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L-3装置台基区边缘局域模的数值模拟研究
1
作者 王圣清 王占辉 +3 位作者 唐腾飞 徐欣亮 陈坚 王志斌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0-476,共7页
基于剥离气球模模型,采用BOUT++中三场elm-pb程序对HL-3装置中台基区边缘局域模(ELM)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HL-3中台基区主导ELM的环向模数为n=25,驱动ELM的因素为电流主导的剥离气球模不稳定性,台基剖面垮塌集中在压强梯度最... 基于剥离气球模模型,采用BOUT++中三场elm-pb程序对HL-3装置中台基区边缘局域模(ELM)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HL-3中台基区主导ELM的环向模数为n=25,驱动ELM的因素为电流主导的剥离气球模不稳定性,台基剖面垮塌集中在压强梯度最大处。此外,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在HL-3装置中台基区ELM幅值较小,是一种草丛型边缘局域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3装置 台基区 非线性 草丛型 边缘局域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抗磁漂移对边缘局域模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2
作者 周煜捷 郝广周 +1 位作者 朱毅仁 薛淼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1-358,共8页
使用BOUT++三场模型,针对HL-3装置混合运行模式,数值模拟研究了抗磁漂移对ELM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抗磁漂移对ELM,尤其是高环向模数的气球模具有显著的致稳作用,使模式从高环向模数的气球模主导转换为低环向模数的剥离模主导。研究还发... 使用BOUT++三场模型,针对HL-3装置混合运行模式,数值模拟研究了抗磁漂移对ELM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抗磁漂移对ELM,尤其是高环向模数的气球模具有显著的致稳作用,使模式从高环向模数的气球模主导转换为低环向模数的剥离模主导。研究还发现,抗磁漂移的径向分布的不均匀性会导致ELM模结构的变形。通过对ELM幅度的分析发现,抗磁漂移可以减小ELM幅度,这对HL-3未来混合运行模式中如何有效控制ELM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3 边缘局域模 BOUT++ 抗磁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A装置超声分子束注入缓解偏滤器靶板上边缘局域模热通量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高金明 程钧 +10 位作者 严龙文 李伟 聂林 冯北滨 陈程远 卢杰 易萍 季小全 周艳 刘仪 杨青巍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共7页
在HL-2A装置上优化和发展了偏滤器靶板上的红外测温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分析了高约束模放电期间边缘局域模的热沉积分布特性。在高约束模式放电期间,超声分子束注入使边缘局域模所引起的偏滤器靶板上瞬间热通量峰值下降了~60%,并伴随着边... 在HL-2A装置上优化和发展了偏滤器靶板上的红外测温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分析了高约束模放电期间边缘局域模的热沉积分布特性。在高约束模式放电期间,超声分子束注入使边缘局域模所引起的偏滤器靶板上瞬间热通量峰值下降了~60%,并伴随着边缘局域模爆发频率增加了2~3倍,而等离子体储能仅下降了~8%。分析结果表明,大幅度的丝状结构在超声分子束注入之后得到了有效抑制,沉积到偏滤器靶板上的瞬间热通量峰值也随之下降。此外,在超声分子束注入之后偏滤器室内的热辐射损失大幅度增加,从而耗散了热输运所携带的部分能量,进一步分散了沉积到偏滤器靶板上的能量,有效地保护了偏滤器靶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局域模 超声分子束注入 热通量缓解 红外测温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A等离子体垂直振荡缓解边缘局域模实验观测 被引量:1
4
作者 吴娜 陈少永 +5 位作者 唐昌建 宋显明 杨曾辰 余德良 许健强 HL-2A团队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97-103,共7页
在HL-2A装置实验中,通过对水平场加入方波扰动,实现了等离子体垂直运动。当等离子体向上垂直运动时,观察到了边缘局域模(ELM)缓解现象。研究发现,等离子体向上运动过程中边缘不断形成新的闭合磁面,导致等离子体体积膨胀,进而使台基宽度... 在HL-2A装置实验中,通过对水平场加入方波扰动,实现了等离子体垂直运动。当等离子体向上垂直运动时,观察到了边缘局域模(ELM)缓解现象。研究发现,等离子体向上运动过程中边缘不断形成新的闭合磁面,导致等离子体体积膨胀,进而使台基宽度增加。此外,ELM缓解期间杂质和工作气体再循环有所增加。等离子体向上运动过程中体积膨胀、工作气体再循环及杂质增加可能是导致ELM缓解的主要物理因素。该实验可为未来聚变实验装置ELM的控制提供一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局域模 缓解 垂直振荡 HL-2A装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缘局域模热流冲击下偏滤器铜夹层疲劳行为的数值模拟
5
作者 柳世民 黄生洪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68-75,共8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偏滤器单块铜夹层在高热通量(HHF)和边缘局域模(ELMs)叠加载荷条件下的热力响应和热疲劳行为展开了细致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ELMs瞬态热冲击引起的铜夹层损伤将与HHF载荷引起的损伤相耦合;(2)在HHF和ELMs叠加载荷作... 采用有限元方法对偏滤器单块铜夹层在高热通量(HHF)和边缘局域模(ELMs)叠加载荷条件下的热力响应和热疲劳行为展开了细致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ELMs瞬态热冲击引起的铜夹层损伤将与HHF载荷引起的损伤相耦合;(2)在HHF和ELMs叠加载荷作用下,夹层的疲劳寿命不断下降,下降的幅度随着ELMs峰值和时均热流密度的增加而非线性增大;(3)夹层疲劳寿命的缩短对ELMs峰值热流密度和频率更为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滤器 边缘局域模 疲劳 热冲击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TER边缘局域模线圈研制焊接形变测量研究
6
作者 郑元阳 顾永奇 +4 位作者 袁忠 刘辰 王俊 金京 韩厚祥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62-166,共5页
针对ITER边缘局域模(ELM)线圈在研制和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形变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和逆向建模技术的线圈焊接形变量检测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曲面的检测精度可以优于0.1mm,有效地解决了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形变定量检测难题。... 针对ITER边缘局域模(ELM)线圈在研制和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形变测量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激光扫描和逆向建模技术的线圈焊接形变量检测方法。实验表明,该方法对曲面的检测精度可以优于0.1mm,有效地解决了焊接过程中的焊接形变定量检测难题。在ITER ELM线圈焊接工艺改进和评定中,用该方法完成了焊接过程中线圈和工装的形变量的测量,为焊接工艺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定量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TER边缘局域模线圈 焊接形变检测 激光扫描 逆向建 测量精度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L-2A共振磁扰动线圈电源的方案设计与仿真 被引量:3
7
作者 任青华 王英翘 李青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3,共5页
介绍了共振磁扰动(RMP)电源的电路拓扑结构,基本元器件的选取,初步控制方案以及电路相关的计算与仿真。RMP线圈将由最大4k A的直流电流或者最大频率1k Hz最大4k A的交流正弦电流供电。通过选择合理的电源结构和控制方式,以实现响应速度... 介绍了共振磁扰动(RMP)电源的电路拓扑结构,基本元器件的选取,初步控制方案以及电路相关的计算与仿真。RMP线圈将由最大4k A的直流电流或者最大频率1k Hz最大4k A的交流正弦电流供电。通过选择合理的电源结构和控制方式,以实现响应速度快和电流纹波小的要求,并使RMP线圈电源满足ELM控制的需求,尽量降低对等离子体控制的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L-2A装置 边缘局域模 共振磁扰动电源 H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HL-2A装置ELM实时控制系统的研制
8
作者 李宜轩 夏凡 +4 位作者 杨宗谕 龚新文 陈程远 肖国梁 朱晓博 《核聚变与等离子体物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0-385,共6页
利用HL-2A装置已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边缘局域模(ELM)识别算法和超声分子束注入(SMBI)等ELM缓解设备组成了一个ELM实时识别和控制系统。该系统实时采集相关的输入数据,通过神经网络计算分析,输出识别信号,当检测到存在连续ELM时,触发S... 利用HL-2A装置已开发的基于深度学习的边缘局域模(ELM)识别算法和超声分子束注入(SMBI)等ELM缓解设备组成了一个ELM实时识别和控制系统。该系统实时采集相关的输入数据,通过神经网络计算分析,输出识别信号,当检测到存在连续ELM时,触发SMBI以缓解ELM。在HL-2A装置放电实验期间对ELM实时控制系统进行了测试,识别效果明显,在1ms控制周期中,达到了ELM的实时缓解与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局域模 等离子体控制系统 H ELM实时控制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托卡马克中旋转刹车对等离子体响应的影响
9
作者 王燕飞 李莉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9-125,共7页
根据ASDEX-Upgrade托卡马克装置31131放电的试验平衡,构建一组在台基区附近具有不同刹车位置的等离子体旋转剖面。采用线性等离子体响应模型并利用MARS-F程序进行计算,研究刹车点位置对等离子体响应的影响,以期为大型托卡马克装置利用... 根据ASDEX-Upgrade托卡马克装置31131放电的试验平衡,构建一组在台基区附近具有不同刹车位置的等离子体旋转剖面。采用线性等离子体响应模型并利用MARS-F程序进行计算,研究刹车点位置对等离子体响应的影响,以期为大型托卡马克装置利用共振扰动场控制边缘局域模提供理论指导。模拟结果表明,当等离子体旋转的刹车点经过有理面时,由于有理面上存在磁岛链,等离子体对共振磁扰动场的屏蔽作用降低,最靠近等离子体边界的有理面上的总径向扰动磁感应强度的共振分量以及等离子体分形面上X点附近的最大法向扰动位移值发生跃变,即等离子体响应发生跃变,粒子和能量的径向输运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响应 等离子体旋转 边缘局域模 MARS-F程序 共振磁扰动 X点扰动位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