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氮钾肥配施对辽东南地区玉米生长及氮素积累的影响 被引量:7
1
作者 樊叶 樊琳琳 +3 位作者 薛兵东 王秀凤 付俊 张丽丽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8-13,共6页
试验针对辽东南地区气候特点,设置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氮、钾肥配施对玉米生长特性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可有效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减缓吐丝期至灌浆期LAI的下降幅度,下降幅度依次为N300(2.69%)<N180(16.13%)<N9... 试验针对辽东南地区气候特点,设置二因素裂区试验,研究不同氮、钾肥配施对玉米生长特性及养分吸收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可有效延长叶片的功能期,减缓吐丝期至灌浆期LAI的下降幅度,下降幅度依次为N300(2.69%)<N180(16.13%)<N90(28.62%)<N0(46.84%);植株氮素积累的2个主要阶段分别在大喇叭口期至吐丝期和吐丝期至灌浆期,N300、N180、N90和N0从大喇叭口期至灌浆期的氮素积累量分别占整个生育期氮素积累量的65%、63%、51%和60%;氮、钾肥对玉米产量、吐丝期和灌浆期的LAI及灌浆期和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有显著的互作效应;在辽东南地区,氮、钾肥通过促进玉米植株营养生长,提高群体的LAI和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强群体光合能力的同时,还通过促进植株对氮、钾元素的吸收与利用,提高植株的氮素积累能力,从而实现玉米高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肥 钾肥 氮素积累 辽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5
2
作者 张丽丽 樊叶 +3 位作者 薛兵东 莫姣娇 杨海龙 付俊 《湖北农业科学》 2022年第5期23-26,共4页
采用土壤培养与盆栽方式,探讨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明确其适宜用量。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入生石灰后土壤pH升高,培养10 d后趋于稳定,生石灰施入量高于1.5 g/kg土壤,土壤pH显著提高。随生石灰施用量的... 采用土壤培养与盆栽方式,探讨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并明确其适宜用量。土壤培养结果表明,施入生石灰后土壤pH升高,培养10 d后趋于稳定,生石灰施入量高于1.5 g/kg土壤,土壤pH显著提高。随生石灰施用量的增加,土壤pH提高,二者符合关系方程y=0.4428x+4.7255(R^(2)=0.9557***)。盆栽试验结果显示,施用生石灰可显著提高玉米幼苗株高、地上部干重,同时促进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生石灰用量大于1.0 g/kg土壤时,玉米幼苗株高与根冠比显著高于对照,生石灰用量大于1.5 g/kg土壤时,地上部干重显著高于对照。综上,辽东南地区施用生石灰可显著提高土壤pH,缓解土壤酸化,促进玉米幼苗生长,生石灰最低适宜施用量为1.52 g/kg土壤,最高适宜施用量为2.42 g/kg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酸化土壤 辽东南地区 生石灰 PH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施锌方式对辽东南地区玉米干物质生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3
3
作者 张丽丽 付俊 +5 位作者 杨海龙 谢文锦 樊叶 薛兵东 王璞 齐华 《辽宁农业科学》 2018年第2期14-18,共5页
以郑单958、丹玉801为材料,研究叶面喷锌、土壤施锌和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旨在探明辽东南地区锌对玉米的增产作用与施用方式。结果显示:在辽东南地区,施锌能够促进玉米产量增加,主要通过减少秃尖,增加行... 以郑单958、丹玉801为材料,研究叶面喷锌、土壤施锌和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对玉米物质生产及产量构成的影响,旨在探明辽东南地区锌对玉米的增产作用与施用方式。结果显示:在辽东南地区,施锌能够促进玉米产量增加,主要通过减少秃尖,增加行粒数与穗粒数,同时降低空秆率;施锌促进玉米干物质总量增加,但花后干物质积累比例与收获指数与不施锌处理无显著差异;郑单958与丹玉801对锌肥的响应相同;不同施锌方式比较,叶面喷锌处理对玉米产量无促进作用,土壤施锌与土壤施锌+叶面喷锌均能促进玉米干物质与产量增加,二者无显著差异。因此,从生产操作角度来看,在辽东南地区可选用土壤施锌方式来满足玉米对锌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肥 玉米 产量 干物质积累 辽东南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