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意蕴、内涵与路径 被引量:16
1
作者 吕文利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9,187,共8页
推进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疆稳定、发展以及强盛边疆方面具有多重意蕴;梳理“边疆治理”“中国边疆治理体系”“边疆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核心概念,是在理论上建立... 推进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边疆稳定、发展以及强盛边疆方面具有多重意蕴;梳理“边疆治理”“中国边疆治理体系”“边疆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核心概念,是在理论上建立中国边疆学的学科体系、话语体系和学术体系的内在要求;在实践上,未来边疆治理应着力实现“五力并举、富边强边”的伟大目标,全面推进边疆经济治理现代化“推动力”建设、政治治理现代化“支撑力”建设、文化治理现代化“内驱力”建设、社会治理现代化“内聚力”建设和生态治理现代化“绿色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边疆治理体系 边疆治理能力现代化 五力并举 绿色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逻辑意蕴、价值维度与实践向度 被引量:7
2
作者 方盛举 马元喜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0-62,F0002,共14页
当前我国边疆治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边疆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发展问题、民族与宗教问题、认同问题、安全问题等压力而产生的诸多治理赤字,使边疆难以实现与内地同频同步发展。基于边疆特殊性及其社会特点,助推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加强... 当前我国边疆治理面临的最大挑战是边疆社会转型过程中,由发展问题、民族与宗教问题、认同问题、安全问题等压力而产生的诸多治理赤字,使边疆难以实现与内地同频同步发展。基于边疆特殊性及其社会特点,助推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需要加强党建引领、推进高水平改革开放、加速融入全球化进程等条件的构筑。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有独特的结构与过程特征,需要坚持科学、民主与法治的价值目标,作出“外向型”“区域型”“发展型”的价值选择。在实践中,边疆治理需要在制度层面实现由“人格化”转向“法治化”,在结构层面由“一元主体”转向“多元主体参与”,在方式层面由“文书”转向“信息”等向度的革新,进而推进边疆治理体系现代化进程,使之契合科学化、协同化与法治化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体系 现代化 科学化 协同化 法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的新思路新实践 被引量:14
3
作者 罗静 冯建勇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8年第3期79-88,共10页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形成了新的边疆治理体系;认为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体系的特点是一个核心,两大目标和三大格局:一个核心——"治国必治边"的重要思想;两大目标——维护边疆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三大格局——边内治理、边疆...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已形成了新的边疆治理体系;认为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体系的特点是一个核心,两大目标和三大格局:一个核心——"治国必治边"的重要思想;两大目标——维护边疆地区的发展与稳定;三大格局——边内治理、边疆治理与边外治理的结合;新时代的中国边疆治理体系是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也是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在新时代中国边疆治理体系的指导下,党中央在边疆治理实践方面开创进取,因地制宜地制定了相关边疆区域发展战略;重塑了中国边疆的历史社会地位,使之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核心区""枢纽""窗口"和"支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边疆治理体系与实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时代经济治理创新赋能边疆发展——从“分散”到“整合”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垚 《云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27,共8页
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政府治理边疆经济主要采取能源开发、沿边开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口支援等手段,呈“碎片化”特征,造成边疆地区陷入内生动力不足等困境。进入新时代,中国政府治理边疆的思路开始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将“... 党的十八大以前,中国政府治理边疆经济主要采取能源开发、沿边开放、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口支援等手段,呈“碎片化”特征,造成边疆地区陷入内生动力不足等困境。进入新时代,中国政府治理边疆的思路开始由“输血”向“造血”转变,将“分散”的边疆经济政策“整合”到重大国家战略之中,并注重政策制定的公平性,同时将边疆经济发展纳入到国家现代化治理体系的构建中。在十八大前后边疆经济政策所取得的成效的基础上,应从培育可持续内生增长动力、加强中央与地方互动、建立服务型政府三个方面来完善边疆经济治理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疆治理体系 经济政策 经济治理 边疆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唐代西北诸节度的轻重格局
5
作者 刘子凡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8-58,共11页
河陇与西域地区诸节度使的关系,是考察唐朝边疆治理体系的重要视角。唐代的陇右、河西、北庭、安西等西北诸节度使非完全对等,河西、陇右节度的军事力量和军费投入远大于安西、北庭节度,河陇地区节度使更加接近唐廷的权力中枢,河西军政... 河陇与西域地区诸节度使的关系,是考察唐朝边疆治理体系的重要视角。唐代的陇右、河西、北庭、安西等西北诸节度使非完全对等,河西、陇右节度的军事力量和军费投入远大于安西、北庭节度,河陇地区节度使更加接近唐廷的权力中枢,河西军政长官也曾临时统辖或监督西域。由此来看,唐代的西北军事布局存在重河陇、轻西域的差序格局。地理远近与交通能力限制是决定差序格局的根本因素,盛唐时期的西北地缘军事形势也影响了差序格局的形成。这种差序格局是唐朝因地制宜、因势制宜的调整,有利于对遥远边疆的控制,也体现出唐朝国家治理的边疆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度使 唐代军事布局 河陇 西域 边疆治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