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模仿者》审视奈保尔的后殖民意识 被引量:10
1
作者 罗小云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2年第6期42-45,共4页
后殖民意识始终影响着奈保尔的文学创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后,他毅然放弃身份求证努力和归宿感寻求,成为无边界作家,为全人类写作。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霸权话语下边缘作家的焦虑巧妙地编织在文本之中,小说《模仿者》详尽叙述了他... 后殖民意识始终影响着奈保尔的文学创作。历经半个多世纪的探索后,他毅然放弃身份求证努力和归宿感寻求,成为无边界作家,为全人类写作。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将霸权话语下边缘作家的焦虑巧妙地编织在文本之中,小说《模仿者》详尽叙述了他的寻根、失望和觉醒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 模仿 霸权话语 边缘作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槿花开:“捧血诗人”辛劳在当代被发现的历程 被引量:2
2
作者 易彬 《中国当代文学研究》 CSSCI 2023年第1期23-36,共14页
新时期以来,辛劳最初只在“孤岛”文学视域中略被提及,至1990年代后期的“世纪的回响”中方浮出地表。一册《捧血者》的出版对辛劳文学史地位的改变看起来很微小,而纵观这位现代边缘作家在当代被发现的历程,当事人的效应非常明显,其中... 新时期以来,辛劳最初只在“孤岛”文学视域中略被提及,至1990年代后期的“世纪的回响”中方浮出地表。一册《捧血者》的出版对辛劳文学史地位的改变看起来很微小,而纵观这位现代边缘作家在当代被发现的历程,当事人的效应非常明显,其中有诗人不幸诗家幸、期待历史“公正的评价”这类常见的说辞,也有彭燕郊这般忠实于诗人感受的深情回忆与诗性评说。藉助彭燕郊围绕《捧血者》出版的较多书信、长篇回忆文和持续的情感投注,不仅“一身都闪耀着用鲜血写的诗的红宝石的光芒”的辛劳形象得以确立,而且,沉埋将近七十年的木槿花也奇迹般地复活了,其间有着一个动人的、值得讲述的文学故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作家 辛劳 彭燕郊 木槿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