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相关要求与边界设计 被引量:6
1
作者 潘淑清 刘巽尔 《工程设计学报》 CSCD 2000年第4期17-20,共4页
相关要求是一种边界控制的公差设计方法。用最大实体边界 (MMB)或最小实体边界 (LMB)及综合公差(Tt) ,来满足装配或强度要求 ,并为制造提供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公差设计 相关要求 边界设计 机械产品 MMB LMB
全文增补中
广州开放式城市公园边界设计探讨 被引量:6
2
作者 钟雅妍 冯志坚 翁殊斐 《广东园林》 2016年第4期54-57,共4页
开放式边界是实现公园开放性的重要体现,其规划设计对公园开放性的达成有重要意义。以老公园拆围透绿边界改造和新建开放式城市公园边界设计为切入点,对广州开放式城市公园的边界进行调研和分析思考,从植物、地形、水体、入口设计和游... 开放式边界是实现公园开放性的重要体现,其规划设计对公园开放性的达成有重要意义。以老公园拆围透绿边界改造和新建开放式城市公园边界设计为切入点,对广州开放式城市公园的边界进行调研和分析思考,从植物、地形、水体、入口设计和游憩空间设计5个方面,对其边界处理手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对开放式城市公园的边界处理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城市公园 开放式公园 开放边界 边界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边界增强变截面空心BCC点阵结构的耐撞性分析
3
作者 李博 刘华 +2 位作者 张显涛 罗敏 杨先锋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02-211,共10页
针对点阵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边界条件和实际尺寸及阵列数限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变截面空心点阵设计思路以提高结构的能量吸收能力。通过在变截面空心点阵边界处添加金属片单元,设计了新型增强型变截面空心点阵材料;基于选区... 针对点阵结构在实际应用中所面临的边界条件和实际尺寸及阵列数限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变截面空心点阵设计思路以提高结构的能量吸收能力。通过在变截面空心点阵边界处添加金属片单元,设计了新型增强型变截面空心点阵材料;基于选区激光熔融工艺制备了316L不锈钢变截面空心点阵和增强型变截面空心点阵结构;通过准静态压缩试验及基于LsDyna的仿真分析,对各变截面空心点阵结构的力学性能和吸能特性展开研究。基于试验验证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点阵结构性能参数化分析,揭示了边界金属片单元布置方式对增强型点阵结构的能量吸收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金属片单元布置在垂直于加载平面的点阵棱边,可显著增强其能量吸收能力且具有良好的载荷均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阵结构 变截面设计 边界设计 数值模拟 能量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容量链式电池储能系统容量边界与优化设计 被引量:16
4
作者 刘畅 蔡旭 +1 位作者 李睿 黄蕾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230-2240,共11页
为了得到链式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容量设计边界与优化设计结果,分别分析了在现有功率器件容量限制、电池系统技术限制和储能系统安全性设计要求限制下,直挂35 kV电网链式BESS的容量设计边界极限。通过改... 为了得到链式电池储能系统(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BESS)容量设计边界与优化设计结果,分别分析了在现有功率器件容量限制、电池系统技术限制和储能系统安全性设计要求限制下,直挂35 kV电网链式BESS的容量设计边界极限。通过改变链式BESS的布置方案来抑制共模电流,并提出了链式BESS的优化设计方法;通过基于马尔可夫链的链式BESS可靠性模型来计算系统的可靠性,并对整个系统的效率与可靠性进行综合评估。研究结果表明:在现有技术条件下链式BESS最大容量设计为32 MW,改变链式BESS的布置方案能够减小共模电流引起的损耗和电流应力,保护功率器件,同时减小其对链式BESS的模块数优化设计的影响,所提优化设计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应用场合下系统的设计要求得出最优的功率模块数设计。研究结果可为超大容量链式BESS的设计提供参考,也可为系统制定计划检修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式变换器 电池储能系统 超大容量 设计边界 共模电流 功率器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纯电动汽车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控制算法的多边界条件优化设计 被引量:9
5
作者 李玉芳 周丽丽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1期2634-2640,共7页
根据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特点,提出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控制算法的多边界条件优化设计方法。基于对制动强度需求、ECE法规和电机/蓄电池特性等多边界条件的分析,得出制动力分配比例的合理取值范围,以此为基础,提出根据制动强度需求和不... 根据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特点,提出电-液复合制动系统控制算法的多边界条件优化设计方法。基于对制动强度需求、ECE法规和电机/蓄电池特性等多边界条件的分析,得出制动力分配比例的合理取值范围,以此为基础,提出根据制动强度需求和不同附着系数路面的使用频率等因素确定前后轴制动力分配系数的方法。仿真分析验证了制动力分配算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纯电动汽车 电-液复合制动系统 控制算法 边界条件优化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整体观的国际园林博览园城市展园边界空间设计探究
6
作者 曾琪芮 张建林 《林业调查规划》 2019年第2期98-103,110,共7页
调研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园城市展园。引入整体设计的理念,对城市展园边界空间的概念和范围进行探究,阐述整体观在边界景观中的体现。从宏观到微观分三个层面阐述了城市展园边界空间与展园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对城市展园边界空... 调研第八届中国(重庆)国际园林博览园城市展园。引入整体设计的理念,对城市展园边界空间的概念和范围进行探究,阐述整体观在边界景观中的体现。从宏观到微观分三个层面阐述了城市展园边界空间与展园外部空间的整体性。对城市展园边界空间进行分类研究,总结不同类型的边界空间的特征及表现形式,提出基于整体观的城市展园边界空间的设计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园林博览园 城市展园 边界空间设计 整体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两相流”离心泵叶轮的水力设计方法
7
作者 于京诺 朱天博 +1 位作者 王亮申 张永利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3-38,共6页
基于普朗特的边界层思想,在二维离心场内给出了叶片近壁表面固液两相流体的边界层方程及其解的表达式和边界层厚度的有限次逼近算法。并以所得到的边界层参数为依据进行叶轮的水力设计以确定叶片型线及叶轮出口参数。通过对比实验的比较... 基于普朗特的边界层思想,在二维离心场内给出了叶片近壁表面固液两相流体的边界层方程及其解的表达式和边界层厚度的有限次逼近算法。并以所得到的边界层参数为依据进行叶轮的水力设计以确定叶片型线及叶轮出口参数。通过对比实验的比较,验证了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同时也验证了采用该理论进行设计所得到的产品,能够避免或减少由边界层分离所造成的脱流损失,改善了主流区的压力分布,使得水力效率相对提高,振动和噪音相对降低。不仅如此,通过实例设计的结果可以看出,该计算方法,能够在工程设计中实现计算边界层参数的要求。最后指出所给方法可以指导离心式固液两相流泵的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式固液两相流泵 边界层分离 边界设计 对比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室外展区广场主入口设计探讨
8
作者 孟振 《绿色科技》 2018年第9期20-22,共3页
归纳总结了城市边界的特征、城市开放空间边界的处理形式,对城市文化广场的边界设计进行了详述,进而探索了城市开放空间的边界处理思路,从视线引导、广场形象、内外联系等方面入手,强调了开放空间边界设计的公共性、开放性以及城市内涵... 归纳总结了城市边界的特征、城市开放空间边界的处理形式,对城市文化广场的边界设计进行了详述,进而探索了城市开放空间的边界处理思路,从视线引导、广场形象、内外联系等方面入手,强调了开放空间边界设计的公共性、开放性以及城市内涵。通过对第七届中国花卉博览会室外展区广场主入口的设计,总结了边界设计的实践经验,并对城市文化广场出入口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空间 边界设计 入口广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配电线路单端全线速动保护方案 被引量:11
9
作者 宋国兵 黄炜 +2 位作者 王晓卫 常仲学 董继民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338-345,共8页
不依赖电源特性,仅和线路拓扑有关的单端量全线速动保护是改善目前配电网薄弱保护配置的重要方案。针对配电线路多分支、损耗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稳态分布补偿、暂态故障识别的边界元件,并基于边界元件提出了一种配电线路单端量全线速... 不依赖电源特性,仅和线路拓扑有关的单端量全线速动保护是改善目前配电网薄弱保护配置的重要方案。针对配电线路多分支、损耗大的特点,设计了一种稳态分布补偿、暂态故障识别的边界元件,并基于边界元件提出了一种配电线路单端量全线速动方法。在配电线路各母线处并联电容作为边界元件,利用其对阶跃故障行波的反射作用,通过小波分析提取区内外故障时电压时域暂态能量差异,并综合故障前后电流幅值特点,实现全线速动保护方案配置。PSCAD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快速可靠的识别配电线路区内外相间故障,具有较高的耐过渡电阻能力;且边界电容值越大,越有利于区内外故障的识别,但电容的选取仍需考虑电网运行要求、经济性等因素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线路 边界设计 单端信息 时域分析 全线速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的软开关滑模观测器 被引量:88
10
作者 陆婋泉 林鹤云 +1 位作者 冯奕 韩俊林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06-113,共8页
针对滑模观测器估计中存在的抖振问题,采用边界层可变的正弦型饱和函数替代传统开关函数,提出了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的软开关滑模观测器。为了确定不同饱和函数的收敛速度,定义等效收敛区间,通过正弦型饱和函数边界层内的... 针对滑模观测器估计中存在的抖振问题,采用边界层可变的正弦型饱和函数替代传统开关函数,提出了一种用于永磁同步电机无传感器控制的软开关滑模观测器。为了确定不同饱和函数的收敛速度,定义等效收敛区间,通过正弦型饱和函数边界层内的滑模状态表达式推导其等效收敛时间,并与现有初等、终端滑模型和双曲正切型饱和函数进行了对比。为扩大滑模观测器的速度适用范围,确定了开关增益的转速自适应律。利用锁相环方法提取转子位置与速度信息,解决由滤波器引起的相位误差。通过仿真分别分析了饱和函数类型和开关增益、等效收敛系数及边界层厚度等系数对估计精度与收敛时间的影响,验证了正弦型饱和函数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正弦型软开关滑模观测器能够准确地观测出转子速度和位置,并很好地消除了估计结果的抖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磁同步电机 滑模观测器 边界设计 等效时间收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圳地铁14号线黄木岗站三线换乘方案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胡建国 罗从伍 陈宏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633-641,共9页
深圳地铁14号线黄木岗站与既有7号线、近期规划24号线黄木岗站形成地下三线换乘车站,车站周边环境复杂。如何综合各种边界条件形成建筑功能完善,结构经济安全,同时又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是本站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车站站位及换乘功... 深圳地铁14号线黄木岗站与既有7号线、近期规划24号线黄木岗站形成地下三线换乘车站,车站周边环境复杂。如何综合各种边界条件形成建筑功能完善,结构经济安全,同时又对周边环境影响最小的方案是本站研究的重点,特别是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的研究。方案设计过程中,通过逐一梳理地面建筑、地下建(构)筑物、地面交通、片区规划、工程地质条件、客流预测、车站换乘功能等边界条件,总结黄木岗站立交桥安全、交通疏解、管线改迁、结构工法、施工器具选择、车站站位及换乘功能等重难点,采取逐项突破的方法,最终推演出"干"字形节点换乘方案,其中14号线采用地下3层双叠侧式车站,与7号线形成平行同台换乘,与24号线形成台-台换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设计边界条件 车站站位选择 三线换乘方案 方案比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rthogonal design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room and pillar configurations in fractured stopes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爱祥 黄明清 +3 位作者 韩斌 王贻明 于少峰 缪秀秀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8期3338-3344,共7页
Room and pillar sizes are key factors for safe mining and ore recovery in open-stope mining.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room and pillar configurations on stope stability in highly fractured and weakened areas, an... Room and pillar sizes are key factors for safe mining and ore recovery in open-stope mining. To investigate the influence of room and pillar configurations on stope stability in highly fractured and weakened areas, an orthogonal design with two factors, three levels and nine runs was proposed, followed by three-dimensional numerical simulation using ANSYS and FLAC3~. Results show that surface settlement after excavation is concentrically ringed, and increases with the decrease of pillar width and distances to stope gobs. In the meantime, the ore-control fault at the ore-rock boundary and the fractured argillaceous dolomite with intercalated slate at the hanging wall deteriorate the roof settlement. Additionally, stope stability is challenged due to pillar rheological yield and stress concentration, and both are induced by redistribution of stress and plastic zones after mining. Following an objective function and a constraint function, room and pillar configuration with widths of 14 m and 16 m, respectively, is presented as the optimization for improving the ore recovery rate while maintaining a safe working environ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rthogonal design numerical simulation surface movement roof settlement stope stability room and pillarconfigur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eat absorption control equ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of cool-wall cooling system in mines 被引量:2
13
作者 CHANG Zhang-yu JI Jing-wei +2 位作者 WANG Ke-yi NI Lu LI Ning-ning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21年第9期2735-2751,共17页
In order to solve the heat damages in deep mines, a cool-wall cooling technology and its working model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heat absorption and insulation in this paper.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dif... In order to solve the heat damages in deep mines, a cool-wall cooling technology and its working model are proposed based on the principles of heat absorption and insulation in this paper. During this process, the differential equation of thermal equilibrium for roadway control unit is built, and the heat adsorption control equation of cool-wall cooling system is derived by an integral method, so as to obtain the quantitativ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heat absorption capacity of cooling system, the heat dissipating capacity of surrounding rock and air temperature change. Then, the heat absorption capacity required by air temperature less than the standard value for safety is figured out by section iterative method with the simultaneous solution of heat absorption control equation and the heat dissipation density equation of surrounding rock. Finall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s the air temperature at the inlet of roadway is 25 ℃, the roadway wall is covered by heat-absorbing plate up to 39% of the area, as well as the cold water is injected into the heat-absorbing plate with a temperature of 20 ℃ and a mass flow of 113.6 kg/s, the air flow temperature rise per kilometer in the roadway can be less than 3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d-wall cooling system heat absorption control equation heat dissipation boundary conditions safe thermal environment system desig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