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深海水道迁移模式及成因机制
1
作者 梁诗琴 吴伟 +2 位作者 向威 赵中会 随雅萍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27-41,共15页
深海水道是陆源碎屑沉积物向深水盆地输送的重要通道之一,同时也是深水盆地中砂体沉积的主要场所,广泛发育于全球范围内的被动大陆边缘。为了厘清深海水道迁移与成因机制,对过往研究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根据迁移方式可将深海水道分... 深海水道是陆源碎屑沉积物向深水盆地输送的重要通道之一,同时也是深水盆地中砂体沉积的主要场所,广泛发育于全球范围内的被动大陆边缘。为了厘清深海水道迁移与成因机制,对过往研究进行总结,得出以下结论:根据迁移方式可将深海水道分为单向迁移水道(上游迁移型和下游迁移型)和多向迁移水道(顺流迁移型、侧向迁移型和障碍迁移型);可依据水道深泓线变化对水道迁移特征进行具体表征,单向迁移水道发育伴随深泓线整体变化,多向迁移水道则主要为局部变化;底流与重力流的交互作用控制单向迁移水道的沉积建造,此外自身环流以及上升流作用也影响水道的沉积演化,多向迁移水道则受海平面升降、物源供给、构造运动、古地形与水道自身沉积作用等多种因素共同控制。未来深海水道迁移模式研究和发展方向主要包括3个方面:1)积极开展多尺度的定量化研究;2)深入探究各种动力学因素耦合关联的水道迁移机制;3)加强对水道迁移模式与储层开发的关联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水道 迁移方式 深泓线变化 成因机制 迁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肃大水金矿Au-As共生分异机理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杨斌 彭秀红 钟炎良 《现代矿业》 CAS 2014年第6期47-49,共3页
从分布特征、迁移形式以及沉淀机制3个方面研究了大水金矿Au-As共生分异机理。结果表明:Au、As含量早期为共消长,后期为不消长关系,并且二者在空间上为不套合关系;Au、As的晶体化学和地球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以及温度、压力、pH,决定了二... 从分布特征、迁移形式以及沉淀机制3个方面研究了大水金矿Au-As共生分异机理。结果表明:Au、As含量早期为共消长,后期为不消长关系,并且二者在空间上为不套合关系;Au、As的晶体化学和地球化学性质的相似性以及温度、压力、pH,决定了二者可以形成[AuAs]2-、[Au(AsS2)]0和[Au(AsS3)]2-络合物进行迁移;在主成矿期,成矿热液富砷贫硫以及后期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Au、As在地壳中各自分异沉淀形成矿物;Au、As在成矿前期,主成矿期以及成矿晚期分别经历了共生、分离和富集3个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大水金矿的成因,为寻找新型砷矿床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As共生分异 分布特征 迁移方式 沉淀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通信产业的“矛盾论”和“实践论”
3
作者 田玉林 《通讯世界》 2004年第9期22-23,共2页
服务供给与用户需求的不平衡是当前通信产业面临的最主要矛盾。
关键词 通信产业 “矛盾论” “实践论” 网络融合 迁移方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