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辽宁沿海地区牙鲆增殖放流鱼苗繁育关键技术
1
作者 李丹 《中国水产》 2025年第6期43-45,共3页
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原因,黄、渤海野生牙鲆资源呈下降趋势,为恢复牙鲆的渔业资源,国家渔业主管部门于2017年开始在辽宁沿海五市(不包括大连)进行牙鲆增殖放流。本文总结了辽宁沿海地区增殖放流的牙鲆鱼苗繁育技术要点,并对鱼卵的... 由于过度捕捞和环境污染等原因,黄、渤海野生牙鲆资源呈下降趋势,为恢复牙鲆的渔业资源,国家渔业主管部门于2017年开始在辽宁沿海五市(不包括大连)进行牙鲆增殖放流。本文总结了辽宁沿海地区增殖放流的牙鲆鱼苗繁育技术要点,并对鱼卵的孵化,仔、幼鱼的培育以及鱼苗繁育过程中常见病害防控等关键环节提出了改进建议,以期为增殖放流牙鲆鱼苗繁育提供技术参考,助力辽宁沿海地区渔业资源恢复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沿海地区 牙鲆 增殖放流 鱼苗繁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地利用视角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演变与机制——以辽宁沿海地区为例 被引量:2
2
作者 姚焱中 宋有涛 +3 位作者 薛依婷 贾长庚 王子超 张国徽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3-159,共7页
采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全面估算2000—2020年辽宁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变化,揭示ESV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辽宁沿海地区的耕地及林地急剧收缩,建设用地及养殖塘快速扩张... 采用当量因子法、热点分析及地理探测器等方法,全面估算2000—2020年辽宁沿海地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的变化,揭示ESV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驱动机制。结果表明:2000—2020年,辽宁沿海地区的耕地及林地急剧收缩,建设用地及养殖塘快速扩张。ESV从2000年的1015.69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1385.23亿元,主要归因于水域及养殖塘的变化,对ESV贡献最大的是水文调节功能。自然条件决定了辽宁沿海地区ESV基本的空间分布,人为活动加强了ESV的分异特征。各驱动因子间的交互作用对辽宁沿海地区ESV的空间格局产生了较强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地理探测器 驱动因素 辽宁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脆弱性视角下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特征演化及可持续发展模式 被引量:18
3
作者 李博 苏飞 +3 位作者 杨智 韩增林 郭建科 潘晗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36,共5页
从脆弱性视角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分为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运用集对分析和脆弱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 从脆弱性视角探究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将人海关系地域系统分为资源环境系统、经济系统和社会系统。运用集对分析和脆弱性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运用主、客观相结合的组合赋权法确定指标权重,分析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的演变趋势,运用三角图法对1996—2014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进行分类,进而探究其可持续发展的模式。结果表明:(1)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虽然波动频繁,但整体呈下降态势,稳定性显著增强;(2)研究期内,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没有出现单一子系统脆弱型,而复合子系统脆弱型和均衡脆弱型是其主要类型;(3)建议通过规避模式、适应模式及循环模式,加强陆海统筹,控制海洋资源的过度开发,充分合理利用资源,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加强海洋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降低辽宁沿海地区人海关系地域系统脆弱性,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海关系地域系统 脆弱性 集对分析 三角图 可持续性 辽宁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综合评价 被引量:14
4
作者 韩增林 王泽宇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7-153,共7页
科学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监测循环经济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基于国家规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连是循... 科学构建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和监测循环经济发展的状态和程度,是循环经济研究的重要内容,是地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依据。基于国家规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对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大连是循环经济发展态势较好地区;葫芦岛、丹东是循环经济发展有待加强地区;营口、锦州、盘锦是急需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地区。并提出今后循环经济发展的重点和方向及加快辽宁沿海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对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沿海地区 循环经济 综合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被引量:31
5
作者 李博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711-716,共6页
在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海经济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经济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熵值系数法进行权重赋值,建立脆弱性与敏感性、恢复性函数关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从脆弱性结果分析来看,1996~2009... 在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海经济系统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对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经济系统进行研究。采用熵值系数法进行权重赋值,建立脆弱性与敏感性、恢复性函数关系,并对其进行评价。结果表明:①从脆弱性结果分析来看,1996~2009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经济系统脆弱性逐年降低,并从极强脆弱型发展为弱脆弱型;②1996~2009年敏感性指数呈现多个"倒U"型连续波动;③1996~2009年,恢复性指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海洋产业增加值逐年增加,海洋油气产业发展出现波动性的变化,海洋捕捞产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控制,海洋产业结构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调整,为加快新兴产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海经济系统 脆弱性 函数模型法 熵权系数法 辽宁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社会系统脆弱性综合评价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博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2期500-503,共4页
本文在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海社会系统的概念,利用脆弱性这一新的研究范式针对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社会系统进行分析。采取熵值系数法进行权重赋值,并采取函数模型法进行脆弱性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从1996年-2009年辽宁沿海... 本文在人海关系地域系统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海社会系统的概念,利用脆弱性这一新的研究范式针对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社会系统进行分析。采取熵值系数法进行权重赋值,并采取函数模型法进行脆弱性测度研究。结果表明:①从1996年-2009年辽宁沿海地区人海社会系统的脆弱性稳步降低;②从敏感性指标上分析,从1996年-2009年变化不大,2006年-2008年出现了一个"U"型曲线,从敏感性指标的权重上分析,城镇失业人口的数量是敏感性最为重要的指标,城镇失业人口的数量出现了"先升后降"的趋势;③从恢复性指标分析,1996年-2009年恢复性指标稳步上升,这与国家政策有着直接的关系,从恢复性指标权重上分析,城市的基础设施水平、社会文化设施建设、重视旅游业的发展以及提升居民的经济收入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海社会系统 脆弱性 函数模型法 熵权系数法 辽宁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宁沿海防护林营造关键技术 被引量:1
7
作者 张文辉 《现代农业科技》 2018年第10期176-177,共2页
本文总结了辽宁沿海防护林营造关键技术,包括海岸基干林带营造、消浪林带营造、农田林网营造、村镇绿化以及湿地恢复与保护等,旨在为指导造林实践和提升工程质量提供帮助,推动沿海生态安全屏障建设以实现健康发展。
关键词 沿海防护林 造林技术 辽宁沿海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辽参现代化养殖技术助推乡村振兴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帆 马爱杰 《现代畜牧科技》 2023年第6期30-32,共3页
由于辽参天然资源有限,加上海参资源过度开发、市场价格低迷等原因,导致其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远远满足不人们的生活需求。近年辽参养殖业迅猛发展,辽参养殖已经成为养殖业结构调整和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优势产业... 由于辽参天然资源有限,加上海参资源过度开发、市场价格低迷等原因,导致其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远远满足不人们的生活需求。近年辽参养殖业迅猛发展,辽参养殖已经成为养殖业结构调整和渔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并取得突破性进展的优势产业。为突破辽参产业发展瓶颈,推动辽参产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对海参品种、养殖模式、养殖环境、养殖技术等方面进行研究探索,形成一套适合辽参发展的现代化养殖技术,成为辽宁省海产养殖的支柱品种之一,是实现渔业增效、渔民持续增收的重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宁沿海地区 乡村振兴 现代化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