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西北地区11个紫花苜蓿品种比较研究
1
作者 赵晋锐 金成珉 +4 位作者 邹吉祥 孙婧靓 张梓瑶 杜宏岩 金华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35-43,共9页
为筛选出适宜辽西北干旱和盐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本研究选择了11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在阜新(干旱)、康平(盐碱)地区进行田间试验,对不同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 为筛选出适宜辽西北干旱和盐碱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紫花苜蓿品种,本研究选择了11个紫花苜蓿品种分别在阜新(干旱)、康平(盐碱)地区进行田间试验,对不同品种的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进行比较分析,并运用相关性分析和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两个地区供试不同品种在生产性能和营养价值上均有明显差异。在阜新地区,敖汉和皇后苜蓿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为0.38 kg/m^(2)和0.36 kg/m^(2);敖汉的粗脂肪和无氮浸出物含量较高,分别为1.55%和59.98%;皇后的粗灰分含量较低,为9.58%;敖汉和皇后的综合评价分别位于第一名和第二名,表现为最能适应当地的干旱环境。在康平地区,敖汉和wl343苜蓿的干草产量较高,分别为0.35 kg/m^(2)和0.34 kg/m^(2);敖汉的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较高,分别为2.94%和59.90%;wl343的粗蛋白含量较高,为17.76%;敖汉和wl343的综合评价分别位于第一名和第二名,表现为最能适应当地的盐碱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紫花苜蓿 生产性能 营养价值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纵坑切梢小蠹防治策略
2
作者 刘森尧 《防护林科技》 2024年第2期80-82,共3页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是我国重点防治的蛀干害虫,其具有破坏性强、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在辽宁省内多市被发现,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损失。文章结合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特点与传播途径最新科研成果,并与本地区实... 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是我国重点防治的蛀干害虫,其具有破坏性强、传播范围广的特点,在辽宁省内多市被发现,已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损失。文章结合纵坑切梢小蠹的发生特点与传播途径最新科研成果,并与本地区实际情况相结合,提供多角度、多方面的综合防治措施,为辽西北地区纵坑切梢小蠹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纵坑切梢小蠹 病虫害防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旱情等级标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葛岩 褚丽妹 +2 位作者 张更元 于晓伟 张立坤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15-120,共6页
基于典型干旱指标的基本概念和构建方法,结合辽西北地区的历史干旱资料,对现有旱情等级标准中不同干旱指标的等级界值进行了修订,建立了辽西北地区气象、水文、农业及社会经济4大类干旱、9个典型代表指标的旱情等级标准,增加了旱涝指数... 基于典型干旱指标的基本概念和构建方法,结合辽西北地区的历史干旱资料,对现有旱情等级标准中不同干旱指标的等级界值进行了修订,建立了辽西北地区气象、水文、农业及社会经济4大类干旱、9个典型代表指标的旱情等级标准,增加了旱涝指数Z、径流距平百分比和水库蓄水距平百分比3个指标,并选择2006年、2007年和2009年3个典型干旱年对旱情等级标准的适合程度进行了验证,评价结果与辽西北地区实际干旱情况吻合率达到85%以上,为辽西北地区准确识别、分析、评价旱情提供了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旱情等级标准 干旱指标 旱情分析 旱情评价 辽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发展种桑养蚕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冬梅 李航 +1 位作者 蔺昕 张晓林 《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4期268-271,共4页
探讨如何合理利用桑树的生态功能为辽西北坡地及土壤沙化地区的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服务.利用种植桑树发展三维空间立体种养模式,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保证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改善相互助益,相行不悖、走向良性的循环发展.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种桑养蚕 应用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辐射效应空间差异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耕 张红玉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61-166,共6页
为提高风域生态系统上风向与下风向区生态服务功能的协调与修复能力,基于修正风蚀方程(RWEQ)与GIS技术,并结合辽西北风域生态系统的风向、风速与土壤尘粒组成,评估分析了辽西北地区二期治沙工程后防风固沙功能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受... 为提高风域生态系统上风向与下风向区生态服务功能的协调与修复能力,基于修正风蚀方程(RWEQ)与GIS技术,并结合辽西北风域生态系统的风向、风速与土壤尘粒组成,评估分析了辽西北地区二期治沙工程后防风固沙功能的辐射效应。结果表明:受到气候、植被盖度、土壤类型、人类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辽西北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具有空间地域差异性,整体呈现南北较强、中部较弱的空间分布格局。研究区防风固沙量为3.754×10^(7) t,防风固沙能力为824.35 t/km^(2),产生辐射效应影响到的最远距离为1250 km,辐射区总面积37.26 km^(2),是研究区自身面积的8.18倍。减少下风向区域的风沙量为1.877×10^(7) t,其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享受到的辐射效应最大,减少沙尘量为2.03×10^(6) t,占总效应的10.82%;伊春市享受的辐射效应最小,沙尘量减少1.1×10^(3) t,占总效应的0.005%。总而言之,辽西北地区防风固沙功能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风域生态系统防风固沙功能具有很强的辐射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风域生态系统 防风固沙功能 空间差异 辐射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经济林旱作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1
6
作者 孔繁轼 张卫东 李士民 《林业科技开发》 2006年第2期57-60,共4页
辽西北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50 mm左右,自然条件较差,干旱是发展经济林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该地区大力发展经济林是破解“三农”难题,充分发挥经济林经济效益的重要突破口。扼要介绍了辽西北半干旱条件下大扁杏、大枣、山杏、沙棘... 辽西北属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50 mm左右,自然条件较差,干旱是发展经济林的重要制约因素。在该地区大力发展经济林是破解“三农”难题,充分发挥经济林经济效益的重要突破口。扼要介绍了辽西北半干旱条件下大扁杏、大枣、山杏、沙棘、山枣和山葡萄等十余种主要经济林旱作栽培关键技术,旨在为发展好、利用好、推广好、维护好宝贵的经济林资源和果农利益提供帮助。相关技术也可供“三北”地区以及其它类似干旱半干旱地区地区发展经济林时参考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经济林 旱作栽培 抗旱保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油松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与对策 被引量:7
7
作者 郑璐 《辽宁林业科技》 2015年第1期36-38,70,共4页
该文通过对辽西北地区油松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辽西北地区油松生态公益林存在的主要问题:林种结构不合理、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下、龄组结构不合理、经营类型有待划分、森林经营粗放,林地生产力下降;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了相... 该文通过对辽西北地区油松生态公益林资源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了辽西北地区油松生态公益林存在的主要问题:林种结构不合理、单位面积蓄积量低下、龄组结构不合理、经营类型有待划分、森林经营粗放,林地生产力下降;并根据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加大造林力度、优化林种结构、加快低质低效林改造、加强中幼龄林抚育、科学划分经营类型等,加强有林地的经营管理,实施油松公益林多效益利用,完善公益林经营主体,充分发挥油松公益林的潜能和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松生态公益林 资源现状 对策 辽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农村住宅节能设计理念与技术分析
8
作者 吴雅君 许东 张昕源 《辽宁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5期310-312,共3页
针对辽宁省辽西北农村住宅现状,从住宅的节能理念入手,对辽西北等寒冷地区的农村住宅在材料的选取、构造做法以及构筑物举措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技术做法来改善农村住宅在能源节约方面存在的不足,降低能耗、减少农村住... 针对辽宁省辽西北农村住宅现状,从住宅的节能理念入手,对辽西北等寒冷地区的农村住宅在材料的选取、构造做法以及构筑物举措等几方面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具体的技术做法来改善农村住宅在能源节约方面存在的不足,降低能耗、减少农村住宅的建设成本,提高居住室内环境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农村住宅 节能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甜菜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被引量:2
9
作者 刘文达 《现代农业》 2011年第5期60-61,共2页
辽西北地区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其气候资源、土壤条件极其适于甜菜的栽培,近年来,甜菜作为辽西北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有力地促进了辽西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也随之加剧,因病虫害的发生而导致... 辽西北地区位于辽宁省的西北部,其气候资源、土壤条件极其适于甜菜的栽培,近年来,甜菜作为辽西北地区的主要种植作物,有力地促进了辽西北地区的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但是,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病虫害也随之加剧,因病虫害的发生而导致根产量减少10%~20%,含糖率降低0.5~0.8度,所以重视甜菜病虫害的发生及其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菜病虫害 辽西北地区 发生与防治 农业产业化 气候资源 土壤条件 种植作物 种植面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玉米杂交制种低产低质的原因与防控技术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文达 《现代农村科技》 2011年第2期66-66,共1页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是玉米杂交制种的主要区域,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土壤营养水平低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玉米制种产量不高、质量较差,不仅严重地困扰着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 辽西北半干旱地区是玉米杂交制种的主要区域,但是,近年来由于气候干旱、土壤营养水平低等诸多原因的影响,玉米制种产量不高、质量较差,不仅严重地困扰着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而且直接关系到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和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笔者对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玉米制种低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防控对策,供生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杂交制种 辽西北地区 防控技术 原因 低产 西北半干旱地区 低质 气候干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1
作者 周信群 李敬岩 杨静 《现代农业科技》 2012年第23期41-41,共1页
总结了辽西北地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精量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玉米栽培提供参考。
关键词 玉米 高产 栽培技术 辽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欧洲投资银行贷款生态造林示范项目造林技术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赵宝忠 《防护林科技》 2016年第1期78-79,83,共3页
辽西北地区为加快生态造林绿化,利用欧洲投资银行贷款生态造林示范项目实施生态造林,确立了造林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对造林模型的建立、树种选择、造林地选择、林地清理、整地栽植、抚育管护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明确了项目后期管理的责任。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欧洲投资银行 生态造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经济成长性的辽西北地区用人机制研究
13
作者 郑树旺 宋宪华 《河南科技》 2010年第11X期48-49,共2页
本文基于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性的基本要求,通过对经济发展与人才发展依存关系的研究,构建了辽西北地区人才发展评价模型,在运用评价模型分析辽西北地区人才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文章最终提出了旨在提升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用人机制政策... 本文基于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性的基本要求,通过对经济发展与人才发展依存关系的研究,构建了辽西北地区人才发展评价模型,在运用评价模型分析辽西北地区人才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文章最终提出了旨在提升辽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用人机制政策建议,以期改变辽西北地区人才发展和经济发展落后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成长性 辽西北地区 用人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更新改造技术探讨
14
作者 纪晓华 李国军 +1 位作者 王世忠 王雪民 《防护林科技》 2007年第3期105-106,共2页
通过对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以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持续发挥为目标,确立了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最适林带结构,筛选出适于该地区更新的针、阔叶树种,更新年龄、更新方式方法,为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提供... 通过对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现状及存在问题的探讨,以农田防护林防护效益持续发挥为目标,确立了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最适林带结构,筛选出适于该地区更新的针、阔叶树种,更新年龄、更新方式方法,为辽西北地区农田防护林的更新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新改造技术 农田防护林 辽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大干旱对辽西北地区经济林的影响及应对措施
15
作者 赵宝忠 张明雨 任宝君 《现代农村科技》 2010年第6期40-41,共2页
自2009年夏秋以来,辽宁全省特别是辽西北地区发生了60年一遇的特大干旱自然灾害,位于辽宁西北部的干旱尤其严重,给当地经济林生产带来了严重的损失。为科学、准确、客观掌握灾情,笔者对干旱情况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特大干旱 经济林 自然灾害 西北 夏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45年来降水量变化趋势及其空间差异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和平 王秀颖 +2 位作者 梁凤国 高晓飞 万金红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9,33,共6页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的重点旱区。选取该地区39个雨量站1966~201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在分析该地区年、季降水量基本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倾向法分析其全年及各季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并分析该趋势在空间上的差异性。结果表...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的重点旱区。选取该地区39个雨量站1966~2010年的逐月降水资料,在分析该地区年、季降水量基本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线性倾向法分析其全年及各季降水量的长期变化趋势,并分析该趋势在空间上的差异性。结果表明,辽西北地区降水量季节分配不均,夏季占全年降水量的2/3;春、秋季多雨中心位于黑山县、新民市,冬季北移,夏季位于南部的绥中县和兴城市;全区春、冬季平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夏、秋季呈减小趋势;年际变化上,春季降水距平高频振荡明显,夏季与年降水距平变化相似,秋季有尺度较长的丰枯周期,冬季降水量负距平年份较多,常连续出现;年降水量线性倾向与年降水量空间分布呈显著负相关,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季降水量空间分布为东南一西北分异,而其线性倾向值则以东一西分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年降水量 季降水量 线性趋势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45年来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被引量:7
17
作者 刘和平 王秀颖 +1 位作者 梁凤国 高晓飞 《水电能源科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8-22,共5页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的重点旱区。选择该地区39个雨量站1966~2010年共45年的年降水资料,利用EOF分解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地区降水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辽西北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45年来全区平均年降水量无显著增加或减小趋势... 辽西北地区是辽宁省的重点旱区。选择该地区39个雨量站1966~2010年共45年的年降水资料,利用EOF分解和小波分析方法,研究了该地区降水的时空特征。结果表明,辽西北年降水量由东南向西北递减;45年来全区平均年降水量无显著增加或减小趋势,主要表现为丰枯周期变化;EOF分解的前三个特征向量累积方差达到74.9%,代表的空间变化型分别为全区降水一致型、东南与西北相反型、东部与西部相反型;第一特征向量时间系数随年份的变化与降水距平的年际变化极为相似,存在明显的17、9、4年周期;第二特征向量时间系数存在29~33、12年周期;第三特征向量时间系数存在29~33、6~7年的周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降水量 经验正交函数分解 小波分析 时空分布 辽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EBS模型估算辽西北地区蒸散发及时空特征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蕊 张继权 +3 位作者 曹永强 郭恩亮 李丹君 马齐云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82-387,共6页
蒸散发是陆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联系着陆面水循环和地表能量平衡。采用MODIS数据,逐月选取2013年12期遥感数据,并分季度求其平均值作为四季代表,结合SEBS模型,对辽西北地区地表蒸发蒸腾量进行了估算,并为了验证遥感反演精度,提取不同土... 蒸散发是陆面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联系着陆面水循环和地表能量平衡。采用MODIS数据,逐月选取2013年12期遥感数据,并分季度求其平均值作为四季代表,结合SEBS模型,对辽西北地区地表蒸发蒸腾量进行了估算,并为了验证遥感反演精度,提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蒸散发量。同时,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计算辽西北地区近50年潜在蒸散发值,通过一元线性趋势分析法、小波分析法、IDW反距离加权法和R/S分析法分析其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辽西北地区2013年蒸散发量夏季>春季>秋季>冬季;近50年来潜在蒸散发值由高到低依次为夏季、春季、秋季和冬季,且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同时,经验证,遥感手段反演蒸散发值误差约为7.5%,表明该方法在研究区应用合理可行。研究结果可为辽西北地区水资源分配和管理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散发 遥感估算 SEBS模型 辽西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经济林旱作栽培关键技术 被引量:8
19
作者 秦辉 王伟 赵瑞华 《辽宁林业科技》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8-51,共4页
经济林系我国“三北”地区的重要林种。该文扼要介绍了辽西北半干旱条件下经济林旱作栽培关键技术,旨在为发展好、利用好、推广好、维护好宝贵的经济林资源和果农利益提供帮助。相关技术也可供其他类似地区发展经济林时参考借鉴。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经济林 旱作栽培 抗旱保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西北地区杨干象的发生规律与防治对策 被引量:1
20
作者 卢建财 郭金龙 任宝君 《河北农业科技》 2008年第19期19-19,共1页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和辽蒙边界阻沙林带建设工程的相继实施,位于辽宁西北部的建平县速生杨营造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为了顺利完成相关林业建设工程,建平县大力推行了速生杨自繁、自育、自用苗木培... 随着退耕还林工程、三北防护林工程、科尔沁沙地治理工程和辽蒙边界阻沙林带建设工程的相继实施,位于辽宁西北部的建平县速生杨营造面积和规模不断扩大,为了顺利完成相关林业建设工程,建平县大力推行了速生杨自繁、自育、自用苗木培育工作,全县年培育速生杨近400万株以上,有效地保障了县内外苗木供给。但在育苗生产中存在着杨干象危害较重的实际问题,危害严重的苗圃达到5%以上,为了有效控制杨干象的危害,对杨干象进行了在辽西北半干旱地区的发生规律调查和防治对策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现将其总结如下,供各地生产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西北地区 发生规律 杨干象 防治 林业建设工程 三北防护林工程 退耕还林工程 培育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