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6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辽东湾海域JZ25地区流体包裹体与油气运移
被引量:
13
1
作者
邓津辉
黄晓波
+1 位作者
李慧勇
剧永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0-424,430,共6页
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对渤海辽东湾海域JZ25地区油气充注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经历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发生于石英次生加大作用之前,以液态烃相包裹体为主,但丰度低、成熟度低;第二期发生于石英次生加大作用之后,有机包裹体主...
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对渤海辽东湾海域JZ25地区油气充注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经历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发生于石英次生加大作用之前,以液态烃相包裹体为主,但丰度低、成熟度低;第二期发生于石英次生加大作用之后,有机包裹体主要分布于沿切割石英碎屑颗粒及其次生加大边的微裂缝面或长石颗粒的溶蚀孔隙中,且丰度高,是JZ25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距今约23~21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研究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的超压系统、油气运移通道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储层-断层共控的油气运移模式,为JZ25地区高丰度的亿吨级油气藏的发现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超压
油气运移模式
辽东湾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东湾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
37
2
作者
吴金浩
刘桂英
+2 位作者
王年斌
徐雪梅
宋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339,共7页
通过2007年秋季对辽东湾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Eh)的现场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Eh的现状,并从底质特性、上覆海水以及河流输入等方面深入探讨了Eh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Eh变化范围在-24.8 mV~-366.7 m...
通过2007年秋季对辽东湾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Eh)的现场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Eh的现状,并从底质特性、上覆海水以及河流输入等方面深入探讨了Eh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Eh变化范围在-24.8 mV~-366.7 mV之间,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O2/H2O、有机物、MnO2/Mn2+、Fe(OH)3/Fe2+体系控制的弱还原环境转变为由SO24-/HS-、S/HS-体系控制的还原环境,分布基本呈现自辽东湾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降低的趋势。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必不可少的因子,但可能由于调查海域沉积速率较高和较强的还原环境的影响,有机质对Eh的分布及变化影响不明显;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和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Eh,Eh随着硫化物含量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上覆海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也是影响Eh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溶解氧含量相对较高的调查海域影响更为显著,Eh呈现随着溶解氧的降低而降低的趋势。另外,河流输入也是影响该调查区域Eh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影响范围主要在以双台子河口为中心的冲淡水能达到扇形区域内。近二十年来,陆源排污及海上养殖等人类活动不断加强,造成了有机质与硫化物等污染物质的不断增加,使得辽东湾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Eh逐渐降低,氧化还原环境发生了明显转变,同时表层沉积物的温度、上覆海水溶解氧、河流的输入及其与海水的混合作用等多种因素造就了该海域目前的氧化还原电位的分布变化特征,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地区的污染分布状况,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该海区的环境保护力度,保持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北部
海域
沉积物
氧化还原电位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东湾北部海域营养状况与趋势评价
被引量:
17
3
作者
田金
宋伦
+3 位作者
王年斌
周遵春
薛克
吴金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8,共6页
根据1999—2006年6—8月的调查数据,分析辽东湾北部海域的营养水平及变化趋势,以了解辽东湾北部海域营养水平的分布特点及污染状况。由E值和CN/CP值的总体评价结果来看,辽河口、双台子河口和大凌河口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属于磷中等...
根据1999—2006年6—8月的调查数据,分析辽东湾北部海域的营养水平及变化趋势,以了解辽东湾北部海域营养水平的分布特点及污染状况。由E值和CN/CP值的总体评价结果来看,辽河口、双台子河口和大凌河口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属于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区,而锦州湾海域污染相对较轻,属于中度营养区;在时空分布上,辽东湾北部海域1999年与2006年污染较为严重,中间年份污染相对较轻。针对辽东湾的具体环境用CN/CP值的评价模式更能揭示出营养盐限制对富营养化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北部
海域
富营养化指数
环境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东湾西部海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
5
4
作者
季相星
曲方圆
+3 位作者
隋吉星
王振钟
赵宁
于子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13,共7页
2009年10月在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了14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99种,其中多毛类44种,软体动物13种,甲壳动物39种,其他类群3种。调查海域内IRI指数排名前十位的种中,多毛类和甲壳动物各占60%和40%,其中前三位的是日...
2009年10月在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了14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99种,其中多毛类44种,软体动物13种,甲壳动物39种,其他类群3种。调查海域内IRI指数排名前十位的种中,多毛类和甲壳动物各占60%和40%,其中前三位的是日本双边帽虫(Amphictene japonica)、二齿半尖额涟虫(Hemileucon bidentatus)和滩拟猛钩虾(Harpiniopsis vadiculus)。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2387.1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11.16 g/m2,整个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呈现出高丰度低生物量的现状。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为0.8881~4.626,平均值为3.556;丰富度指数为1.197~5.474,平均值为3.426;均匀度指数为0.213~0.9248,平均值为0.7714。以40%的相似性尺度,取样站可被划分为5个大型底栖动物站组。通过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本文认为该海域的底栖生态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
西部
海域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辽东湾水体交换能力模拟及保守水质模型应用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昆
郭楠
+4 位作者
王年斌
冷传慧
王召会
李爱
徐晓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5-481,共7页
通过建立与垂向平均的二维非恒定和谐型水动力模式相耦合的保守型水质跟踪预报模型,模拟了辽东湾海域的水体交换能力及无机磷和化学耗氧量的平面实时分布状况。给出不同典型时刻下辽东湾海域的潮流场、水体半交换时间及浓度场的计算结果...
通过建立与垂向平均的二维非恒定和谐型水动力模式相耦合的保守型水质跟踪预报模型,模拟了辽东湾海域的水体交换能力及无机磷和化学耗氧量的平面实时分布状况。给出不同典型时刻下辽东湾海域的潮流场、水体半交换时间及浓度场的计算结果,据此对辽东湾的水体交换性能和污染物的对流输运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将其保守型水质预报模型应用于普兰店湾海域的典型渔业污染事故中,验证了该模型处理实际问题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东湾海域
水体半交换时间
保守型水质跟踪预报模型
渔业污染事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水软地基海区桶形基础平台的沉贯技术
6
作者
初新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2,共5页
为了在渤海辽东湾海域应用桶形基础采油平台,针对该海域水文地质状况,在负压安装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桶形基础防冲淘、平台沉贯整体倾斜调整的技术方案,开展室内负压沉贯与静力压贯试验,设计了负压沉贯抽吸泵组模块,并成功应用于JZ9...
为了在渤海辽东湾海域应用桶形基础采油平台,针对该海域水文地质状况,在负压安装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桶形基础防冲淘、平台沉贯整体倾斜调整的技术方案,开展室内负压沉贯与静力压贯试验,设计了负压沉贯抽吸泵组模块,并成功应用于JZ9-3W桶形基础平台的海上安装,为在表层地基软弱、海底冲淘严重的浅水区安装桶形基础平台提供了一套可重复利用的抽吸泵组模块和负压安装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桶形基础平台
负压安装
浅水海区
软地基
防冲淘
物理模型试验
渤海
辽东湾海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东湾海域JZ25地区流体包裹体与油气运移
被引量:
13
1
作者
邓津辉
黄晓波
李慧勇
剧永涛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海洋学院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出处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20-424,430,共6页
基金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十一五"重大基础研究项目(SC06TJ-TQL-004-BH02)
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3BA613A05)
文摘
应用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对渤海辽东湾海域JZ25地区油气充注史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经历两期油气充注:第一期发生于石英次生加大作用之前,以液态烃相包裹体为主,但丰度低、成熟度低;第二期发生于石英次生加大作用之后,有机包裹体主要分布于沿切割石英碎屑颗粒及其次生加大边的微裂缝面或长石颗粒的溶蚀孔隙中,且丰度高,是JZ25油气藏的主要形成时期,距今约23~21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研究区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烃源岩的超压系统、油气运移通道进行分析,并建立了储层-断层共控的油气运移模式,为JZ25地区高丰度的亿吨级油气藏的发现提供重要依据。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超压
油气运移模式
辽东湾海域
Keywords
fluid inclusion
excess pressure
hydrocarbon migration model
Liaodong Bay waters
分类号
TE122.3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勘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东湾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
37
2
作者
吴金浩
刘桂英
王年斌
徐雪梅
宋伦
机构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海洋环境监测总站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33-339,共7页
基金
国家海洋局"908"项目辽宁专项(批准号:LN-908-01-01-06)资助
文摘
通过2007年秋季对辽东湾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Eh)的现场调查,分析了该海域表层沉积物Eh的现状,并从底质特性、上覆海水以及河流输入等方面深入探讨了Eh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海域表层沉积物Eh变化范围在-24.8 mV~-366.7 mV之间,已由20世纪90年代的O2/H2O、有机物、MnO2/Mn2+、Fe(OH)3/Fe2+体系控制的弱还原环境转变为由SO24-/HS-、S/HS-体系控制的还原环境,分布基本呈现自辽东湾东北部向西南部逐渐降低的趋势。表层沉积物中有机质是氧化还原反应必不可少的因子,但可能由于调查海域沉积速率较高和较强的还原环境的影响,有机质对Eh的分布及变化影响不明显;表层沉积物中硫化物含量和温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到Eh,Eh随着硫化物含量和温度的升高而降低。上覆海水中溶解氧含量的高低也是影响Eh的一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在溶解氧含量相对较高的调查海域影响更为显著,Eh呈现随着溶解氧的降低而降低的趋势。另外,河流输入也是影响该调查区域Eh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影响范围主要在以双台子河口为中心的冲淡水能达到扇形区域内。近二十年来,陆源排污及海上养殖等人类活动不断加强,造成了有机质与硫化物等污染物质的不断增加,使得辽东湾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Eh逐渐降低,氧化还原环境发生了明显转变,同时表层沉积物的温度、上覆海水溶解氧、河流的输入及其与海水的混合作用等多种因素造就了该海域目前的氧化还原电位的分布变化特征,也一定程度上反映着该地区的污染分布状况,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对该海区的环境保护力度,保持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辽东湾
北部
海域
沉积物
氧化还原电位
影响因素
Keywords
northern of Liaodong Bay
sediments
Eh
factors
分类号
P618.130.2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东湾北部海域营养状况与趋势评价
被引量:
17
3
作者
田金
宋伦
王年斌
周遵春
薛克
吴金浩
机构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出处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3-118,共6页
基金
农业部任务"辽东湾产卵场生态环境监测"
文摘
根据1999—2006年6—8月的调查数据,分析辽东湾北部海域的营养水平及变化趋势,以了解辽东湾北部海域营养水平的分布特点及污染状况。由E值和CN/CP值的总体评价结果来看,辽河口、双台子河口和大凌河口海域的富营养化程度较高,属于磷中等限制潜在性富营养区,而锦州湾海域污染相对较轻,属于中度营养区;在时空分布上,辽东湾北部海域1999年与2006年污染较为严重,中间年份污染相对较轻。针对辽东湾的具体环境用CN/CP值的评价模式更能揭示出营养盐限制对富营养化的影响。
关键词
辽东湾
北部
海域
富营养化指数
环境评价
Keywords
north sea area of the Liaodong Bay
eutrophication index
trend assessment
分类号
X55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东湾西部海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被引量:
5
4
作者
季相星
曲方圆
隋吉星
王振钟
赵宁
于子山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出处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7-13,共7页
文摘
2009年10月在辽东湾西部海域进行了14个站位的大型底栖动物调查,共发现大型底栖动物99种,其中多毛类44种,软体动物13种,甲壳动物39种,其他类群3种。调查海域内IRI指数排名前十位的种中,多毛类和甲壳动物各占60%和40%,其中前三位的是日本双边帽虫(Amphictene japonica)、二齿半尖额涟虫(Hemileucon bidentatus)和滩拟猛钩虾(Harpiniopsis vadiculus)。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2387.1个/m2,总平均生物量为11.16 g/m2,整个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呈现出高丰度低生物量的现状。调查海域内大型底栖动物的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为0.8881~4.626,平均值为3.556;丰富度指数为1.197~5.474,平均值为3.426;均匀度指数为0.213~0.9248,平均值为0.7714。以40%的相似性尺度,取样站可被划分为5个大型底栖动物站组。通过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分析,本文认为该海域的底栖生态状况良好。
关键词
辽东湾
西部
海域
大型底栖动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
Keywords
the western waters of Liaodong Bay
macrobenthos
community structure
diversity
分类号
Q958 [生物学—动物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辽东湾水体交换能力模拟及保守水质模型应用
被引量:
6
5
作者
王昆
郭楠
王年斌
冷传慧
王召会
李爱
徐晓红
机构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
辽宁省海洋环境监测总站
辽宁省海洋渔业环境监督监测站
辽宁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局
辽宁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出处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75-481,共7页
基金
辽宁省科技厅资助项目(20111071)
文摘
通过建立与垂向平均的二维非恒定和谐型水动力模式相耦合的保守型水质跟踪预报模型,模拟了辽东湾海域的水体交换能力及无机磷和化学耗氧量的平面实时分布状况。给出不同典型时刻下辽东湾海域的潮流场、水体半交换时间及浓度场的计算结果,据此对辽东湾的水体交换性能和污染物的对流输运状况进行分析评价。最后,将其保守型水质预报模型应用于普兰店湾海域的典型渔业污染事故中,验证了该模型处理实际问题的有效性。
关键词
辽东湾海域
水体半交换时间
保守型水质跟踪预报模型
渔业污染事故
Keywords
Liaodong Bay
water exchange time
conservative water quality prediction model
fishery pollution accident
分类号
TV131.4 [水利工程—水力学及河流动力学]
P731.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水软地基海区桶形基础平台的沉贯技术
6
作者
初新杰
机构
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
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
出处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8-72,共5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8201001)
文摘
为了在渤海辽东湾海域应用桶形基础采油平台,针对该海域水文地质状况,在负压安装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桶形基础防冲淘、平台沉贯整体倾斜调整的技术方案,开展室内负压沉贯与静力压贯试验,设计了负压沉贯抽吸泵组模块,并成功应用于JZ9-3W桶形基础平台的海上安装,为在表层地基软弱、海底冲淘严重的浅水区安装桶形基础平台提供了一套可重复利用的抽吸泵组模块和负压安装技术。
关键词
桶形基础平台
负压安装
浅水海区
软地基
防冲淘
物理模型试验
渤海
辽东湾海域
Keywords
bucket foundation platform
suction installation
shallow water
soft ground
anti-scour
physical model test
Liaodong Bay of Bohai Sea
分类号
P752 [天文地球—海洋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辽东湾海域JZ25地区流体包裹体与油气运移
邓津辉
黄晓波
李慧勇
剧永涛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辽东湾北部海域表层沉积物氧化还原电位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吴金浩
刘桂英
王年斌
徐雪梅
宋伦
《沉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3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辽东湾北部海域营养状况与趋势评价
田金
宋伦
王年斌
周遵春
薛克
吴金浩
《海洋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
1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辽东湾西部海域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群落结构特征
季相星
曲方圆
隋吉星
王振钟
赵宁
于子山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辽东湾水体交换能力模拟及保守水质模型应用
王昆
郭楠
王年斌
冷传慧
王召会
李爱
徐晓红
《水产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浅水软地基海区桶形基础平台的沉贯技术
初新杰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