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以民族走廊的研究成果论中国西北边缘社会的文化边界 被引量:3
1
作者 托玛索.泼罗瓦朵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36-143,共8页
基于对中国西北地区"边缘社会"的研究成果,本文着力于阐述"民族走廊"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该研究依据2009年至今实地调查中所积累的资料。首先,本文概括了中国的主要民族走廊理论、总结了其基本功能和相互间的勾连,... 基于对中国西北地区"边缘社会"的研究成果,本文着力于阐述"民族走廊"理论及其现实意义。该研究依据2009年至今实地调查中所积累的资料。首先,本文概括了中国的主要民族走廊理论、总结了其基本功能和相互间的勾连,同时阐释了它们的发端、演变和当前格局的形成。其次,论述了该领域研究的学术地位和对本学科整体发展所起的积极作用,尤其关注其理论价值。再次,对在中国具深刻象征意义的"西北走廊"进行解析——西方学术界通常称"西北走廊"为"甘肃走廊"。在重构该区族际关系的基础上,本文对青海循化撒拉人的历史进行简要介绍,试图把理论性研究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最后,探讨民族走廊及"联通性"的特点,将之作为新的研究单位,以解读边缘社会的族际关系和文化交往的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族走廊 边缘社会 文化边界 联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边疆史之“边缘社会”的管辖范围问题--以“匈奴模型”为例来探讨中原文化如何看待西北边疆地区的民族
2
作者 托玛索·泼罗瓦朵 《青海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23-125,共3页
我们对于中国西北边疆发展史进行研究分析时,不管是何种历史阶段都必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中国的所谓"中原文化常规模式(Chinese norm)"①及其与"边缘社会(marginal societies)"的互动和交流程度在于何种发展... 我们对于中国西北边疆发展史进行研究分析时,不管是何种历史阶段都必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中国的所谓"中原文化常规模式(Chinese norm)"①及其与"边缘社会(marginal societies)"的互动和交流程度在于何种发展阶段。在此值得注意的是草原的游牧部落逐步引入到中原文化的社会模式而演变为其常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心"与"边疆"(centerand periphery)在各自文化模式中的张力平衡和调节程度;从上述这两个文化模式显露的混合社会(mixed societies)及其复合型结构。本文在此强调的是边缘社会内的某些群体可以同时属于两个文化圈,即置身于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之间,从没被赋予其文化身份的合法性,逐渐发展成游牧半农耕社会独有的生活方式。无论是何种历史朝代,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中游牧社会与中原之间的关系是沿着中国的边疆互动格局的演变而变化,也是上述三方面问题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社会 蛮夷原型 文化边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工作参与社会边缘人群社会治理的优势与路径 被引量:5
3
作者 徐晓军 袁秋菊 汤素素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95-102,共8页
社会治理包含促进社会连结和增强社会团结两个基本的面向,而增进社会连结的关键则在于强化对社会边缘人群的社会治理。社会工作参与社会边缘人群社会治理在目标取向、专业方法和工作模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可以通过帮助社会边... 社会治理包含促进社会连结和增强社会团结两个基本的面向,而增进社会连结的关键则在于强化对社会边缘人群的社会治理。社会工作参与社会边缘人群社会治理在目标取向、专业方法和工作模式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价值和优势,可以通过帮助社会边缘人群社会连结的重建、社会边缘化进程的阻断以及促进社会连结与社会团结衔接等具体路径,为社会边缘人群社会治理提供个性化、回应性和源头性的实现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边缘人群 社会连结 社会治理 社会工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边缘人: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的积极参与者——基于SS事件的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张荆红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8-91,共4页
以SS事件为例,从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中积极参与者的社会特征及其力量的展示过程中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当前,中国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的积极参与者具有社会边缘人特征。社会边缘人的力量展示过程如下:以社会性纽带为组织后盾;通过有效动员... 以SS事件为例,从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中积极参与者的社会特征及其力量的展示过程中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当前,中国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的积极参与者具有社会边缘人特征。社会边缘人的力量展示过程如下:以社会性纽带为组织后盾;通过有效动员向民众借力;寻求政治机会,使地方政府居于强者弱势地位;引领聚集者挑战地方政府权威。社会边缘人是中国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的积极参与者;其参与行动可解释为以工具性为主,情感性为辅;其动员能力强,组织化程度低,但其惊人的力量难以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主导型群体事件 社会边缘 SS事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边缘人群: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再讨论 被引量:5
5
作者 徐晓军 汤素素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98-107,共10页
在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中国的社会工作出现了社会性和专业性双重弱化、专业泛化等亟待关注的问题。社会工作的泛化是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界定不清晰而引起工作重心不明确、专业属性和优势丧失所导致的。因此,重新聚焦兼具社会性特征... 在近二十年的快速发展进程中,中国的社会工作出现了社会性和专业性双重弱化、专业泛化等亟待关注的问题。社会工作的泛化是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界定不清晰而引起工作重心不明确、专业属性和优势丧失所导致的。因此,重新聚焦兼具社会性特征和专业性需求的“社会边缘人群”,将其作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对象,发挥社会工作“促进人与人的交往联系”的专业优势,并将工作重心聚焦到“人与社会的良性连接”不失为一种良好的解决方案。而围绕“社会边缘人群”建立的相关理论模型,为社会工作研究和实务提供可参考的框架和指引,从而提高社会工作的专业性与社会性,避免泛化陷阱,更是一种务实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边缘人群 社会工作服务对象 泛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社会边缘化及其应对——“社会互构论”的视角 被引量:19
6
作者 徐晓军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42-50,共9页
边缘化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注结构上的边缘情境与关注心理上的边缘人格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取向,掉入了社会学经典的结构性与能动性"二元对立"的陷阱。而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来看,这种没有认清"人与社会关系"... 边缘化理论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关注结构上的边缘情境与关注心理上的边缘人格两种截然不同的学科取向,掉入了社会学经典的结构性与能动性"二元对立"的陷阱。而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来看,这种没有认清"人与社会关系"元问题的方法论,实际上是一种脱离实践的"理想类型"。这启示我们,结构性边缘与能动性边缘实际上是同构互生、互构谐变的关系,而并非截然对立、非此即彼。因此,需要从宏观结构调整与微观社会工作介入两条路径同时着手,才能较好地改善边缘人的边缘化生存状态,从而在个体和社会的双重意义上防范可能存在的风险,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边缘 社会互构论” 结构性边缘 能动性边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被遗忘的公共社会边缘镜像——电影《桃姐》的长镜头叙事评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卢颖 《电影评介》 2014年第16期27-28,共2页
电影《桃姐》是近年来少有的令大多观众为之动容且获得良好口碑的电影。《桃姐》先后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第31届香港金像奖中皆力捧大奖。这是一部充满诚意的影像作品,尤其长镜头叙事方面,凝聚着影片创作人的深... 电影《桃姐》是近年来少有的令大多观众为之动容且获得良好口碑的电影。《桃姐》先后在第68届威尼斯电影节,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第31届香港金像奖中皆力捧大奖。这是一部充满诚意的影像作品,尤其长镜头叙事方面,凝聚着影片创作人的深邃思考。一、细腻动人的影片内涵电影《桃姐》以平稳缓慢的叙事节奏,讲述了一对主仆之间因相处长久,渐生"母子浓情"的故事。桃姐本名钟春桃,是一户梁姓富裕家庭的帮佣,自13岁起到梁家帮忙,一生未嫁。时光匆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尼斯电影节 钟春 金像奖 影片创作 社会边缘 深邃思考 影像作品 金马奖 人物设置 主要人物形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人物社会化”的影视意义思考 被引量:3
8
作者 赵博文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64-65,共2页
当今社会,随着"草根文化"盛行,导演在关注这一社会现象的同时,也把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电影素材去进行影视创作,在创作中,他们针对当前越来越多的以社会最底层、最边缘人群为题材的影视创作潮流,提出了"边缘人物社会化"的影视创... 当今社会,随着"草根文化"盛行,导演在关注这一社会现象的同时,也把这一独特的文化现象作为电影素材去进行影视创作,在创作中,他们针对当前越来越多的以社会最底层、最边缘人群为题材的影视创作潮流,提出了"边缘人物社会化"的影视创作概念。本文重点以贾樟柯的影片《小武》为平台,深入剖析了其创作背景和文化内涵,进一步阐释了"边缘人物社会化"概念的影视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根文化 《小武》 时代的零余者 边缘人物社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游民意识与隐性社会稳定风险 被引量:2
9
作者 张红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1期120-126,共7页
转型社会大变革、大流动的特定背景诱发了中国社会边缘群体游民意识的复苏,导致了部分社会边缘群体的游民化;游民意识及边缘群体的游民化,构成社会稳定风险的隐性来源,防范和化解游民意识复苏和社会边缘群体游民化的关键在于化解其生存... 转型社会大变革、大流动的特定背景诱发了中国社会边缘群体游民意识的复苏,导致了部分社会边缘群体的游民化;游民意识及边缘群体的游民化,构成社会稳定风险的隐性来源,防范和化解游民意识复苏和社会边缘群体游民化的关键在于化解其生存危机,因此,完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培育公民文化和完善法律救济以保障边缘群体的合法权益是应有之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民意识 社会边缘群体的游民化 社会稳定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在国际煤炭市场定价格局中的地位与策略--基于贸易网络“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仲芳 杨青龙 +1 位作者 王奕鋆 刘培 《学习与实践》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39-46,共8页
中国是煤炭生产、进口和消费大国,在国际煤炭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国际煤炭贸易网络进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和日本长期占据贸易网络核心度排名前两位,在煤炭市场定价中掌... 中国是煤炭生产、进口和消费大国,在国际煤炭贸易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应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国际煤炭贸易网络进行"核心-边缘"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澳大利亚和日本长期占据贸易网络核心度排名前两位,在煤炭市场定价中掌握着主动权。为提升中国在国际煤炭市场定价格局中的地位,应进一步推动煤炭全产业链的市场化;重开煤炭期货市场,加大煤炭期货市场建设力度;健全煤炭战略储备制度,规避国际煤炭市场风险;加快煤炭行业协会建设,统一表达利益诉求;加强国内资源的合理利用,积极开发海外资源;加快煤炭产业整顿,提高煤炭产业集中度;加强煤炭产业的国际合作,推动形成合理的国际煤炭定价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煤炭市场 定价格局社会网络分析“核心-边缘”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球变暖与城市 被引量:2
11
作者 赵宗慈 罗勇 黄建斌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4-508,共5页
城市(city)、城镇(town)和都市(urban)都是城市的考虑范围。城市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定城市边界的国际标准。一般以大量人居住与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政府、商业与运输的枢纽为城市,考虑“城市本身”“城市聚... 城市(city)、城镇(town)和都市(urban)都是城市的考虑范围。城市的界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直到目前为止,没有一个确定城市边界的国际标准。一般以大量人居住与生活和工作的地方,政府、商业与运输的枢纽为城市,考虑“城市本身”“城市聚集”“大城市区”等作为界定。世界上超过一半人口生活在城市,处在气候变化的前沿。据联合国统计,2022年城市人口占54.5%,预计到2030年将可能达到60%,2050年将可能达到68%。城市的分级也很复杂,一般城市分级从万人极小城市,到千万人特大城市,城镇人口则可能小到仅有百十人。据联合国统计,人口至少101万的城市,在2022年全球有512个,预计2030年全球将达到662个。观测到的不利影响特别集中在经济和社会边缘化(低收入或无收入)的城市居民中(高信度)。人口1000万或以上的特大城市群(megacity)是人为造成的,更值得注意[1-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边缘 城镇人口 城市边界 城市聚集 特大城市 全球变暖 城市居民 气候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职业教育“双轨制”:面临解体? 被引量:13
12
作者 俞可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6期61-64,共4页
关键词 德国 职业教育 “双轨制” 社会边缘群体 教育制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