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场域嵌入:边疆民族地区青年国家认同教育的路向选择 |
王华华
王延隆
|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
2022 |
5
|
|
2
|
民族地区红色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路径研究 |
庄伟
|
《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6
|
|
3
|
论网络时代边疆民族地区青年的国家民族意识表达 |
斯琴格日乐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3
|
|
4
|
边疆民族地区公民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践向度 |
张建荣
李宏伟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5
|
20世纪初边疆学校教育塑造国家认同的实践——基于一个多民族村寨的个案分析 |
章光洁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CSSCI
|
2022 |
1
|
|
6
|
新时代深化民族地区青少年国家认同特色教育——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例 |
张利国
刘莹
|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2 |
1
|
|
7
|
边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基于云南省玉溪市、西双版纳州的村寨调查 |
马丽萍
桂皎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5
|
|
8
|
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报业市场化传播与国家认同 |
南长森
朱尉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3
|
|
9
|
香港回归前后的公民教育与青年的国家认同 |
包万平
李金波
|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
2017 |
10
|
|
10
|
公民文化:构筑边疆民族地区和谐发展的基石 |
张锦鹏
|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4
|
|
11
|
闽台宗亲联结提升台湾地区青年国家认同的机制研究 |
林德荣
蔡沙沙
|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3 |
4
|
|
12
|
香港地区基础教育革新中教材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叙事 |
彭文平
夏泉
|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新形势下增强港澳台研究生国家认同感的现实挑战及应对策略——以暨南大学为例 |
贺璞
马民
李朋军
|
《研究生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1
|
|
14
|
跨境民族地区国家文化安全“育人共同体”的构筑逻辑 |
柳翔浩
|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2
|
|
15
|
新时期大陆与港台青年学生政治参与比较——兼及三地公民教育的反思 |
周小李
|
《中国青年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7 |
1
|
|
16
|
明清时期武陵地区书院教育与国家认同研究 |
朱薇
陈晨
|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25 |
|
|
17
|
努力推进民族政治与边疆治理研究 |
周平
|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8
|
把握难得历史机遇 加速发展高等教育——第25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考察广东省高等教育报告 |
石中英
|
《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
|
2006 |
0 |
|
19
|
认真开展课程教材试验,深化教育改革——云南省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教材试验一学期工作汇报 |
|
《教育学报》
|
1991 |
0 |
|
20
|
超越时空的对接 |
虞宝竹
|
《人民论坛》
|
1996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