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明代“辽东八站”经略与朝鲜使臣印象演变
            
- 1
- 
                
            
- 
                
                            作者
                                赵宇
                                刘晓东
                
            
- 
                    机构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 
                出处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9-101,共13页
            
- 
                        基金
                        
                                    教育部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明清时期的周边认知与多民族统一国家建构”(16JJD770008)
                                    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自主选题项目(1802006)的阶段性成果。
                        
                    
- 
                    文摘
                        辽东八站作为中朝间交通要道,也是明、鲜、女真活动的边疆区,在明前期并未得到有效控御而未被纳入辽东防御体系。事实上,明初太祖皇帝对辽东八站“空其处”的措置方式源于洪武年间对外政策调整和经略辽东的具体实践,进而影响至整个明前期。朝鲜使臣在此使行情境中,衍生出了以辽东八站为“华夷大界”的印象元素,即便是成化以后该区域逐渐建立起完整的边疆防御体系和地方治理系统,并有大量中、朝人口流入,这一印象在思想层面上的影响依然深远,进而塑造了朝鲜使臣在文化认知上的“由夷进华”之路。万历时期镇江城设立后,在明朝对朝鲜“再造之恩”意识的影响下,辽东八站域内人、物在朝鲜使臣印象中“华”“礼”的形象才最终得以确立。
                        
                    
            
- 
                    关键词
                    
                            辽东八站
                            连山关
                            朝鲜(高丽)使臣
                            镇东堡
                            镇江城
                    
                
- 
                    Keywords
                    
                            eight post stations in Liaodong
                            Lianshan(连山)pass
                            Chosun(Koryo)envoys
                            Zhendong(镇东)castle
                            Zhenjiang(镇江)town
                    
                
- 
                    分类号
                    
                            
                                
                                    K248
[历史地理—中国史]                                
                            
                            
                                
                                    D829.312
[政治法律—外交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