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基性火山岩相地震响应特征及其机理探讨 被引量:22
1
作者 冯玉辉 黄玉龙 +3 位作者 丁秀春 于小健 刘飞 王璞珺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6-215,共10页
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21口典型钻井13 043m火山岩井段的岩性和岩相,观察描述了218m岩心和294个岩心薄片,据此划分出该区火山岩5相14亚相;通过地震资料井旁地震相分析,识别出了火山颈亚相、次火山岩亚相、侵出相、爆发相、玻质碎屑岩... 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21口典型钻井13 043m火山岩井段的岩性和岩相,观察描述了218m岩心和294个岩心薄片,据此划分出该区火山岩5相14亚相;通过地震资料井旁地震相分析,识别出了火山颈亚相、次火山岩亚相、侵出相、爆发相、玻质碎屑岩亚相、板状/复合熔岩流亚相和火山沉积相等7种岩相/亚相,分析了各种火山岩相的地质属性、地震反射特征和地震响应机理;根据7种岩相/亚相的反射特征模式建立了相应的地震识别模板。将该识别模板用于研究区火山岩相填图,结果为钻探所证实,表明所建立的火山岩相地震识别模板适用于研究区新生代中基性火山岩储层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新生代中基性火山岩 火山岩相 火山岩储层 火山架构-地震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沙三段粗面岩成因及喷发模式 被引量:4
2
作者 于小健 黄玉龙 +3 位作者 李军 肖红军 杨光达 冯玉辉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8-65,90,共9页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沙三段发育一套钾质粗面岩,常见角砾化结构、聚斑结构。岩石全碱含量较高(K2O+Na2O=9.7%~13%),富钾、富铝、低钛,富集轻稀土及U、Th、Pb、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SiO2含量57.3%~62.5%,Mg#变化范围较大(16~49),δE...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古近系沙三段发育一套钾质粗面岩,常见角砾化结构、聚斑结构。岩石全碱含量较高(K2O+Na2O=9.7%~13%),富钾、富铝、低钛,富集轻稀土及U、Th、Pb、R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SiO2含量57.3%~62.5%,Mg#变化范围较大(16~49),δEu=0.26~1。研究表明:本区粗面岩形成于板内裂谷环境,是碱性玄武岩浆经过分异结晶作用的产物,在岩浆演化过程中受同化混染作用较弱。粗面质岩浆主要以侵出方式呈岩穹状产出,岩穹具有"外带-中带-内带"三层结构;部分未喷出地表的岩浆滞留在火山通道中或顺层侵入,形成次火山岩相的粗面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粗面岩 地球化学 岩石成因 喷发模式 古近系沙三段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基性火成岩测井曲线特征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刘宗利 王祝文 +2 位作者 刘菁华 冯玉辉 曲东 《石油物探》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787-795,共9页
受郯庐断裂的影响,新生代以来,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间断发生了6次构造运动,且均伴随有强度不等的火山喷发活动,火成岩广泛发育。以6口不同的井为例,揭示了东部凹陷内中基性火成岩、致密玄武岩、气孔玄武岩、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粗面岩、粗... 受郯庐断裂的影响,新生代以来,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间断发生了6次构造运动,且均伴随有强度不等的火山喷发活动,火成岩广泛发育。以6口不同的井为例,揭示了东部凹陷内中基性火成岩、致密玄武岩、气孔玄武岩、玄武质火山碎屑岩、粗面岩、粗面质火山碎屑岩和辉绿岩的测井曲线组合特征。选取典型的岩性数据段总结出了该地区火成岩性测井响应特征,并制作了一套适合该地区的岩性识别图版。其中,自然伽马和深侧向电阻率交会图能很好地识别辉绿岩,中子和密度交会图可以很好地区分玄武岩类;利用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建立了火成岩岩性识别模型,识别结果与岩心、岩屑薄片定名对比,符合率较高。交会图版和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结合运用,很好地解决了研究区岩性识别的问题,为进一步开展油气藏的解释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中基性火成岩 测井曲线 交会图 岩性识别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龙611井区滚动增储的做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李皓利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05年第2期23-27,共5页
介绍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龙611井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勘探增储的主要做法,整个过程按照滚动勘探寻找储量的步骤开展工作。工作中首先分析了研究区内存在的地质问题,并进行了准确的层位标定,应用多种方法解释构造并相互验证,在构造落实的... 介绍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龙611井区依靠科技进步实现勘探增储的主要做法,整个过程按照滚动勘探寻找储量的步骤开展工作。工作中首先分析了研究区内存在的地质问题,并进行了准确的层位标定,应用多种方法解释构造并相互验证,在构造落实的基础上开展综合地质研究,发现龙2圈闭和龙气13南扩边区,新增天然气地质储量6.58×108m3,为在老区搞好滚动勘探工作创建了一个成功的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滚动增储 综合地质研究 科技进步 滚动勘探 地质问题 层位标定 地质储量 勘探工作 研究区 天然气 构造 扩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流体历史分析法在油气成藏机理研究中的应用——以辽河盆地东部凹陷欧利坨子地区为例 被引量:3
5
作者 姜建群 孟卫工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CAS CSCD 2003年第5期16-18,共3页
流体历史分析法通过研究成藏流体的来源和运移路径、油气充注过程和充注历史等,从流体演化的角度来动态揭示油气成藏机理。应用该方法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欧利坨子地区油气运聚史和运聚模式,认为该区油气存在两期成藏:第一期为... 流体历史分析法通过研究成藏流体的来源和运移路径、油气充注过程和充注历史等,从流体演化的角度来动态揭示油气成藏机理。应用该方法研究了辽河盆地东部凹陷中段欧利坨子地区油气运聚史和运聚模式,认为该区油气存在两期成藏:第一期为渐新世中期即东营组沉积早期,主要为低熟油;第二期为东营组沉积末期以后,主要为成熟油。油气运聚模式主要以垂向为主,短距离的侧向运移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历史分析法 油气成藏 机理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欧利坨子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东部凹陷茨榆坨低位潜山油气成藏研究 被引量:13
6
作者 查明 郝琦 吴孔友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5,10,共6页
根据潜山区域构造、断层活动期、油气生成期、成藏期的配置关系及断层封闭性特点 ,对辽河东部凹陷茨榆坨低位潜山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茨榆坨潜山为一典型的低位潜山构造带 ,其构造形态是一平行型背向传递带 ;储集层为太古界花岗... 根据潜山区域构造、断层活动期、油气生成期、成藏期的配置关系及断层封闭性特点 ,对辽河东部凹陷茨榆坨低位潜山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茨榆坨潜山为一典型的低位潜山构造带 ,其构造形态是一平行型背向传递带 ;储集层为太古界花岗岩 ,储集空间主要为构造裂缝及溶蚀孔隙 ,其发育程度受断层控制。采用原油族组成、类异戊二烯烃和萜烷等地化参数 ,对牛居长滩洼陷和茨榆坨地区的油气进行了油源对比 ,并利用生物标志化合物w(甾烷C2 9ααα2 0S) /w(2 0S +2 0R)和w(C2 9ββ) /w(ββ +αα)、正构烷烃主峰碳数、原油物性等指标 ,对油气运移过程中的运移效应进行了分析 ,确定潜山的油气来自牛居长滩洼陷。对油气运移通道条件与运移过程分析认为 ,茨东、茨西断层控制了油气在潜山内的运移和聚集 ,断层和不整合面是油气运移的良好通道 ,油气向茨榆坨潜山的运聚具有氧化型成藏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茨榆坨低位潜山 油气成藏 太古界 油气运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河盆地火成岩储层评价标准与有效储层物性下限 被引量:17
7
作者 王岩泉 边伟华 +3 位作者 刘宝鸿 顾国忠 孙昂 王璞珺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3-22,共10页
依据辽河盆地东部凹陷40口代表性探井的物性测试、含油产状及试油结果等资料,综合运用经验系数法、最小含油喉道半径法、含油产状法和试油法确定研究区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并对适用于研究区火成岩的储层分类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孔... 依据辽河盆地东部凹陷40口代表性探井的物性测试、含油产状及试油结果等资料,综合运用经验系数法、最小含油喉道半径法、含油产状法和试油法确定研究区有效储层物性下限,并对适用于研究区火成岩的储层分类标准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孔隙度小于3%或者渗透率小于0.03×10-3μm2时,通常不会形成工业或低产油气层,据此将这两个物性数值定为火成岩有效储层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下限;根据孔隙度、渗透率、含油产状和试油结果等参数将火成岩储层标准划分为4类,分别为高孔高渗(I类)、较高孔较高渗(Ⅱ类)、中孔中渗(Ⅲ类)和低孔低渗(Ⅳ类);所确定的储层物性下限和分类指标能够客观反映火成岩储集层的特征,有利于研究区的油气勘探和资源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新生界 火成岩储层 评价标准 物性下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瞬时振幅相干法在储层预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8
作者 洪余刚 陈景山 +2 位作者 成世琦 代宗仰 李凌 《西南石油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27,共3页
在砂泥岩速度差别小,甚至相互交叠,砂岩的自然伽玛值又偏高的情况下,常规的波阻抗加伽玛反演等方法难于准确确定砂体的展布特征。而瞬时振幅信息虽然与储层分布的关系密切,但抗噪能力较差,在断续问题上也容易造成人为误差。辽河盆地东... 在砂泥岩速度差别小,甚至相互交叠,砂岩的自然伽玛值又偏高的情况下,常规的波阻抗加伽玛反演等方法难于准确确定砂体的展布特征。而瞬时振幅信息虽然与储层分布的关系密切,但抗噪能力较差,在断续问题上也容易造成人为误差。辽河盆地东部凹陷西斜坡沙河街组例子,是从瞬时振幅提取和相干分析的基本原理入手,运用瞬时振幅相干方法,通过井资料约束,实现了储层的横向分布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储层预测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 应用 干法 幅相 瞬时振幅 展布特征 储层分布 振幅信息 抗噪能力 人为误差 沙河街组 基本原理 相干分析 分布预测 砂泥岩 伽玛值 波阻抗 砂岩 砂体 反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