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辽东北部地区中全新世聚落时空演变及其自然环境背景
被引量:6
- 1
-
-
作者
赵强
姚天
鲁丹
邹春辉
高倩
-
机构
济南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
-
出处
《地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516-1524,共9页
-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71160)
山东省省级水利科研与技术推广项目(SDSLKY201602)资助~~
-
文摘
对辽东北部地区中全新世聚落遗址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研究,结合辽东北部地区的自然环境背景,探讨自然环境变迁与聚落遗址时空分布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区全新世文化序列可分为新乐下层时期-后洼上层时期-偏堡时期-北沟时期,各时期遗址数量及在总数中的比重均呈现出先增后降再增的'N'型变化趋势。②各期遗址点高程大多分布在0~200 m地区且高程分布呈先增后降的倒'V'型变化;从坡度和坡向来看,各期遗址主要分布于0°~6°间平缓地区,除后洼上层时期外均分布于阳坡半阳坡且各时期聚落均表现出逐河而居的特征。③新乐下层时期,古人类受气候影响选择居于平原区较高海拔处,以避开潮湿低洼地带;后洼上层时期,下辽河平原的古人类为躲避洪水侵袭而选择远离河流的更高海拔处,而辽东山地地区后洼上层文化居民向高处迁徙的同时仍倾向于近河流居住以利用良好的渔猎环境;偏堡时期,受降温事件打击,为寻求更为温暖且食物充足的驻地,古人类从山地进入平坦温暖的平原。北沟时期,气候寒冷干燥,海侵进入衰退期,古人类开始向相对温暖的沿海地带进发,在原先被海水淹没的地区定居。
-
关键词
辽东北部地区
中全新世
聚落
自然环境背景
-
Keywords
the northeastern Liaoning Province
middle Holocene
settlement
natural environment
-
分类号
P534.632
[天文地球—第四纪地质学]
K87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