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纸质食品包装材料迁移测试研究用固体食品模拟物的选择 被引量:4
1
作者 薛美贵 王双飞 《包装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51-56,112,共7页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市面上常用纸质包装材料进行包装的食品——米粉、大米、脱脂奶粉、白砂糖,以及目前研究常用的、价格昂贵的食品模拟物Porapak的热稳定性与对各种模拟污染物的吸收性能进行了分析,以寻求代替Porapa... 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市面上常用纸质包装材料进行包装的食品——米粉、大米、脱脂奶粉、白砂糖,以及目前研究常用的、价格昂贵的食品模拟物Porapak的热稳定性与对各种模拟污染物的吸收性能进行了分析,以寻求代替Porapak用于分析纸质食品包装材料迁移测试的最佳食品模拟物。研究结果表明,在100℃时,出现了大米熟化、白砂糖热分解、脱脂奶粉焦化的现象,与其他食品相比,米粉的热稳定性最好;对75℃时各食品(模拟物)对模拟污染物的吸收性能依次为:Porapak>米粉>脱脂奶粉>白砂糖>大米,米粉与Porapak的吸收性能最接近,可以利用米粉代替Porapak,作为食品模拟物进行迁移测试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纸质食品包装材料 迁移测试 食品模拟物 Porapak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覆膜金属罐中PBT/PET环状低聚物在食品中的迁移测试及基于膳食暴露量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倩云 吴刚 +6 位作者 王亚 王晓龙 潘峰 张泓 邢航 李建文 朱蕾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494-1500,共7页
该文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 MS)测定覆膜金属罐包装食品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环状低聚物迁移量的方法。利用我国人群食物消费量、与食品接触面积和食品单... 该文建立了一种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质谱联用技术(UPLC-QTOF MS)测定覆膜金属罐包装食品中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和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环状低聚物迁移量的方法。利用我国人群食物消费量、与食品接触面积和食品单位质量/体积比(S/V)的调查数据以及PET和PBT环状低聚物迁移试验数据,估算了我国人群对摄入的水果罐头、饮料和啤酒等以覆膜金属罐包装食品中PET和PBT环状低聚物的膳食暴露量,并按照毒理学关注阈值(TTC)决策树方法对其进行风险评估。结果显示,6种PET和PBT环状低聚物均属于Cramer Ⅲ类结构;其膳食暴露量最大值为1.234μg/kg·BW/d,低于Cramer Ⅲ类物质的阈值1.5μg/kg·BW/d。表明通过摄入覆膜金属罐包装的水果罐头、饮料和啤酒暴露于PBT和PET环状低聚物所引起的健康风险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 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BT) 环状低聚物 覆膜金属罐 迁移测试 毒理学关注阈值(TTC) 风险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确定性有限状态机的最小测试成本迁移覆盖准则 被引量:6
3
作者 刘攀 缪淮扣 +1 位作者 曾红卫 梅佳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57-1474,共18页
软件测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测试成本和测试效率的平衡问题.依据程序中错误分布的2-8定律,将测试分为两个阶段,以解决该问题.第1阶段采用最小代价发现软件中的错误,第2阶段针对第1阶段中发现的错误补充设计测试用例,探测软件中潜在的错... 软件测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测试成本和测试效率的平衡问题.依据程序中错误分布的2-8定律,将测试分为两个阶段,以解决该问题.第1阶段采用最小代价发现软件中的错误,第2阶段针对第1阶段中发现的错误补充设计测试用例,探测软件中潜在的错误.重点是第1阶段的实现.依据确定性有限状态机和集合划分的理论,提出了确定性有限状态机的最小测试成本迁移覆盖准则,给出了最小测试成本迁移覆盖存在的充分和必要条件,设计了优化迁移覆盖和最小测试成本迁移覆盖的实现算法,并讨论了测试序列集合的有效性问题.在实验中,依据该方法不仅能够获得最小测试成本的测试用例集合,而且同样能够探测出确定性有限状态机中迁移上的错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小测试成本迁移覆盖准则 成本/效率的平衡 确定性有限状态机 迁移覆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 PHEMT材料电子迁移率的非接触测试
4
作者 张培凤 崔琦 《半导体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59-463,共5页
非接触迁移率测试是一种测试载流子浓度以及迁移率的新型方法,与传统的范德堡霍尔测试相比,具有无损测量和分层测试等诸多优点。分别采用传统的范德堡霍尔测试法和新型的非接触迁移率测试法对不同帽层厚度、不同掺杂浓度的GaAs PHEMT样... 非接触迁移率测试是一种测试载流子浓度以及迁移率的新型方法,与传统的范德堡霍尔测试相比,具有无损测量和分层测试等诸多优点。分别采用传统的范德堡霍尔测试法和新型的非接触迁移率测试法对不同帽层厚度、不同掺杂浓度的GaAs PHEMT样品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盖帽层很薄的情况下,两种测试方法所测得的电子浓度以及迁移率一致,而在盖帽层较厚的情况下,由于受盖帽层重掺杂电子的影响,范德堡霍尔测试无法测得沟道内二维电子气(2DEG)浓度和迁移率,而非接触式迁移率测试法可以将盖帽层和沟道层分开,准确地测得沟道内2DEG浓度和迁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迁移 电子浓度 非接触迁移测试 分层测试 迁移率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食品模拟物对金属罐甲醛迁移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俊杰 仇凯 +7 位作者 朱蕾 李倩云 邢航 张泓 路秋勉 邱逊 徐彤彤 吴刚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269-274,共6页
建立食品模拟物中甲醛的迁移量和真实食品中甲醛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调查了60℃、10 d迁移条件下4%(体积分数)乙酸对涂层金属罐的腐蚀情况。以环氧涂层中典型的挥发性物质甲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种食品模拟物模拟21种金属罐装酸性食品... 建立食品模拟物中甲醛的迁移量和真实食品中甲醛含量的HPLC测定方法,调查了60℃、10 d迁移条件下4%(体积分数)乙酸对涂层金属罐的腐蚀情况。以环氧涂层中典型的挥发性物质甲醛为研究对象,研究了6种食品模拟物模拟21种金属罐装酸性食品的适用性。结果表明,在模拟食品长期贮存条件(60℃,10 d)下,19%的金属罐灌装乙酸溶液后发生了腐蚀;对于发生乙酸腐蚀的空罐样品,建议采用5 g/L柠檬酸作为此类产品用空罐中甲醛迁移量的食品模拟物。对于未发生乙酸溶液腐蚀的空罐样品,采用3 g/L与5 g/L柠檬酸及10%(体积分数)乙醇作为食品模拟物会导致超过80%的酸性罐装食品中甲醛含量的低估,此时推荐4%(体积分数)乙酸作为此类产品用空罐的甲醛迁移量测试的食品模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层金属罐 酸性食品 酸性食品模拟物 特定迁移测试 甲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VC-SVM与粒子群算法的卡钻智能预测方法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子豪 宋先知 +4 位作者 朱硕 叶山林 张诚恺 马宝东 祝兆鹏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1,共11页
在油气钻探过程中,由于井下条件复杂、地层认识不清等因素,导致卡钻事故频发,严重制约钻井效率。目前国内外学者所研究的卡钻预测方法在准确性、时效性及迁移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集成学习思想与智能优化算法的卡钻... 在油气钻探过程中,由于井下条件复杂、地层认识不清等因素,导致卡钻事故频发,严重制约钻井效率。目前国内外学者所研究的卡钻预测方法在准确性、时效性及迁移性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为此提出了一种融合集成学习思想与智能优化算法的卡钻智能预测方法。该方法根据实际井场的卡钻数据,基于合理的标签标定方法,将标签准确定位于卡钻发生前而非卡死点;通过参数相关性分析、表征意义分析、时效性以及可信性分析优选了7个输入参数;使用了随机森林(RF)、支持向量机(SVM)和BP神经网络3种算法建立了卡钻预测模型,并对比了各模型在卡钻与非卡钻样本比例严重不均时(卡钻与非卡钻比例1∶117)的表现;然后使用投票分类器(VC)将多个模型集成,并分类预测,优选SVM模型作为卡钻预测基模型,使用集成学习的思想加以改进,并采用粒子群算法同时对多个SVM分类器进行超参数优化,简化了调参过程的同时实现了耦合寻优。最终以某区块10次卡钻样本进行训练测试。测试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可有效寻找不同类别卡钻的超平面,迁移预测虚警率可控制在9%,漏警率不到7%,有效预测了每一次卡钻的大部分数据点。研究结果有望提高现场钻井风险预警效率,为保障油气井安全高效钻进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钻智能预测 支持向量机 BP神经网络 投票分类器 粒子群算法 迁移能力测试 耦合寻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esting of NAPL simulator to predict migration of a 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LNAPL) under water table fluctuation in a sandy medium 被引量:3
7
作者 周劲风 李雁 +1 位作者 徐军 M.Kamo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期317-325,共9页
Nanoqueous phase liquid(NAPL) simulator is a powerful and popular mathematical model for modeling the flow and transport of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 in subsurface,but the testing of its feasibility under water table ... Nanoqueous phase liquid(NAPL) simulator is a powerful and popular mathematical model for modeling the flow and transport of non-aqueous phase liquids in subsurface,but the testing of its feasibility under water table fluctuation has received insufficient attention.The feature in a column test was tested through two cycles of water table fluctuation.The sandy medium in the column was initially saturated,and each cycle of water table fluctuation consisted of one water table falling and one rising,resulting in a drainage and an imbibition of the medium,respectively.It was found that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simulated and measured results in the first drainage of the column test was minor.However,with the propagation of the water table fluctuations,the simulation errors increased,and the simulation accuracy was not acceptable except for the first drainage in the two fluctuation cycles.The main reason was proved to be the estimation method of residual saturation used in this simulator.Also,based on the column tests,it was assumed that the resulting residual saturation from an incomplete imbibition process was a constant,with a value equal to that of the residual value resulting from the main imbibition process.The results obtained after modifying NAPL simulator with this assumption were found to be more accurate in the first cycle of water table fluctuation,but this accuracy decreased rapidly in the second one.It is concluded that NAPL simulator is not adequate in the case of LNAPL migration under water table fluctuation in sandy medium,unless a feasible assumption to estimate residual saturation is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 non-aqueous phase liquid (LNAPL) saturation-capillary pressure relation electrical conductivity probe simul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