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规模联邦仿真中实体迁移及其时间同步研究(一)——实体迁移协议与实现 被引量:6
1
作者 刘晓建 钟海荣 金士尧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1-715,共5页
实体迁移技术有利于改善大规模分布式仿真系统的性能.首先分析了新一代仿真体系结构HLARTI对实体迁移支持上的不足和现有HLA兼容型仿真系统中实体迁移实现方法的缺陷;然后提出了在HLARTI下进行实体迁移的协议,设计了实体最新状态传输机... 实体迁移技术有利于改善大规模分布式仿真系统的性能.首先分析了新一代仿真体系结构HLARTI对实体迁移支持上的不足和现有HLA兼容型仿真系统中实体迁移实现方法的缺陷;然后提出了在HLARTI下进行实体迁移的协议,设计了实体最新状态传输机制、迁移启动机制、迁移期间的消息转发、处理机制等;给出了协议的执行过程和支持实体迁移的仿真应用程序的实现框架;最后测试了协议的正确性.与相关研究相比,迁移协议解决了迁移过程中时间同步问题,不会丢失消息,且能保证TSO消息按时戳序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迁移协议 时间同步 分布式仿真 高层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定向虚拟骨干网的WSN移动代理迁移协议 被引量:1
2
作者 齐迎春 朱海 《计算机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39-145,共7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基于静态路径的代理迁移协议能耗较大,存在较多恶意节点。为此,在能量模型和定向虚拟骨干网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定向虚拟骨干网的移动代理迁移(DVB-MAM)协议。该协议利用静态路径计算代理迁移,基于能量模型和定...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基于静态路径的代理迁移协议能耗较大,存在较多恶意节点。为此,在能量模型和定向虚拟骨干网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定向虚拟骨干网的移动代理迁移(DVB-MAM)协议。该协议利用静态路径计算代理迁移,基于能量模型和定向虚拟骨干网得到代理迁移的下一个节点,使用代理克隆功能减少代理的路径长度。在数据聚合过程中使用信任评价框架检测恶意节点,能够在早期发现恶意节点。实验结果表明,与基于树的路线设计算法相比,提出的协议能耗减少了约26%。当存在恶意节点时,与其他协议相比,该协议的平均投递率最多可提高26%,能够有效预防节点故障和防御恶意节点攻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代理迁移协议 恶意节点检测 能量模型 定向虚拟骨干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VM任务迁移协议的研究
3
作者 李毅 周明天 虞厥邦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8-52,共5页
1 引言 被作为MPI"事实标准”的PVM[1,2]是一个优秀的异构多机分布计算环境支持软件.出于最初系统设计的考虑,它具极好的静态可伸缩性,但是它不支持负载在系统内部浮动,严重影响了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并行效率的提高.因此,为PVM增加... 1 引言 被作为MPI"事实标准”的PVM[1,2]是一个优秀的异构多机分布计算环境支持软件.出于最初系统设计的考虑,它具极好的静态可伸缩性,但是它不支持负载在系统内部浮动,严重影响了系统资源利用率和并行效率的提高.因此,为PVM增加任务迁移功能,使它成为可负载均衡的动态PVM系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系统 PVM 任务迁移协议 任务调度 消息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roVerif的TVP迁移协议安全性分析
4
作者 常德显 杨英杰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2155-2158,2163,共5页
针对可信虚拟平台(trusted virtual platform,TVP)迁移协议缺乏有效的安全性验证问题,引入应用π演算对协议流程及安全属性进行形式化建模,并基于其自动化工具ProVerif对协议的弱机密性、强机密性及实体可认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针对可信虚拟平台(trusted virtual platform,TVP)迁移协议缺乏有效的安全性验证问题,引入应用π演算对协议流程及安全属性进行形式化建模,并基于其自动化工具ProVerif对协议的弱机密性、强机密性及实体可认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满足TVP迁移应用的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信虚拟平台 迁移协议 应用π演算 ProVerif安全性 形式化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协议及协议迁移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汪芸 顾冠群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1996年第1期59-64,共6页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网络互连中协议迁移的概念及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定性分析,并讨论了在协议迁移过程中建议采用的部分/完全迁移、确定互连层次及分步实现的策略。并且利用我们在异构网络系统所开发的信关,说明由TCP/IP向OSI协议簇迁移的... 本文阐述了计算机网络互连中协议迁移的概念及模型,对模型进行了定性分析,并讨论了在协议迁移过程中建议采用的部分/完全迁移、确定互连层次及分步实现的策略。并且利用我们在异构网络系统所开发的信关,说明由TCP/IP向OSI协议簇迁移的策略及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协议 协议迁移 信关 计算机网络 TCP/IP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SI协议软件的实现及迁移技术
6
作者 龚俭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4年第5期59-64,共6页
本文从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两方面讨论了OSI协议软件的实现策略,并介绍了基于协议和基于服务等两种从TCP/IP协议套实现向OSI协议套实现的迁移方法以及一些实例。
关键词 OSI 通信 计算机网络 协议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规模联邦仿真中实体迁移及其时间同步研究(二)——实体迁移中的时间同步 被引量:2
7
作者 钟海荣 刘晓建 金士尧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716-720,共5页
实体迁移技术有利于改善大规模分布式仿真系统的性能,其中迁移期间的时间同步是其关键与难点.基于HLA联邦仿真框架,研究了实体迁移中的时间同步机制;分析了迁移期间邦元的状态变迁情况;给出了旧邦元转发消息以及新邦元接收和处理消息时... 实体迁移技术有利于改善大规模分布式仿真系统的性能,其中迁移期间的时间同步是其关键与难点.基于HLA联邦仿真框架,研究了实体迁移中的时间同步机制;分析了迁移期间邦元的状态变迁情况;给出了旧邦元转发消息以及新邦元接收和处理消息时所需的同步策略;保证了按时戳序处理消息.迁移期间新旧邦元逻辑时间同步,防止了丢失消息或重复处理同一消息等现象,也能撤销消息,以便乐观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体迁移协议 时间同步 分布式仿真 高层体系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域虚拟网络环境下虚拟机Live的迁移机制
8
作者 魏晓辉 蒋娜 +1 位作者 郭庆南 李洪亮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481-486,共6页
针对跨域虚拟网络环境下虚拟机的在线迁移机制,设计了支持虚拟机跨域通信的虚拟网络路由协议和控制虚拟机在线迁移的路由更新协议,以支持虚拟机的跨域动态管理,并基于流行虚拟化环境Xen,完成了原型实现,从而解决了虚拟机跨域的在线迁移... 针对跨域虚拟网络环境下虚拟机的在线迁移机制,设计了支持虚拟机跨域通信的虚拟网络路由协议和控制虚拟机在线迁移的路由更新协议,以支持虚拟机的跨域动态管理,并基于流行虚拟化环境Xen,完成了原型实现,从而解决了虚拟机跨域的在线迁移问题,实现了利用广域网络环境搭建动态虚拟化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网络 虚拟机 跨域在线迁移 路由协议 虚拟机迁移协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协议状态机遍历的模糊测试优化方法 被引量:7
9
作者 张洪泽 洪征 +1 位作者 周胜利 冯文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2-91,共10页
针对现有的协议模糊测试技术存在报文重复交互、输入盲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议状态迁移遍历的模糊测试优化方法。该方法将协议状态迁移遍历问题转化为中国邮路问题,求解遍历所有协议状态迁移的最短路径,并依据该最短路径对各个状态... 针对现有的协议模糊测试技术存在报文重复交互、输入盲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协议状态迁移遍历的模糊测试优化方法。该方法将协议状态迁移遍历问题转化为中国邮路问题,求解遍历所有协议状态迁移的最短路径,并依据该最短路径对各个状态迁移进行测试。在测试过程中,通过分析协议实体在执行测试用例后的响应报文,动态调整后续的报文输入,进而避免无效交互。同时利用UIO序列判断协议实体状态是否发生异常迁移,及时检测协议逻辑漏洞。实验结果表明,该模糊测试优化方法可以显著提高测试效率与漏洞挖掘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糊测试 协议状态机 协议状态迁移 中国邮路问题 UIO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agent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云勇 刘锦德 《中国工程科学》 2002年第7期46-50,85,共6页
回顾了智能交通系统的起源、框架 ,在阐述移动agent的优点后 ,在网络管理、无线通信、交通控制系统、仿真系统。
关键词 智能交通系统 移动AGENT 交通控制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 通信语言 迁移协议 移动通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 novel group-based active service protocol for migrating workflows
11
作者 王睿 曾广周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0年第2期357-362,共6页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acquaintance cache and group-based intelligent forwarding of service recommendations,a novel group-based active service(GAS) protocol for migrating workflows was proposed.This protocol did not ... Based on the methods of acquaintance cache and group-based intelligent forwarding of service recommendations,a novel group-based active service(GAS) protocol for migrating workflows was proposed.This protocol did not require service requesters to discover services or resources.The semantic acquaintance knowledge representation was exploited to describe service groups and this semantic information was used to recommend service to respective clients.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new protocol proposed offers better performance than other protocols in terms of first-response-time,success-scope and ratio of success-packet-number to total-packet-number.When the number of service request packet is 20,the first-response-time of GAS protocol is only 5.1 s,which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The success-scope of GAS protocol is 49.1%,showing that GAS protocol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of mobile transactions.And the ratio of success-packet-number to total-packet-number of GAS protocol is up to 0.080,which is obviously higher than that of other protocol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grating workflows active service service groups service recommend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