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6项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中钴、铬、钼、钛的不确定度分析及其在达标判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雷晶 张虞 +1 位作者 武亚凤 周羽化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50-160,共11页
研究依据测定不确定度的基本理论和ISO 21748:2017《采用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导则》,提出了基于中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多家实验室验证中已获得的数据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方法,将方法标准中规定的重复性、再... 研究依据测定不确定度的基本理论和ISO 21748:2017《采用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导则》,提出了基于中国环境监测分析方法标准多家实验室验证中已获得的数据计算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方法,将方法标准中规定的重复性、再现性等指标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进行了衔接。分析了近年发布的6项水质监测分析方法标准中钴、铬、钼、钛等4种金属元素的相对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结果表明:被测量的浓度是影响方法标准测量不确定度的重要因素。对于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FAAS)和石墨炉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GAAS),样品浓度为方法标准测定下限3倍左右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可保持在15%以下;对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ICP-AES),样品浓度为方法标准测定下限3~5倍时,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12%~17%;对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钛元素浓度为测定下限3倍左右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在15%以下,而钴、铬、钼的浓度在测定下限40~100倍以上时,相对标准不确定度在15%以下。6项方法标准可分别用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以及22项水污染物排放标准钴、铬、钼、钛的达标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监测分析方法标准 Co CR MO Ti 重复性 再现性 不确定度 达标判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EMS(连续排放监测系统)监测数据的火电厂SO_(2)达标判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王彦琦 周舟 +6 位作者 王宗爽 周羽化 雷晶 郭敏 谭玉菲 张虞 武雪芳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063-1070,共8页
我国重点大气排放源多已安装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CEMS),而现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达标判定主要依据手工监测数据.为研究制定基于CEMS监测数据的达标判定方法,以火电厂为例,从全国范围内的363... 我国重点大气排放源多已安装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CEMS),而现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达标判定主要依据手工监测数据.为研究制定基于CEMS监测数据的达标判定方法,以火电厂为例,从全国范围内的363台机组中筛选出满足数据有效性条件且具有代表性的68台机组,分析其2015年SO_(2)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和月均浓度的统计分布,建立了由严到宽的5种情景,每种情景都包含对应的3种排放限值,并与欧盟相关规定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①68台火电机组对数正态分布线性拟合决定系数(R 2)均大于0.90.②基于CEMS监测数据的达标判定方法中,不同时段排放限值存在关联.该研究采用95%预测上限对应的限值倍数关系作为研究结果,即在全年SO_(2)小时浓度的95%分位数、日均浓度、月均浓度均满足对应限值的前提下,当要求90%的机组达标时,SO_(2)小时浓度限值应分别为日均浓度限值和月均浓度限值的1.5和1.7倍;当要求95%的机组达标时,SO_(2)小时浓度限值应分别为日均浓度限值和月均浓度限值的1.6和2.0倍;当要求99%的机组达标时,SO_(2)小时浓度限值应分别为日均浓度限值和月均浓度限值的1.6和2.2倍.③不同时段排放限值之间的比例关系适用于各种装机规模的火电机组.研究显示:68台火电机组均符合对数正态分布;重点源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应增加基于CEMS监测数据的达标判定方法,同时对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和月均浓度进行规定,并明确其定量比例关系;各种装机规模的火电机组可采用统一的达标判定方法进行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_(2) CEMS监测数据 对数正态分布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达标判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连续排放监测数据的水泥工业NO_(x)达标判定方法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周舟 张孟琪 +5 位作者 王宗爽 周羽化 郭敏 雷晶 谭玉菲 武雪芳 《环境科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371-1377,共7页
现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达标判定多以手工监测数据为基础,为研究制定基于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CEMS)监测数据的达标判定方法,以我国水泥工业2017年957条生产线排放NO_(x)的CEMS监测数据为基础... 现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中的达标判定多以手工监测数据为基础,为研究制定基于连续排放监测系统(Continuous Emissions Monitoring System,CEMS)监测数据的达标判定方法,以我国水泥工业2017年957条生产线排放NO_(x)的CEMS监测数据为基础,根据数据有效性原则筛选出553条生产线的CEMS监测数据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我国水泥工业排放NO_(x)的小时浓度(CEMS监测数据)、日均浓度的统计特点,通过变化因子比值法和曲线拟合法建立小时浓度与日均浓度限值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筛选出的553条水泥生产线的NO_(x)小时浓度对数值与累积频率正态值的相关系数均大于等于0.6.②NO_(x)小时浓度与日均浓度限值之间存在关联,曲线拟合法和变化因子比值法得出二者之间的倍数关系无显著差异.③当要求90%的生产线达标时,NO_(x)小时浓度限值为日均浓度限值的1.5倍;当要求95%的生产线达标时,NO_(x)小时浓度限值为日均浓度限值的1.6倍;当要求99%的生产线达标时,NO_(x)小时浓度限值为日均浓度限值的1.7倍.研究显示,基于水泥生产线排放的NO_(x)小时浓度(CEMS监测数据)的统计分析,通过变化因子比值法和曲线拟合法可以确定小时浓度、日均浓度定量比例关系,建立基于CEMS监测数据的达标判定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O_(x) CEMS监测数据 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达标判定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