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e^2+/ACF活化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处理印染废水 被引量:5
1
作者 凌琪 陈嘉雄 +2 位作者 伍昌年 王晏平 陶森森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4-49,共6页
通过浸渍法制备活性炭纤维(ACF)负载Fe2+作为活化剂,采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活化剂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活化反应机制及降解效果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PMS)能够被Fe2+/ACF活化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来降解印染废... 通过浸渍法制备活性炭纤维(ACF)负载Fe2+作为活化剂,采用扫描电镜(SEM)技术对活化剂进行表征;并研究了活化反应机制及降解效果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PMS)能够被Fe2+/ACF活化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4·-)来降解印染废水;当亚甲基蓝(MB)浓度为0.1 mmol/L,Fe^2+/ACF投加量为0.5 g/L,n(PMS):n(MB)为5:1,pH为4~6条件下,降解率较高,在反应15 min后可使MB降解率达到90%以上;反应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且Cl-对反应过程具有促进效果。此外,活化的PMS也能高效的降解不同种类的印染废水。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TOC分析推测,印染废水中的发色基团中的化学键及萘环结构均被破坏,进而被矿化,从而得到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纤维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 印染废水 硫酸根自由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含量双氧水制备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的研究
2
作者 杨玉玲 刘东基 +1 位作者 董航 李国庭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47-51,共5页
针对目前双氧水氧化法制备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工艺中所用到的双氧水浓度过高问题,探究出以30%的低质量分数双氧水为原料,对双氧水氧化法制备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双氧水稳定剂、过氧化反... 针对目前双氧水氧化法制备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工艺中所用到的双氧水浓度过高问题,探究出以30%的低质量分数双氧水为原料,对双氧水氧化法制备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工艺进行了改进。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不同双氧水稳定剂、过氧化反应和中和反应温度、静置结晶时间和原料配比对制备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的影响,并确定了适宜工艺路线。采用XRD对产品进行表征分析。实验得到适宜工艺条件:采用HEDP为双氧水稳定剂、过氧化反应温度5℃、中和反应温度7℃、静置结晶时间为3 h、n(双氧水):n(发烟硫酸):n(氢氧化钾)=1:1.3:1。在此工艺条件下,制得的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活性氧质量分数达4.78%,收率达53.5%,稳定性达97.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 双氧水氧化法 活性氧质量分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过氧化物消毒剂的制备及应用
3
作者 张少磊 董航 李国庭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99-1103,共5页
由无水Na_(2)SO_(4)、50%H_(2)O_(2)、NaCl制得高活性氧含量4Na2SO4·2H_(2)O_(2)·NaCl(SPS),与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PMPS)进行复配,通过杀菌试验得出复合物的最小杀菌浓度。SPS的制备条件:25 mL双氧水、4 g氯化钠和32 g无水硫... 由无水Na_(2)SO_(4)、50%H_(2)O_(2)、NaCl制得高活性氧含量4Na2SO4·2H_(2)O_(2)·NaCl(SPS),与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PMPS)进行复配,通过杀菌试验得出复合物的最小杀菌浓度。SPS的制备条件:25 mL双氧水、4 g氯化钠和32 g无水硫酸钠在15℃反应1 h,抽滤、干燥,得到的产品中过氧化氢含量均在9.76%左右,其热分解温度高达183℃,母液连续3次使用,均能制得合格产品。杀菌试验表明,当SPS与PMPS以1∶1质量比复配时,杀菌用量最小,且低于单独使用SPS的用量,表明PMPS能与SPS协同杀菌来增强SPS的杀菌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4Na_(2)SO_(4)·2H_(2)O_(2)·NaCl 高活性氧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 消毒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相催化Oxone高级氧化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邓靖 卢遇安 +2 位作者 马晓雁 倪梦婷 刘振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2-29,共8页
介绍了基于硫酸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情况,叙述了不同类型非均相催化剂如钴系催化剂、锰氧化物和铁氧体等的开发和研究现状,剖析了该技术存在的局限性,虽然以Co(II)/Oxone为代表的均相系统能够高效降解... 介绍了基于硫酸自由基(SO4-·)的高级氧化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情况,叙述了不同类型非均相催化剂如钴系催化剂、锰氧化物和铁氧体等的开发和研究现状,剖析了该技术存在的局限性,虽然以Co(II)/Oxone为代表的均相系统能够高效降解有机污染物,但也存在着金属离子释放带来的健康危害等问题。因此,亟需开发新型非均相催化剂,既保持均相系统高效的催化性能,又能最大程度减少金属离子的释放;研制更加高效、稳定、方便回收的非均相催化剂是该技术的主要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自由基(SO4^-·) 高级氧化 非均相催化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Oxon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Te的生物合成及其抗菌、催化性能的研究
5
作者 万光仪 孙维良 武超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4135-4141,共7页
利用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在黑暗好氧条件下还原亚碲酸钠合成碲纳米棒(Te NRs),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光谱(EDS)、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 利用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在黑暗好氧条件下还原亚碲酸钠合成碲纳米棒(Te NRs),并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量色散X光谱(EDS)、X射线衍射(XRD)、紫外可见光谱(UV-Vis)、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合成的Te NRs进行表征,同时研究Te NRs的抗菌活性以及催化活性。结果显示,Acinetobacter pittii合成的Te NRs呈棒状,在210 nm左右处有最大吸收峰,以晶体形式存在;Te NRs处理细菌可产生明显的抑菌圈,且在SEM下观察到细菌表面凹陷、破裂;同时Te NRs能显著加速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PMS)降解罗丹明B(RhB)。研究表明Acinetobacter pittii合成的Te NRs对革兰氏阴性菌(Escherichia coli)和革兰氏阳性菌(Bacillus subtilis)有明显的抗菌活性,推测Te NRs通过破坏细菌细胞膜导致细菌凋亡;催化实验中Te NRs通过促进PMS产生硫酸根自由基(SO_(4)^(-)·)和羟基自由基(HO·),进攻C=N和C=O键和苯环,导致RhB加速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特不动杆菌 Te NRs 抗菌活性 过一硫酸氢钾复合盐 罗丹明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