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土壤一维稳态溶质迁移研究的边界层方法比较 被引量:4
1
作者 王娇 邵明安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964-974,共11页
边界层方法为土壤溶质迁移研究中描述一维稳态流条件下,仅考虑吸附作用的对流-弥散方程(Con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CDE)的求解和参数估算提供了简单可靠的新手段,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参数反演的不唯一性。对不同边界层解(多项... 边界层方法为土壤溶质迁移研究中描述一维稳态流条件下,仅考虑吸附作用的对流-弥散方程(Con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CDE)的求解和参数估算提供了简单可靠的新手段,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参数反演的不唯一性。对不同边界层解(多项式解、指数解、复合解、对数解和微小通量解)在预测溶质浓度分布和估算溶质迁移参数方面的精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归纳了边界层解的适用范围和选取方法。结果表明:边界层解的精度受平均孔隙水流速、弥散系数和延迟因子共同影响,当溶质浓度随剖面深度的变化率呈不断减小趋势时边界层解与精确解最接近;边界层解预测溶质分布误差随时间推移先减小后增加,溶质迁移过程初期三次多项式解精度最高,后期指数解表现最好;边界层方法对延迟因子的估算结果优于弥散系数,且不同边界层解对延迟因子的估算值近似,三次多项式解和对数解估算弥散系数最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溶质迁移 对流-弥散方程 边界层方法 溶质分布预测 参数估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层控制方法降低喷管喉衬烧蚀综述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林泉 王立武 +2 位作者 刘勇琼 郑凯斌 吴秋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24-329,共6页
介绍了一种边界层控制方法,阐明了该方法降低喷管喉衬烧蚀的机理,通过降低喷管喉衬的温度和喷管边界层内氧化组分(H2O、CO2和OH)的浓度,从而降低喷管的烧蚀率。从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两方面阐述了该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在理论方面... 介绍了一种边界层控制方法,阐明了该方法降低喷管喉衬烧蚀的机理,通过降低喷管喉衬的温度和喷管边界层内氧化组分(H2O、CO2和OH)的浓度,从而降低喷管的烧蚀率。从理论研究和试验研究两方面阐述了该方法的国内外研究发展现状。在理论方面,介绍了该方法降低喷管喉衬烧蚀的效果,可降低喉衬烧蚀率80%以上;在试验方面,介绍了该方法降低喉衬烧蚀的验证性试验研究,可将喉衬烧蚀率降低到不可测量的程度。最后,总结了该方法目前的发展水平,分析了该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火箭发动机 边界层控制方法 喷管 喉衬烧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边界层控制方法降低喷管喉衬烧蚀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王立武 陈林泉 +1 位作者 刘勇琼 武渊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5-49,共5页
引入一种边界层控制方法,通过在喷管内表面形成一层低温富燃边界层,降低喷管内表面的温度和近壁面处氧化组分的浓度。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对边界层控制方法进行了参变量研究,模拟了低温富燃气体的喷射质量、喷射温度、喷射位置和喷射角... 引入一种边界层控制方法,通过在喷管内表面形成一层低温富燃边界层,降低喷管内表面的温度和近壁面处氧化组分的浓度。采用二维轴对称模型对边界层控制方法进行了参变量研究,模拟了低温富燃气体的喷射质量、喷射温度、喷射位置和喷射角度对该方法的影响规律,比较了不同参变量对降低喷管内表面温度和近壁面处氧化组分浓度的效果,证明了边界层控制方法降低喷管喉衬烧蚀影响因素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控制方法 降低 喉衬烧蚀 影响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溶质迁移的指数函数模型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峰 王全九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30-234,共5页
边界层方法是描述土壤溶质迁移的简单方法,通过边界层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估计溶质迁移参数。基于边界层方法,研究了土壤溶质迁移的数学模拟及相应参数估计问题。假定土壤溶质浓度剖面为指数函数,得到了描述溶质浓度分布的指数函数模... 边界层方法是描述土壤溶质迁移的简单方法,通过边界层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估计溶质迁移参数。基于边界层方法,研究了土壤溶质迁移的数学模拟及相应参数估计问题。假定土壤溶质浓度剖面为指数函数,得到了描述溶质浓度分布的指数函数模型。各参数对边界层距离的影响分析表明,应选取较小的孔隙水流速度、短历时推求土壤溶质迁移参数;对不同模型预测土壤溶质分布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短距离处指数型解与精确解的误差比其它都要小。误差分析表明了指数函数模型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流弥散方程 边界层方法 指数函数模型 土壤溶质迁移 参数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溶质迁移的高次幂函数近似解析模型
5
作者 魏峰 王全九 周蓓蓓 《排灌机械工程学报》 E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617-622,628,共7页
为了利用解析模型模拟土壤溶质迁移过程、估计土壤溶质迁移参数,在假定土壤溶质质量浓度分布为n次幂函数的基础上,结合边界层方法,将描述土壤溶质质量浓度分布的低次幂函数进一步推广,得到土壤溶质迁移的n次幂函数近似解析模型.在2个时... 为了利用解析模型模拟土壤溶质迁移过程、估计土壤溶质迁移参数,在假定土壤溶质质量浓度分布为n次幂函数的基础上,结合边界层方法,将描述土壤溶质质量浓度分布的低次幂函数进一步推广,得到土壤溶质迁移的n次幂函数近似解析模型.在2个时刻(t=360,720 min)、较大距离(120~450 cm)时,利用不同次幂函数模型对溶质迁移过程进行比较分析,模拟结果表明孔隙水流速度较小(v=0.01 cm/min)时,在短历时(t=360 min)、长距离(x>50 cm)处,六次幂边界层解与其他次幂边界层解相比具有较高精确度;对边界层距离公式受各参数的影响进行模拟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较小的孔隙水流速度(v≤0.01 cm/min)对边界层距离影响甚小;基于较小土壤孔隙水流速(v=0.01 cm/min)及测量仪器的不同灵敏度,利用不同次幂边界层距离公式对土壤溶质迁移参数进行数值计算比较及误差分析,结果表明用较高灵敏度的仪器进行测量,结合六次幂的边界层距离公式可准确地推求土壤溶质迁移参数弥散系数D及延迟因子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溶质迁移 对流弥散方程 边界层方法 参数估计 高次幂函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