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降温速率和反复冻融对白蛾周氏啮小蜂过冷却点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孙守慧
许哲
+4 位作者
王亚斌
杨宏光
祁金玉
郑雅楠
刘振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Yang)是防治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为研究其耐寒性,采用不同的降温速率和反复冻融的方法对其老熟幼虫的耐寒性生理指标过冷却点(SCP)和冰点(FP)进行了测定,并以其替代寄主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érin...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Yang)是防治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为研究其耐寒性,采用不同的降温速率和反复冻融的方法对其老熟幼虫的耐寒性生理指标过冷却点(SCP)和冰点(FP)进行了测定,并以其替代寄主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érin-Méneville)和黄粉甲(Tenebrio molitor Linnaeus)做为参照。结果表明:白蛾周氏啮小蜂及黄粉甲虫老熟幼虫在0.1~15.0℃·min-1降温范围内均可有效地测定出SCP与FP,其SCP分别为(-18.44±0.93)℃和(-8.16±3.15)℃,FP分别为(-14.27±1.25)℃和(-2.19±2.03)℃;试验还发现白蛾周氏啮小蜂老熟幼虫、黄粉甲老熟幼虫和柞蚕蛹的过冷却点与冰点均能进行反复冻融测定,且冻融的前3个循环的数值差异不显著(α=0.05),3种昆虫在反复冻融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抗寒生理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耐寒机理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过冷却
点
(
scp
)
冰
点
(FP)
降温速率
反复冻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异色瓢虫成虫耐寒能力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
39
2
作者
赵静
于令媛
+3 位作者
李敏
郑方强
张帆
许永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71-1278,共8页
为研究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自然种群耐寒能力的季节性变化,测定了其过冷却点、体内含水量及总脂肪含量和低温存活力。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低温存活力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越冬前成虫的耐寒性显著强于夏季成虫和越冬后成虫。...
为研究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自然种群耐寒能力的季节性变化,测定了其过冷却点、体内含水量及总脂肪含量和低温存活力。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低温存活力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越冬前成虫的耐寒性显著强于夏季成虫和越冬后成虫。冷驯化(5℃,5d)可以显著提高夏季成虫的低温存活力。雌雄成虫过冷却点和体内含水量随气温的降低而降低,升高而升高。过冷却点7月份最高,分别为-7.6℃和-8.0℃;越冬中期(2008-01-15)最低,分别为-18.1℃和-16.9℃。雌雄成虫体内含水量9月份最高,分别为66.87%和68.01%,10月份显著降低,越冬后期(2008-2-19)最低,分别为52.94%和51.53%。越冬期间过冷却点和体内含水量显著低于其他时期。而雌雄成虫体内总脂肪含量在越冬开始就达到最高,分别为50.07%和47.93%,随后又逐渐降低,越冬期间显著高于其他时期。由此可知异色瓢虫自然种群的耐寒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文中还就异色瓢虫自然种群耐寒性影响因素及其越冬策略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耐寒性
冷驯化
过冷却
点
(
scp
)
含水量
总脂肪含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降温速率和反复冻融对白蛾周氏啮小蜂过冷却点测定的影响
被引量:
4
1
作者
孙守慧
许哲
王亚斌
杨宏光
祁金玉
郑雅楠
刘振凯
机构
沈阳农业大学林学院
出处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0-53,共4页
基金
国家农业成果转化资金项目(2007GB2B000059)
文摘
白蛾周氏啮小蜂(Chouioia cuneaYang)是防治美国白蛾的重要天敌,为研究其耐寒性,采用不同的降温速率和反复冻融的方法对其老熟幼虫的耐寒性生理指标过冷却点(SCP)和冰点(FP)进行了测定,并以其替代寄主柞蚕(Antheraea pernyi Guérin-Méneville)和黄粉甲(Tenebrio molitor Linnaeus)做为参照。结果表明:白蛾周氏啮小蜂及黄粉甲虫老熟幼虫在0.1~15.0℃·min-1降温范围内均可有效地测定出SCP与FP,其SCP分别为(-18.44±0.93)℃和(-8.16±3.15)℃,FP分别为(-14.27±1.25)℃和(-2.19±2.03)℃;试验还发现白蛾周氏啮小蜂老熟幼虫、黄粉甲老熟幼虫和柞蚕蛹的过冷却点与冰点均能进行反复冻融测定,且冻融的前3个循环的数值差异不显著(α=0.05),3种昆虫在反复冻融后仍能保持一定的抗寒生理特征,为进一步研究其耐寒机理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白蛾周氏啮小蜂
过冷却
点
(
scp
)
冰
点
(FP)
降温速率
反复冻融
Keywords
Choioia cunea
supercooling point(
scp
)
freezing point(FP)
freezing rate
cycle of freezing and thawing
分类号
S763.43 [农业科学—森林保护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异色瓢虫成虫耐寒能力的季节性变化
被引量:
39
2
作者
赵静
于令媛
李敏
郑方强
张帆
许永玉
机构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潍坊市寒亭区植保站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环境保护研究所
出处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71-1278,共8页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项目(2006CB102005)
山东省世界银行贷款项目(2007-3)
文摘
为研究异色瓢虫Harmonia axyridis自然种群耐寒能力的季节性变化,测定了其过冷却点、体内含水量及总脂肪含量和低温存活力。结果表明:异色瓢虫成虫低温存活力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越冬前成虫的耐寒性显著强于夏季成虫和越冬后成虫。冷驯化(5℃,5d)可以显著提高夏季成虫的低温存活力。雌雄成虫过冷却点和体内含水量随气温的降低而降低,升高而升高。过冷却点7月份最高,分别为-7.6℃和-8.0℃;越冬中期(2008-01-15)最低,分别为-18.1℃和-16.9℃。雌雄成虫体内含水量9月份最高,分别为66.87%和68.01%,10月份显著降低,越冬后期(2008-2-19)最低,分别为52.94%和51.53%。越冬期间过冷却点和体内含水量显著低于其他时期。而雌雄成虫体内总脂肪含量在越冬开始就达到最高,分别为50.07%和47.93%,随后又逐渐降低,越冬期间显著高于其他时期。由此可知异色瓢虫自然种群的耐寒性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变化,文中还就异色瓢虫自然种群耐寒性影响因素及其越冬策略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异色瓢虫
耐寒性
冷驯化
过冷却
点
(
scp
)
含水量
总脂肪含量
Keywords
Harmonia axyridis
cold tolerance
cold acclimation
supercooling point (
scp
)
water content
total fat content
分类号
Q968.1 [生物学—昆虫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降温速率和反复冻融对白蛾周氏啮小蜂过冷却点测定的影响
孙守慧
许哲
王亚斌
杨宏光
祁金玉
郑雅楠
刘振凯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异色瓢虫成虫耐寒能力的季节性变化
赵静
于令媛
李敏
郑方强
张帆
许永玉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39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