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宏观基本图的相邻子区协调控制方法 被引量:11
1
作者 赵靖 马万经 +1 位作者 汪涛 廖大彬 《交通运输系统工程与信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8-84,共7页
为了提升道路网整体运行效益,克服针对单个控制子区的最优化控制可能造成的拥堵转移,本研究基于宏观基本图的概念,建立控制子区间驶入驶出交通量的协调控制模型.该模型以两个相邻控制子区为对象,考虑各子区自身宏观基本图特征及交通量... 为了提升道路网整体运行效益,克服针对单个控制子区的最优化控制可能造成的拥堵转移,本研究基于宏观基本图的概念,建立控制子区间驶入驶出交通量的协调控制模型.该模型以两个相邻控制子区为对象,考虑各子区自身宏观基本图特征及交通量流入流出关系.在运用博弈论对其相互作用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以两个子区整体运行效益最大化为目标的博弈控制逻辑及其求解流程.通过VS2010对所建立的博弈进行仿真,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及控制效果.研究表明,不同的控制策略对相邻小区的运行水平(收益)会造成不同的影响,但经多次博弈后,两相邻控制子区整体运行状况可稳定在一个最佳水平.博弈结果显示路网容量相对较小的控制子区更应受到保护,当内部车辆数达到最佳车辆数时应对其进行流入限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边界流量控制 宏观基本图 控制子区 博弈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灌河口外拦门沙治理物理模型试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李国臣 周浩祥 徐金环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15-22,共8页
对开敞的灌河口外海域,应用三面开边界模型布置,采用边界流量控制技术,成功地复演了复杂的海域旋转潮流,并对拦门沙治理进行了多方案试验。成果表明,开发灌河口外深水航槽,宜采用整治与疏浚相结合的原则;在没有治导工程的开敞水域,挖槽... 对开敞的灌河口外海域,应用三面开边界模型布置,采用边界流量控制技术,成功地复演了复杂的海域旋转潮流,并对拦门沙治理进行了多方案试验。成果表明,开发灌河口外深水航槽,宜采用整治与疏浚相结合的原则;在没有治导工程的开敞水域,挖槽开挖深度愈大、轴线与潮流交角愈大,则流速衰减愈大;在开敞水域选择航槽轴线,要顺应涨落潮流主轴方向,并尽量与外海等深线相垂直;双导堤平面布置不宜呈突然扩大或收缩状,堤顶高程宜与中潮位一致。该成果可供设计部门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拦门沙 物理模型 边界流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