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泊生态系统微塑料的分布与迁移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谷文 吴辰熙 +1 位作者 熊雄 贾佳 《安全与环境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8,20,I0002,共10页
微塑料在世界各地湖泊中均有分布。湖泊生态系统微塑料可以引发生态系统失稳、生物活动紊乱及人体健康受损等一系列问题。湖泊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人类活动产生的微塑料进入湖泊后,可通过饮用水摄入、生物链传递等... 微塑料在世界各地湖泊中均有分布。湖泊生态系统微塑料可以引发生态系统失稳、生物活动紊乱及人体健康受损等一系列问题。湖泊生态系统微塑料污染与人类活动紧密相关。人类活动产生的微塑料进入湖泊后,可通过饮用水摄入、生物链传递等途径重新回到人类社会中,对人体健康造成持续影响。利用CiteSpace软件对2013-2024年湖泊生态系统微塑料研究领域的文献进行了分析和归纳。结果发现:论文发表数量逐年上升,关注热点呈现阶段性变化趋势;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湖泊生态系统微塑料的形态与空间分布、迁移路径和生态风险等方面,预计未来研究热点为微生物群落对湖泊生态系统微塑料的迁移转化作用和微塑料环境样本的标准化采集;不同湖泊生态系统微塑料的空间分布差异可归因于人类活动、湖泊特征和地理条件,在同一湖泊中,微塑料特性、湖流和风、热分层现象、生物作用共同影响微塑料的垂直沉降,而湖流和风、降雨事件、季节变化、湖泊功能区划共同影响微塑料的水平扩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塑料 湖泊生态系统 分布特征 迁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微观企业数据的高技术制造业迁移特征分析——以北京市为例
2
作者 张培媛 李佳洺 张文忠 《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0-60,共11页
基于2008-2016年北京市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游程检验等方法分析北京市内部高技术制造业企业迁移特征。结果表明:1)从属性特征上看,迁移企业以混合所有制和外资企业为主,中等规模的企业比小微型或大型企业更... 基于2008-2016年北京市规模以上企业数据,运用标准差椭圆、核密度估计、游程检验等方法分析北京市内部高技术制造业企业迁移特征。结果表明:1)从属性特征上看,迁移企业以混合所有制和外资企业为主,中等规模的企业比小微型或大型企业更倾向迁移,同时营收更高的企业更易发生迁移。2)受集聚区根植性和嵌入性影响,超过77.19%的企业倾向于在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上地、中关村等主要集聚区内部及其周边的集聚区拓展区迁移。3)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企业迁移过程大致分为适应期、迁移期和稳定期3个阶段,小微型企业适应期和达到稳定期的时间都相对较短,其迁移主要受规模增长的影响,而中等规模企业无论是适应期还是寻找新区位的迁移期都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影响迁移的因素也更加复杂多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企业迁移特征 生命周期 游程检验 高技术产业 北京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果园面源污染来源和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3
作者 熊丽君 殷硕 朱陈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6-428,共13页
[目的]探明果园面源污染的来源、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果园面源污染、改善土壤及水环境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分析果园氮磷、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来源、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剖析现有研究不足,提出... [目的]探明果园面源污染的来源、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果园面源污染、改善土壤及水环境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分析果园氮磷、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物来源、迁移特征及影响因素,剖析现有研究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结果](1)果园肥料氮施用强度[565~1071.2 kg/(hm^(2)·a)]、氮磷流失系数总体高于农田,氮磷易在坡地果园坡底累积,在土壤中空间变异性高于农田和茶园。(2)在果园未被污水灌溉、周边无工业活动情况下,施用的肥料和农药及交通活动是果园土壤重金属的主要来源,重金属在土壤剖面迁移范围约在0.005~0.8 m。(3)果园苯并咪唑类、除虫菊酯类农药用量分别约为450~4 050 g/hm^(2),60~150 g/hm^(2),弱吸附性农药施用后受短期降雨影响大,中等吸附性农药受到降雨和蒸发双重影响,河流中农药含量呈现与降雨相关的季节性。(4)控制果园面源污染应优先处理初期径流,有效截留泥沙。林下生草可削减径流7.1%~98.7%,控制泥沙15.7%~99.8%,截留氮、磷分别为4.6%~98.5%和15.3%~96.6%,削减重金属18.8%~90.1%。(5)果园面源污染迁移特征与降雨时空分布一致,20%地表径流约输出50%以上污染负荷,极端降雨下果园径流系数、氮磷流失为普通降雨的2.6和11.5倍,降雨量、降雨强度是影响重金属和农药迁移的主要因素,在持续时间长,强度中等的降雨模式下,重金属和农药更容易下渗和往下游迁移。[结论]国内果园精细化管理尚在起步阶段,未来有待探明复杂因素影响下果园面源氮磷、重金属、农药等污染的迁移规律,精准识别面源污染影响时空范围与程度,科学阻控面源污染,在保障果品前提下有效减少面源污染流失,提升果园生态效益,降低环境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园 面源污染 迁移特征 影响因素 耕作方式 降雨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方典型灌区不同灌期农田系统中氮素迁移特征分析 被引量:12
4
作者 欧阳威 郭波波 +3 位作者 张璇 郝芳华 孙铭泽 黄浩波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3-131,共9页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杭锦后旗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区,分析2009年夏灌和秋浇前后土壤中、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渗滤液中的硝态氮、总氮的分布特征,研究不同灌期农田系统中氮素的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夏灌对氮素的稀释作用明显,反硝化作... 以内蒙古河套灌区杭锦后旗解放闸灌域为研究区,分析2009年夏灌和秋浇前后土壤中、浅层地下水和土壤渗滤液中的硝态氮、总氮的分布特征,研究不同灌期农田系统中氮素的迁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夏灌对氮素的稀释作用明显,反硝化作用也会降低地下水中硝态氮的浓度,此外玉米地块的氮流失在夏灌时相对明显;秋浇是农田氮素淋失的主要阶段,一方面是硝态氮(NO3-N)在灌水作用下向下淋失,另一方面是土壤中的NO3-N在反硝化作用下转变成N2O、N2和O2释放;夏灌与秋浇两次灌水前后地下水中总氮(TN)的峰值滞后于NO3-N,表明氮素的流失除以NO3-N的形式发生之外,部分氨氮以及有机氮等其他形式的氮素在灌溉驱动下也发生一定程度的纵向流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区 夏灌 秋浇 氮素 迁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五价锑在中国南方两类典型土壤中的迁移特征 被引量:6
5
作者 李璐璐 张华 +1 位作者 周世伟 徐绍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21-328,共8页
通过土柱出流实验研究锑在我国南方的红壤和棕色石灰土中的迁移行为,对实验结束后的土柱进行分级提取,得出土壤中不同形态锑的百分比。为分析氧化还原电位对锑迁移的影响,探讨了不同p H条件下锑在覆铁石英砂中的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 通过土柱出流实验研究锑在我国南方的红壤和棕色石灰土中的迁移行为,对实验结束后的土柱进行分级提取,得出土壤中不同形态锑的百分比。为分析氧化还原电位对锑迁移的影响,探讨了不同p H条件下锑在覆铁石英砂中的迁移行为。实验结果表明,锑在棕色石灰土中迁移时穿透曲线的峰值(C/C0=0.88)比在红壤(C/C0=0.26)中的高,出流所需时间短;在红壤中迁移时穿透曲线的"拖尾"现象较明显。第二次出流的情况正好相反,锑在红壤中的穿透曲线峰值明显升高C/C0达到0.58,而锑在棕色石灰土中的穿透曲线峰值较第一次明显降低(C/C0=0.70),说明红壤第一次淋洗不彻底,棕色石灰土第一次淋洗比较彻底。土柱实验结束后的土壤中锑主要以铁铝氧化物结合态存在,非专性吸附态、专性吸附态和残渣态含量很少,棕色石灰土中的弱结合态锑含量较红壤中多。不同p H条件下锑在覆铁石英砂中迁移特征为,当p H为4时锑在覆铁石英砂中的穿透曲线对称性较好,"拖尾"现象不明显,随着p H变大穿透曲线对称性变差,"拖尾"现象变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迁移特征 土柱实验 覆铁石英砂 分级提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赣江尾闾区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负荷与迁移特征 被引量:8
6
作者 向速林 王全金 +1 位作者 徐刘凯 聂发辉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72-74,共3页
为定量研究农田径流中氮磷负荷,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赣江尾闾区休耕期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水平及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农田沟渠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值分别为1.177mg/L、0.044mg/L,与同时期下游... 为定量研究农田径流中氮磷负荷,通过野外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赣江尾闾区休耕期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水平及其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农田沟渠径流中总氮(TN)、总磷(TP)含量均值分别为1.177mg/L、0.044mg/L,与同时期下游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TN为0.936mg/L,TP为0.032mg/L)相比,农田沟渠径流中氮、磷含量较高,对河渠水体中氮、磷含量水平具有重要贡献;在沿程变化上,其含量虽然有起伏变化,但总的趋势为沿程下降。农田沟渠系统对氮磷均有一定的截留去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赣江尾闾区 农田地表径流 氮磷负荷 迁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徐州土壤多环芳烃的环境地球化学迁移特征 被引量:5
7
作者 葛晓立 焦杏春 +3 位作者 袁欣 李奇 罗松光 孙玮琳 《岩矿测试》 CAS CSCD 2008年第6期409-412,共4页
选择江苏徐州黄棕壤进行不同深度层位多环芳烃含量的定量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多环芳烃在土壤深度剖面中的地球化学迁移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多环芳烃在徐州土壤剖面中主要集中在地表0~20cm内。其中低环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迁移能力较强,4... 选择江苏徐州黄棕壤进行不同深度层位多环芳烃含量的定量分析,研究并探讨了多环芳烃在土壤深度剖面中的地球化学迁移特征。研究结果显示,多环芳烃在徐州土壤剖面中主要集中在地表0~20cm内。其中低环多环芳烃化合物的迁移能力较强,4—6环等高环化合物相对较难迁移,主要残留于地表生态系统环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芳烃 环境地球化学 迁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土坡地土壤溶质迁移特征试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张亚丽 李怀恩 +2 位作者 杨素勤 孟庆香 黄珺嫦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13-117,共5页
土壤质地和溶质性质对土壤溶质地表迁移过程有较大影响。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以杨凌塿土、安塞黄绵土和神木绵砂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NO3-、NH4+、PO43-、K+和Br-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塿土的溶质地表流失量均高于黄绵土和绵砂土,... 土壤质地和溶质性质对土壤溶质地表迁移过程有较大影响。通过室内模拟降雨试验,以杨凌塿土、安塞黄绵土和神木绵砂土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土壤NO3-、NH4+、PO43-、K+和Br-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塿土的溶质地表流失量均高于黄绵土和绵砂土,尤其是吸附性强的NH4+和PO43-。NO3-与Br-坡面流失以随地表径流流失为主,且主要集中在产流开始的初期阶段。3种土壤处理中径流溶质最高浓度ρmax(mg/L)大小顺序为:ρmax塿土>ρmax黄绵土>ρmax绵砂土,土壤溶质随入渗水分的迁移能力由大至小依次为:Br->NO3->K+>NH4+>PO43-。塿土等效径流迁移深度EDR最大,黄绵土次之,砂绵土最小,各溶质EDR与溶质垂向迁移能力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降雨 黄土坡地 土壤质地 溶质性质 迁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迁移特征与农村劳动力子女教育决策——基于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数据的分析 被引量:11
9
作者 刘静 张锦华 沈亚芳 《复旦教育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87-93,共7页
本文基于迁移的视角,采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了迁移特征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子女随迁就学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跨省迁移的农村劳动力相比,省内跨市或市内跨县迁移的农村劳动力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显著增加,且迁移距... 本文基于迁移的视角,采用2013年全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考察了迁移特征对农村外出劳动力子女随迁就学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与跨省迁移的农村劳动力相比,省内跨市或市内跨县迁移的农村劳动力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显著增加,且迁移距离越近,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越高;与夫妻中仅有一方外出务工相比,夫妻双方共同外出务工显著增加了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迁入城市的时间越久,子女随迁就学的概率越大。基于此,政府应促进农村劳动力就近或就地迁移,并在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方面给予相应的政策倾斜,为农村劳动力举家迁移创造条件。此外,政府应根据各地人口流入压力调整农村劳动力随迁子女异地就学的"门槛",保障农村劳动力迁移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特征 随迁子女 就学决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鄱阳湖沉积物与水界面氮的迁移特征及污染评价 被引量:10
10
作者 向速林 吴涛哲 +2 位作者 龚聪远 张慧敏 吴代赦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81-786,共6页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在沉积物间隙水氮含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沉积物与水界面氮的迁移特征与扩散通量,并对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氮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性总氮的平均含量为1.32 mg&#... 通过现场采样及室内分析测试,在沉积物间隙水氮含量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鄱阳湖沉积物与水界面氮的迁移特征与扩散通量,并对鄱阳湖表层沉积物氮的污染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鄱阳湖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溶解性总氮的平均含量为1.32 mg·L^(−1),无机氮中以硝态氮含量最高,占总氮的45.4%以上。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的含量在空间分布上表现为北部站点(L6与L7)相对较高,且其浓度均高于上覆水中氮浓度,表明沉积物间隙水中氮有较强的释放趋势,其中溶解性总氮在间隙水与上覆水之间的扩散相对较强,其扩散通量略大于硝态氮,各站点平均扩散通量分别为0.91 mg·m^(−2)·d^(−1)和0.89 mg·m^(−2)·d^(−1),且大部分站点沉积物表现为上覆水中氮的源。此外,鄱阳湖各站点总氮污染指数、有机指数、有机氮平均值分别为1.082%、0.161%、0.103%,总氮污染指数与有机指数为Ⅱ级标准,有机氮指数为Ⅲ级标准,但站点L2呈现出有机污染与有机氮污染,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水体面临富营养化威胁。该研究可为鄱阳湖内源污染和富营养化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湖 沉积物与水界面 迁移特征 污染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莱州湾海水入侵区地下水灌溉土壤水盐迁移特征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铭达 綦长海 +1 位作者 赵耕毛 刘兆普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6-41,共6页
在用海水入侵区地下水大面积灌溉冬小麦试验的同时,进行了田间小区灌溉后的土壤水盐迁移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海侵区利用含盐量2,5~3.5g/L的地下水进行4次灌溉,不仅加重了土壤含盐量,盐分离子组成及其化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 在用海水入侵区地下水大面积灌溉冬小麦试验的同时,进行了田间小区灌溉后的土壤水盐迁移特征的研究。结果表明:海侵区利用含盐量2,5~3.5g/L的地下水进行4次灌溉,不仅加重了土壤含盐量,盐分离子组成及其化学性质也发生了变化。就砂壤土而言,雨季一次性降水20mm以上或大暴雨后,表聚的土壤盐分迅速随雨水下渗或侧渗而排斥,不会因多次灌溉而聚集于土体;疏松表土层,切断毛管上升水通道,遇干旱高温季节,减弱水分的损失和土体盐分上升速度;土壤溶液化学性质中钠吸附比(SAR)值减少,而可溶性钠百分比(SSP)、钠钙镁比(SDR)值相应地增加,但没有因灌溉四次微咸水而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溉 海水入侵 离子组成 水盐迁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85)Sr在非饱和黄土中的迁移特征 被引量:8
12
作者 王志明 安永锋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2004年第1期29-34,共6页
通过放射性核素在非饱和黄土中迁移的现场试验和实验室模拟实验可以看到:黄土对85Sr有较强的吸附能力;85Sr的延迟系数Rd不是常数,而随黄土中含水量θ的增加而增大;由分配系数kd按常用传统公式导出的Rd不仅大于实测值,而且随含水量的变... 通过放射性核素在非饱和黄土中迁移的现场试验和实验室模拟实验可以看到:黄土对85Sr有较强的吸附能力;85Sr的延迟系数Rd不是常数,而随黄土中含水量θ的增加而增大;由分配系数kd按常用传统公式导出的Rd不仅大于实测值,而且随含水量的变化趋势也与实测结果相反;在天然降水条件下,85Sr的侧向浓度分布方差σ2y与纵向浓度分布方差σ2x相当,这表明,在降水入渗量甚小的非饱和黄土中,85Sr的侧向迁移是一不容忽视的因素;降水强度明显影响85Sr的纵向浓度分布方差,但对侧向浓度分布方差影响不大;85Sr迁移快成分影响着评价结果的保守性。这些特征极大地影响着下游关心点浓度的预测结果,从而极大地影响着污染物通过地质介质迁移的潜在危害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5Sr 非饱和黄土 迁移特征 放射性核素 吸附能力 废物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鲁西中生代盆地演化、迁移特征及构造控制因素、形成背景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忠义 吴淦国 +1 位作者 郭敬辉 张达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74-574,共1页
关键词 盆地演化 鲁西地区 迁移特征 构造环境 中生代 控制因素 背景研究 伸展方向 角度不整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代木麻黄林系统重金属的分布和迁移特征 被引量:2
14
作者 余云龙 邹烨燔 +2 位作者 毕竟 杜函函 毕华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88-192,共5页
对海南岛滨海沙土上3代木麻黄林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迁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滨海沙土重金属含量顺序为Cu>Zn>Pb>Ni>As>Cd,3代木麻黄植物各个部位中,重金属元素分布各异,总体木麻黄林地上部分重金属含... 对海南岛滨海沙土上3代木麻黄林生态系统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与迁移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滨海沙土重金属含量顺序为Cu>Zn>Pb>Ni>As>Cd,3代木麻黄植物各个部位中,重金属元素分布各异,总体木麻黄林地上部分重金属含量高于地下部分,3代木麻黄林中Zn、Cu和Pb元素含量都位列前3位;(2)第1、2、3代木麻黄林对Cd均有较强的富集能力,Cd元素的富集系数分别为13.1269、7.0090和10.8176,远高于其他元素;(3)第1、2、3代木麻黄对Zn元素的迁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分别为2.0946、1.7105、3.9634和3.6745、1.9651、5.7165,木麻黄植株内Zn元素远高于其他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麻黄 重金属 分布 迁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人口迁移特征分析 被引量:34
15
作者 魏星 王桂新 《市场与人口分析》 CSSCI 2004年第5期13-22,共10页
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在自然环境条件、历史开发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地带间显著差异和地带内相对同质的鲜明特点。这使跨地带人口迁移成为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模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从东、中、西三大地带角度考察跨地带... 中国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在自然环境条件、历史开发程度、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地带间显著差异和地带内相对同质的鲜明特点。这使跨地带人口迁移成为省际人口迁移的主要模式和重要组成部分。从东、中、西三大地带角度考察跨地带人口迁移的数量与流向及分布、移民基本属性特征、在业状况及迁移原因等方面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人口迁移特征 移民 教育 就业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中砷形态的存在及迁移特征 被引量:7
16
作者 张银英 吴群河 容庆新 《热带海洋》 CSCD 1994年第2期49-55,共7页
根据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中As(T),As(Ⅲ),As(Ⅴ),MMA,DMA含量与Fe,Al,K,Ca,Mg及有机碳含量,研究了南亚热带近河口区沉积物中As形态的存在特征,并计算AS形态间及与其它元素间的相关性,从... 根据珠江(广州河段)沉积物中As(T),As(Ⅲ),As(Ⅴ),MMA,DMA含量与Fe,Al,K,Ca,Mg及有机碳含量,研究了南亚热带近河口区沉积物中As形态的存在特征,并计算AS形态间及与其它元素间的相关性,从而说明AS形态在河口区的存在及迁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 沉积物 迁移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华南坡地单场降雨氮素的迁移特征及来源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黎坤 江涛 +2 位作者 卓慕宁 陈建耀 刘春玲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88-892,共5页
通过两个径流场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华南坡地氮素在某场降雨下的迁移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在没有施肥的情况下,氮素的迁移形态以铵氮、硝氮为主,总氮、硝氮和亚硝氮的迁移以地下下渗迁移为主,铵氮的迁移以地表迁移为主;在施放尿素的情况下... 通过两个径流场的对比试验,研究了华南坡地氮素在某场降雨下的迁移特征和来源,结果表明,在没有施肥的情况下,氮素的迁移形态以铵氮、硝氮为主,总氮、硝氮和亚硝氮的迁移以地下下渗迁移为主,铵氮的迁移以地表迁移为主;在施放尿素的情况下,氮素的迁移形态以溶解态的尿素、铵氮和硝氮为主,总氮、溶解态尿素和铵氮的迁移以地表径流迁移为主,硝氮、亚硝氮、有机氮的迁移以地下下渗迁移为主.在天然情况下,降雨带来的氮沉降已经成为试验坡地氮素迁移的主要来源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素 迁移特征 氮沉降 来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油污水在微裂隙发育粘性土层中的迁移特征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新华 沈照理 钟佐燊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0-23,共4页
根据多相流理论的残余饱和度观点,计算了我国某乙烯厂土层达到油类残余饱和度的油类浓度,评价了该厂渗漏点土层非溶相油类的稳定状况及发展趋势。通过试验资料说明了微裂隙发育的粘性土层中多相流油类迁移存在扣闩和绕道两种作用。论... 根据多相流理论的残余饱和度观点,计算了我国某乙烯厂土层达到油类残余饱和度的油类浓度,评价了该厂渗漏点土层非溶相油类的稳定状况及发展趋势。通过试验资料说明了微裂隙发育的粘性土层中多相流油类迁移存在扣闩和绕道两种作用。论述了含油污水渗漏进入土层而形成的多相流的迁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微裂隙 粘性土层 迁移特征 土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淮南矿区重金属在土壤—女贞根系界面的迁移特征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李小龙 杨金香 +1 位作者 高良敏 姚多喜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090-1096,共7页
以淮南煤矿复垦区木本植物女贞为例,根据木本植物吸附土壤重金属特点,提出新的采样方案,布设采样点,采用石墨炉法,测定样品中Cu、Zn、Cd、Cr和Pb等重金属含量,通过多参数统计回归趋势分析,探寻重金属在土壤—根系系统中的迁移特征。结... 以淮南煤矿复垦区木本植物女贞为例,根据木本植物吸附土壤重金属特点,提出新的采样方案,布设采样点,采用石墨炉法,测定样品中Cu、Zn、Cd、Cr和Pb等重金属含量,通过多参数统计回归趋势分析,探寻重金属在土壤—根系系统中的迁移特征。结果表明:木本植物根系对重金属吸收富集能力强,其迁移能力就较强,且迁移特征沿着根系遵循三次曲线模型(y=ax3+bx2+cx+d);随着根系对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能力降低,其迁移能力也逐渐降低,且迁移特征沿着根系由三次曲线模型向直线模型趋势过渡。研究煤矿复垦区土壤—根系系统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对于煤矿复垦区土壤的污染风险评价以及植物修复土壤效应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特征 重金属 土壤-根系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被引量:4
20
作者 胡萍 卢姗 《西北人口》 2007年第3期101-104,107,共5页
本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角度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迁移的社会学特征,以及迁移人口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发展的影响,此外还从人口迁移量的分布、省际迁入人口对迁入目的地的选择以及省内人口迁移流... 本文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从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角度分析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迁移的社会学特征,以及迁移人口对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发展的影响,此外还从人口迁移量的分布、省际迁入人口对迁入目的地的选择以及省内人口迁移流向选择等几个方面,系统考察长三角地区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及其特征,为进一步加快长三角地区城市群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迁移特征 空间差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