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模型箱设计中的边界变形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陈之毅 李月阳 《工程抗震与加固改造》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06-112,118,共8页
模型试验作为在试验室中研究结构地震反应和破坏机理的最直接方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模型箱形式的选择及制作。理想的模型箱要求减少模型箱的边界效应,使模型土在模型箱中能再现自由场的地震反应。本文简单介绍了模型箱的分类及应用现... 模型试验作为在试验室中研究结构地震反应和破坏机理的最直接方法,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模型箱形式的选择及制作。理想的模型箱要求减少模型箱的边界效应,使模型土在模型箱中能再现自由场的地震反应。本文简单介绍了模型箱的分类及应用现状,着重讨论了模型箱的边界要求及自由场土体地震作用下的剪切变形特征,并对不同形式模型箱的边界变形进行了比较,希望可以给模型试验中模型箱的选型及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结构抗震 模型箱设计 边界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营期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的下变形边界探讨
2
作者 杨让宏 朱本珍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00-103,共4页
在对青藏铁路运营期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斜坡路堤的变形破坏失稳不仅发生在最大冻融界面以上的活动层土体内,而且,最大冻融界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塑性冻土的蠕变变形累积对斜坡路堤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 在对青藏铁路运营期多年冻土区斜坡路堤稳定性进行分析研究的过程中发现,斜坡路堤的变形破坏失稳不仅发生在最大冻融界面以上的活动层土体内,而且,最大冻融界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塑性冻土的蠕变变形累积对斜坡路堤稳定性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通过对已有研究成果和斜坡路堤变形破坏机理的理论分析,根据其变形的本质特点,说明了下变形边界的存在性、特点及其确定原则。结合现场实际,对典型斜坡路堤断面的水平位移监测数据进行分析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铁路 多年冻土区 斜坡路堤 变形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力学约束的核石墨表面变形场测量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王璐 易亚楠 +2 位作者 刘广彦 马沁巍 马少鹏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47-452,共6页
准确地测量核石墨表面变形场对研究其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子区的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无法准确地获取试件边界的变形信息,测得的变形场不具有空间连续性,无法反映出核石墨表面真实的变形规律.为了提高变形场的测量精度及实现边... 准确地测量核石墨表面变形场对研究其力学性能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子区的数字图像相关(DIC)方法无法准确地获取试件边界的变形信息,测得的变形场不具有空间连续性,无法反映出核石墨表面真实的变形规律.为了提高变形场的测量精度及实现边界变形测量,发展了一种考虑力学约束的DIC方法(MC-DIC),该方法采用了具有空间连续性的8节点等参单元网格,基于子区DIC计算得到的信赖点对变形场进行空间重构.结果表明:MCDIC在测量非均匀复杂变形场时具有更高的测量精度,可以更准确地反映出核石墨试件受载下的全场变形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力学约束 核石墨 数字图像相关 复杂变形 边界变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C21钛合金热压缩失稳变形组织模拟和预测 被引量:3
4
作者 王天胜 李鑫 +2 位作者 鲁世强 王克鲁 董显娟 《塑性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4-148,共5页
利用TC21钛合金热压缩实验数据,根据Murty失稳判据建立失稳图,确定失稳变形组织的热变形参数边界条件。将该热变形参数边界条件与DEFORM-3D有限元软件相结合,模拟了不同变形条件下失稳变形组织的产生和变化情况。微观组织观察表明模拟... 利用TC21钛合金热压缩实验数据,根据Murty失稳判据建立失稳图,确定失稳变形组织的热变形参数边界条件。将该热变形参数边界条件与DEFORM-3D有限元软件相结合,模拟了不同变形条件下失稳变形组织的产生和变化情况。微观组织观察表明模拟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该方法预测的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21钛合金 失稳图 变形参数边界条件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隐式扩散的直接力格式浸没边界格子Boltzmann方法 被引量:6
5
作者 佟莹 夏健 +1 位作者 陈龙 薛浩天 《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4-105,共12页
采用浸没边界格子Boltzmann (immersed boundary-lattice Boltzmann, IB-LB)模型执行动边界绕流数值模拟时,信息交互界面和边界力计算格式直接影响流动求解器的数值精度和计算效率.基于隐式扩散界面,一种改进的直接力格式IB-LB模型被提... 采用浸没边界格子Boltzmann (immersed boundary-lattice Boltzmann, IB-LB)模型执行动边界绕流数值模拟时,信息交互界面和边界力计算格式直接影响流动求解器的数值精度和计算效率.基于隐式扩散界面,一种改进的直接力格式IB-LB模型被提出.边界力表达式基于欧拉/拉格朗日变量同一性准则推导,转换矩阵描述的信息交互界面耦合了拉格朗日节点间的非同步运动.采用Richardson迭代数值求解关联边界力与无滑移速度约束的线性方程组,不仅克服了传统速度修正格式中矩阵求逆引起的计算效率问题,而且摆脱了算法稳定性对拉格朗日点分布的依赖.根据解析解已知的Taylor-Green涡流评估本文模型的数值模拟精度,结果表明改进的IB模型能够完整保留背景LB模型的二阶数值精度.静止圆柱和振荡圆柱绕流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当前模型在涉及复杂外形和运动界面的流动模拟中能够提供可靠的数值预测,满足力同一性的IB-LB模型能够有效抑制非定常流体力的伪物理震荡.波动翼型绕流模拟验证了当前模型的实用性,可在大变形柔性体流固耦合动力学问题中进一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子BOLTZMANN方法 浸没边界方法 隐式扩散界面 直接力格式 变形运动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曲率信息的三维人脸面部特征提取 被引量:2
6
作者 郭哲 张艳宁 林增刚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4期239-241,245,共4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信息的三维人脸面部特征提取方法。首先根据几何约束和曲率信息得到由若干间断点描述的人脸五官区域轮廓线;其次采用边界连接及变形膨胀方法,得到完全闭合、但存在多余毛刺的区域边界;最后利用二维图像处理方法进行... 提出了一种基于曲率信息的三维人脸面部特征提取方法。首先根据几何约束和曲率信息得到由若干间断点描述的人脸五官区域轮廓线;其次采用边界连接及变形膨胀方法,得到完全闭合、但存在多余毛刺的区域边界;最后利用二维图像处理方法进行边界精确化处理,提取出比较精确的人脸面部特征区域。实验证明了所提方法对正面自然表情三维人脸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部特征曲率信息边界连接变形膨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程潮铁矿西区分段崩落法开采影响范围和极限角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张褚强 沈强 +3 位作者 陈从新 夏开宗 王田龙 刘轩廷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713-1723,共11页
分段崩落法开采金属矿常导致地表变形过大,使得地表建(构)筑物损坏。现有的针对金属矿山的地表研究多集中在地表危险变形区边界(移动线)以及移动角等方面,该边界线是地表建(构)筑物损坏而影响正常居住或使用的分界线,但是在此范围之外... 分段崩落法开采金属矿常导致地表变形过大,使得地表建(构)筑物损坏。现有的针对金属矿山的地表研究多集中在地表危险变形区边界(移动线)以及移动角等方面,该边界线是地表建(构)筑物损坏而影响正常居住或使用的分界线,但是在此范围之外仍会产生影响,而对于实际影响区域的研究却很少,因此,研究采矿影响范围和极限角对矿山开采沉陷理论具有重要意义。以湖北鄂州程潮铁矿西区为例,以2016年5月至2020年5月期间的地表水平位移监测数据成果为基础,考虑测量误差并设置阈值,通过克里金法插值得到影响线并确定极限角,将其与移动线和移动角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上盘影响线范围会产生突变,开采水平深入对影响线扩展起主导作用,影响线可以作为危险变形区边界扩展的预警;下盘局部区域较大的开裂结构面会造成该区域影响线范围较大,在影响线和移动线均在开裂结构面之外的情况极限角和移动角变化模式一样;上盘不同水平开采边界的差异对极限角有重要影响,因此,研究金属矿山开采引起的极限角及变形预测时,应考虑上下层的边界差异效应;极限角的稳定取决于开采水平是否发生重大变化;矿柱的存在使得端部区域极限角比移动角小约6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矿工程 金属矿山 影响线 极限角 危险变形边界 移动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ffects of deformation parameters on formation of pro-eutectoid cementite in hypereutectoid steels
8
作者 管仁国 赵占勇 +2 位作者 钞润泽 刘相华 C.S.LEE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4期1256-1263,共8页
Brittle pro-eutectoid cementite that forms along prior-austenite in hypereutectoid steels is deleterious to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optimum process parameters which suppress the formation of pro-eutectoid cementite... Brittle pro-eutectoid cementite that forms along prior-austenite in hypereutectoid steels is deleterious to mechanical properties. The optimum process parameters which suppress the formation of pro-eutectoid cementite in hypereutectoid steels with carbon content in the range of 0.8%-1.3% in mass fraction, were investigated. Pro-eutectoid cementite formation is effectively hindered by increasing the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and decreasing the amount of strain. Transformation at lower temperatures close to the nose of the cooling-transformation diagram also reduces the tendency of the formation of pro-eutectoid cementite. Control of prior-austenite grain size and grain boundary conditions is important. Due to larger number of nucleation sites, finer prior-austenite grain size results in the acceleration of transformation to pro-eutectoid cementite. However, large prior-austenite and straight boundaries lead to less nucleation sites of pro-eutectoid cementite. The cooling rate and carbon content should be reduced as much as possible. The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below 660 °C and the strain of 0.5 at deformation temperature of 850 °C are sugges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eutectoid cementite hypereutectoid steel hot deformation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