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边缘海域及其邻区的岩石层结构与构造分析 被引量:10
1
作者 胥颐 郝天珧 +1 位作者 李志伟 刘建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5-63,共9页
利用中国边缘海域近年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根据速度异常和各向异性分析东海、黄海和南海北部的岩石层结构和构造,讨论中朝块体和扬子块体在黄海内部的拼合边界(黄海东部断裂带)、东海陆架盆地上地幔异常与岩石层形成演化、南海北部地壳... 利用中国边缘海域近年的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根据速度异常和各向异性分析东海、黄海和南海北部的岩石层结构和构造,讨论中朝块体和扬子块体在黄海内部的拼合边界(黄海东部断裂带)、东海陆架盆地上地幔异常与岩石层形成演化、南海北部地壳底部高速层的成因及地幔活动等问题。分析表明,黄海东部与朝鲜半岛之间存在一个深部构造界限(大致对应于黄海东部断裂带),分界两侧Pn波速度各向异性存在明显差异,反映不同构造应力和断裂剪切运动作用下的岩石层地幔变形特征。东海陆架下方的低速异常揭示了张裂盆地形成时期的地幔活动痕迹,表明中、新生代期间发生过地幔上涌并造成岩石层减薄,菲律宾海板块向西俯冲引发的地幔活动对东海陆架岩石层的形成、演化产生明显的影响。南海北部岩石层厚度较大并且温度相对偏低,地幔异常仅限于局部地区,估计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的地壳底部高速层形成于张裂发生之前,或者是地壳形成时期壳幔分异时的产物。南海中央海盆的扩张不仅导致地壳拉张,软流层物质上涌,而且也造成岩石层地幔减薄甚至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缘海域 P波和Pn波速度 岩石层 上地幔 地震层析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沉积中的天然气水合物及其在我国边缘海域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栾锡武 赵一阳 +1 位作者 秦蕴珊 陈左林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3-24,10,共3页
关键词 海洋沉积 天然气水合物 中国 边缘海域 赋存 分布 能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997年8月台湾浅滩南部边缘海域主要光学要素的多周日变化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张学斌 胡建宇 +4 位作者 张彩云 陈照章 林奋强 梁洪星 洪建胜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44-47,共4页
通过对1997年8月中旬在台湾浅滩南部边缘海域所获得的光学参数数据进行分析 ,对水下辐照度、光束衰减率和光束透射率等主要光学参数的多周日变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调查期间 ,台湾浅滩南部的水下辐照度自上而下表现出了... 通过对1997年8月中旬在台湾浅滩南部边缘海域所获得的光学参数数据进行分析 ,对水下辐照度、光束衰减率和光束透射率等主要光学参数的多周日变化规律及其形成机制进行了探讨。认为调查期间 ,台湾浅滩南部的水下辐照度自上而下表现出了很好的规律性和一致性 ,各层的辐照度随时间呈峰谷型分布 ,与太阳辐射强度规律符合得较好 ;不同时刻的光束衰减率的垂直分布基本相似 ,往往在30m层上下出现一个峰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要素 台湾 浅滩 边缘海域 多周日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海北部边缘东部海域中生界及油气勘探意义 被引量:27
4
作者 邱燕 温宁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2-146,共5页
华南大陆南缘和台湾地区发育的中生代海相地层揭示,该区晚三叠世—白垩纪时曾遭受2次海侵。从海水入侵方向分析,南海北缘东部的海区也相应地发育2套中生代海相沉积岩系。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证实,本区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和台西南盆地发... 华南大陆南缘和台湾地区发育的中生代海相地层揭示,该区晚三叠世—白垩纪时曾遭受2次海侵。从海水入侵方向分析,南海北缘东部的海区也相应地发育2套中生代海相沉积岩系。地震资料和钻井资料证实,本区珠江口盆地潮汕坳陷和台西南盆地发育巨厚的中生界,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以暗色页岩为主,代表水体宽阔、环境稳定的深海相沉积;下白垩统岩性以砂页岩为主,代表环境变化较大的浅海相和海陆过渡相沉积。上三叠统—下侏罗统与下白垩统之间为角度不整合接触。该区中生代地层具有优越的生、储、盖组合和构造圈闭条件以及油气生成、聚集和保存条件,油气资源前景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边缘东部海域 中生界 油气勘探前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