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4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安徽马头矿区热液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
被引量:
10
1
作者
马生明
朱立新
+2 位作者
席明杰
唐世新
苏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成矿系统具有时间和空间边界,确定热液成矿边界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对指明找矿方向、指导矿产勘查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但是,目前热液成矿边界如何确定尚缺乏研究。文章在地球化学勘查长期实践和理论方法探讨的基础上,在安徽...
成矿系统具有时间和空间边界,确定热液成矿边界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对指明找矿方向、指导矿产勘查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但是,目前热液成矿边界如何确定尚缺乏研究。文章在地球化学勘查长期实践和理论方法探讨的基础上,在安徽马头热液成因金属矿区开展试验,提出了确定和判断热液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在勘探剖面上,斑岩型Mo、Cu矿分布在由带出作用形成的Na2O等元素负异常之内,含矿地段粉砂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中Na2O带出量大于80%,稀土元素Eu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在地表条件下,矿化带产出在Na2O含量为0.1%-0.2%的负异常之内,δ34S值小于3.2‰,显著低于矿区外围花岗岩的δ34S值。由此认为,Na2O带出量大于80%,稀土元素Eu的负异常是确定马头斑岩型钼铜矿深部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Na2O含量为0.1%-0.2%的负异常、δ34S值小于3.2‰,是确定该矿床外围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本研究不仅为马头勘查区深部、外围找矿和成矿前景评价提供了成功案例,而且对其他勘查区热液成矿边界的研究和确定具有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头矿区
斑岩型钼铜矿
热液
成矿
边界
地球化学标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成矿自然矿区类型及成矿自然边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梅友松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共7页
金属矿床的分布存在着分区性和不同产出类型,特别是重要矿床分布地区尤为明显。文章主要研究相当于矿田范围的成矿自然矿区类型及成矿自然边界,文中分两部份,对此做了阐述。这个问题是有色地质部门在矿区及外围找矿勘查工作部署和找矿...
金属矿床的分布存在着分区性和不同产出类型,特别是重要矿床分布地区尤为明显。文章主要研究相当于矿田范围的成矿自然矿区类型及成矿自然边界,文中分两部份,对此做了阐述。这个问题是有色地质部门在矿区及外围找矿勘查工作部署和找矿实践中提出的,并用于指导找矿工作,期望对今后找矿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
自然矿区类型
成矿
自然
边界
金属
成矿
分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试论矿床成因的基本模型
被引量:
27
3
作者
翟裕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简要回顾了作者矿床学研究经历和成果,据此探讨了研究矿床成因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机理。作者将系统论与历史观相结合,把成矿系统理论扩展为"源-运-储-变-保"五阶段过程,认为"储"即成矿机理是矿床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简要回顾了作者矿床学研究经历和成果,据此探讨了研究矿床成因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机理。作者将系统论与历史观相结合,把成矿系统理论扩展为"源-运-储-变-保"五阶段过程,认为"储"即成矿机理是矿床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成矿基本机理可概括为"多因耦合,临界转换,边界成矿"。多因耦合指控成矿因素在同一时-空域中的最佳组合,是成矿的基本条件。成矿参数的临界转换是导致成矿作用发生,是成矿的决定因素。边界成矿也称"边缘成矿"或"界面成矿",是指矿床形成在地质体的边缘或两个地质体的界面,如板块边缘、盆地边缘。文中以多个实例说明广阔地质时-空边界成矿的普遍性,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成矿机理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学
成矿
系统
成矿
机理
多因耦合
临界转换
边界成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胶东玲珑金矿田不同矿段构造变形岩相带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
13
4
作者
张宝林
吕古贤
+2 位作者
余建国
王翠芝
贾文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81-1691,共11页
大规模勘探结果表明,胶东主要金矿田深部存在第二富集带,显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深部第二富集带”受什么因素控制,深部预测的目标是什么,成矿边界在哪里,这些关键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结合“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凹陷”构造系统和“米字...
大规模勘探结果表明,胶东主要金矿田深部存在第二富集带,显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深部第二富集带”受什么因素控制,深部预测的目标是什么,成矿边界在哪里,这些关键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结合“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凹陷”构造系统和“米字型”构造控矿模式,提出将“构造变形岩相带”作为深部找矿预测目标和成矿边界,建立新的深部找矿预测标志。以玲珑矿田为例,综合对比各矿段3个主要方向(NEE、NE、NNE)构造变形岩相带的空间分布、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形成时间、成岩成矿深度等特征,总结矿化富集规律及其向深部的变化趋势,探讨不同方向构造变形岩相带的时空演化关系。从“深部第二富集带”发育程度看,这些已知构造变形岩相带的深部都有找矿潜力,其外围可能存在平行的、更大深度的构造变形岩相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东金矿
玲珑金矿田
构造变形岩相带
深部预测目标
成矿
边界
找矿潜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安徽马头矿区热液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
被引量:
10
1
作者
马生明
朱立新
席明杰
唐世新
苏磊
机构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中国地质科学院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140,共10页
基金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4BAB05B00)
国土资源部公益性行业专项(201111008)
文摘
成矿系统具有时间和空间边界,确定热液成矿边界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而且对指明找矿方向、指导矿产勘查具有重要实用价值。但是,目前热液成矿边界如何确定尚缺乏研究。文章在地球化学勘查长期实践和理论方法探讨的基础上,在安徽马头热液成因金属矿区开展试验,提出了确定和判断热液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在勘探剖面上,斑岩型Mo、Cu矿分布在由带出作用形成的Na2O等元素负异常之内,含矿地段粉砂岩和花岗闪长斑岩中Na2O带出量大于80%,稀土元素Eu表现出明显的负异常;在地表条件下,矿化带产出在Na2O含量为0.1%-0.2%的负异常之内,δ34S值小于3.2‰,显著低于矿区外围花岗岩的δ34S值。由此认为,Na2O带出量大于80%,稀土元素Eu的负异常是确定马头斑岩型钼铜矿深部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Na2O含量为0.1%-0.2%的负异常、δ34S值小于3.2‰,是确定该矿床外围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本研究不仅为马头勘查区深部、外围找矿和成矿前景评价提供了成功案例,而且对其他勘查区热液成矿边界的研究和确定具有借鉴作用。
关键词
马头矿区
斑岩型钼铜矿
热液
成矿
边界
地球化学标志
Keywords
Matou mining area
porphyry molybdenum-copper deposit
hydrothermal metallogenic system boundary
geochemical identification marks
分类号
P591 [天文地球—地球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成矿自然矿区类型及成矿自然边界研究
被引量:
1
2
作者
梅友松
机构
有色金属矿产地质调查中心
出处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共7页
文摘
金属矿床的分布存在着分区性和不同产出类型,特别是重要矿床分布地区尤为明显。文章主要研究相当于矿田范围的成矿自然矿区类型及成矿自然边界,文中分两部份,对此做了阐述。这个问题是有色地质部门在矿区及外围找矿勘查工作部署和找矿实践中提出的,并用于指导找矿工作,期望对今后找矿有所帮助。
关键词
成矿
自然矿区类型
成矿
自然
边界
金属
成矿
分区
Keywords
nature ore mining type, nature mineralizing boundary, mineralizing partition
分类号
P618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试论矿床成因的基本模型
被引量:
27
3
作者
翟裕生
机构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8,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230311)
中国地质调查局重点项目(1212011220923)
文摘
简要回顾了作者矿床学研究经历和成果,据此探讨了研究矿床成因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机理。作者将系统论与历史观相结合,把成矿系统理论扩展为"源-运-储-变-保"五阶段过程,认为"储"即成矿机理是矿床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成矿基本机理可概括为"多因耦合,临界转换,边界成矿"。多因耦合指控成矿因素在同一时-空域中的最佳组合,是成矿的基本条件。成矿参数的临界转换是导致成矿作用发生,是成矿的决定因素。边界成矿也称"边缘成矿"或"界面成矿",是指矿床形成在地质体的边缘或两个地质体的界面,如板块边缘、盆地边缘。文中以多个实例说明广阔地质时-空边界成矿的普遍性,还提出了进一步研究成矿机理的建议。
关键词
矿床学
成矿
系统
成矿
机理
多因耦合
临界转换
边界成矿
Keywords
mineral deposit geology
metallogenic system
metallogenic mechanism
multi-factor coupling,critical transformation,marginal metallogenesis
分类号
P61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胶东玲珑金矿田不同矿段构造变形岩相带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
被引量:
13
4
作者
张宝林
吕古贤
余建国
王翠芝
贾文臣
机构
中国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球科学研究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福州大学紫金矿业学院
中铁资源集团有限公司北京技术咨询分公司
出处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681-1691,共11页
基金
山东黄金矿业(玲珑)有限公司委托科研项目《玲珑金矿田构造蚀变岩成矿规律和深部预测研究》(编号:LLYY-2019-001)。
文摘
大规模勘探结果表明,胶东主要金矿田深部存在第二富集带,显示深部找矿潜力巨大。“深部第二富集带”受什么因素控制,深部预测的目标是什么,成矿边界在哪里,这些关键问题值得深入研究。结合“岩浆核杂岩隆起-拆离凹陷”构造系统和“米字型”构造控矿模式,提出将“构造变形岩相带”作为深部找矿预测目标和成矿边界,建立新的深部找矿预测标志。以玲珑矿田为例,综合对比各矿段3个主要方向(NEE、NE、NNE)构造变形岩相带的空间分布、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形成时间、成岩成矿深度等特征,总结矿化富集规律及其向深部的变化趋势,探讨不同方向构造变形岩相带的时空演化关系。从“深部第二富集带”发育程度看,这些已知构造变形岩相带的深部都有找矿潜力,其外围可能存在平行的、更大深度的构造变形岩相带。
关键词
胶东金矿
玲珑金矿田
构造变形岩相带
深部预测目标
成矿
边界
找矿潜力
Keywords
Jiaodong gold deposit
Linglong gold orefield
tectonic deformation lithofacies belt
deep predicted target
metallogenic boundary
prospecting potential
分类号
P618.51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安徽马头矿区热液成矿边界的地球化学标志
马生明
朱立新
席明杰
唐世新
苏磊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成矿自然矿区类型及成矿自然边界研究
梅友松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试论矿床成因的基本模型
翟裕生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
2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胶东玲珑金矿田不同矿段构造变形岩相带特征与深部找矿预测
张宝林
吕古贤
余建国
王翠芝
贾文臣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