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过充保护添加剂氰基功能化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汪靖伦
闫晓丹
+1 位作者
雍天乔
张灵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93-2300,共8页
设计合成了单氰基功能化的2,5-二叔丁基-1-(β-氰基乙氧基)-4-甲氧基苯(RS-MCN)和双氰基功能化的2,5-二叔丁基-1,4-(β-氰基乙氧基)苯(RS-DCN),并用作氧化还原过充添加剂开展了其在锂离子电子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丙烯氰和2,5-二叔丁基对...
设计合成了单氰基功能化的2,5-二叔丁基-1-(β-氰基乙氧基)-4-甲氧基苯(RS-MCN)和双氰基功能化的2,5-二叔丁基-1,4-(β-氰基乙氧基)苯(RS-DCN),并用作氧化还原过充添加剂开展了其在锂离子电子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丙烯氰和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可高效合成RS-MCN和RS-DCN,氰乙基取代后的过充保护添加剂分子的可逆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4.02、4.08 V(vs Li/Li+);并且单氰基取代的RS-MCN在商业碳酸酯电解液1 mol?L^(-1)LiPF_6/EC+DEC+EMC(1:1:1,体积比)中的溶解度可高达0.3 mol?L^(-1)。RSMCN和RS-DCN对LiFePO_4/Li电池的过充保护性能和电极相容性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RSMCN具有更好的过充保护性能和电极相容性,其5 V截止电压过充保护时间可超过1200 h,100%过充保护大于90周循环;0.3 mol?L^(-1)RS-MCN的添加能使100%过充的LiFePO_4/Li电池在2.5C倍率条件下正常循环,其放电比容量达153.5 m Ah?g^(-1)。此外,RS-MCN的添加对LiFePO_4/Li电池在2.5-3.8 V条件下的循环性能有明显改善,添加有RS-MCN的电池在60周的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4.4%,而商业电解液的电池在60周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降至84.3%。因此,氰基功能化RS-MCN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过充保护添加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过充保护添加剂
氰基
2
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2
作者
唐致远
陈玉红
汪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68-1372,共5页
介绍了电聚合添加剂与氧化还原对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的过充保护机理;论述了上述两类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并对过充保护添加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过充保护添加剂
电聚合
添加剂
氧化还原对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防过充保护的研究
3
作者
孙百虎
赵菁
尚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51-2252,2295,共3页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电解液的基本特性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特性、热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利用添加剂来提高电解液的防过充能力成了改善电解液性能的重要方式。常用的添加剂主要有两类:氧化还原添加剂和电聚合添...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电解液的基本特性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特性、热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利用添加剂来提高电解液的防过充能力成了改善电解液性能的重要方式。常用的添加剂主要有两类:氧化还原添加剂和电聚合添加剂。选取二甲氧基硝基苯类作为防过充添加剂。研究发现,该类添加剂的防过充能力好且具有很好的循环性能,能明显改善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低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过充保护添加剂
电化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防过充添加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4
作者
熊琳强
张英杰
+2 位作者
董鹏
杨瑞明
夏书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8-1204,共7页
综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防过充添加剂的原理及分类。氧化还原对添加剂包括金属茂化合物、聚吡啶络合物、噻蒽及其衍生物、茴香苯及其衍生物、茴香醚及其衍生物等;电聚合添加剂包括联苯、环己苯、酯类及其衍生物、N-苯基等。介绍了这两类...
综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防过充添加剂的原理及分类。氧化还原对添加剂包括金属茂化合物、聚吡啶络合物、噻蒽及其衍生物、茴香苯及其衍生物、茴香醚及其衍生物等;电聚合添加剂包括联苯、环己苯、酯类及其衍生物、N-苯基等。介绍了这两类添加剂的过充保护机理和相关性能,展望了防过充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过充保护添加剂
氧化还原对
添加剂
电聚合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防过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潘迎芬
蔡春平
+2 位作者
陈瑞辉
徐国庆
肖仲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78-1880,共3页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保护机理和分类。氧化还原对添加剂包括金属有机络合物、噻蒽及其衍生物、二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聚吡啶络合物、茴香醚及其衍生物等。电聚合添加剂包括联苯,苯的衍生物、杂环化合物等。论述了两类添...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保护机理和分类。氧化还原对添加剂包括金属有机络合物、噻蒽及其衍生物、二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聚吡啶络合物、茴香醚及其衍生物等。电聚合添加剂包括联苯,苯的衍生物、杂环化合物等。论述了两类添加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同时对防过充添加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过充保护添加剂
氧化还原对
添加剂
电聚合
添加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电活性双酚A的合成及其锂离子电池防过充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程
张灵志
《新能源进展》
2019年第5期398-404,共7页
对双酚A进行结构修饰,经甲醚化、氰基取代,设计合成了2,2-双-[4-(β-氰基乙氧基)苯基]丙烷(DBDCN)、2-[4-(β-氰基乙氧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丙烷(DBMCN)和2,2-双-(4-甲氧基苯基)丙烷(DBMB),将三种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防过...
对双酚A进行结构修饰,经甲醚化、氰基取代,设计合成了2,2-双-[4-(β-氰基乙氧基)苯基]丙烷(DBDCN)、2-[4-(β-氰基乙氧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丙烷(DBMCN)和2,2-双-(4-甲氧基苯基)丙烷(DBMB),将三种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防过充添加剂开展研究。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mol/L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1∶1∶1,体积比)]中分别添加0.1mol/L的DBDCN、DBMB和DBMCN,采用循环伏安、过充测试、电化学阻抗、恒流充放电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DBDCN、DBMB和DBMCN的防过充性能,并探讨添加剂与正极材料LiFePO4的相容性。这些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均为4.1V,显著提高了电池的过充保护。100%过充测试和5V截止电压测试结果表明,DBMB的防过充性能明显优于DBDCN和DBMCN。以0.5C倍率电流循环100圈,基础电解液和分别添加0.1MDBDCN、DBMB、DBMCN的电池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4.5mA·h/g、135.3mA·h/g、132.8mA·h/g和127.0m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7.7%、87.0%、89.5%和84.3%。结果表明,DBMB对电池防过充作用最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过充保护添加剂
双酚A
电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过充保护添加剂氰基功能化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被引量:
4
1
作者
汪靖伦
闫晓丹
雍天乔
张灵志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出处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293-2300,共8页
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2014A050503050/2015B010135008)
广州市科技计划(2014Y2-00012/201509010018)
+1 种基金
东莞市科技计划(2013509104210)
王宽成教育基金会资助项目~~
文摘
设计合成了单氰基功能化的2,5-二叔丁基-1-(β-氰基乙氧基)-4-甲氧基苯(RS-MCN)和双氰基功能化的2,5-二叔丁基-1,4-(β-氰基乙氧基)苯(RS-DCN),并用作氧化还原过充添加剂开展了其在锂离子电子中的应用研究。通过丙烯氰和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的迈克尔加成反应可高效合成RS-MCN和RS-DCN,氰乙基取代后的过充保护添加剂分子的可逆氧化还原电位分别为4.02、4.08 V(vs Li/Li+);并且单氰基取代的RS-MCN在商业碳酸酯电解液1 mol?L^(-1)LiPF_6/EC+DEC+EMC(1:1:1,体积比)中的溶解度可高达0.3 mol?L^(-1)。RSMCN和RS-DCN对LiFePO_4/Li电池的过充保护性能和电极相容性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RSMCN具有更好的过充保护性能和电极相容性,其5 V截止电压过充保护时间可超过1200 h,100%过充保护大于90周循环;0.3 mol?L^(-1)RS-MCN的添加能使100%过充的LiFePO_4/Li电池在2.5C倍率条件下正常循环,其放电比容量达153.5 m Ah?g^(-1)。此外,RS-MCN的添加对LiFePO_4/Li电池在2.5-3.8 V条件下的循环性能有明显改善,添加有RS-MCN的电池在60周的循环后容量保持率高达94.4%,而商业电解液的电池在60周循环后的容量保持率降至84.3%。因此,氰基功能化RS-MCN是一类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过充保护添加剂。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过充保护添加剂
氰基
2
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lyte
Overcharge protection additive
Nitrile
2,5-Di-tert-butyl-hydroquinone
分类号
TQ243.12 [化学工程—有机化工]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7
2
作者
唐致远
陈玉红
汪亮
机构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应用化学系
河北科技大学图书馆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1368-1372,共5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20273047)
文摘
介绍了电聚合添加剂与氧化还原对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的过充保护机理;论述了上述两类过充保护添加剂的研究进展。并对过充保护添加剂的发展前景进行了预测。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过充保护添加剂
电聚合
添加剂
氧化还原对
添加剂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overcharge protection additives
elctropolymerization additives
redox shuttle additives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防过充保护的研究
3
作者
孙百虎
赵菁
尚平
机构
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251-2252,2295,共3页
文摘
作为锂离子电池的基本组成要素之一,电解液的基本特性直接影响着锂离子电池的循环特性、热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利用添加剂来提高电解液的防过充能力成了改善电解液性能的重要方式。常用的添加剂主要有两类:氧化还原添加剂和电聚合添加剂。选取二甲氧基硝基苯类作为防过充添加剂。研究发现,该类添加剂的防过充能力好且具有很好的循环性能,能明显改善锂电池的循环性能和高低温性能。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
过充保护添加剂
电化学性能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lyte
overcharge protection additives
electrochemical performance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防过充添加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4
作者
熊琳强
张英杰
董鹏
杨瑞明
夏书标
机构
昆明理工大学冶金与能源工程学院
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
出处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98-1204,共7页
文摘
综述了锂离子二次电池防过充添加剂的原理及分类。氧化还原对添加剂包括金属茂化合物、聚吡啶络合物、噻蒽及其衍生物、茴香苯及其衍生物、茴香醚及其衍生物等;电聚合添加剂包括联苯、环己苯、酯类及其衍生物、N-苯基等。介绍了这两类添加剂的过充保护机理和相关性能,展望了防过充添加剂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过充保护添加剂
氧化还原对
添加剂
电聚合
添加剂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y
overcharge protection additives
redox shuttle additives
electric polymer additives
分类号
TM912.9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防过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
4
5
作者
潘迎芬
蔡春平
陈瑞辉
徐国庆
肖仲星
机构
中南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出处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878-1880,共3页
基金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科技项目(2014Ik189)
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5J01072)
文摘
介绍了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的保护机理和分类。氧化还原对添加剂包括金属有机络合物、噻蒽及其衍生物、二甲氧基苯及其衍生物、聚吡啶络合物、茴香醚及其衍生物等。电聚合添加剂包括联苯,苯的衍生物、杂环化合物等。论述了两类添加剂近年来的研究进展,同时对防过充添加剂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过充保护添加剂
氧化还原对
添加剂
电聚合
添加剂
Keywords
lithium ion batteries
overcharge protection additives
redox additives
electrical polymeric additives
分类号
TM912 [电气工程—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电活性双酚A的合成及其锂离子电池防过充性能研究
6
作者
陈程
张灵志
机构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出处
《新能源进展》
2019年第5期398-404,共7页
基金
王宽成教育基金会资助项目(21573239)
广州省科技计划项目(2015B010135008)
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1509010018)
文摘
对双酚A进行结构修饰,经甲醚化、氰基取代,设计合成了2,2-双-[4-(β-氰基乙氧基)苯基]丙烷(DBDCN)、2-[4-(β-氰基乙氧基)苯基]-2'-(4-甲氧基苯基)丙烷(DBMCN)和2,2-双-(4-甲氧基苯基)丙烷(DBMB),将三种化合物作为锂离子电池的防过充添加剂开展研究。在锂离子电池电解液1mol/LLiPF6/[碳酸乙烯酯(EC)+碳酸二乙酯(DEC)+碳酸甲乙酯(EMC)(1∶1∶1,体积比)]中分别添加0.1mol/L的DBDCN、DBMB和DBMCN,采用循环伏安、过充测试、电化学阻抗、恒流充放电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手段研究DBDCN、DBMB和DBMCN的防过充性能,并探讨添加剂与正极材料LiFePO4的相容性。这些化合物的氧化还原电位均为4.1V,显著提高了电池的过充保护。100%过充测试和5V截止电压测试结果表明,DBMB的防过充性能明显优于DBDCN和DBMCN。以0.5C倍率电流循环100圈,基础电解液和分别添加0.1MDBDCN、DBMB、DBMCN的电池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34.5mA·h/g、135.3mA·h/g、132.8mA·h/g和127.0mA·h/g,容量保持率分别为87.7%、87.0%、89.5%和84.3%。结果表明,DBMB对电池防过充作用最明显。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电解液
过充保护添加剂
双酚A
电聚合
Keywords
lithium-ion battery
electrolyte
overcharge protection additive
bisphenol A
electro-polymerization
分类号
TK02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过充保护添加剂氰基功能化2,5-二叔丁基对苯二酚的合成及其在锂离子电池中的应用
汪靖伦
闫晓丹
雍天乔
张灵志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锂离子电池过充保护添加剂研究进展
唐致远
陈玉红
汪亮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添加剂对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防过充保护的研究
孙百虎
赵菁
尚平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锂离子电池电解液防过充添加剂研究进展
熊琳强
张英杰
董鹏
杨瑞明
夏书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防过充锂离子电池电解液添加剂的研究
潘迎芬
蔡春平
陈瑞辉
徐国庆
肖仲星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电活性双酚A的合成及其锂离子电池防过充性能研究
陈程
张灵志
《新能源进展》
2019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