验的数据拟合,获得本构模型中的参数,结果表明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变形的摩擦因数在0.2~0.7之间。当应变速率较低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摩擦因数总体上降低;而当应变速率较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摩擦因数先略有上升,然后急剧下降。当温度较低时,随着应变速率增大,摩擦因数显著增大,而在高温时,随着应变速率增大,摩擦因数略微有所减小。按照现代摩擦理论对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成形的摩擦机理进行了分析,认为黏着是摩擦的主导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基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 双杯挤压 摩擦行为 摩擦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流变行为本构关系 被引量:11
4
作者 程明 张士宏 J.A.Wert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682-1686,共5页
研究了Mg60Cu30Y10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增加,平衡态的牛顿流转变为非平衡态的非牛顿流;其流变行为对于温度和应变速率非常敏感。由粘度与应变速率的关系,根据Arrhenius型VFT方程,确定... 研究了Mg60Cu30Y10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流变行为。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增加,平衡态的牛顿流转变为非平衡态的非牛顿流;其流变行为对于温度和应变速率非常敏感。由粘度与应变速率的关系,根据Arrhenius型VFT方程,确定了流动应力、应变速率和温度的关系。Mg60Cu30Y10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流变性能依赖于温度与变形速率,其微观机制可由自由体积模型解释,为大块非晶合金流变成形工艺的实现提供理论依据:温度高于玻璃转变温度以后,自由体积的增加使非晶合金变形过程中能够移动的原子数目随之增加,自由体积周围的原子沿外力的作用方向移动,即宏观上的塑性流变行为。应变速率增加,由热激活引起的自由体积增加不能满足更多原子流变所需的空间体积,导致牛顿流向非牛顿流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基大块非晶 过冷液相 流变行为 本构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微塑性成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程明 张士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4-8,共5页
综述了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微塑性成形的工艺、成形性能评价及有限元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应用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粘性流变特性的微塑性成形技术及分析和优化成形工艺的有限元技术发展迅速。展望了过冷液相区微塑性... 综述了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微塑性成形的工艺、成形性能评价及有限元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指出应用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粘性流变特性的微塑性成形技术及分析和优化成形工艺的有限元技术发展迅速。展望了过冷液相区微塑性成形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对大块非晶合金在MEMS典型精细零件加工方面应用的巨大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 微塑性成形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宽过冷液相区的Fe_(63)Co_7Nb_xZr_(10-x)B_(20)非晶态合金的热稳定性和磁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荣传兵 徐民 +3 位作者 赵玉华 程力智 董心权 荷开元 《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28,共4页
利用单辊急冷法制备出厚约 35 μm宽 5mm的Fe6 3Co7NbxZr10 -xB2 0 条带 ,并研究了合金的热稳定性、非晶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 ,含 4at%Nb的Fe6 3Co7Nb4Zr6 B2 0 合金过冷液相区ΔTx最宽 ,达到 79K。合金系的饱和比磁化强度σs 随着N... 利用单辊急冷法制备出厚约 35 μm宽 5mm的Fe6 3Co7NbxZr10 -xB2 0 条带 ,并研究了合金的热稳定性、非晶结构和磁性能。结果表明 ,含 4at%Nb的Fe6 3Co7Nb4Zr6 B2 0 合金过冷液相区ΔTx最宽 ,达到 79K。合金系的饱和比磁化强度σs 随着Nb含量的增加而线性减小。合金系经 973K退火 90 0s,由于α Fe等相的析出 ,使得合金的σs 和Hc 均迅速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态合金 过冷液相 铁磁性 热稳定性 Fe63Co7NbxZr10-xB20合金 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静液挤压塑性变形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发东 张曙光 +3 位作者 胡捷 徐骏 吴春京 石力开 《塑性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10,共5页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选择纯铁作为挤压包套材料,然后对非晶合金在390℃、应变速率8.9×10-1s-1的条件下进行了静液挤压。Zr非晶合金产生了塑性变形,但没有发生均匀粘滞性流动,而是断裂成两段。样品断口上随机分布着充分与未... 通过Gleeble1500热模拟试验,选择纯铁作为挤压包套材料,然后对非晶合金在390℃、应变速率8.9×10-1s-1的条件下进行了静液挤压。Zr非晶合金产生了塑性变形,但没有发生均匀粘滞性流动,而是断裂成两段。样品断口上随机分布着充分与未充分发展的“脉纹”状切变带,并且断面上出现了类似流动熔体凝固后的特征结构。高应变速率变形条件使非晶合金产生的非均匀流变,以及静液挤压时纯铁先于非晶合金的流动变形是造成非晶合金断裂的主要原因。挤压态非晶合金的过冷液相区减小,热稳定性有所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41.2Ti13.8Cu12.5Ni10Be22.5 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 静液挤压 断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_(55)Al_(10)Ni_5Cu_(30)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虚拟应力模型的改进 被引量:2
8
作者 苏红娟 马智慧 +1 位作者 董湘怀 申昱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0-76,共7页
针对描述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流动行为的虚拟应力模型虽然能定性分析应力-应变关系,但定量计算误差很大的问题,以Zr55Al10Ni5Cu30为例,采用MATLAB遗传算法优化弹性模量、最大应力和最大松弛时间,提高了模型对应力峰值及稳态应力值的计... 针对描述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流动行为的虚拟应力模型虽然能定性分析应力-应变关系,但定量计算误差很大的问题,以Zr55Al10Ni5Cu30为例,采用MATLAB遗传算法优化弹性模量、最大应力和最大松弛时间,提高了模型对应力峰值及稳态应力值的计算精度;提出时间调整因子概念,可提高对应力变化历史描述的准确度;改进后的虚拟应力模型与Zr55Al10Ni5Cu30大块非晶合金单轴压缩实验的结果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基合金 大块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 虚拟应力模型 本构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静液挤压的变形行为及结构 被引量:1
9
作者 张曙光 胡捷 +3 位作者 朱学新 王发东 徐骏 石力开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31-637,共7页
研究了Zr41.2Ti13.8Cu12.5Ni10Be22.5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静液挤压的变形行为以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非晶合金在高应变速率下产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直径从16mm变为12mm,断裂为4段,且样品断口上随机分布着充分发展与未充分发展... 研究了Zr41.2Ti13.8Cu12.5Ni10Be22.5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静液挤压的变形行为以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非晶合金在高应变速率下产生了明显的塑性变形,直径从16mm变为12mm,断裂为4段,且样品断口上随机分布着充分发展与未充分发展的脉纹式切变带,由此可看出非晶合金的变形为非牛顿体变形行为;挤压后的样品约有3%的非晶相发生晶化,在非晶基体上析出10-20nm的纳米晶粒,导致挤压后非晶合金的热稳定性降低;静液挤压高应变速率变形条件使非晶合金产生非均匀流变,是造成非晶合金断裂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TiCuNiBe非晶合金 块体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 静液挤压 塑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颗粒/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基非晶复合材料过冷液相区的塑性变形行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小红 胡会娥 孔小东 《海军工程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4-18,23,共6页
为研究W颗粒/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基非晶复合材料在过冷液相区的塑性变形行为,利用同步热分析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该非晶复合材料塑性变形行为的具体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显微硬... 为研究W颗粒/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基非晶复合材料在过冷液相区的塑性变形行为,利用同步热分析试验、单轴压缩试验分析了温度和应变速率对该非晶复合材料塑性变形行为的具体影响,并采用X射线衍射(XRD)、显微硬度测试研究了塑性变形对该非晶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非晶复合材料在过冷液相区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和应变速率的减小,其塑性流变应力不断减小,并逐渐呈现出均匀流变的特征;在温度为693 K、应变速率为1×10^(-3) s^(-1)时,非晶复合材料流变应力为190 MPa,为该材料在过冷液相区的最佳成形条件;该非晶复合材料在变形后并未发生明显的晶化,由于自由体积减少,其显微硬度从512.2 HV增加到546.9 H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复合材料 过冷液相 塑性变形行为 单轴压缩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尺寸效应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唐娜 王新云 李建军 《精密成形工程》 2011年第6期13-17,共5页
为了研究Zr55Cu30Al10Ni5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尺寸效应,进行了温度为421,431,441,451℃,应变速率为0.01,0.005,0.002,0.001s-1,尺寸为3,2,1,0.6mm下共计64组的压缩试验。根据得到的力和位移曲线求出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曲线得... 为了研究Zr55Cu30Al10Ni5大块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尺寸效应,进行了温度为421,431,441,451℃,应变速率为0.01,0.005,0.002,0.001s-1,尺寸为3,2,1,0.6mm下共计64组的压缩试验。根据得到的力和位移曲线求出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分析曲线得到稳态流动应力、应力过冲峰值、应力过冲峰值对应的应变与尺寸的关系,最后得出随着试样尺寸的增大,真实应力值随之减小,稳态流动应力减小,应力过冲峰值减小,且出现的位置随尺寸的增大而后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 尺寸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T3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的塑性变形研究
12
作者 刘文超 马明臻 刘日平 《精密成形工程》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0-16,共7页
目的研究不同的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Zr_(30.2)Ti_(32.9)Cu_(9)Ni_(5.3)Be_(22.6)非晶合金(亦称ZT3)在过冷液相区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方法首先,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熔炼合金锭并吸铸成直径为8 mm、长度为60~80 mm的非晶合金圆棒;然后,... 目的研究不同的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对Zr_(30.2)Ti_(32.9)Cu_(9)Ni_(5.3)Be_(22.6)非晶合金(亦称ZT3)在过冷液相区塑性变形行为的影响。方法首先,用真空非自耗电弧炉熔炼合金锭并吸铸成直径为8 mm、长度为60~80 mm的非晶合金圆棒;然后,通过等温晶化试验确定ZT3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中对应不同温度时发生晶化转变所需的最短时间,并用热模拟试验机进行压缩变形的试验研究;最后,用X射线衍射仪测试ZT3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塑性变形后的组织特性。结果ZT3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的塑形变形行为与应变速率和变形温度有密切的关联性。不同的应变速率与变形温度都会对其塑性变形产生影响,但变形温度的影响比恒定应变速率更大。对ZT3非晶合金变形后的结构分析发现,应变速率对非晶态结构的影响大于温度。结论ZT3非晶合金的等温晶化转变孕育时间最短为17 min,在小于17 min的时间内完成塑性变形即可抑制晶化转变的发生。当恒定应变速率为2×10^(‒3) s^(‒1)时,将变形温度控制在355~375℃范围内有利于ZT3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进行热压塑性成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T3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 塑性变形 应变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0.73(Cu0.59Ni0.41)0.27]87Al13合金过冷液相区热塑性成形研究
13
作者 蒋烨 寇生中 +1 位作者 孙江龙 翟逸玥 《有色金属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14,共7页
为探究[Zr0.73(Cu0.59Ni0.41)0.27]87Al13非晶合金的热塑性成形性能以及绘制其对应的热加工图谱,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压缩实验机对该非晶合金进行不同参数下的热模拟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在压缩过程中变形行为由牛顿流变演变为非... 为探究[Zr0.73(Cu0.59Ni0.41)0.27]87Al13非晶合金的热塑性成形性能以及绘制其对应的热加工图谱,用Gleeble3500型热模拟压缩实验机对该非晶合金进行不同参数下的热模拟压缩实验。结果表明,合金在压缩过程中变形行为由牛顿流变演变为非牛顿流变;同时,过高或过低的热加工温度均能导致合金晶化;进一步对数据分析得到该合金在不同热塑性成形参数下的功率耗散图与流变失稳图,并绘制出相应的热加工谱图,谱图分析结果表明,该合金在温度为420与430 ℃、应变速率为10^-3 s^-1 时具有较高功率耗散系数且没有失稳区域,因此,合金可选的热塑性加工参数为温度420~430 ℃,应变速率10^-3 s^-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塑性成形 过冷液相 热加工图 流变行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块金属玻璃焊接研究进展
14
作者 王小京 覃作祥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50-52,68,共4页
综述了大块金属玻璃焊接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了成功焊接大块金属玻璃的不同方法,包括爆炸焊、电火花焊、电子束焊、用多层金属片进行焊接等熔化焊,以及固相下的摩擦焊。熔化焊接方法的成功,原因在于大块金属玻璃的玻璃态成型能力和在这... 综述了大块金属玻璃焊接领域的最新进展;介绍了成功焊接大块金属玻璃的不同方法,包括爆炸焊、电火花焊、电子束焊、用多层金属片进行焊接等熔化焊,以及固相下的摩擦焊。熔化焊接方法的成功,原因在于大块金属玻璃的玻璃态成型能力和在这些方法中高的线能量;而摩擦焊接的成功,则是由于金属玻璃在过冷液相区的热稳定性以及在该区域的超塑性和粘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块金属玻璃 焊接 过冷液相 焊接方法 摩擦焊接 过冷液相 热稳定性 熔化焊 爆炸焊 电火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5
作者 王焕荣 石志强 +2 位作者 滕新营 闵光辉 叶以富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7-359,共3页
在描述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各种参数中 ,过冷液相区的范围ΔTx 和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是两个最重要最常用的参数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仅用这两个参数并不能完全解释所得到的一些实验现象。于是 ,用来表征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各种参数... 在描述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各种参数中 ,过冷液相区的范围ΔTx 和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是两个最重要最常用的参数 ,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 ,仅用这两个参数并不能完全解释所得到的一些实验现象。于是 ,用来表征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各种参数被相继提出。本文综述了各种表征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有关参数 ,在这些参数中 ,每一参数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 ,但都不能应用于所有合金系 ,因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合金 非晶形成能力 过冷液相 玻璃转变温度 晶化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r基块体非晶合金的微塑性成形性能 被引量:9
16
作者 郭晓琳 王春举 +2 位作者 周健 单德彬 郭斌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90-1195,共6页
采用自行研制的微成形系统进行热压缩实验,分别研究成形温度、成形时间和冲头速度等对尺寸为d1 mm×1.5 mm的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体非晶合金(Vit.1)在过冷液相区微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坯料尺寸对Vi... 采用自行研制的微成形系统进行热压缩实验,分别研究成形温度、成形时间和冲头速度等对尺寸为d1 mm×1.5 mm的Zr41.2Ti13.8Cu12.5Ni10Be22.5块体非晶合金(Vit.1)在过冷液相区微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规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坯料尺寸对Vit.1块体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超塑性成形性能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流动应力随坯料尺寸的减小而降低。在此基础上,利用闭式模锻方法成形了分度圆直径为d1 mm的微型齿轮,采用SEM观察成形件的表面形貌,结果表明采用微成形方法可以获得尺寸精度较高的Vit.1块体非晶合金微型齿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基非晶合金 块体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 微成形性能 微型齿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合金的塑性成形 被引量:7
17
作者 黄永江 付武靖 +1 位作者 范洪波 孙剑飞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5-27,共13页
独特的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微观结构使得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物理及化学性能,例如高硬度、高强度、优异的耐腐蚀以及大弹性极限,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功能与结构材料,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最热门的前沿性研究之一,并在体育、电子、... 独特的长程无序、短程有序的微观结构使得非晶合金具有优异的力学、物理及化学性能,例如高硬度、高强度、优异的耐腐蚀以及大弹性极限,因此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功能与结构材料,自问世以来一直是最热门的前沿性研究之一,并在体育、电子、航天、航空、军工、能源等领域具有明确而巨大的应用背景。随着制备技术的不断成熟,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非晶合金作为一种性能优异的金属材料将翻开21世纪材料研究新篇章。然而,非晶合金在室温变形过程中呈现室温脆性及应变软化特征,致使其易于发生灾难性断裂,极大地限制了该先进材料的塑性成形。文章综述了非晶合金冷塑性成形及热塑性成形方面的研究进展,证实了非晶合金在多向复杂应力状态下可进行室温塑性成形,在过冷液相区内体现优异的超塑性成形能力,并就非晶合金塑性成形领域今后值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 塑性成形 超塑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晶合金热塑性微成型技术研究概况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4
18
作者 李春燕 朱福平 +3 位作者 丁娟强 尹金锋 赵燕春 寇生中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033-11040,共8页
由于非晶合金的无定形结构,非晶合金在室温下表现出高强度、高硬度、加工性能差等特征。但是,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展现出低粘滞系数、高流动性能的超塑性特征,这为非晶合金的塑性加工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论述了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 由于非晶合金的无定形结构,非晶合金在室温下表现出高强度、高硬度、加工性能差等特征。但是,非晶合金在过冷液相区内展现出低粘滞系数、高流动性能的超塑性特征,这为非晶合金的塑性加工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论述了非晶合金过冷液相区热塑性微成型技术的特点,对比传统晶态材料总结了非晶合金作为理想微成型材料的优势。介绍了非晶合金在微机电系统(MEMS)产业领域诱人的应用前景,并列举了国内外相关专家学者在非晶合金热塑性微成型领域的研究成果。总结了非晶合金在微电子系统、精密光栅、微纳超疏水表面、生物芯片、微型燃料电池等领域的应用。同时,指明了非晶合金热塑性微成型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申了开发非晶合金热塑性微成型技术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晶合金 过冷液相 热塑性 微成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对Zr-Ti-Ni-Cu-Be块状非晶合金热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武晓峰 张海峰 +1 位作者 杨洪才 胡壮麒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177-1180,共4页
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差热分析(DSC)等方法研究了添加B对Zr Ti Cu Ni Be块状非晶合金的形成、结晶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r Ti Cu Ni Be合金系中添加B可明显改变该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一次结晶温度Tx及过冷液相区ΔT等参... 利用X射线衍射(XRD)及差热分析(DSC)等方法研究了添加B对Zr Ti Cu Ni Be块状非晶合金的形成、结晶及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Zr Ti Cu Ni Be合金系中添加B可明显改变该合金的玻璃转变温度Tg,一次结晶温度Tx及过冷液相区ΔT等参数·当y(B)≤3%时,B的添加可使合金保持块状非晶,提高Tg、Tx并扩大过冷液相区,使非晶热稳定性增加;当y(B)≥6%时,B的添加将诱导大量的粗大Zr2Cu及ZrB2等晶体的析出·由于它们非纳米晶,尺寸较大,形状不规整,不能作为非晶复合材料的增强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r-Ti-Ni-Cu-Be块状非晶合金 B 过冷液相 热稳定性 第二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的挤压成形特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勇 张丽 +1 位作者 郭洪民 杨湘杰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03-1008,共6页
基于大块非晶在过冷液相区间具有较好的热塑性成形特点,选择铜基非晶Cu40Zr44Ag8Al8和铜合金,通过挤压成形工艺,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在703 K和挤压速度为0.4 mm/min下对该复合材料进行挤压,获得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棒... 基于大块非晶在过冷液相区间具有较好的热塑性成形特点,选择铜基非晶Cu40Zr44Ag8Al8和铜合金,通过挤压成形工艺,制备出一种新型的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在703 K和挤压速度为0.4 mm/min下对该复合材料进行挤压,获得铜合金/非晶复合材料棒材。通过光学金相(OM)、X射线衍射(XRD)、示差扫描量热分析(DSC)和维氏硬度测试(HV)对挤压变形前、后芯部非晶进行形貌观察和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芯部非晶在挤压前期呈不均匀分布,而后分布非常均匀;结合XRD、DSC和硬度的结果分析,在703 K下挤压后,芯部非晶没有发生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基非晶 热塑性成形 复合材料 晶化 过冷液相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