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灰度分布基于规范式描述的边缘模型基图像编码 被引量:2
1
作者 张兆杨 高磊 +1 位作者 刘维亮 刘仁杰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8-55,共8页
提出了一种称为边缘模型基的低比特率图像编码方法,其基本特点是:1)建立一种基于图像边缘信息的活动图像信源模型,按照图像中物体的结构将图像划分为激励区和缓变区(平滑区)。2)用三阶规范式拟合图像激励区的灰度分布,以“激程... 提出了一种称为边缘模型基的低比特率图像编码方法,其基本特点是:1)建立一种基于图像边缘信息的活动图像信源模型,按照图像中物体的结构将图像划分为激励区和缓变区(平滑区)。2)用三阶规范式拟合图像激励区的灰度分布,以“激程扫描─规范式拟合”表达图像的缓变区。3)引入了模型匹配与广义运动分析概念,并用干帧间图像预测编码。实验结果表明:在保持重建图像质量的前提下,每像素的比特数可压缩至0.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频编码 图像压缩 边缘模型基 规范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模型基背景区的Delaunay三角剖分压缩方法
2
作者 刘维亮 葛仁伟 张兆杨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81-85,共5页
在边缘模型基活动图象压缩编码方法中,图象初始帧被分为激励区和背景区.在每个图象组中,初始帧背景区的静态压缩是整个方案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DT)的表面描述算法,首先根据伪逆矩阵理论,... 在边缘模型基活动图象压缩编码方法中,图象初始帧被分为激励区和背景区.在每个图象组中,初始帧背景区的静态压缩是整个方案的重要基础.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Delaunay三角剖分(DT)的表面描述算法,首先根据伪逆矩阵理论,采用最小二乘空间预测方法填充初始帧中的激励区部分,然后用DT算法剖分整个初始帧,最后获得少量待传特征点.传输时保证特征点收发的同序,克服了四点以上共圆带来的退化现象.实验表明,在压缩率近16倍时,重建图象质量仍可保持在30dB以上,主观图象质量也较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UNAY三角剖分 边缘模型基 图象压缩编码 边缘填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比特率图像压缩技术的进展
3
作者 张文俊 高磊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7年第S1期15-19,共5页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低比特率图像压缩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领域的简况.简要论述了低比特率经典方法和现代方法.最后就本课题组在基于图像特征压缩编码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作了简单介绍,其对发展图像编码(尤其是低比特率图像通...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在低比特率图像压缩技术研究、开发及应用领域的简况.简要论述了低比特率经典方法和现代方法.最后就本课题组在基于图像特征压缩编码技术领域的研究工作和成果作了简单介绍,其对发展图像编码(尤其是低比特率图像通信)的新方法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比特率 运动图像压缩 边缘模型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