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影对边缘性人格障碍症的抑治及电影治疗的独特价值 被引量:9
1
作者 杨新磊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1年第1期48-52,75,共6页
艺术治疗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心理治疗方法,对精神病患者的疗效尤为显著。电影治疗是新兴的艺术治疗途径,亦为一种医学思维。临床表明,在私闭的空间,给某些特定类型的精神疾病特别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播放特选的影片,往往能促使患者... 艺术治疗是一种独特而神奇的心理治疗方法,对精神病患者的疗效尤为显著。电影治疗是新兴的艺术治疗途径,亦为一种医学思维。临床表明,在私闭的空间,给某些特定类型的精神疾病特别是边缘性人格障碍症患者播放特选的影片,往往能促使患者受到强烈的满灌,召唤其痛苦回忆,抚慰心灵伤楚,进而促其身心稳定,甚至治愈病情。电影治疗是医学与电影学的交叉与融合,是人文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前沿,通过美呼唤人性之善,前景无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治疗 精神病 电影治疗 边缘性人格障碍 艺术伦理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边缘性人格障碍亚型的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林万贵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8-49,54,共3页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格障碍。描述性精神病学、心理测验和精神分析的研究发现,边缘性人格障碍可能是由若干个异质性的亚群体组成,不同的亚群在症状表现、病因、心理病理机制、对治疗干预的反应和预后等方面可能都存在着很大...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一种最常见的人格障碍。描述性精神病学、心理测验和精神分析的研究发现,边缘性人格障碍可能是由若干个异质性的亚群体组成,不同的亚群在症状表现、病因、心理病理机制、对治疗干预的反应和预后等方面可能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可以根据不同的维度将其进行亚型分类,而使同一个亚群中的个体差异小于不同亚群之间的个体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性人格障碍 人格障碍 亚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社区中的心理健康案例研究——边缘性人格障碍 被引量:3
3
作者 闫凤武 赵阿勐 +2 位作者 蔡珍珍 吴绍长 李荐中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1期3893-3896,共4页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以情绪调节、冲动行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为个性普遍模式的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具有负性倾向的情绪反应,存在情绪管理功能的损害,易冲动、情绪化,受到压力刺激时情绪容易失调,同时出现不良的适应行... 边缘性人格障碍是以情绪调节、冲动行为、人际关系、自我形象的不稳定为个性普遍模式的人格障碍。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具有负性倾向的情绪反应,存在情绪管理功能的损害,易冲动、情绪化,受到压力刺激时情绪容易失调,同时出现不良的适应行为,包括想自杀、自残等,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痛苦。本文报道1例21岁女性边缘性人格障碍患者的心理治疗过程,以期提高社区医生应用综合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实践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性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过程 全科医学 精神卫生 案例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留守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特质现状剖析 被引量:7
4
作者 杨曙民 李建秀 李素敏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048-1049,1052,共3页
目的了解留守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特质现状并进行病因性剖析。方法采用米氏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因子检测表(MIS-BPD)作为问卷,同时在问卷中附加自编留守大学生的定义为"自3岁起由其他照育者抚养至18岁"一项,以甄别出... 目的了解留守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与边缘型特质现状并进行病因性剖析。方法采用米氏边缘型人格障碍症状因子检测表(MIS-BPD)作为问卷,同时在问卷中附加自编留守大学生的定义为"自3岁起由其他照育者抚养至18岁"一项,以甄别出留守大学生人数。对2600名大一新生(包括补充网上收集问卷2100份,现场集体答卷500份)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收回有效问卷2391份,其中留守大学生107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44.88%。罹患边缘型人格障碍人数百分比比较:留守大学生明显高于未留守大学生(χ2=49.38,P<0.01)。边缘型特质(四特征)分型比较,在情感扰乱、认知系统紊乱、紊乱的人际关系方面,留守大学生人数百分比明显高于未留守大学生。边缘型特质亚型因子阳性符合一种以上诊断率,共病率远高于有关报道"大学生共病率26.30%"的水平。结论留守大学生边缘型人格障碍罹患率较高,达到42.03%,边缘型特质亚型因子阳性率也处于较高的水平。诸如此类问题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会诱发各种心理和社会问题的危险信号。社会支持程度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罹患率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守大学生 边缘性人格障碍 社会支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克恩伯格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述评 被引量:2
5
作者 林万贵 《医学与哲学(A)》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69-70,75,共3页
边缘性人格组织是人格障碍的内在结构。克恩伯格主要从非特异性自我虚弱性、现实检验、原始防御机制、病理性的内在客体关系以及身份认同紊乱五个方面阐述了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该理论弥补了DSM-Ⅳ中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无理论化倾向的... 边缘性人格组织是人格障碍的内在结构。克恩伯格主要从非特异性自我虚弱性、现实检验、原始防御机制、病理性的内在客体关系以及身份认同紊乱五个方面阐述了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该理论弥补了DSM-Ⅳ中人格障碍诊断标准的无理论化倾向的缺陷,并为深入理解人格障碍的心理病理学提供了一个系统框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恩伯格 边缘性人格组织 人格障碍 边缘性人格障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涛 项锦晶 +3 位作者 邢怡伦 裴欢昌 王鹏翀 罗捷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3491-3494,3499,共5页
目的探讨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3年9—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地区三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中学生683例。在删除人格诊断问卷诈病数据以及信息不完整样本后,确定本... 目的探讨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的中介作用。方法于2013年9—11月,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地区三所中学以班级为单位抽取中学生683例。在删除人格诊断问卷诈病数据以及信息不完整样本后,确定本研究的样本量为509例。采用人格诊断问卷中边缘性人格障碍(BPD)分量表测量青少年的边缘人格水平;采用青少年情绪弹性问卷测量青少年的情绪弹性;采用自编人口学调查表测量青少年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以父母受教育水平作为青少年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的衡量指标,将受教育水平在大专及以上者归为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n=294),将受教育水平在大专以下者归为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n=215)。结果高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低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积极情绪得分及情绪弹性总分高于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情绪恢复得分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呈负相关(rs=-0.10,P<0.05),而与情绪弹性总分呈正相关(rs=0.11,P<0.05)。情绪弹性总分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呈负相关(rs=-0.47,P<0.01)。青少年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的关系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39.7%。结论情绪弹性在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与青少年边缘人格水平关系中具有完全中介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社会阶级 边缘性人格障碍 情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辩证行为疗法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5
7
作者 舒姝 刘将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58-59,共2页
辩证行为疗法(DBT)是最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一种主要针对边缘性人格障碍(BPD)的有效治疗方法。就辩证行为疗法的基本理论与治疗模式、治疗阶段与治疗策略进行综述,并介绍了国外最近的临床研究进展,最后对该疗法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辩证行为疗法 边缘性人格障碍 心理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块C:急性期高自杀风险患者的管理
8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S1期17-17,共1页
关键词 自杀风险 基础疾病 自杀预防 自杀未遂 精神病性症状 社会心理需求 边缘性人格障碍 补充内容 行为医学 风险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